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酒精燃烧 C.干冰升华 D.冰雪融化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5.鉴别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C.蒸馏水和食盐水蒸发 D.酒精和糖水闻气味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 B.硅 C.氮 D.铝8.下列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后有大量白烟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9.为测定水的组成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张清莲 D.道尔顿10.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C.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化学符号表示:(1)两个氢原子______;(2)两个氮分子___________;(3)三个钙离子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5)过氧化氢的化学式_________;(6)氯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探究活动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_ ;A 反应物是固体 B 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C 燃烧有明显现象 D 生成物不是气体(2)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①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__________.A 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测出氮气是无色气体B 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C 乙中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D 乙比甲更节约能源②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合力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请分析后将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体积填入空格内:玻璃管中原有空气的体积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结论反应前反应后_____ mL40 mL30 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1)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此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 极.(2)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探究活动三、探究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为探究不同物质中可能含有相同元素,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1)如图2,取少量白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燃烧匙中所剩物质均呈黑色,由此可知白砂糖、面粉中都有 _________元素;(2)如图3,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时也可说明碱式碳酸铜中含有与白砂糖、面粉相同的某种元素?________以上实验可以用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试用微粒的观点分析设计这些实验的依据是 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_____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宜选择的一套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多功能瓶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填“p”或“q”)通入氧气③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否则或实验失败或发生危险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A.装置A,先调节试管高度,再放置酒精灯B.装置B,先加入双氧水,再添加二氧化锰C.装置E,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毛玻璃片D.装置E,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发生装置中的反应④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_________A.集气瓶中装入1/4的水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⑤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最终能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克(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⑥若有0.2 mol氯酸钾分解,求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4.某研究小组同学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I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因含大量氯化钠而略带咸味,氯化钠由_________构成(填粒子符号)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a.静置沉淀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蒸馏(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5)研究过程中,同学们查阅资料时发现,目前许多旅游景点安装了直饮水机,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 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_ (填操作名称)II 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下图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3属于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
2)如图4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 环节,还需要_________来进行验证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表达与交流(3)如图5对应于如图中_________ (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生成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硝酸铵(NH4NO3)是一种高效氮肥,请计算:(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分子中氮、 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2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列式计算)16.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目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这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1)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4)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试题分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干冰升华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冰雪融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2、D【解析】A描述的是结论而不是现象B红磷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应该看到的只有白烟现象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应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B【解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选项错误;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故选项错误故选:B4、A【解析】A.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A错误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发生装置都是固体加热型装置,故B正确。
C.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D正确5、A【解析】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具有该性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食盐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蒸发后,有固体剩余的是食盐水,没有固体剩余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酒精具有芳香气味,糖水没有气味,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D正确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6、B【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故不符合题意;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连续冒出气泡,才能收集气体,故符合题意;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氧气的定义可知,物质与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而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7、A【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是:氧、硅、铝、铁,注意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注意审题。
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点评:这种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属于较为琐碎的化学知识,像地壳中元素含量,海水中元素含量,人体中元素含量,大气中元素含量等等,需要同学们注意留心背诵8、A【解析】A、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会看到出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在空气中燃烧,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B【解析】对测定水的组成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拉瓦锡,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故选:B10、A【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H 2N2 3Ca2+ Al H2O2 【解析】(1)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2H;(2)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两个氮分子:2N2;(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三个钙离子:3Ca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Al;(5)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6)氯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ABD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C 1 正 氢气燃烧生成水 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解析】探究活动一(1)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生成物不是气体.故填:ABD.(2)①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A.在实验结前就能够推测出氮气是无色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时,会导致部分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从而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乙中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该选项说法正确;D.乙中红磷燃烧后可以熄灭酒精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C.②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注射器中的气体减少10mL,说明玻璃管中的氧气是10mL,因此玻璃管中原有空气的体积为:10mL÷1/5=1mL,故填:1.探究活动二(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故填:正.(2)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填:氢气燃烧生成水.探究活动三(1)取少量白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燃烧匙中所剩物质均呈黑色,由此可知白砂糖、面粉中都有碳元素.故填:碳.(2)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以上实验可以用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设计这些实验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酒精灯 分液漏斗 BE 过早收集(合理给分) 用带火星木条在集气瓶口检验,复燃则收满氧气 p D B A-B-C 9.6g 【解析】①根据图可知:a 是酒精灯,b是分液漏斗;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取氧气不需要加热,故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收集氧气,结果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就收集,或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用向上排空汽法收集后,检验已经收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木条在集气瓶口检验,复燃则收满氧气;若用多功能瓶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p进;③A、用装置A时,先放置酒精灯,再调节试管高度,故错误;B、用装置B,先添加二氧化锰,再加入双氧水,故错误;C、装置E,先在水中盖上毛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故错误;D、装置E,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发生装置中的反应,故正确;故选D;④A、需要收集一瓶大约 空气的氧气,即收集的氧气,所以集气瓶中应灌的水,故A错;B、需要收集一瓶大约空气的氧气,即收集的氧气,所以集气瓶中应灌的水,故B正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无法收集的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下部,故C错;D、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无法收集的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下部,故D错;故选B;⑤解:设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X+B+C,所以:X=A-B-C;⑥设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2KClO3 2KCl+3O2↑2 30.2mol x x=0.3mol;氧气的质量为:0.3mol×32g/mol=9.6g;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9.6g。
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 d 吸附 杀菌消毒 过滤 物理 水分子没有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问隔变大了 b c 甲 bc 【解析】I(1)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离子符号为、2)蒸馏可以使自来水变成纯水,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选d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x=+4,故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5)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超滤膜能将固体的物质和液体分离,故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过滤II (1)图3是蒸馏装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水分子没有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问隔变大了2)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故选b,还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来进行验证,故选c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对应于如图中甲的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4)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生成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c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不正确。
故选bc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80 7∶1∶12 70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详解】(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氮、 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点睛】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6、1. 40:12:48(或10:3:12) 20%; 0.6g 【解析】(1)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2)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0%;(4)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0.25g××2×3=0.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