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基础和技术依据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93KB
约6页
文档ID:167558892
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基础和技术依据_第1页
1/6

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基础和技术依据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有30多年,相关的法律法规建 设逐步健全,技术方法的研究的不断完善本文对涉渔工程的环境影 响评价法律基础和相关技术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3点建议 完善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关键词: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基础1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基础涉渔工程顾名思义是指在建设过程或者运营阶段可能对渔业生 态环境、渔业资源或者渔业生产有直接影响或者间接影响的建设项目 或者工程,涉及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 法律法规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 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 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 管理《水污染防治法》第8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 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 护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第17 条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 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 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 构同意;涉及通航、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时,应当征求交通、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 业法》第32条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 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第35条 进行水下爆破、勘探、施工作业,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作业单位 应当事先同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商,采取措施, 防止或者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由有关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责令赔偿《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国发 [2006]9号文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工程建设 项目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减少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确保遭受破坏的 资源和生态得到相应补偿和修复对水利水电、围垦、海洋海岸工程、 海洋倾废区等建设工程,环保或海洋部门在批准或核准相关环境影响 报告书之前,应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对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制订补偿方案或 补救措施,并落实补偿项目和资金相关保护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的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涉渔工程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2.1部颁技术导则或技术规程环境保护部制订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系列技术导则中制订有水 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环境风险等专门的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规定了上述方面因素的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 序,方法和要求。

在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涵盖有水生 生态保护相关内容,但是缺少专门的渔业资源影响评价和保护、渔业 生产影响评价和保护的内容2008年农业部公告第951号以水产行业标准批准发布《建设项 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规程》规定了海洋海岸工 程等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的总则、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调 查和评价、工程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评价、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补 偿计算方法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内容《规程》的制定和颁布实施,是贯 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重要体现,为建立资源 及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规程》为渔业部门履行职 责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从事工程建 设对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方面应当采用的 技术规范2.2影响评价技术的科研探索东海水产研究所处于我国海洋工程和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 究工作的前沿,他们在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损失估 算方法等相关领域作出探索性研究,认为在现有科学条件下,对海洋工 程引起渔业资源损失量进行精确计算暂时还难以实现,但可以寻求一 个相对客观的方法,即首先要选择一个尽可能反映现场调查资料、符 合生态学原理和渔业科学理论的评估方法。

在此原则下,成鱼采用直 接重量损失法评价;鱼卵、仔鱼和幼体采用长成推算法评价与采用的 直接重量损失法相比较,“成长推算法”更具合理性在长成推算法中, 工程影响海域成体的平均体质量应通过不同物种各自尾数的比例和 成体平均尾重加权平均求得[1]中国海洋大学等研究机构在对多个海洋石油工程开展渔业环境 和资源受影响调查后,总结了海洋石油工程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相关内 容,包括海下爆破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洋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对 渔业资源的影响,落海石油和事故性溢油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等,提出了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项目对渔业资源影响的防护措施[2]3结语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基于保护措施有效性 和可行性的提高,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开展渔业资源补偿工作涉渔 工程的渔业补偿,顾名思义,是指由于涉渔工程影响甚至破坏了渔业生 物资源赖以生存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而由工程建设单位依据法律法 规的要求,拿出补偿资金给予补偿的工作当然,这种补偿资金只能用 于被工程建设影响的渔业水域、渔业资源等,当前比较行之有效的办 法是人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等渔业生态修复工作但是,由于 工程建设单位很少依法拿出补偿资金,因此,当前开展的很多这方面的 工作都是国家财政在投入资金,进行渔业生态修复工作。

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加快立法,并制定技术标准从法律角度尽快完善一系列的 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的程序、机制,在涉渔工程环评中有技术导 则参考第二,建立健全科研支撑体系应尽快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 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家库,规范专家参与涉渔工程环评的 行为;这样,就可以在各类工程的涉渔环评中,有的放矢同时,要造就一 支能科学评估渔业生态损失的科研队伍在现有各级渔业生态环境监 测机构的基础上,着力强化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设,特别是 注意吸收水生生态、渔业资源、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家,同时,按照国 家规范,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注重渔业和水生生态方面 的评估能力的建设第三,探索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制各级渔业行政主 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积极主动开展涉渔工程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在辖区内对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涉及渔业的,要在前 期介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进行交涉;在工程环评期间,做到“有理、有 利、有节”的交涉,尽量把各种工程对渔业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让各类工 程建设涉及到渔业、渔民的矛盾能在工程建设前期得以解决参考文献[1] 徐兆礼,陈华.海洋工程环境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的损失估 算方法J].中国水产科学,2008,6.[2] 王林昌,邢可军.海洋油气开发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 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9,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