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案例:王老师新开发了一节“撕纸拼贴”课,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根据撕出来的形状,运用形式组合的规律拼贴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上课时,王老师先发放了材料,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学生纷纷兴奋地撕贴,场面一度难以控制,作业效果也不理想问题:(1)这节课主要问题是什么?(5分)请提出改进建议10 分)(2)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什么?(5分)答案: 本题解析:(1)问题:①在讲解撕拼知识的同时,学生们就开始纷纷操作起来,说明王老师没有控制好课堂秩序和场面;②王老师没有完整地呈现示范的环节,教学重点没有突出,教学难点没有突破,教学环节也缺失;③学生们的作业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建议:①在讲解撕拼知识之前,最好设置相应的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为后面的实践做好铺垫;②设置示范的环节,王老师针对重点及难点亲自操作,示范步骤清晰,保证学生能观察的到,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对于难点的地方可以采用重复示范的方式,并注意边示范边讲解,保证示范的效果;③设置实践的环节,布置好具体的练习任务,在学生实践练习过程中教师下台巡视,指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2)教学重点:巧用废旧纸张上的颜色和纹理,用撕、拼、贴的方式创作生动的艺术作品2. 问答题:案例:朱老师上《创意产品一椅子》这一单元课时做了下列安排:(1)同学先提交一份草稿和说明,草稿通过后再进行制作朱老师将所有同学的创意说明、草稿与最后的制成品都收集起来2)课程结束后,朱老师在学校的展览馆做了汇报展览,将创意草稿和说明一并进行展示,反映出了同学们创作的全过程,效果非常好期间,他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参观,并让他们与同学们一起投票选出了五件“最受欢迎的作品”3)在评价环节,朱老师按照百分制进行了评分,同时给每件作品附上了评语,鉴于美术课代表在展览策划中优秀的表现,朱老师给了他高分问题:你认为该课程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答案: 本题解析:(1)成长记录评定法在案例中同学先提交一份草稿和说明,最后把所有草稿说明及成品都收集起来,这种评价方法是成长记录评定法. (2)定量评价朱老师按照百分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分,体现了定量评价的方法3)多主体评价邀请教师和学生一起投票选最受欢迎的作品,体现了多主体评价的方式4)表现性评价在展览时将创意草稿和说明一并进行展示,反映创作的全过程,并且因为课代表在展览中的优秀表现,给了高分,这些都说明朱老师注重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 问答题:如何理解“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答案: 本题解析:【知识点】新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美术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学习活动建议,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他学习活动建议,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4. 问答题:列出至少四种美术欣赏的角度答案: 本题解析:(1)感悟式鉴赏:思维与激情随着画面各种元素的展开而构建的意境2)形式鉴赏: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3)社会学式鉴赏: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4)比较式鉴赏:横向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去表现;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5. 问答题:某教师开展了题为《格尔尼卡》的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搜集作品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探究,最后以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结束活动。
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然而观摩此课的老师却提出了一些批评如: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过低,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的答案“异想天开”,偏离教材中的解释太远……问题:针对上述案例,请你谈一谈自主性学习美术活动的利弊,如果你是美术老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此类美术活动答案: 本题解析:优点: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完全了解的,这样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自主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缺点: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疑惑不能够直接地得到解决,不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学习效率相对比较低分组比较困难,管理难度大现存班级管理模式下,现在大多数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中,纪律要求非常高,课堂要求非常严分组带来的课堂“混乱”势必会影响课堂纪律有效地开展美术活动首先要安排恰当的学习内容,并紧扣学习的重点《格尔尼卡》其次,教师科学的组织学习过程,并且井然有序、周密地设计与《格尔尼卡》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相应的实践活动。
再次,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最后,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6. 问答题:简述美术课堂学习“表现性评价”的方式答案: 本题解析: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是指观察及评定学生在美术学习环境中所表现的行为及学习结果的评价 (1)可采用咨询、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的信息2)通过学生美术作业、专题设计、作品集、自我评价等收集学生美术学习结果的信息3)收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7. 问答题:某美术教师在上《旅游团标志设计》一课时,先讲解标志的作用,构成要素(10分钟),然后介绍标志的分类(10分钟),接着展示了不同标志设计作品并说明其创作意图(15分钟),在临近下课的时候,布置了为旅游团设计标志的作业问题:请指出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答案: 本题解析: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①教师对于《旅游团标志设计》的课型认识不清,该课属于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而非“欣赏·评述”,所以侧重点不应放在知识讲述上。
而是动手操作上②教师在一节课时间的安排上也不恰当作为一节“设计·应用”类型的美术课程,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上,而不是一味讲解设计的相关理念等问题③教师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上也有一定的问题,“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具体标准要是“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所以《旅游团标志设计》的教学目标应为“能够运用不同材料设计出相应标志”,教学重点更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这两大方面8. 问答题:李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美术学习档案袋的方法,鼓励学生收集自己的作品、构想草图,研习记录,创作过程说明等可是,有人认为“学习档案袋费时费力,没必要”;还有人认为“学习档案袋不就是汇集学生最优秀的作品吗?应该精选内容问题:请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建议,替李老师回答这两种质疑20分)答案: 本题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
1)美术学习档案袋是美术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有效的手段,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2)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种愿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促使其认真、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并促使学习效果显著提高3)美术学习档案袋不只是优秀作品的汇总,而是可以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很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9. 问答题:简述开发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地区的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答案: 本题解析: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厚的地区,特别是比较边远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的学生就生活在艺术的土壤中在这样的地方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老师.如果对身边灿烂辉煌的民族民间艺术视而不见,既不符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也造成了美术课程资源的浪费.更忽略了对学生的乡土情怀和对地方的认知。
美术教师要善于发掘本地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本地学生感受亲切的美术课程比如城市文化下的各种生活设计、农村文化中的各种节庆习俗等都可以从中挖掘出美术课程素材.转化为美术教学资源,有效地和课程进行科学的关联.最终达到教学目标10. 问答题:贾科梅蒂的雕塑特色是什么答案: 本题解析:①贾科梅蒂是瑞士著名雕刻家、画家曾经受弗洛伊德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也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感兴趣②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主要表现人的孤独无援和“空无”的忧伤,反映出经历了残酷的二战之后人们心灵所遭受的创伤以及他们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艺术家在领悟传统和研究现实的基础上将雕像的量、块观念加以舍弃,把线作为人的基本组成因素,刻画出瘦长、憔悴、像幽灵似的人体,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刺激和深刻的印象,试图唤起人们对个体的生存的关注,代表作品有《走着的人》《工作中的男人》等③贾科梅蒂在雕塑上的贡献不仅仅是他创造出的瘦长单薄的人物形象,重要的是他在雕塑上富于创造性地探索和革新精神,并由此扩大了雕塑表现和审美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