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中考二轮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word版 含答案)

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88KB
约8页
文档ID:168180832
2022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中考二轮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word版 含答案)_第1页
1/8

2022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中考二轮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一、单选题1.“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2.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蒸馏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O3--1个氧分子 B.--氢元素显+1价C.Fe2+--1个铁离子 D.3N--3个氮元素5.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6.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硬水B.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所以不必节约用水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8.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物都是化合物9.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发光发热是化学变化,所以灯泡发光发热也是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是化合反应,所以蜡烛燃烧也是化合反应C.镁原子最外层两个电子,镁显+2 价,所以氦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氦元素也显+2 价D.+1 价的氢可以形成化合物 H2O2,所以+1 价的钠也可能形成化合物 Na2O2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 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12.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Fe3+       ② 3C60       ③      ④ A.表示核外电子数的是④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C.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D.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①13.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C.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3:1二、填空题14.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示方法根据下列符号完成相关问题;①2C1②Fe3+③C6H12O6(葡萄糖)④CuSO4(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②中“3+”的含义是___________3)③中“1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15.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下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1) ______ 、 _____ 、 _____ 2)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水吗?(填“是”或“不是”) 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 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装置收集蒸馏水,连好仪器后应先进行___________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一些村庄的饮用水是从深井取用的地下水,取适量地下水,加入___________并振荡,若观察到水中泡沫较少,则证明从深井取用的地下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图2中操作还缺少___________(仪器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改正此操作上的另外一个错误___________4)图3中净水时,入水口在___________(填“上”或“下”),优点是___________ 5)图4试管C中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点燃该气体前要先___________(写操作名称),若有___________,表示该气体不纯;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试管D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E.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7.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 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 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 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

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_(填字母编号);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____L骨头汤;(4)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人体补钙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            D.葡萄糖酸钙(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微克),碳酸钙1000 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_____片三、实验题18.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

19.下列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2)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3)操作C中,倒人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填序号)A 过滤速度慢             B 滤纸破损             C 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4)操作D中明显的错误是_____;(5)操作C完成后滤液中还含有少量氯化钙,除去氯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四、计算题20.烹饪鱼时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请回答:(1)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_________个原子构成的;(2)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21.硅胶是常用的一种干燥剂利用氯化钴含有不同数目的结晶水呈现不同颜色的性质,在制备硅胶时加入一些氯化钴得到变色硅胶用CoCl2·xH2O表示含结晶水的氯化钴试计算:(1)若其中一种含结晶水的氯化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8,则x ,该结晶水合物中的氯、氧原子个数比为 ;(2)若x=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被称为“光纤之父”,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SiO2)计算:(1)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参考答案:1.D2.D3.D4.B5.D6.B7.D8.B9.D10.D11.A12.C13.B14.(1)③④(2)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3)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15. (1)     未用玻璃棒引流     滤纸比漏斗边高      (2) 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3)   不是     过滤后的水中仍有可溶性杂质、细菌等16.(1)     检查装置气密性     防止液体爆沸     冷凝水蒸气(2)     肥皂水     硬水     煮沸(3)     玻璃棒     引流     漏斗下端斜口紧挨烧杯内壁(4)     下     水充分与活性炭接触,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且不易堵塞活性炭孔(5)     氢气     验纯     尖锐的爆鸣声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6)DE17.  (1)    B      (2) +5     40    (3)   C     218.(1)      电极上出现气泡,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    (2)    液面上升     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或A、B管内气压增大,合理即可),把水压入C管中,所以C管内液面上升    (3)   带火星的木条19.(1)     铁架台     胶头滴管    (2)   C     未用玻璃棒搅拌    (3)   Na2CO3 + CaCl2== CaCO3↓+ 2NaCl20.(1)14;(2)88.21.(1)6;1:3;(2)19.3%22.(1)60;(2)7:8;(3)53.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