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方法指导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们在这里举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会议议程是这样的: 一、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对学生所学的理论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最后进行一次检验,看看大家究竟学得怎样,这是教学计划里设计毕业论文写作这个环节的目的简单的说,我们要毕业,要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论文必须要过关有些同学除了要拿毕业证书,还想拿学位,拿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就是论文成绩要在80分以上这个难度就更大了 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从小到大,我只写过作文,还没写过毕业论文,这可怎么办?作文和论文有什么区别呢?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呢?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 二、如何学好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其实,论文是作文的一个分支 ,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论文和议论文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缺一不可议论文大家在中学时都写过,相信都不陌生能写好议论文,相信大家就能写好毕业论文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呢?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论文的选题;2.资料的收集;3、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4.论文的撰写5、修改与定稿。
一、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选题呢?首先,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学什么专业就选什么选题比如,会计与金融专业的,就要选择财经方面的选题,中文专业的就要选择文学方面的选题,不能自己爱选什么就选什么这个很好理解其次,选题要结合考虑参考资料的利用要多找一些参考资料,在充分阅读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像盖房子,要有钢筋、水泥、沙石等材料之后,才能搭盖一座像样的房子对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来说,这些别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就是自己很好的论文建筑材料,要去多找一些这样的参考资料,从中提炼出自己的选题、观点和材料,这是最省力、高效的方法如何收集资料,在使用这些参考资料时要注意什么,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再谈第三,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选题越小,针对性越强,越好操作这个尤其要引起注意初学者在选题时往往贪大,有的选题完全可以写成一部大部头专著的,拿来做一个本专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显然是不合适的比如,我曾经指导过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非常喜欢当代文学中的先锋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间在中国文坛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如余华、苏童、北村、格非等人,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去年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曾经是个先锋作家,代表作《红高粱》也是先锋小说开始报选题时,她的选题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研究”,这个选题就太大了,就是以此做博士论文选题,也是太大题目大了,研究就无法深入,在有限的篇幅里面,根本无法阐释清楚你要表达的主题后来经过了解,我知道她最喜欢余华作品,余华的小说基本都看过,就把她的研究范围缩小到余华小说研究余华小说研究”,这个选题还是太大,要写的话还是可以写成一部书的怎么办呢?再缩小范围,最后把研究方面定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研究”专门就余华小说人物所遭遇的各种人生悲剧,研究作家的苦难意识和人生态度从这个切入点来写,不大不小,5、6000字篇幅刚好能表达清楚你要表达的主题以上是我们选题要注意的最关键的三点当然,如果选题能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那当然是更好不过,能达到这个层次,就进入学术研究的境界了这个标准很高,我们不做强制要求二、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对于论文写作至关重要资料一般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两种前者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自观察体验所获得的材料,其积累主要是调查研究;后者是从已有的文字材料如文献资料、数字资料和事实资料中转录下来的二手资料,搜集主要利用有关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查找。
现在的资讯很发达,登陆数字图书馆,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找出相关的资料在百度里,也能搜索出很多有用的资料在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就要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1)、阅读资料时,选择质量较高的报刊杂志或者作者的研究水平较高的文章进行重点阅读2)、要在理清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后确定自己的观点,选取有利于支撑自己观点的资料,舍弃与论题无关的资料3)、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有重点的精读,然后对资料进行分类排队,确定先用什么、后用什么,安排好资料使用的先后顺序现在资讯很发达,网上能够搜索到很多资料也有现成的论文,而且很多,只要是发表过的文章基本都能搜素到大家都是资讯达人,电脑专家,搜索资料应该都不成问题资讯发达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给大家写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有现成的资料参考,避免了闭门造车的苦恼,另一方面也给偷懒者带来麻烦,只要是抄袭的,一检索就无处遁形以往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快到论文截止时间了,很多同学交到导师手里的论文,一检索发现都是原文拷贝的,除了名字不一样,其它都一样这样的论文导师敢让你通过吗?打回去重做,隔天又提交一篇上来,变戏法似的,要多少有多少我曾经指导过一位同学,原原本本拷贝了一篇6万字的某大学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已经发表的硕士论文给我。
可惜她只是专升本的学生,我给不了她硕士学历,只好打回去重做并不是我们指导老师要为难大家,省电大有规定,毕业论文除了我们分校一级要负责指导、审核外,省电大也会专门组织老师复审,如果发现是抄袭的,除了作者论文不及格外,指导老师也要负相应责任这么说并不是要为难大家,一定要原创性的作品,导师才会让你通过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就是你不能去原原本本的抄袭别人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你可以借鉴、引用,在吸收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说白一点,你不能指望靠欺和瞒过关,要花点时间和心思去做论文至少你要在参考5——10篇论文或相关专著的基础上,提炼出你的论点和论据,糅合成一篇像样的,网上检索不出来的论文,我想,这样就能基本确保过关了三、拟定提纲 盖房子,有了建筑材料,还需要有设计图提纲就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也是全文的框架首先,根据选题时的思路用最粗的轮廓勾勒出文章的几大块,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内填入相应的章节具体来说,写论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理论、实证、结论),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二是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篇幅,尽量长短相当,避免体例结构的不相称写出提纲后就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四、撰写正文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1、绪论,是正文的起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可涉及以下内容: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观点;说明作者论证这一课题的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内容或揭示问题的结论;历史回顾绪论部分在论文中所占比例通常较小要写得简明扼要,通常几百字即可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前面说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详细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观点、成果可根据论题性质,用正面立论的或批驳不同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来论证文中的思想和新的见解这一部分要占全文的三分之二3、结论是论文的最后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答案;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意见;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某种设想等是一篇论文要旨的简明扼要的提示五、修改定稿一般说来,修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的修改,如主题变更、观点订正、材料增删、结构调整和文字润色等另一方面就是文章的排版与体例的更正省电大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有严格的要求,大家务必按照要求进行排版我们登陆宁德电大网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小五号、宋体) 情 势 变 更 原 则 初 探(小二号、黑体加粗)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宋体、四号字,1.5倍行距) 情 势 变 更 原 则 初 探目 录(项目字体为小二号、黑体加粗,内容字体为小四号、宋体) 写作提纲……………………………………………………………………(1) 内容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一、绪论……………………………………………………………………(2)二、本论:…………………………………………………………………(2)(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2)(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及法律效力……………………………(3)(三)情势变更原则与相关法律规则的辩析……………………………( ) (四)完善我国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思考………………………………( )三、结论……………………………………………………………………( )注释 ………………………………………………………………………(10)参考文献 …………………………………………………………………(11)情 势 变 更 原 则 初探写作提纲(项目名称:小二号、黑体加粗;提纲内容:四号、宋体)一、绪论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现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立法中予以规定或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认可,而我国现行法律尚未有关情势变更的直接规定。
本文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二、本论:(文章的主干,要点)(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1、情势变更原则含义及沿革2、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依据(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及法律效力1、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2、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效力(三)情势变更原则与相关法律规则的辩析1、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规则2、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规则 (四)完善我国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思考三、结论(用1-2句话阐述) 情 势 变 更 原 则 初探李 宏(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作者小四号、宋体)【内容摘要】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持市场道德秩序,平衡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履行合同中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显失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情势变更原则虽然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未明确规定,但其与现行法律所规定和倡导的诚实信用原则一脉相承,诚实信用原则应作为情势变更原则的一项基本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情势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规则、显失公平规则既有联系和相似之处,同时又有许多根本的不同完善我国的情势变更原则立法,规范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倡导合同当事人诚实交易,合理承担风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应长期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情势变更原则 适用 不可抗力 显失公平(项目名称四号、楷体加粗,内容字体为小四号、楷体)(正文)(小四号、宋体,标题黑体)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现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立法中予以规定或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认可,而我国现行法律尚未有关情势变更的直接规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渐完善,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越来越显其重要;同时,由于情势变更原则所涉及的理论复杂性和各国在司法实践中的差异,有必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一)情势变更原则含义及沿革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成立后,作为合同关系基础的情势,由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非当初所能预料的变化,如果仍坚持原来的法律效力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应当对合同的法律效力作相应的变更乃至合同解除的一项法律原则[1]情势变更原则实质与功能在于消除合同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商品安全交易这一原则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下略)________________注释:①苏惠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31页。
②、③同上,第300页④郑玉波:《民法实用》,中国法制出版社,1969年3月第1版,第109-111页下略)(项目名称四号、楷体加粗,在正文后面空两行空两格排列;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四号楷体排列)<, o:p> 【参考文献】1、苏惠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175页2、郑玉波:《民法实用》,中国法制出版社,1969年3月第1版,第15页3、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第20页4、崔建远:《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108页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论文注释用以说明所引用的他人的主要论点、论句和术语等注释反映了论文作者的研究态度和研究作风是否严肃严谨,表明对他人研究工作的承认和尊重,也是避免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的必要论文中对于直接引用他人的文字、数据或事实资料应加以用引号“”注释;虽然未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也应注释其出处;学校对本科学位论文统一规定注释在各页正文下方采用尾注形式参考文献用以表明论文的主要文献基础,置于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应该列示在论文的研究写作中直接利用的或有直接帮助和启发作用的文献资料,而不是作者阅读过的全部文献。
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标题主体和标识顺序,按“作(著)者/题(书)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具体顺序为:作者姓名、文献名称、版次(第一版不标注)、页码、出版地、出版社或刊物名、出版日期或刊物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