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二、(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贵生①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②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③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④,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⑤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鹿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邪?”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
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⑥,以为国家;其土苴⑦,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⑧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⑨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贵生:珍惜生命,以生命为贵,属于道家子华子学派的学说。
②弗:衍文③子州支父:古代贤人,帝尧的老师,尧、舜都曾想让位给他④三世杀其君:据《竹书纪年》载,三个被杀的越王是不寿、翳(yì)、无余⑤颜阖(hé):战国鲁哀君时鲁国的隐士⑥绪余:丝的末端,指不必重视的轻微之物⑦土苴(jū):土渣⑧隋侯之珠:传说中大蛇报恩送给隋侯的珠宝⑨子华子:魏人,道士 4.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独不可以舍我乎? 独:独自 B.使人以币先焉 币:礼物 C.世之人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 骄:骄傲 D.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完:完好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贵生”的一组是( ) ①耳目鼻口不得擅行 ②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 ③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 ④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 ⑤全生为上 ⑥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集中论述了维护生命价值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强调应完整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全面实现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B.文章突出运用例证的手法,连续列举子州支父、王子搜和颜阖三人的实例来说明,与自由和有尊严的人生相比,世俗的富贵和权势不屑一顾。
C.作者既反对享乐主义,也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而是提出了“全生”的理念,认为全面顺应生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D.文章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人的一切活动以“持身”为本,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同时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同样重要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4.B 5.A 6.D 7.(1)由此看来,眼、耳、口、鼻不能随意行动,一定要有所抑制这就像做官一样,不能擅自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所约束。
这是珍惜生命的方法2)假如有这样一个人,用随侯之珠去弹射千仞高的飞鸟,世上的人肯定会嘲笑他这是为什么昵?这是因为他所耗费的太贵重,所追求的太轻微了啊至于生命,其价值岂止像随侯珠那样贵重呢? 附文言译文: 圣人深深思虑天下,比不上他对生命的看重眼、耳、口、鼻是为生命服务的耳朵虽然想听到声音,眼睛虽然想看到色彩,鼻子虽然想嗅到芳香,口舌虽然想品尝滋味,但如果这些危害到生命就抑止由此看来,眼、耳、口、鼻不能随意行动,一定要有所抑制这就像做官一样,不能擅自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所约束这是珍惜生命的方法 尧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回答说;“让我作天子还是可以的,虽是这样,我现在正害着忧劳深重的病,正要治疗,没有余暇顾及天下天下是最珍贵的,可是圣人不因它而危害自己的生命,又何况其它的东西呢?只有不因天下而危害自己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越国人连续三代杀了他们的国君,王子搜对此很忧惧,于是逃到一个山嗣里越国没有国君,找不到王子搜,一直追寻到山洞王子搜不肯出来,越国人就用燃着的艾草熏他出来,让他乘坐国君的车王子搜拉着登车的绳子上车,仰望上天呼喊道:“国君啊,国君啊!这个职位怎么偏偏让我来干啊!”王子搜并不是厌恶作国君,而是厌恶作国君招致的祸患。
像王子搜这样的人,可说是不肯因国家伤害自己生命的了这也正是越国人想要找他作国君的原因 鲁国国君听说颜阖是个有道之人,想要请他出来做官,就派人带着礼物先去致意颜阖住在陋巷,穿着粗布衣裳,自己在喂牛鲁君的使者来了,颜阖亲自接待他使者问:“这是颜阖的家吗?”颜阖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使者进上礼物,颜阖说;“怕您把名字听错了而会给您带来处罚,不如搞清楚再说使者回去查问清楚了,再来找颜阖,却找不到了像颜阖这样的人,并不是本来就厌恶富贵,而是由于看重生命才厌恶它世上的君主,大多凭借富贵傲视有道之人,他们如此地不了解有道之人,难道不太可悲了吗? 所以说:道的实体用来保垒身体,它的剩余用来治理国家,它的渣滓用来治理天下由此看来,帝王的功业是圣人闲暇之余的事,并不是用以全身养生的方法如今世俗所谓的君子损害身体舍弃生命来追求外物,他们这样做将达到什么目的昵?他们又将采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呢? 大凡圣人有所举动的时候,必定明确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耜达到目的所应采用的手段假如有这样一个人,用随侯之珠去弹射千仞高的飞鸟,世上的人肯定会嘲笑他这是为什么昵?这是因为他所耗费的太贵重,所追求的太轻微了啊至于生命,其价值岂止像随侯珠那样贵重呢? 子华子说:“全生是最上等,亏生次一等,死又次一等,迫生是最低下的。
所以,所谓尊生,说的就是全生所谓全生,是指六欲都能得适宜所谓亏生,是指六欲只有部分得到适宜生命受到亏损,生命的天性就会削弱,生命亏损得越厉害,生命的天性削弱得也就越厉害所谓死,是指没有办法知道六欲,等于又回到它来生时的状态所谓迫生,是指六欲没有一样得到适宜,六欲所得到的都是它们十分厌恶的东西屈服属于这一粪,耻辱属于这一类在耻辱当中没有比不义更大的了所以,行不义之事就是迫生但是构成追生的不仅仅是不义,所以说,迫生不如死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呢?比如,耳朵听到讨厌的声音,就不如什么也没听判,眼睛看到讨厌的东西,就不如什么也没见到所以打雷的时候人们就会捂住耳朵,打闪的时候人们就会遮住眼睛迫生不如死就像这类现象一样六欲都知道自己十分厌恶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这些东西一定不可避免,那以就不如根本没有办法妇道六欲没有办法如道六欲就是死因此迫生不如死嗜好吃肉,不是说连腐臭的老鼠也吃,嗜好嚼酒,不是说连变质的酒也喝珍惜生命,不是说连迫生也算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