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喜看家乡龙灯舞

hjk****6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50KB
约2页
文档ID:168059181
喜看家乡龙灯舞_第1页
1/2

喜看家乡龙灯舞信丰三中 九(15)班 吕志健上下飞舞的子孙龙灯,是我们追求美好的桥梁,是我们传承文化的纽带 ——题记我的家乡在东风吕屋想起家乡,就不由地想起过年过年,最令人兴奋的不是可口的年夜饭,而是那一年一度正月十一的子孙龙灯舞咱是客家人,凡是客家人,都以“龙”为图腾舞龙也是客家人的重要标志据上几辈人说,我们信丰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舞龙灯的习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村子龙灯的影子已销声匿迹既然是舞龙灯,就得既有“龙”又有“灯”,但如今还在舞龙灯的几个村子,大多也简化了程序,一个龙头,一块长布盖着几个小龙,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我的老家吕屋,仍然有正月十一舞子孙龙灯的习俗我们舞子孙龙灯与别处不同,不仅要照着祖传的程序来舞,还得舞出千姿百态,舞得人们目不暇接,舞出了现代风情如此一来,老家吕屋的子孙龙灯,已经成为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到正月十一,迎接子孙龙灯之时,每家每户都把各家的亲朋好友,请到老家做客,观看子孙龙灯,尽情品味民俗文化大餐每家每户都以邀请到最多的客人为荣这样做,除了可以表现自家对神灵、对祖先的敬重,还可以在亲朋家族面前显示自家的人脉关系,更能体现家乡父老乡亲的淳朴善良。

他们都以能为他人讨得好彩头,给人带来好运、吉祥而由衷地高兴到了每年正月十一这天,加上慕名而来的朋友,整个村子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装裱龙灯每年的龙灯,都是在正月十一以前制作的每年都是新的村中几位手艺精湛的篾匠,早已把“龙身”做好,“龙身”就是一节一节的竹子灯笼,共有二十六个正月十一这天上午,要给竹子灯笼穿上华丽的“衣裳”,这项工作叫做“裱龙灯”裱龙灯”工作十分复杂,常常要几十个“能工巧匠”在大厅中工作一上午才能完成龙头”的装裱、美化程序尤其复杂,得由几个水平更高的“传承人”具体负责,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装裱期间,前一年,娶了媳妇或生了女儿的家庭,要准备一些茶点给这些裱龙灯的人们充饥屋场中的人,不管从事何种工序的人,都怀揣一颗对龙灯神爷爷的敬畏、虔诚、美好的心,满怀希望,齐心协力,一条披着“红装”的、“盛装”的“子孙龙”就展现在面前啦!这也许是祖先的神灵在告诉我们:“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完成了装裱、美化龙灯工作的男人们,齐聚大厅吃“龙灯饭”,前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做一桌“龙灯饭”,饭桌上除了有近二十个菜外,还准备了自己精心酿制的水酒或是买回的浓香白酒,异常丰盛,以感谢付出劳动的人们,感谢龙神爷爷的庇佑。

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子孙发达喜迎龙灯当男人齐聚大厅裱龙灯、吃“龙灯饭”时,女人则在家里忙个不停干什么呢?做“红米果”呢! “红米果”的造型很有讲究,象征子孙发达、后代有男有女做“红米果”时,又是加糖,又是加红粬,红米果香气四溢,孩子们顾不着烫,连忙塞进嘴里,引得妈妈们不停地笑吃“红米果”有求得龙灯神保佑的寓意做“红米果”,这也是喜迎龙灯、祭祀龙灯神的一项庄重、严肃的工作,丝毫不能马虎傍晚时分,各家各户端着自家“红米果”来到大厅前,等待迎接龙灯的庄严时刻!我读初中的这三年,因为在城里读书时练过书法,有些大叔大伯认为我的字写得不错,就安排我专门写对联万载兴隆”、“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子孙发达”、“体健堪为福,家和便是春”、“迎龙迎灯迎福贵,接春接福接喜气”是经常写的大厅的祖先牌位中间,每一年都是写“渭水访贤”、“祖德流芳”、 “河东世泽” 祖先牌位两边写“仲湖后裔舞龙灯子孙发达、吕氏子孙安福地万载兴隆”这些大红对联往墙上一贴,显得喜庆、吉祥,有节日气氛,也使得迎接龙灯这件事情沾上书香味这些对联也透露出老家的父老乡亲对未来的美好期盼龙飞凤舞夜幕降临,舞龙灯的高潮便到了龙头、龙身中都点着自制的蜡烛,蜡烛闪着红光,活像一个出嫁的新娘。

龙灯头有一百多斤重,一个人要扛起来,其他十几个人顶着木柄,木柄上是一节一节龙灯,跟在龙灯头后面一起舞动,整条长的子孙龙灯,蔚为壮观,远观活像一条飞舞的真龙龙要“踩龙势”整条龙围绕整个村子按规定的路线走,首先,来到村子东南方向的象征“社官神”的大树前来进行敬拜仪式,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子孙发达然后围着村子,经固定路线绕回到大厅在靠近大厅百米左右的距离中,每家每户都准备了烟花、爆竹随着长龙的靠近,数十只烟花、爆竹次第燃放,爆竹声从不间断,鞭炮齐鸣,烟雾缭绕,这条逐渐靠近大厅的子孙龙,宛如在云雾中翻来覆去,飞来飞去两边都站满了慕名前来观看子孙龙灯表演的亲朋好友,场面相当壮观燃放爆竹的时间至少有一个半小时龙时而飞舞起来,时而盘卷着龙身,还真像真龙下凡……等爆竹声小了,子孙龙来到了大厅左前方,接受精心准备“红米果”等祭品的女人的朝拜,这时,龙头也左右摇晃,与信女善女们互动一会儿,这条子孙龙来到大厅,祭拜祖先后,就放在大厅里,龙头得放在龙灯神的位子,继续接受善男信女的祭拜这个隆重的过程,前辈们称为“接龙”晚上的子孙龙表演也相当精彩表演地点在大厅正前方有两口塘间的塘头上靠近大厅的这口塘的左边有一棵百年的大榕树。

晚上八点左右,子孙龙在大厅及大厅前的坪上,进行表演,大家狂欢着,奔跑着,我也乐在其中忽见一群小孩子跑去塘头上,紧接着子孙龙也跑了过去表演,变换着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姿态最为吸引人的是在两口塘间的塘头上,出现一个横卧的“8”字的造型这时,子孙龙的表演高潮到了,数十只烟花同时燃放,数不清的爆竹响起,加上大榕树等景物倒映水中,美轮美奂,妙不可言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美景,恐怕天上才有……不一会,龙灯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归到了大厅的家老家的子孙龙灯,带给我许多快乐,许多遐想在观看朴实憨厚的父老乡亲的子孙龙灯表演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在自娱自乐,看到了他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更看到了他们的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生活的身影…… (指导老师:吕述兴)。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