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发展实践与思考(2013年5月) 近段时间,特别是《焦作日报》刊发《温县鞋业:市场探路30载》以来,关于我县“经济适用鞋”如何转型升级议论纷纷,笔者等几位亲身经历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发展的实践者亦是忧心忡忡,于是对一起打拼并铸就的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快速发展奇迹,进行了认真的回顾总结,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存在的不足、发展的方向,以期能对全县“经济适用鞋”转型升级有所帮助一、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持续发展的历程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庭院经济”富民,高峰时曾经有数百家发展制鞋然而受大气侯影响,2005年走入低谷:一是塑料凉鞋厂家严重萎缩,仅剩的5家门可罗雀,其中3家准备转产;二是劳保鞋陷入困境,最知名的北张羌村制鞋户仅剩18家,两家上规模制鞋厂一家(远航)陷入低谷,另一家(李定)已经停产但是拥有30年积淀的南张羌制鞋行业没有停滞,近70户传统专业户通过开发“青胶板棉拖鞋”,度过危机(当年大户年产棉拖鞋40万双,一般户冬季纯收入1万元,最传奇高某光卖制鞋剩下来的青胶板末一季也挣了2万元)2006年,笔者等组织全镇制鞋户中进行10多场座谈,推出了调研成果《经济适用鞋是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全力推介一个“致富秘籍”——“鹏飞鞋厂EVA拖鞋的市场及利润分析”:2005年,南张羌镇鹏飞鞋厂在焦作市率先引进2台EVA制鞋机(每台50万元,一套模具10万左右,安排60人就业),EVA是舶来品,国内仅有两家具备制造能力,当年是该类拖鞋在全国上市的第四年。
每双市场售价30元以上,属高档产品鹏飞鞋厂的出厂价每双8元(成本不到3元),一台机器仅季夏净赚100万元此后,通过大学生村官编发的《致富快餐》,把“秘籍”惠及全镇从而以鞋料革命为“爆破口”, 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强力步入“高速路”——通过引进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拖鞋,以高端产品低端价格的“销售策略”打通了低端市场销售渠道(当然当时是无意识的),并通过低调的五次转型升级支撑了“财源滚滚,客似云来”的神话:1、引进替代产品,实现第一次转型升级2005年,EVA凉拖鞋替代了塑料凉鞋”,再度激活了“塑料凉鞋”时代的客户资源,达到了四个目的:一是“人叫人不如利叫人”, EVA的高额利润唤醒了南张羌镇群众的致富激情;二是该产品必须用机器生产,就像瓦特蒸汽机革命一样,把南张羌制鞋业从“小手工”模式全面推向“工业化”;三是能解决劳动力;四是“低档不低质”,产品不能造假2、自主创新品种,实现第二次转型升级2006年春,EVA凉鞋凉鞋”和“拖鞋”一字之差,但含金量迥异,EVA凉拖鞋是引进的,但EVA凉鞋是是南张羌镇发明的,全国第一年上市!同时催生了物流业、纸箱厂、塑料带厂、鞋花、鞋料厂等3、整合本地资源,实现第三次转型升级。
2006年冬,EVA棉靴又是一项新创造利用本镇“凉鞋”+“棉拖鞋”的工艺组合,满足了泥泞道路防水、保暖两重功能,填补了市场 “消雪”季节的空白恰逢寒冬,当年EVA棉靴价格由每双13元爆涨到25元,仍无货可供外界说:南张羌镇不是在卖鞋,是抢钱啊!从此,该镇凉鞋、棉拖鞋厂家实现了由单季节生产向双季节生产转变,并催生了复合布、人造毛、边脚料、物流、塑料带等工厂4、紧跟发达地区,实现第四次转型升级2007年春,PVC吹气拖鞋原料是以前塑料凉鞋用的PVC,采用发泡工艺较EVA穿起来更凉、更防滑、更舒适鞋机15万元,产量日产2000双又一次跟上了市场步伐此创造也解决了冬季棉拖鞋鞋底不防滑的问题,提升了棉拖鞋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鞋料升级基本和福建同一时间,说明该产业的外向联合度明显提升5、再度整合组合,完成一个发展轮回2010年冬,“二棉鞋”(包住脚后跟的棉拖鞋)走俏,“复合布鞋面+吹气鞋底”的配置开启了各种鞋料的“万能组合”之路,形成了自EVA以来由单一成型向真正意义上的鞋(多种工艺叠加)的进化,标志着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完成了原始阶段的演进,走出了“棉拖鞋——EVA拖鞋——EVA凉鞋——EVA棉靴——PVC吹塑鞋(吹气鞋类)——二棉鞋”的特有生存生财之路。
至此,市场明显感觉到南张羌镇的“经济实用鞋”的样式有了较大提升,甚至比超市的款式更新、更好,但真正的看点在于“本地制鞋工艺+先进地区款式及鞋材”的组合如果进一步创新创造,可快速形成皮靴、人造革、皮毛、PU类等多重组合2010年南张羌最有创新意识的老板周卫新开始新一轮的尝试, 2012年,该厂税收由2007年建厂时的10万元达到120万元本轮回的实践过程中,还储备了几个已成功且具备推广潜力的品种:朱沟的布鞋,北张羌的“童革鞋”,南张羌制鞋户在其他乡镇试制成功的女筒棉靴(一季获利100万元)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如:聚氨酯工艺、沙滩鞋等尝试均告失败,其问题在于产品升级之后,原有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不足以支撑,新的市场通路没有打开本轮回的实践过程中,南张羌镇制鞋业的规模、效益、市场份额迅猛扩张可谓是“百步之内,必有鞋厂,全镇之中,没有闲地”从电量看:2004年全镇制鞋业电量不足万度,2006年制鞋业电量110万度,2007年420万度,2010年不完全统计达到1300万度,实际电量应在1600万度从设备来看:2006年,南张羌镇仅EVA鞋机11台,2010年EVA鞋机90台 ,PVC吹塑机260台,梆带机160台,复合布厂家20个,绣花机200余台,纸箱厂8家,人造毛厂家2个,原料生产线2条。
实体企业430户,物流线108条从收入来看:不完全统计, 2010年该产业已产生千万富豪5家,收入百万元户240个二、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持续发展的缘由全国范围农村、小城镇、小县城“低端鞋”市场份额有3亿双,“经济适用鞋”基地的布局是:广东羯阳、河北正定以凉鞋为主,不擅棉鞋;浙江嘉兴一带做棉拖鞋,不擅凉鞋;温岭做廉价旅游鞋、沙滩鞋;南张羌在童凉鞋、EVA靴、二棉鞋是全国第一的份额2010年,本地限电,棉拖鞋的成本上升了0.2元,可能出现销售困难,不料全国市场以南张羌镇定出的价格核价,从而确认了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的市场“话语权”从产业规模、市场扩张程度、利润率、全国影响力的持续攀升来看,该镇“经济适用鞋”的确创造了全国市场的奇迹其主要缘由是:1、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选准了客户群都知道EVA棉靴不透气,鞋之大忌,但依然能够“抢钱”, 说明低端市场的鞋类产品存在严重的短缺性,也说明其他地区的制鞋业忽视了“经济适用鞋”这一品系,特别是EVA与PVC的交互使用,为温县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印证了“经济适用鞋”的路子是“致富捷径”的判断2008年时任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称南张羌镇:“开展全民创业,构建和谐乡村”。
当年度全球经济危机,著名鞋业之乡晋江市官方辟谣说当地鞋厂没有倒闭三分之一,而南张羌的“经济适用鞋”确实供不应求,足见其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2、建设产业园区,推动规模化发展,提升品质效益2006年,笔者等接受市县领导建议,提请县政府规划鞋业园区,大力扶持“经济适用鞋”发展截止2009年,通过搬迁、扩建、新建鞋厂80余家,收到了两个效果:其一,实现“小庭院”向“工业化”的转型,通常配置为“2台机器+1条传输带”,不含厂房120万元起步附带说明,近200万元的原始投入,一年就能收回成本并见到利润,实属“理性投资”,面对当时“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判断,县领导敢于公开支持是非常难得的其二,加速了产业化步伐4个龙头企业发挥了引领作用——七星鞋厂引领新款、新的销售模式;东方二厂引领质量方向;东方一厂引领管理模式方向;鹏飞鞋厂往往能出一些极其实用的款式并催生出系列配套产品和企业,分工日趋细化3、前方市场一爆破,全镇跟着朝钱上,利益均沾同进步往往第一年推向市场的款式、填补市场空白的鞋品都是暴利产品前方市场一爆破,第二年外地客户都来南张羌催货这也是重复建设难以阻挡的原因,所以出现了“傻子干鞋厂都发财”的奇特现象。
那么,在协会作用发挥一般,行业组织化一般、企业老板学历一般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成功避免了“塑料凉鞋”时代的“假冒伪劣、压级压价”的“内战乱战”呢?关键是产品换代快,产品利润大,销售形势好,规避了矛盾的发生实情是:一旦本镇有了好样式,大家先盯市场回馈,只要俏销马上群起效仿,最终形成几种流行款式,短时间销售一空拿出新款鞋厂都是有实力的大厂,在此款推广前期已经获利,不需要保密,也无密可保4、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不断提升对外关联度2006年,秦海彬同志指示:“让鞋厂老板多去发达地区、大型商场看看哪种款式流行”于是大家每年都有一个月以上时间在晋江、温州刻下一季节的模具,深入考察鞋样、学习经验南张羌镇虽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但积淀了大量的熟练制鞋工人只要外地有鞋样新款,就可以推出最具本地特色的山寨版的“新品种”这也是南张羌凉鞋、拖鞋始终保持设计方面的领先或与全国同步水平的缘由加上外地的制鞋机、绣花机、配套产业厂家都常驻南张羌镇,经纪人队伍遍布全国,与福建等高档鞋业产区关联度很高,在思想、视野、格局、气度、底蕴上都得到了极大提升5、闷声发财低调经营,放水养鱼拓展生存空间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走的是低端市场,创造的是高端效益。
利润只有老板自己知道创业初期,业主吆喝“赔钱”,后来又改口径为“主要安排群众就业、尽点社会责任,没挣啥钱为促其发展,镇政府给了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创造了加速壮大的条件实际上,税务部门收税也像进入了诸葛亮的八卦阵,鞋厂进料没底册,出货在地摊没票据、主电表用别人的名字2009年,税务所稽查一家配套塑料袋厂一年漏税11万元,某户两台PVC吹塑机一年漏税8万元,可见其利润之一斑三、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持续发展的“软肋”虽然“小富”变成了“大富”,但南张羌镇的“经济适用鞋”仍然没彻底解决问题:有一点品质但不高,有一批品牌但不响,有一定影响但不大看商标:“福源祥、大红鹰、东方、七星”,开始就和别人重名,一琢磨就知道没有面向全国市场的意图;直到2010年后才有商标意识,掀起商标注册热潮;看厂标:全镇15个村,14个村都做鞋,鞋厂一般不树招牌,不打广告,很少户外宣传与温岭等制鞋基地的“大招牌”比,存在强烈反差看厂主:信奉“领先一步是英雄,领先三步是烈士”1、销售靠“气侯”拉动,行情受“气温”左右夏季天热时卖凉鞋,冬季天冷时卖棉拖下雪刺激销售,2006年遇上三十年不遇的雪,2009年赶上五十年不遇的雪。
若遇到天气不正,整个行业必面临滞销改进的办法:一是提升全国布点的水平,即便有天气影响,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二是抓紧补充一些备用品种,如雨季的胶鞋完全可以用PVC吹气机制作,尝试推出平时可以穿的“经济适用鞋” 三是中型鞋厂尽量避免囤积生产情况,只要不积压,就不会赔血本2、利润靠“爆破”带动,市场受“产品”左右如果不能及时推出新的品种,则原有发展模式会显得极不适应,市场将会由“卖方市场”转向“常规市场”乃至“买方市场”彼时,便会产生内生矛盾,走向降价格、降品质的恶性循环改进的方向:一是与福建以外省市对接步伐加快,以更广阔的视野开发对路品种二是选择常规的微利鞋业品种,应对不时之需三是探索协会管理的实用模式四拓展中端市场,通过降低产量,改进质量、提升品牌,增加自身影响力,保证在困境时不被淘汰最担心的问题在于,目前吹气PVC是主流产品,原材料即聚氯乙烯(塑料),如果销售不畅,必然导致掺假,对产业会造成致命打击3、安全靠“部门”驱动,企业受“控管”左右企业安全意识差,消防设备以灭火器、消防栓为主厂房密集、原料易燃、堆放无序,难于监管2010年,县政府一口气关停了20余家安存在全隐患的鞋厂,才促使全镇鞋厂开始自发的线路改造。
然而安全工作“安排了不等于落实了,高科技不等于高保险、整改了不等于到位了、不出事不等于没问题”,对安全阳奉阴违的鞋厂,遭遇的最严的管控期往往在生产最旺时节,此时,企业关门整顿,受到很大影响建议提前组织联合部门,逐户过关,安全不达标的企业、制鞋户坚决关停,“宁听骂声,不听哭声4、转型靠“领导”拨动,升级受“思想”左右2006年建设鞋业园区,实际投资3000万元的“七星”鞋厂进驻园区,其他鞋厂在观望中丧失了机遇,反而是实际投资2500万元的远东纸箱厂看到了产业链条的前景入驻园区,错失机会成了此后南张羌镇所有鞋厂老板的最大憾事,当时固然有财力大限制,更重要的是视野、胸襟的问题2010年,县政府再次在集聚区规划鞋厂,南张羌镇制鞋户再度出现了集体观望,镇政府登门做工作都不配合,至今未有突破四、南张羌镇“经济适用鞋基地”持续发展的想法 “塑料凉鞋”的悲哀在于“压级压价,相互倾轧”,而其覆灭却在于产品与市场的严重不适应而“经济适用鞋”连续这么多年的高位运行非常罕见,其发展的前提在于形成了适应市场的集团优势,但如果守摊保本,只重复建设不突出“提升”二字,必然会走“塑料凉鞋”的老路,所以必须激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由模仿向创新迈进;反之,如果不切实际,不循规律贪大求洋,稍不谨慎就会失去现有优势,一个400多家的、实力参差不齐的群体,短期内是不可能全部变成“耐克”、“阿迪”的,所以不须鼓励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小工厂冒进。
居安思危,企业界提出了多种发展思路,概况为:1、提升档次,进军超市2、内引外联,做出品牌3、推出新品,巩固优势4、外乡建厂,扩大规模不评论各家方案的优劣,但当前“经济适用鞋”的大环境已然不同往昔,必须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1、固有的客户群发生了变化固有主要客户群在农村,但现在有数亿农民进城了;农村的道路建设加速,我们原有的适宜泥泞土地的品种需要改进2、固有的市场渠道面临上台阶问题质量检测、各类标识认证、品牌创建等工作达不到该类市场的要求,更麻烦的是进不去超市——我们的销售方式是“现款交易”,非此不能再生产;而超市的结算方式是“帐期”,起码2个月不给现款,此外结算时还要视质量扣钱,全镇能力之所及的鞋厂不超过5家3、主打或优势品牌没有形成到处是“喜洋洋”、“耐克”等图标,模仿“卡洛驰”样式同真品一模一样;没有评比出最好质量的鞋厂、鞋品;没有形成极具美誉度的品牌,没有从思想上跳出当年“地摊鞋”的思维惯性4、知名品牌企业开始重视中低端市场放眼全国,再高档的运动鞋成本都突破不了100元,一线品牌鞋厂对过时的鞋款采取折扣形式的变相降价,如果150元以内能买到“安踏”、“鸿星尔克”,216元可以买到“耐克”、“阿迪”,将促使更多的小企业被迫发展“经济适用鞋”来切分我们的蛋糕。
这样我们将丧失竞争优势,包括劳动力加上样式滞后、工艺滞后、辅料落后、模具落后、成本甚至更高,客户们同样的价格能买到白馍,谁还来买咱的黑馍?5、朝什么方向提升的问题套用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适用鞋从不缺少市场,而是缺少发现市场的眼睛”,南张羌镇的“经济适用鞋”必须开始琢磨视野之外的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适宜农民工的鞋类、适宜普通类型单元房的鞋类、适宜流动商贩的鞋类、适宜长途车司机的鞋类、适宜院校,高中,初中集体宿舍的适宜鞋类发达地区开宝马的老板、有舒适住行条件的设计师在中高端市场驰骋,看不起这些品类,但我们的制鞋户却往往因为固步自封、眼界所限,兼之技术、设备的瓶颈,看不到这些适宜自身大发展的空间因此,南张羌镇的制鞋业当前仍需积极落实县委、政府就“经济适用鞋”的部署及规划:第一步做大,用加法,通过产品改造,注重量的扩张,覆盖三线市场;第二步做精,用减法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品质升级,文化提升,引进人才,市场营销,打造品牌,提高单鞋价格,把一种产品做最精,把一个系列做最精,把一个产业做最精,由做产品而做品牌,由做品牌而做标准,逐步占领二线市场;第三步做强,用乘法,通过内引外联、资本运作、战略合作,进军一线市场第一阶段目标基本达到。
目前,即将步入第二阶段的岸边,南张羌镇仍需紧密集合本地实际,形成的优势不撒手,提升的探索不止步面对市场的变化,既要重视,又不必惊慌,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尝试,又拥有了新的资源:一是资金,相当一部分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二是市场,很难出现短期内丢失殆尽的情况;三是产品,只要游刃于其它制鞋企业留下的薄弱地带,仍有自身的生命力,但必须尽快定型出主打产品的基本轮廓四是具备了质变的基础,如果能引来一线品牌企业来进行产业布局,我们的提升空间不可估量现阶段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1、拟定鞋的质量标准由协会或龙头企业起头,拟定EVA、PVC系列鞋的通用质量标准,由质检部门强力推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和曝光2、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应创造出区别于其他鞋类企业的品牌个性和内涵,让消费者了解南张羌鞋、购买南张羌鞋、宣传南张羌鞋;要把品牌性质、南张羌企业精神融入其中,通过媒体传向大众,使南张羌鞋的形象品牌化3、适当灵活信贷支持鼓励上规模企业主攻和对接超市,实现从地摊市场向连锁经营的转变,这就需要引导金融企业能给予较为灵活的信贷支持,使其在“账期”有钱运营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南张羌鞋类企业中大多是家族企业,制度落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使企业生存并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逐步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看似档次较低的“经济适用鞋”,立足于扩大内需的大背景,走着外向拓展、市场引导、资源整合、提升创新之路,全身上下充满着符合市场规律的积极因素,通过几年的实践,创造了一个个致富的神话我们希望该产业“积跬步而致千里”,更希望全县上下继续为其指导、护航,实现由“量变”到“质变”飞升再次嘱咐“经济适用鞋”厂家——“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必须先到,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心梦要到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