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解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KB
约25页
文档ID:134802725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解_第1页
1/25

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解四十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解预备:并步站立,假设面向正南,身体直立,周身放松,两 眼平视前方,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起势:移左脚开步,两臂缓慢平举,曲膝落掌,两手落在腹 前,手心向下 1、左脚分开半步; 2、两手前平举; 3、曲 蹲按掌, 端正的坐在腿上, 曲腿落胯, 碾臀收髋, 两掌下按, 上体保持中正,顶头竖项;第一段:一、白鹤亮翅:重心左移,右脚后撤半步,两手抱球,抱在 身体的左腹前,重心后坐,右掌上挑,左掌下分,成虚步, 两脚重心前三后七 1、抱手提脚; 2、退步; 3、坐腿转腰 分手; 4、虚步亮掌;二、左搂膝拗步:右手下落微左转腰 (手从中轴线下落 ),向 右摆臂,收脚托掌 (托掌方向西北 ) ,转身上步正前方搂膝推 (右掌曲掌前推时拇指上翘, 靠在头的耳侧, 指尖朝前, 随重 心前移,转腰,送肩,手往前送,竖指坐腕,掌心内凹;右 手手指尖对着自己的鼻尖, 虎口对着胸口 ) ,左手按在左膝旁,腋下放一个关拳头的距离; 1、向前摆右手; 2、转腰摆臂收 手; 3、曲臂出脚; 4、弓步搂手推掌;方向与起势方向相同;三、左单鞭:重心后坐前脚尖微翘起,稍微内扣 15 度,重 心前移,跟步抱手 (两手心相对 ), (前手不要收回来,在仍然 保持撑圆的情况下,向下落一点重心后移,前脚翘起之后, 微向内扣 15 度),右手经左臂下穿掌,向前捧出,后坐,扬 脚尖,旋臂托掌在肩上,扣脚前按,右斜前拉,左脚收回, 弓步向左推掌,右手勾手 (提腕高度在耳侧 ),左掌掌心向前。

1、坐腿扣脚带手; 2、穿手收脚,从肘下穿出; 3、上步搭 手; 4、弓步平云; 5、坐腿转腰平云,以腰带臂,以臂带手, 然后手去追腰,叫做根节起,中节随、梢节追; 6、转腰旋掌; 7、转腰按掌; 8、勾手收脚; 9、转身上步; 10、弓步 前推,正东方向;四、左琵琶势:重心前移跟进半步,右掌手心向上向前摆, 左手自然下落,落到跨旁,跟步,重心后移,脚踏实,身体 微向右转,两手微微一点外开,然后合步合掌成虚步手正 身斜,身体向右 45 度角,前手指尖与鼻尖同高,两脚重心 前四后六; 1、摆手跟步,两手交叉摆动, ;2、坐腿摆掌; 3、 虚步合手,是一个合臂掘背的动作;五、捋挤势:左脚抬起向左斜前方 45 度角开步,两手翻转,手心相对, 右手向右斜前方平抹, 再收脚下捋至腹前 (下捋时 两手阴阳掌,后手停在腹前, 前手和膝盖一致 ),出右步搭手(搭手时右手在胸前由下往上划个弧,左手在胸口划个小圈, 两手上下相合 ),弓步前挤 (弓步出脚脚跟先落地,再过度到 前脚掌, 依次再曲膝弓腿 );稍微后坐重心, 脚尖微扬起一点 两手微微拉开, 弓腿右前平抹掌 ( 左手经右手上向斜前方平抹 出去 ),弓腿,收脚的同时向下捋,捋到腹前,转腰上步搭手 (两手心相搭,右手手指搭在左手掌跟部位 ),向前弓步挤掌; 后坐翘脚,拉开,弓腿抹掌,下捋,上步,搭手,前挤。

( 左右斜前方 45 度上步 )(收脚捋,上步搭手,弓步时前挤 )1、活 步穿掌,穿掌移脚活步,转向东北; 2、弓腿抹掌,方向东 南; 3、收脚后捋,两手由前向后捋回来,捋到身前,收脚 提住,捋的时候重心偏后; 4、上步搭手,旋臂搭手出脚, 合在胸前; 5、弓步前挤,从后向前挤出去,棚圆两手,东 南方向,斜向 45 度;挤,就是挤靠,用前臂把对方挤压出 去,挤时重心偏前; 6、扣脚穿掌,手划一个小弧; 7、弓腿 抹掌; 8、收脚捋手; 9、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方向东 北 45 度; 11、扣脚穿掌; 12 、弓腿抹掌; 13、收脚捋手; 14、上步搭手; 15、弓腿前挤,与第一个捋挤势方向相同; 出脚和搭手一致,弓腿和前挤一致,扣脚和穿掌一致,弓腿 和抹掌一致,两个手都向前伸,不要分开;收脚转腰的后捋 一致,不要低头,六、左搬拦锤:重心后坐,右手向下划弧,左手向上分 (两手立圆划弧 ) ,重心前移, 右手向下压掌, 左手握拳向外搬拳 (直线前劈 ),脚跟落地,落地后外摆,拳向左划弧收到腰间 (左手拳向左旋转,向外划,曲肘落于腰间,拳心向上 ),右掌向前立掌拦出 (右手手心向前带 ),掌心向着左侧,脚跟着地, 弓腿踏实的同时,立拳冲出,拳眼向上,右手掌附在左小臂 内侧。

(收脚握拳,搬拳出脚 )1、撇脚转腰分手; 2、收脚摆 手握拳,拳心掌心都向下,右掌与肩同高,左手摆在肋前; 3、摆脚上步,翻臂搬拳; 4、摆手收脚; 5、上步拦掌; 6、 弓步打拳;七、左绷捋挤按:后坐重心,左脚尖上扬,左手的拳松开变 掌,两手微分开之后,收脚抱球,抱于体侧,弓步前捧,手 臂捧圆,力达手臂外侧 (捧时由下往上,直线上捧 ),右手下 分置于胯旁,身体向左前旋转伸臂,后坐回捋,斜后方向 45 度角两手打开 (右手手心向外,左手手心向内 ), (下捋时右腿 膝盖和脚尖垂直成一条线, 髋关节应当圆裆、 松胯 ),转腰相 合(重心仍在后腿 ) ,弓步前挤 (与肩同高 ),右手从左手上分展, 后坐 (含胸收腹,后坐时微微用点腰, 方向微向右, 手落到腰 胯旁时脚尖落平 ),落到腹前,前脚尖扬起,再弓步双按,高 度与肩同高,沉肩坠肘 1、坐腿撇脚分手; 2、抱手收脚; 3、向前上步; 4、弓步捧手; 5、转腰摆手,两手送向前方, 手心斜相对; 6、坐腿转腰后捋; 7、转身搭手,转向正东; 8、弓步前挤,两臂棚圆,左手贴在右腕内侧; 9、分手坐腿,后引; 10、弓步前按;第一段要点:弓步的前后距离是自己脚掌的三倍距离,脚尖 和膝盖成垂直线,后脚自然伸直,重心压在前腿上,后脚 45 度左右角,后脚落地踩实;弓步分顺弓步和凹弓步;顺弓步 左手和左脚都在前方为顺弓步,要求两脚的间距大约在 10 -20 公分;凹弓步两脚间的距离大约在 20-30 公分左右, 两脚 间的横向距离稍宽于自己的两拳,可使动作支撑八面,立身 中正;第一段的七个动作是着重了身型、 身法、 步型、步法、 手型、 手法的基本训练,它体现了杨氏太极拳大架的平稳、中正、 柔和、连贯、舒展的技术风格,在技术风格上同简化太极拳 一致。

手既是柔和的,又是饱满的舒展的,太极拳的用力要 求柔而不软, 舒展而不僵硬 48 式太极拳更突出了锻练的均 衡性和全面性捋的练法:一个手拿手牵引,另一手旋臂往里裹带,有点打 侧移弧线,再前挤第二段:八、斜身靠:移重心扣左脚,向右转身,摆掌 (两手向两侧划 弧),这时身向正南, 两手向斜前方撑开, 收右脚两手十字交 叉,手心向内,右手在外, 出右步握拳弓步斜靠 (两手翻转向下),西北 30 度出脚,弓步时两臂外旋撑开,右手在太阳穴 的外面 (拳眼斜向下 ),左手在左胯旁手心向下, 1、转身分手, 向右转身; 2、收脚合抱,两手成斜十字交叉; 3、转身出脚 握拳,西北方向 30 度出脚,两手由拳变掌, ;4、弓步撑靠, 撑臂斜靠,头转看左前方;实际运用中是用肩和大臂向斜前 方去挤靠,步型为弓步,斜后方的弓步挤靠,头向左转,不 要扭胯做成横弓步或侧弓步;九、肘底锤:扣脚,变掌,右手心向上,旋臂抱球 (右手有一个旋腕转换,左手向外划弧向内收脚抄抱 ),收脚,摆步 (错开上步 )分掌,跟步,继续左转,摆臂右手心向上,左手落到 胯旁后,右手握拳左手向外 (旋转 )劈掌,右拳放在肘下 1、 坐腿转身摆掌; 2、坐腿抱手收脚; 3、摆脚上步,左脚再转 身,摆脚上步落回原地,脚尖外摆,脚跟下落,棚手,手棚 架翻落,用来拔开对方; 4、跟步拦掌,右脚跟步身体转向 正东; 5、坐腿穿掌,穿左手; 6、虚步劈掌,右手握拳,左 手劈掌,方向正东,左手侧掌劈对方,右手拦挡以后去抓对 方往回一拉;本势动作步法要做一个转向摆脚上步,跟步再 移动前脚, 十、倒转肱:转体撤手,两手心向上,退步 (左脚落在右脚直 线位置 ),虚步推掌,右手向斜后方 45 度打开 );提脚,卷曲 手臂 (收脚曲肘翻掌同步 ) ,后退,两手推,左手前推,右手 后撤,拉开,两手手心向上;第 4 个左手前推,右手收到腰旁(正东方向 ),动作要求: 舒展要并不松散。

舒展中讲究饱满, 圆撑、 浑厚 1、卷腰撤手翻掌; 2、卷肱收手退步; 3、虚步前推; 4、撤 手翻掌; 5、卷肱退步; 6、虚步前推,东南; 7 、撤手; 8、 退步; 9、推掌, 10、撤手; 11、退步; 12、推掌,西南; 前三个杨氏的倒卷肱,第四个为孙氏的倒卷肱 十一、转身推掌:右脚支撑重心,左脚提起向支撑脚的斜后 方撤步,右手心向上向东南角托,扣右脚转身 180 度,曲肘经耳侧向西北方向搂手推掌, 跟步,右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 落重心,向西北角托掌转身,再向东南角搂膝推掌;重心后 移,右脚微内扣,向西南角托掌,向东北角推掌;向后踩实 重心,左脚扣转,西南角搂推 (西北、东南、 东北、 西南 )1、 撤脚转身摆掌,在右脚的脚跟后侧点地; 2、上步曲臂收掌; 3、丁步搂推,斜后方 45 度; 4、捻脚转身摆掌,前脚乘势 扭直,前脚以脚跟为轴扣脚尖,后脚以脚掌为轴转动脚跟, 身体左后转,转向西北; 5、上步曲臂收掌; 6、搂手推掌收 脚丁步,与第一个丁步推掌成对称的 180 度; 7、扣脚摆掌; 8、收掌上步; 9、搂手推掌丁步,与第二个斜角成 90 度; 10、坐腿捻脚转身摆掌; 11、收掌曲臂上步; 12、丁步搂手 前推,与第三个斜角成 180 度;注意脚在碾转时,一个脚以 脚掌为轴,一个脚用脚跟为轴。

收脚以后脚前掌点在支撑脚 的内侧或脚后侧,两脚前后左右要有一拳的距离转动的方向奔向四个斜角,吸收了孙氏太极拳活步的练法,活步即为逢上必跟,逢退必收,步子进退相随 十二、右琵琶势:左脚向斜后方撤步,右手前伸,虚步合掌 (右手沉肩垂肘回带,两手心相合 ),左手合在右肘的前下方 1、转身退步; 2、坐腿; 3、合手虚步;方向正西 十三、 搂膝栽捶: 收脚向下捋手, 捋到腹前, 翻掌向外捧臂, 左手搭在右手腕部,向右转,跟步托掌,提起右脚跟,上步 握拳从耳侧向斜下栽捶打出,力达拳面,右手搂膝, 1、收脚点地、后捋; 2、上步搭手; 3、弓腿平云收脚点地; 4、 转腰摆掌,立圆摆动; 5、握拳上步; 6、弓腿搂手栽拳,上 体略向前倾,方向转向正西;栽拳拳由上向下击打,力点在 拳面好像栽花一样,我们现在是向斜下方,所以上体略向前 倾还是要眼看前下方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重心后移,扣脚转身,左手拳不动,右手 翻转,摆脚转身歇步推掌,右掌向前推,左手收在腹前;第 二个左手收到耳侧,上步左推掌; 1、坐腿扣脚提拳; 2、转 身摆脚摆掌; 3、活步、歇步前推掌; 4、撤手翻掌; 5、上 步卷肱曲臂; 6、歇步推掌;坐腿转腰扣脚,重心移过去, 继续转动,撇脚继续转腰成歇步下蹲,上步转腰歇步推掌, 转身的时候要立腰,纵轴转动,不要做成翻腰,失去太极拳 的中正,变成了翻腰扭动, 歇步:是两腿前后交叠,上体向侧转,交叉,坐在接近后腿 的脚跟上,前脚横,后脚跟提起,后腿的膝盖停在前腿的膝 窝的外侧, 曲膝下蹲臀部落在后脚跟附近, 身体要保持正直, 故名思意坐下来歇一歇,姿势略低,屁股接近于后脚跟,不 必完全坐在后脚跟上,好像两腿交叉坐下来休息一样 十五、拍脚伏虎:起身上步, (左手手心向下下采到左后方) 右手上举, 提右腿拍脚 (正前方, 腿由曲到伸, 不能做成直摆 腿, 拍完控住曲膝 ),向左斜前方落脚脚掌着地成盖步, 两手 微向左摆 (收脚时两手手心向下向右摆 ),再横向开步,在体 前划弧搂摆过来,双手握拳微微转体成伏虎势,右手在左肋 前,拳心向下,左手在左额前,拳心向外,身体朝向东偏北 方向;重心后坐扣脚摆掌,抹掌重心移回来,再上步举臂拍 脚,盖步落脚,两手横向出步先摆再握拳伏虎,胸向东南, 拳心一个向下一个向外; 1、上步抡臂; 2、拍脚; 3、盖步 摆掌; 4、上步落手; 5、弓步贯拳;弓步方向背向起势方向, 方向北; 6、坐腿扣脚穿掌; 7、抡臂收脚上步; 8、抡臂拍 脚; 9、左拍脚; 10、盖跳步摆掌; 11、落脚落掌; 12、弓 步贯拳;方向南上步抡臂,手臂略高于头,不要伸直,向正前方抡臂拍脚, 拍完后收住小腿,向侧方带点缓冲的侧跳;伏虎式,上打额角下打肋骨,上下分开的贯拳。

弓步的方向 要背向起势的方向,和左右的轴线成 90 度,再做一个抡臂, 转向轴线的方向, 抡臂拍脚,抡臂动作好像向前抡摆,但是不要向长拳一样做 的手臂抡直,微带弧形,要显得柔和自然;拍脚,脚面蹦平 用手去击拍脚面,腿是直摆性手法 盖步:一脚支撑,另一脚从一脚前边迈向另外一侧,做盖步 时有一个缓冲的腾空的跳跃,在盖步的脚将落未落时,另外 一只脚提起来后收,有一点小的缓冲的弹性的跳跃,盖步以 后脚前掌着地,不要做成上步落地,也不要有意的纵跳,失 去太极拳的特点本势动作是抬脚盖步,落脚贯拳, 十六、左撇身锤:重心后移,两手变掌翻转,右手心向上, 左手心向下,弓步抹掌,左手经上抹出,重心再前移,收左 脚左手握拳右手掌附在左小臂上,上步斜前方 (东北角 30-45度)撇身打锤,力达拳面 (用拳背撇打对方的面部 ); 1、坐腿 扣脚穿掌; 2、弓步分手; 3、收脚握拳合手; 4、上步举拳; 5、弓步撇拳;斜前方 45 度撇打,高与头齐,劈头盖脸往下 撇砸,力点在拳背, 十七、穿拳下势:重心后坐,继续撇脚,右手向下,左手继 续向上,收脚,两手交叉握拳,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拳 心向自己的面部,出腿仆步向下穿拳,向前弓腿挑拳,两手 都是拳眼向上,上手高度比头略高,仆步:仆步时不能走成水平线,右脚脚尖落在左脚跟位置,1、撇脚转腰分手; 2、收脚握拳; 3、出脚上穿拳; 4、仆步 右穿拳;两手抡摆,收脚,握拳,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两手 拳心都向内,然后侧开步上穿拳,转身仆步,向前穿拳,转 掌从内侧向上穿,穿出去以后两手撑开, 仆步:一腿曲膝全蹲,一腿向侧方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 身体可以略前俯,但是要哈腰顶头,不可抬臀弯腰低头,也 不可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或是脚尖着地脚跟翘起,掀脚拔跟 都不对, 穿拳:手沿着另外一只手伸出去,或侧面伸出去,或顺着腿 伸出去,或顺着外侧伸出去,甚至沿着身体伸出去,穿是指 一种由曲而伸,顺着身体的另外一部分伸展出去,穿拳是一 种手法, 并不代表明确的攻防意义, 而是指一种动作的转换。

十八、独立撑掌:起身向上穿掌 (前脚向外撇 ),翻架,金鸡 独立,左手先穿再架,右手指尖向左侧向下按,按在胯前; 斜前落脚微转身,旋臂向上穿掌,右掌撑架 (掌心向外 ),左 手下按 (掌心向下 ) ,1、弓腿挑拳; 2、穿掌收脚; 3、独立撑 掌; 4、落脚穿掌; 5、提脚穿掌; 6、独立撑掌;一手向上 撑架, 一手向下撑按, 两手对称, 攻防含义上手架, 下手压, 身体保持中正;独立步: 一腿曲膝高提, 另一腿支撑站稳, 身体要自然正直, 大腿高于水平,脚尖自然下垂撑:是一种动作, 而不是攻防的技法, 指两个手对称的左右、 上下对称的拉开,手心向外,两手对称用力上下撑开,对拔 拉长,从技法来讲是架压十九、右单鞭: 重心下沉向后撤步,左掌向前穿,右手翻 向上捋回来,向前捧出,收回来转身扣脚前按,收脚,变勾 手,拉开,翻掌,变单鞭, (掌心斜向前,五指上挑,舒掌坐 腕,左手高度同额头 )1、退步探掌; 2、坐腿后捋; 3、旋 臂搭手; 4、弓步转腰平云; 5、坐腿转腰后云; 6、旋掌平 云; 7、转腰按掌; 8、勾手收脚; 9、转身上步; 10、弓腿 前按; 平云:吸取了吴氏太极拳特点,搭手,手心向上,后边的手 手心向下,平云摆一个弧,随着坐腿转腰,卷掌,再翻掌转 向一推,勾平提脚转身上步,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重心左移(扣脚落手,右云手收左脚) ,勾 手松开变掌,扣脚向左转体,右手从腹前划弧收到左肋旁, 紧接着向上, 左手下落, 并步时翻掌, 向右云手并步, 开步, 两脚平行,收脚时两脚距离 10-20 公分;向右云,并步,开 步左云,并步右云,用腰带动手臂旋转,眼神跟着手运转的 方向,两手要撑圆,下手不过腹,上手高不过眼,保持腋下 的虚空, (云手时上指尖高度不过眼, 手指在水平线上, 指尖上挑,五个手指舒指捧掌,下采时小拇指领劲,依次到无名 指、中指、食指、大拇指,上挑拇指领劲,上挑时肘关节不 能平,应斜向下 45 度,拇指垂直中轴线,下手手心斜向下, 云手时以腰为轴,摆至外侧时大约接近 180 度,出脚收脚要掌握轻起轻落,轻灵需要沉稳,迈步如猫形, )1、坐腿转腰摆掌松勾; 2、坐腿转腰右云; 3、翻掌并步; 4、转腰左云; 5、翻手出脚开步; 6、转身右云; 7、翻掌收脚; 8 、左云; 9、翻掌开步; 10 、右云; 11、并 步翻掌;云手时高不过头, 低不过裆;二一、右左分鬃:右脚跟提起,收脚抱手,出步,弓腿分手, 手心斜向上,左手落在胯旁,通过蹬腿转腰,把力量节节贯 穿到手臂的外侧; 后坐摆脚, 收脚抱手, 边转体边两手相抱, 弓步分手;方向正西 (手心斜向上,指尖同眼眉高 )。

1、左转 腰抱手提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手; 4、撇脚转腰; 5、 抱手收脚; 6、上步; 7、弓步分手;二二、高探马:跟步,翻掌,眼看右手,虚步前推,一手收 到腹前,手心向上,另一手向前推出 (手指高度同眼眉 );1、 跟步翻掌; 2、坐腿曲臂; 3、虚步推掌;二三、右蹬脚:左手前伸,右手微回收,左斜前方出步 (活步30 度 ),弓步抹掌,分开两手 (两手一上下交错相叠合抱于胸 前),提腿合手,分手分脚;脚尖勾紧 (蹬腿方向西南、西北 30 度,蹬腿要求立身中正,脚的高度不低于水平线,出腿时重心先上起再蹬脚,抱的时候先右转,两手左右分开,手膝 相对,后手高于前手, ); 1、转腰带手,做一个平圆交叉两 手; 2、穿掌上步; 3、弓腿分手,立圆交叉; 4、收脚抱手; 5、提腿分蹬脚;二四、双峰贯耳:收腿旋臂,落手出步,从腰间握拳划弧向 前上步成弓步, 双贯拳 (拳眼斜向下, 宽度同头宽, 目视前方, 自然含胸收腹,沉肩坠肘 ) 1、收脚并手; 2、落脚收手; 3、 握拳前贯;二五、左蹬脚:后坐微翘脚,踏实分掌,抱手,左蹬脚; 1、撇脚转腰分手; 2、抱手收脚; 3、分手左蹬脚;二六、掩手撩拳:收腿落地,两手右手变拳,出步,手从胸 前落到右腰间,拳背贴手心,上步撩拳,右手拳发力向前撩 拔出去 (正西方撩拳,力达拳背 ),左手划弧握拳收到左边腰 间拳心向上; 1、掩手落脚,掩手,两手在头前相合,把自 己遮掩起来;落脚,合手,右手变拳; 2、上步落拳,出脚, 两拳落于右腰间; 3、弓步撩拳;转腰蹬腿撩拳,撩拳的方 向正西,弓步的方向和出脚的方向一样,左前方 30 度,最多不超过 45 度, 撩:像钟摆一样,由下向前向上叫撩。

在本势动作,臂由下 向前向上摆动,用拳背去击打对方的小腹,也可以采取一点 发力的快速的抖弹练法,也可以柔和的撩拳二七、海底针:跟步提手,左手向前伸摆,虚步插掌,右手提起立掌心向自己的耳侧,向下虚步插掌,指尖斜向下,左 手从膝外划弧搂过,重心在后腿,前脚虚点,不弓腰低头, 眼看斜下方, 1、跟步; 2、坐腿提手到肩上; 3、搂膝插掌 虚步;,二八、闪通臂:起身提手,弓步架推,右手向上架,左手顺 弓步向前推,后胯下沉,上手架圆,后脚踏实; 1、提手收脚; 2、上步翻掌; 3、弓步推掌第五段:二九、 右左分脚: 移重心向右后坐扣脚右手向下落掌 (两手左 右划弧向两侧打开 ),移重心回来两手在体前交叉, 收脚抱手 (在胸前),提腿分掌 (中轴线偏右 15公分左右 ),斜前方向 45 度;收脚翻掌落步穿掌,打开分手,提腿分脚 (中轴线偏左 ),脚面崩平 (力达脚尖 ),两手手心向外撑展; 1、转身分手扣脚; 2、两手下落合抱收脚; 3、分脚收手,对称的分脚; 4、落 脚穿掌; 5、弓腿分手; 6、收脚合抱,立圆抱; 7、分脚分 手;对称 30 度角; 三十、搂膝拗步:收脚点地合手托掌 (左手在眼前划弧 ),右 手手心向上托,左手按在肋前,上步搂膝曲肘前按;后坐移 重心撇脚,点地托掌,上步落脚跟弓步搂推; 1、收脚摆掌;2、收掌出脚; 3、弓步搂推; 4、转腰撇脚; 5、摆手收脚; 6、曲臂收手出脚上步; 7、弓步搂手推掌;三一、上步擒打:后坐翻掌平抹 (左手内裹翻转,手心向上, 右手手心向下向右左前方抹 ),左手翻转手心向上, 右手提到 腹前,上步,左手前伸,右手收到腰间,两手翻转握拳,弓 步进锤,右手经左手上打出,好像左手擒抓,右手击打,左 手停在右手的手腕下; 1、撇脚穿手,向外划弧平抹,左手 收到胸前,右手抹到体侧; 2、弓腿抹掌; 3、上步擒打; 4、 弓步打拳;三二、如封似闭:跟步,向后坐踏实,前脚提起,两手翻掌 (两手心向身体回带,再分开下按 ),左手从下穿出,平行向 下落到腹前,上步双推, (按时从下往上划弧, 再由下往上掀 按) 1、跟步翻掌; 2、坐腿引手上步; 3、弓步推按;三三、左云手:向右转体,向右摆掌,右手心向外,左手心 向内,扣脚,右手下落,左手向上,跟步左云,开步右云, 跟步左云,脚尖微内扣,身体胸向调转到东南方向斜 30 度 左右, ( 摆手时跟脚,出腿采右手,收右脚采左手 ) 1、坐腿转 腰扣脚右云; 2、转腰左云; 3、翻掌收步; 4、右云; 5、出 脚翻掌; 6、左云; 7、收脚; 8、右云; 9、翻掌出脚; 10 、 左云; 11、扣脚并步;脚尖转向东南,然后向西北退步,手 伸向东南,斜方向的弓步;三四、右撇身锤:扣脚翻掌 (右脚内扣在左脚脚弓位置 ),两 手心相对,旋转向前抹,向斜后方撤步,掌向前伸,脚向后 撤,收脚握拳,出步撇拳 (用手臂翻撇的劲向外撇出, 拳的高度同眉高,左手附在右手前臂的内侧 ),东南方向, 1、退步探掌,方向转向斜前方; 2、坐腿分手; 3、收脚握拳合手; 4、举拳上步; 5、弓步撇拳,东南方向,撇打对方的头;三五、左右穿梭:后坐 (两手变掌 ) 翘脚前抹,斜前方抹掌 (左 手胸前划个小弧, 抹掌上手走平圆, 下手走立圆 ),收掌下捋, 上步前捧, 右手收到肋前, 跟步继续向上前托, 弓步架推 (左 手手指与鼻高,虎口与胸同高 );后坐,上手翻转下落,右手 向前平圆抹掌,弓步前抹,捋回来上步前捧,跟步旋托继续 转腰带臂,弓步架推; 1、扣脚穿掌; 2、弓腿抹掌; 3、捋 手收脚; 4、上步搭手; 5、弓腿平云跟步; 6、坐腿后云转 腰; 7、上步翻掌; 8、弓步架推掌; 9、扣脚穿掌; 10、弓 腿抹掌; 11、捋手收脚; 12、上步搭手; 13、弓腿平云跟步; 14、落腿转腰后云; 15、上步翻掌; 16、弓步架推掌;三六、退步穿掌:后坐(翘脚) ,前脚尖扬起,右手翻掌下 落,左手自然划弧向左带,重心移到右腿,右手翻掌,向后 退步弓步插掌 (两脚间距 10-20 公分,穿掌和落脚同步 ),左 手向前出掌, 指尖向前手心向上, 右手手背贴在左肘的下方。

分脚力达脚尖,蹬脚力达脚跟;蹬脚抻拉大腿后群的肌肉和 韧带,分脚抻拉大腿前群的肌肉和韧带 1、坐腿摆掌; 2、收脚翻压掌; 3、退步穿掌,从手的内侧穿出去,前脚顺势 扭直; 攻防含义叫做锁喉, 用掌指去戳他的喉咙, 脚向后撤, 手向前伸,叫做戳喉擒打:擒打的动作是在拦打的基础上抓住对方, 然后在打拳;第六段:三七、退步压掌:重心后移(曲蹲后坐扣脚,搂膝,左手从 上往下翻转,直线压在膝盖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右,右手 指尖向下,指尖向前,上身的倾斜度大约 45 度),左手继续向上托,同时向右后扣转,转至身体朝向正西方向,虚步双 手在身体的前和右侧按掌,两手一横一纵交错,纵横按掌, 前脚脚尖点地,压掌为虚步,掌横向下压; 1、坐腿扣脚转身举手; 2、转身扣脚虚步下压;向下横掌压,前脚虚点地 面,上体前俯,保持舒展,眼看前边的横掌,腰脊椎不要歪 扭,三八、独立托掌:提膝托掌,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外撑 (右 手手心向上由下往上托,提膝上托,手和膝相对,左手往外 撑) 1、提腿撑掌前托;向前立掌托,侧横撑三九、马步靠:落脚向外翻掌 (左前方西南方向 30 度落脚, 成盖步 ),右手心向上, 左手心向下, 向右后带, 转身, 摆臂, 上步握拳马步靠,左手握拳拳心向自己大腿内侧,右手向前 跟掌 (右手在左臂上侧 ),马步重心偏前, 1、落脚,摆手; 2、 提脚摆手; 3、出脚握拳马步挤靠;落脚一踩摆手提落步 ,然后身子往下一走 ,撞 ,力点在肩膀 ,后手推助着发力 ,半马步靠, 两脚平行向前叫马步,半面向左转或向右转,脚尖转 90 度, 两脚成丁步叫半马步,重心仍然骑在两腿之间,重心微微往 后一缩,以左肩和上臂去冲撞,力量要发源于腿和腰,就像 用铁锨向深处撅土,要曲腿落胯,用腰和腿的力量稳稳地支 撑着身体,在此处有一个小的暗力,发力以后的方向向西偏 南 45 度,不要做成侧靠,而是要向着西南方靠, 四十、转身大捋:后坐摆脚,分掌 (左手前送,拳变掌 ),跟 步并步 ( 两手在胸前划一个小弧,脚前掌着地,坐实后上起, 上托 ) ,托掌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外 (左手往外撑, ),随之继 续转体带 (移重心到左腿, )转体以脚掌为轴拧转脚跟右脚跟 碾转,提脚向斜后方 30 度角方向撤步左脚撤步脚前掌着地, 两手握拳旋臂,两手心外旋抓起来向上捋下来握拳旋臂,压 制对方叫滚肘,步型为侧弓步,左手在腰间,右手在腹前, 步法为横裆步,重心在左,两髋向前打开,脚掌着地,最后 蹬脚跟。

1、转腰旋臂; 2、并步接手; 3、捻脚转身退步大 捋; 4、滚肘掘臂;大捋推手讲究的是四寓推手,叫做采列 肘靠,采是向下,列是横的向横的扭转,肘是用前臂去压制 对方 ;靠用身体的肩肘去冲撞 ;转腰撇脚并步转向起势的方 向,两个手叫接手,左手擒住他的手腕,右手托着他的肘关 节,转向捋,旋转,拉动对方围绕着你旋转,并步接肘捻脚 转身,两个手拉住对方的胳膊,顺着他的势牵引走,再退步 再牵引,这叫旋转大捋,接手方向向南,捻脚退步向西北;手伸向东南再向左转,转到一半的时候右拳下压;从正南开 始捻脚转身退向西北,手伸向东南,重心左移右腿蹬直右脚 跟外展,成侧弓步手继续捋,然后握拳滚压住对方成一个侧 弓步,侧弓步的方向是西北东南斜向,滚肘的方向拳竖在身 前指向东北,四一、撩掌下势:拧身旋转穿拳, (跟步 )撩掌 (打对方的 裆部 ),从下往上翻转变勾手,变掌跟步立掌,变掌,丁步勾 手,仆步向前穿掌,左手经体前向下沿着大腿内侧向前弓步 挑掌, 1、转身旋臂; 2、回转身摆掌; 3、丁步前撩掌; 4、 转腰摆手提勾; 5 、提脚开步; 6、仆步穿掌; 手由下向前为撩,转向撇脚旋臂再转回去,奔向西北角丁步 撩掌,这个动作吸收了形意拳的动作, 所以做时要转腰旋臂, 动作刚柔结合,四二、上步七星:起身,虚步,架拳,右手心向外左手心向 内(两手拳背交叉相叠,与喉咙同高,两腿重心三七开 ), 1、弓腿举时起身; 2、上步架拳;身体向勺把前边象一个斗, 武术的用法讲究头肩肘手肩胯膝足七拳处处可用,四三、独立挎虎:向后撤步 (右手手心向下,左手手心向右, 上下交错一起一落, 转腰, 右手从右往前划弧, 收脚成丁步, 两掌指尖相对 ),摆臂向右转, 虚步压掌, 两手背相贴在身体 的左侧, 提腿挑掌, 右手挑, 左手捏勾手拉起 (左手用勾手上 提,右手挑掌,成立掌 ),眼睛看西南方向,左腿脚尖向西北 方向(30 度角),从里合腿演变而来,鞋底向内与击拍的手上 下相呼应, 1、退步; 2、坐腿摆手; 3、收脚转腰摆手; 4、 起腿挑掌;向前举腿挑掌转身勾手,跨虎步也叫里合腿,内 摆转身跨虎接外摆,四四、转身摆莲:脚掌落地 (脚前掌为轴向右扣脚 ),双脚以 脚前掌为轴拧转,同时翻手摆掌,转体 270 度,右手心自左腋下穿 (左手心向上,右手从左腋下穿摆 ),虚步摆掌,虚步 时胸向西南,摆莲拍脚,转成面向正南,摆脚时两手依次拍 打脚面 (脚从左到右, 手从右往左, 出腿时吸气, 摆脚要双响, 摆完后要控住 ),1、开手落脚; 2、穿手转身; 3、转腰摆掌; 4、转莲拍脚;合胯扣脚落,开手穿掌转身,好像八卦一样 腋掌穿,摆到身体的右侧,右摆腿打一个扇面,叫双摆腿, 向右侧落脚握拳弯弓射虎,四五、弯弓射虎: 向西北方向落脚, 握拳弓步双撞锤 (右手在 头的上方 ) ,不急着落脚,边落脚边下捋,正西落脚,拳正西 偏南, 一高一低双冲拳, 拳眼斜向下, 手臂内旋成为反冲拳, 上对额角下对胸, 1、落脚; 2、弓腿摆手; 3、反冲拳;两 个拳一块打叫双冲拳,弯弓射虎是反手双冲,摆去过握拳收 回来一块双拳齐打四六、右搬拦捶:后坐扣脚,右手向前伸,收脚,曲臂回来 握拳, 搬拳翻压, 上步拦掌, 右手收到腰间变拳, 弓步进锤, 1、扣脚穿手; 2、分手握拳收脚; 3、摆步翻拳; 4、转腰摆 手收脚; 5、上步拦掌; 6、弓步打拳;四七、右绷捋挤按:后坐翘脚,两手打开收脚抱手,弓步前 捧,前伸,两手翻转手心相对,后坐下捋,捋到斜后方,转 身搭手弓步前挤, 穿掌, 两手分展开, 后坐收手, 落到腹前, 弓步双按, 1、转腰撇脚收手; 2、抱手收脚; 3、上步; 4、 弓步棚手; 5、摆臂送手; 6、坐腿后捋; 7、转腰搭手; 8、 弓腿前挤; 9、坐腿后引; 10、弓腿推按四八、十字手:扣脚摆脚,两手拉开,再内扣左脚尖,两手 微下落,腹前交叉,起身,到胸前分手下落,向左分手,向 左合抱,收左脚合抱成斜十字, 1、坐腿扣脚; 2、转腰撇脚 分手; 3、扣脚落手; 4、开立步抱手;向左转身分手,向右 落手合抱, 收势:收左脚并步还原。

1、翻手; 2、垂手; 3、并步还原。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