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

zhu****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1KB
约6页
文档ID:156675895
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_第1页
1/6

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   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  商品肉鸭是指专业化的肉用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有:①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商品肉鸭的早期生长速度较快②净肉率高、肉质好肉鸭上市体重一般在3kg以上,其胸肌和腿肌特别发达,产肉率高;且肉的品质好,瘦肉率高,肉嫩多汁,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青睐③生长周期短(商品肉鸭由于早期生长快,整个饲养周期一般为42~56d)④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全进全出式的生产流程,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在最适宜屠宰日龄上市出售,能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施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则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商品肉鸭的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0~3周龄雏鸭的饲养管理  0~3周龄是商品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于把这段时期的肉鸭称为雏鸭该阶段是肉鸭生长的重要环节,因为此时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必须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让其顺利地生长和发育,以发挥最佳的生产水平  1.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短,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需要人工给温。

二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因此要喂一些易消化的饲粮三是生长发育极为迅速,4周龄时体重比初生时增加20多倍,7周龄时增加约60倍,体重达到3kg以上,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四是抗病机能尚不完善,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应特别注意搞好防疫及卫生工作 毕业论文   1.2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本文由毕业收集整理  肉用仔鸭生长特别迅速,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且对环境很敏感,又比较娇嫩,稍有不慎会引起生长不良,甚至导致死亡率增高,因此需要科学的饲养管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进雏前的准备: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保证垫料不发霉)雏鸭入舍前24h,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要求的标准  (2)雏鸭的选择:肉雏鸭必须来源于品种优良的健康的母鸭群,种母鸭在产蛋前经免疫接种过鸭瘟、禽霍乱、鸭病毒性肝炎等疫苗,以免雏鸭在育雏期内发病所选购的雏鸭大小基本一致,体重在55~60 g,活泼,无大肚脐、歪头拐脚等,毛色为蜡黄色,太深或太淡均淘汰  (3)分群: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把体质好的和体质弱的雏鸭分开饲养,特别是体质弱小的雏鸭,要把它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以促使大肚脐雏鸭完全吸收腹内卵黄,最终提高其成活率。

体质相差不多的雏鸭也应分群饲养,雏鸭群的大小以200~300只为宜第一次分群后,雏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会出现大小强弱的差别,所以要经常把鸭群中体质太强和体质太弱的雏鸭挑选出来,单独饲养,以免两极分化(即因抢食抢水能力的差异,而使强的更强,弱的愈来愈弱)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分群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此外,雏鸭群过大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易出现惊群或挤压死亡,所以为了提高育雏率,也应进行分群管理  (4)饮水:水对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如果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都将会影响雏鸭的采食量、抗病力和生长发育一般供给清洁常流水,水温随季节调整可在雏鸭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矿物质预混剂、抗生素等效果会更好,既可增加营养又可提高雏鸭的抗病力气温高,鸭的饮水量加大,要求饮水器数量充足,不能断水,同时要防止水外溢  (5)开食:雏鸭出壳12~24h或雏鸭群中有1/3 的雏鸭开始寻食时进行第一次投料投料最好选用全价的颗粒饲料,饲养效果好,如果无此条件,也可用半生米加蛋黄饲喂,几天后改用营养丰富的饲料饲喂  此外,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

饲养员平时要密切关注雏鸭的动态,要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保持稍有余料,但不能太多,否则易酸败变质  (6)饲喂方法:第一周龄的雏鸭应让其自由采食,保持饲料盘中常有饲料,一次投喂不可太多,防止饲料长时间吃不完被污染而引起雏鸭生病或者浪费饲料要少喂常添,喂食次数:2周龄以内每昼夜添加6次,3周龄时每昼夜添4次,如发现剩料则少喂第一周按每只鸭子35g饲喂,第二周105g,第三周165g,21~22日龄时在喂料内加人25%~50%的生长育肥期饲料 作文 /zuowen/   (7)准备充足的垫料:鸭喜欢在饮水时呷水梳理羽毛,会把饮水器附近的地面弄湿,使用地面平养时会使室内的垫料潮湿,因此要准备足够的垫料,在潮湿的地方及时垫上新的垫料,以保持鸭舍的干燥温暖  (8)疾病防治:为保证鸭群的健康成长,鸭场必须有严格的消毒和防疫制度,保证鸭舍的清洁和卫生,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鸭疫综合征、鸭曲霉菌病、鸭球虫病等此外,育雏期还要防止鸭中暑和食盐中毒等在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同时应注意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C、E等  1.3育雏方式  肉鸭的育雏方式主要有地面育雏和网上育雏两种。

  (1)地面育雏:这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种育雏方式,雏鸭直接放在育雏舍的地面上,地面上铺垫清洁干燥的垫料  (2)网上育雏:网上育雏的最大特点是环境卫生条件好,雏鸭不与粪便直接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少;其次是不用垫料,节约劳动力;再次,网上温度比地面稍高,容易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可以节约燃料,而且成活率较高缺点   是一次性投资较大  1.4雏鸭的防疫  1~5日龄用2%高锰酸钾饮水;6~8日龄用万分之二痢特灵饮水;9~13日龄用万分之二高锰酸钾饮水;14~16日龄用万分之二痢特灵饮水如遇天气寒冷,1~7日龄雏鸭在饮水中最好加入8%的葡萄糖,以增加雏鸭的热量另外,网床上的粪便每天要打扫2次,网床下的粪便每隔3d清除一次育雏室外每隔7~10d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23~7周龄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  肉鸭在3~7周龄称为中雏,中雏期是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且食欲旺盛,采食量大,中雏期的生理特点是对外界的适应性较强,比较容易管理,其饲养管理的要点如下  2.1过渡期的饲养  (1)饲料:3周龄左右应依据饲料供应商的指导将雏鸭料逐渐换成中鸭料,使鸭逐渐适应新的饲料为减小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饲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

过渡期一般为3d,具体方法是第一天雏鸭料占2/3;第二天雏鸭料占1/2;第三天雏鸭料占1/3;第四天完全用中鸭料  (2)转舍或扩栏:对于二段式肉鸭饲养在育雏脱温后即可安排转舍,转群前必须空腹方可转运出肉鸭转舍时抓鸭、运鸭及新环境的不适应等均会造成肉鸭应激而影响生长,要注意尽量减少应激转舍或扩栏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止应激产生此外,若采用网上育雏、地面育肥,则雏鸭刚下地时,地上面积应适当小些,再逐步增大活动面积建议有条件的采用一段式饲养,雏鸭脱温后逐步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扩栏到整栋育肥对于生态养殖的肉鸭在转舍或扩栏适应后即可放入运动场,肉鸭下水初期要有专人训练照看,下水时间由短到长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3)温度:除冬季和早春气温低时采用升温饲养,其余时期中鸭的饲养均采用自然温度饲养法  2.2饲喂  根据中鸭的消化情况,自由采食或一昼夜饲喂4次,确保饲料常有且新鲜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2.3管理  保持鸭舍清洁干燥中鸭期容易管理,要求圈舍条件比较简易,只要有通风、防雨设备即可,但圈舍一定要保持通风干燥夏天运动场要搭凉棚遮荫,冬天应做好保温工作。

另外还应注意:①密度适当肉用型中雏鸭每平方米饲养5~7只,随着日龄的增大,应不断调整密度,以满足鸭不断生长的需求适当的光照有利于中鸭的生长,中雏期间应坚持23h的光照制度  2.4防疫与卫生  中鸭35日龄前后,饲料中可添加喹乙醇(按每千克体重2mg)拌料,连喂3~5d,可防治鸭霍乱网床每2d要打扫1次,网床下粪便7~10d打扫1次,鸭舍外每隔10d用生石灰消毒1次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育肥期商品肉鸭的生理特点及身体状况已不同于育雏期肉鸭自身发生了变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也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肉鸭6周龄即长为成鸭,若不改变饲料配方,继续按中鸭同样的饲喂方法亦可,但增重速度不太理想,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鸭填肥6周龄以后的肉鸭即进入育肥阶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及体重过小鸭,并按鸭体重分为大、中、小三类,平均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只 毕业论文   3.1生理特点  育肥阶段肉鸭体温调节机能已趋于完善,肌肉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处于旺盛期,绝对增重处于最高峰阶段,采食量迅速增加,消化机能已经健全,体重增加很快  3.2营养需要  育肥期肉鸭生长旺盛,需要的能量大,此时可不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或使育肥期日粮的能量水平相对降低,而肉鸭可以根据能量水平调整采食量。

因此相对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可促使肉鸭提高采食量,有利于肉鸭快速生长,而且饲料   中能量水平的降低,也相应降低了饲料成本育肥期的颗粒料直径可改为3~4mm或6~8mm地面平养和半舍饲时可用粉料,粉料必须拌湿喂  3.3饲养管理技术   (1)饲养方式:大型肉鸭4~8周龄多采用舍内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育雏期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的,可不转群,既避免了转群给肉鸭带来的应激,也可节省劳力但育雏期结束后采用自然温度育肥的,应撤去保温设备或停止供暖对于由笼养转为平养的,则应在转群前1周,对平养的鸭舍、用具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并准备好5~10cm厚的垫料转群前12~24h内饲槽应加满饲料,保证饮水不断  (2)温度、湿度和光照:室温以15~18℃最宜,冬季应加温,使室温达到最适温度(10℃以上)湿度控制在50%~55%应保持地面垫料或粪便干燥光照强度以能看见吃食为准,每平方米用5W白炽灯白天利用自然光,早晚加料时再开灯  (3)密度:地面垫料饲养,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地面养鸭数)为:4周龄7~8只,5周龄6~7只,6周龄5~6只,7~8周龄4~5只具体视鸭群个体大小及季节而定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加,夏季可适当减少。

气温太高时可让鸭群在室外过夜  (4)饲喂次数:白天3次,晚上1次喂料量原则上与育雏期相同,以刚好吃完为宜为防止饲料浪费,可将饲槽宽度控制在10cm左右每只鸭饲槽占有长度在10cm以上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5)饮水:自由饮水,不可缺水,应备有蓄水池每只鸭水槽占有长度1.25cm以上  (6)垫料:地面垫料要充足,随时撒上新垫料,且经常翻晒,保持干燥垫料若厚度不够或板结,易造成胸囊肿,影响屠体品质  3.4冬、夏季育肥鸭管理  (1)夏季育肥鸭管理要点:夏季气候炎热,而鸭被覆羽毛,抗热性差,易给鸭群造成强烈的热应激,导致鸭群采食量下降、增重慢、死亡率增高因此,夏季管理的重点就是防暑降温在鸭舍设计、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使鸭舍朝向合理、间距开阔,以利于减轻夏季太阳的辐射,通风换气良好鸭舍周围种植枝叶茂盛的树木或藤蔓类植物以利于鸭舍遮阳,也可采用屋顶刷白减少吸热或屋顶喷水促进散热的办法降低舍温为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要打开门窗,并在门窗上加护铁丝网,以防兽害  要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方法,供给充足的饮水可在原来日粮营养水平的基础上,把蛋白质含量提高1%~2%,多维素增加30%~50%,保证日粮新鲜。

在料形上最好采用颗粒料,以增加适口性将饲喂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每日4~6次,供给充足的凉水为减轻热应激,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如每千克日粮中添加杆菌肽粉0.1~0.2g 作文 /zuowen/   另外,要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在同样的面积上要比其他季节减少10%~15%,一般每平方米饲养商品肉鸭的总重量不能超过20kg同时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2)冬季育肥鸭管理要点:冬季管理的关键是防寒保暖、正确通风、降低湿度和有害气体的含量舍顶隔热差时要加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窗户用塑料薄膜封严,调节好通风换气口,在温度低时要人工供暖肉鸭伏卧在潮湿的地面上会增加体热的散发,因此要经常更换和添加垫料,确保干燥由于冬季鸭维持体能的需要增加,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在采用分次饲喂时,要尽量缩短鸭群寒夜空腹的时间,要经常检修烟道,防止煤气中毒和失火  3.5疾病防治  育肥期鸭舍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做好日常的消毒和管理工作这段时间比较容易感染鸭瘟、鸭霍乱、雏鸭流行感冒和鸭疫综合征因此,要搞好饲养管理,注意每天的卫生清洁,做好防疫工作  4商品肉鸭的日常管理  用好垫料,适时清粪铺垫料时要均匀,避免高低不平,避免饮水外溢弄湿垫料。

每天都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鸭群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观察饮食  每天要检查饮水是否干净,有无污染,饮水器或水槽是否适宜,有无不出水或水流过大而外溢的现象观察鸭的饮水量是否适当,防止不足或过量肉鸭采食量应是逐日平稳的增加,只要给予适量的饲料,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食完正常情况下,添料时健康鸭争先抢食,病鸭则呆立一旁发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应对策略   4.2观察精神状态  健康鸭眼睛明亮有神,精神饱满,活泼好动,羽毛整洁,趾光亮;病鸭则表现眼睛浑浊,无光少神,精神不振或独立一角,低头垂翅,羽毛蓬乱,不愿活动  4.3观察粪便  主要观察粪便的形状、颜色、干稀、有无寄生虫等,发现异常要及时诊治  4.4观察呼吸  一般在夜深人静时听鸭群的呼吸声音,以此辨别鸭群是否患病异常的声音有咳嗽、啰音、甩鼻等当舍内温度或天气急剧变化、接种疫苗后,多表现呼吸道症状,应正确加以区分  4.5卫生管理  良好的卫生环境、严格的消毒是养好商品肉鸭的关键一环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有序不乱,经常杀灭舍内外蚊蝇铲除场区杂草,不能乱放死鸭、垃圾和粪便每天早、中、晚清扫鸭舍过道,刷洗水槽。

对鸭舍内所有用具均应进行定期消毒,每周1~2次场区门口和鸭舍门口要设有烧碱消毒池,并经常保持烧碱的有效浓度,进出场区或鸭舍要脚踩消毒,杀灭由鞋底带来的病菌每周进行1~2次常规带鸭消毒,选用无毒、无刺激性消毒药,直接在鸭体上方均匀喷雾  4.6死鸭处理  在观察鸭群时,发现病鸭和死鸭要及时拣出来,对病鸭隔离饲养或淘汰,对死鸭要焚烧或深埋,不能将死鸭存放在鸭舍内、饲料间和鸭舍周围拣完、处理完病鸭后,操作人员要用消毒液洗手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5小结  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有利于肉鸭的生长,只有满足商品肉鸭不同阶段的营养、环境、疾病防控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减少疾病及死亡的发生,提高肉鸭的成活率及增长速度,进而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