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及作品|当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书的艺术价值很之高,其中有一个很精美的书法世界,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下面是XX为你整理的古代书法家及作品,期望对你有用!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图片1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图片2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图片3 古代书法家及作品图片4 怎样正确评价书法艺术 正确开展书法艺术评价的依据,是千百年来大家对书法艺术美感的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一把尺子没有这把尺子,任何人也无法去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这个共识包含:笔法、结法、墨法和章法四个部份 一、笔法毛笔是书法过程中最最主要,而且是不可替换的工具有些人曾说古人以刀代笔,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古人确实有刀有笔,但功用不一样甲骨文是先写后刻,刻是为了不易泯灭传世久远现在发觉的甲骨文龟片上,仍有书丹而未刻者在用竹简做书法载体时,是先用毛笔写,写错的地方用刀刮去,以免遗误后人自蒙恬造笔直至当代,几经改造,毛笔成了最适合书法的表现工具它在书写过程产生的笔意,形成了书法艺术的语言,把这种语言称之为笔法比如:指实掌虚、腕活肘健,悬腕掣肘等执笔法;另外,正锋、偏锋、藏锋、露锋、折锋、搭锋、顺锋、截锋等用笔之法;还有悬针、垂露、印泥画沙、银钩虿尾等特殊技法等等。
究其各法之精神只一个“力”字,一个“韻”字它便给人以有骨有筋血肉丰富,充满生机的美感不然就如李世民评萧子云书法时所说:“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一派死气 那么“力”又来自哪里呢首先是执笔柳公权把它解释的很人性化:“心正则笔正”,无非一个正字所以说正锋、悬腕、藏锋为第一要务其二是一个“象”字古人云:一笔一画皆有所象,即常说的下笔有由,晋代卫夫人把它解释的十分明白:“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空坠石;竖如万岁枯藤;戈钩如百钧弩发……唐代孙过亭深入解释为:“一点之内,变起伏于锋杪;一画之内,殊衄挫于豪芒”所以围绕用笔,出现了很多技法,如提按之法,擒振之法、欹正之法、阳刚之气、淹留之美等只有掌握方法、领会笔意,才能做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形成自己的书法语言和风格 二、结法也就是字的结构方法详细地说,就是在掌握了用笔方法,领会了笔意技巧以后,利用抽象的艺术线条,去形象地表现字的势态晋人有“谒骥奔泉、怒猊抉石”的比方,唐人有“聳起一肩、虚其半腹”的比喻宋代苏东坡说的愈加明白“真如座、行如行、草如走”也就是说,楷书要动静结合,以静为主,表现出端庄和稳健行书要以动为主,动中含静表现出动的态势,和动的闲雅;草书是一个奔驰的动,要表现出狂奔的姿势,速度和心态。
不论哪种结体,全部要表现出一个鲜活的现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结字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大小字之别人常说:大字难以结密,小字难以疏朗又说大字要当小字去写,小字要当大字去写这是一个战略战术的问题 南北书风的不一样,也是结法中主要的一个关键南派书风即所谓的帖学,深受二王书法的影响,结字以“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为主调,充满书卷之气,给人以温和和亲近之感北派书风即碑学,它自颜真卿书风出现以后,它便以雄强、粗犷、气势恢宏,笔力刚劲风靡和世它像手执长枪大戟的威猛壮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造成艺术震撼威摄效果 三、墨法墨分五彩、干湿浓淡焦,各自全部表示一个书法情绪,所以用墨是书法的又一主要手段不论多好的结构,多美的笔意,多么娴熟的技巧,没有墨,一切全部是空谈墨的艺术效果,古人说的十分明白:“笔者筋骨也,墨者流美也”因此说墨是组成血肉肌肤之美的质的材料有些人把墨法比作作家的语言,画家的颜料,歌唱家的声音,它们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美感的质量和评价 用墨之法前人虽无专论,但在书论之中间或有之,现将宋代姜尧章《续书谱》中,相关用墨之法介绍给大家:“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笔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
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基础道出了用墨的通常方法古人爱说:“墨不旁出、惜墨如金”就是说要把墨用到恰到好处孙过亭提出:“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乍显乍晦,若行若藏”因此说用墨是一个十分灵活适当把握的一个技巧只有把握好墨色,作品才能充足表示感情效果该干就干如同枯槎架险;该湿就湿如同风云流利;但切不可过淡,淡则伤神,缺乏光彩,使作品暗淡无光所以说,会用墨作品一派生机;不会用墨作品则死气一团 四、章法就是作品的整体效果详细从四方面去评价: 首先是单字造型,要含有舞蹈艺术的造型之美,或如翩翩起舞的少女;或如拔剑张弩的武士;或如张牙舞爪的怪兽;或如面善心慈的老妪……切不可千人一面,千腔一调,形如算子,呆板生硬毫无生机所以每一个字全部要神采飞扬,活龙活现,各具神采另外不要拘泥于一笔一画的刻划,要突出字的整体效果,正如古人所云,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第二是行气,气息要贯通,整体感觉要有音乐的旋律,有高低音,长短音,有休止符上一字的末笔要和下一字的首笔相互呼应,或呼急应缓,呼缓应急;或笔断意联,笔联意断整个作品一气贯之,自始至终浑然一体要像一首歌,整体保持一个主旋律,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正如孙过亭所说:“一点乃一字之准,一字乃通篇之准”不要为了把字写好写美而破坏了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