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詹大悲中学2012年度秋季学期导学稿.语文.八年级上册 7.背影 课型:新授课 主备:陈振 审核: 使用者:学习目标清单1.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语言,领会平实语言里所蕴含的深挚的情感4.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5.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某一特征的叙述描写来表现人物和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 一、 课前预习导学【阅读导航】 《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表现了父亲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伤情绪,所写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却很感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 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作者对父亲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就直接描写而言:先作外貌描写,写衣貌,然后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变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间接描写。
作者选择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体地描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贮满温厚、朴实、自然的真情美学习本文,一定要进行品读,小声或不出声地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细品味文章字里行间蕴藏的思想情感 【歌词回顾】“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你们会歌唱吗?1.查阅资料,填写常识知识空格 《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 ) 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品有《 》《 》等 2.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字词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踌躇( )琐屑( )颓唐( ) 栅栏( )簌簌( )搀( )蹒跚( )狼藉( )妥帖( ) 游逛( )擦拭( )箸(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交缷: 琐屑: 颓唐: 惨淡: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祸不单行: 3.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所谓的“背影”是谁见到谁的背影? (2)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父亲的性格?4.课文中几次写到背影? 分别是什么样情况下的背影?哪次写的最具体、最详细?5.送行过程中父亲说了哪几句话?这几句话有什么含义?体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感情?6. “我”在文中一共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二、 课堂研讨展示(一) 预习反馈以小组为单位,验对预习答案,做错的同学向做对的同学请教,做对的同学认真讲解。
二) 合作研讨1. 课文第二、三段主要是写家境的衰落,而表现父子深情则是在车站分别的场景,这两段似乎与主题无关,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要写这两段内容?2. 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3. 表现父子深情,作者选取了“背影”这个角度,好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特色?它让我们今后对写人叙事的文章有怎样的借鉴意义?【温馨提示】抓住作者描写的三个方面: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动作朗读是要注意关键字词的重音和语调三) 活动展示活动一:聚焦“背影”、深情朗读 满怀感情地朗读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段落,请你抓住关键词语: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首先写了父亲的穿戴衣着,接着描写了父亲走路蹒跚的姿势,最后写父亲艰难努力地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注意读出韵味每位小组成员尝试朗读,看谁读得最动情 活动二:激扬文字,挥洒智慧 请撷取我们生活的剪影,用一双慧眼去观察,抓住人物典型,就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的某一处事动作描写出来要求写得连贯,合理小组成员动笔,然后交流展示活动三:说说世间至爱亲情 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背景音乐】 《懂你》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心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三、课内训练巩固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差使( ) 奔丧( ) 狼藉( )妥贴( ) 踌躇( ) 栅栏(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悲哀衰弱 妥帖 诸多 B.惨淡踪迹 栅栏 钩留C.晶萤交御 奔丧 狼藉 D.亏空赋闲 谋事 踌躇3. 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A.变卖典质(抵押) 妥贴(恰当,合适) B.颓唐(失败的样子) 不能自已(控制,抑制住)C.琐屑(细小而繁多) 家中光景(时光) D.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4.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①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②本文共有四次写“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③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这一特殊的外貌上,留给读者自由想像的天地 )④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是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5 .阅读文中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回答问题 我看见他戴着( ),穿着( )大马褂,( )棉被,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2).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作者用什么顺序?(3) .这段话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父亲?6. 一个山里的孩子这样写道: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你也试着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四、 课后反思质疑1. 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同学提出对本文不理解的地方,作进一步的探究。
2. 学(教)后记:五、课外拓展延伸 赏读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感受一下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抒写一位慈父思念儿女的骨肉真情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赏析】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之气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次漫游时期,历时十一年这一时期,他以梁园(今河南开封)、东鲁为中心,广泛地游览了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期间写的,可能是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诗以景发端,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描绘得清新如画接着,即景生情,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感到自己浪迹江湖,茫无定止,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
思念及此,不禁心忧如煎,焦虑万分诗人对离别了将近三年的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等一切,无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更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诗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抚爱、思念之情 你有何感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