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矿 业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设计题目:6000Nm3/h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工段设计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2009年 5 月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 毕业设计日期: 毕业设计题目:6000Nm3/h焦化厂煤气脱硫工段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1按照给定焦化厂设计规模计算煤气处理量,并根据焦化设计规范的要求,对焦化厂煤气脱硫工段进行工艺论证;2确定脱硫工艺流程,进行物料衡算,计算和设计煤气脱硫塔和再生塔,根据计算进行主要设备的选型,绘制一张非标准设备图;3进行脱硫工段的设备和工艺管道布置,绘制煤气脱硫工段的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和设备与工艺管道平面图和立面图;4根据目前脱硫工段的生产要求,对脱硫工段设计的非工艺部分提出要求,根据岗位设置和岗位操作编制岗位人员;5进行脱硫工段的投资估算和煤气脱硫生产成本和技术经济分析;6编制设计说明书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 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摘 要关键词:摘要:设计参考了徐州焦化厂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对6000Nm/h焦炉煤气脱硫工段进行了设计,并在其基础上将国内外一些新的、成熟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引用。
设计采用改良A.D.A法设计了焦化厂的脱硫工段,分为工艺部分和非工艺部分,工艺部分包括煤气净化、脱硫液再生及硫膏的回收,净化装置采用了脱硫塔,再生部分采用了再生塔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设备,回收硫部分采用了戈尔膜过滤器非工艺部分包括土建、供气、供电、采暖与通风、蒸气与压缩空气、仪表及自动化、设备维修、环保等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煤气脱硫方法的选择,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说明,主要设备的计算、选型与布置,以及为了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所需要的非工艺部分的要求,岗位的编制与定员等,最后还对其进行了经济核算结果表明6000Nm/h焦炉煤气脱硫工段是焦化厂的亏损工段关键词:脱硫; 煤气净化;再生 目 录1 总 论 11.1 设计要求及任务 11.2 厂址选择 11.2.1 地理位置 11.2.2 气象条件 21.2.3 动力来源 22 生产流程的确定 22.1 脱硫的目的和意义 22.2 脱硫方法概述 3干法脱硫 3硫湿法脱 42.3 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 113改良脱硫的生产原理及操作制度 133.1改良法生产原理、原料和产品 133.1.1 生产原理 133.1.2 原料和产品 133.2. 工艺流程 14图1 焦化厂煤气脱硫工段工艺流程图 143.2.2 流程说明 143.3 操作制度和工艺要点 153.3.1 操作制度 153.3.2 工艺要点 154 主要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164.1主要设计计算 164.1.1 原材料的消耗 16主要设计参数 16物料平衡计算 174.2脱硫塔的计算 18参数 18计算过程 18塔顶喷淋装置 204.3再生塔的计算 21再生塔计算要求 21再生塔计算 21反应槽的计算 22事故槽的计算 22加热器计算 22空压计的计算 23循环泵的计算 24换热器得阻力损失 25硫泡沫槽的计算: 264.3.10 通风机的选取 26戈尔膜选取 275工段布置及总平面布局图 275.1工艺布置原则 27布置要求 28其他要求 285.2总平面布置说明 296非工艺部分说明 296.1公用工程 29供水 29供电 29蒸汽与压缩空气: 30采暖与通风 30土建 30环保 306.2仪表自动化 307 工艺设备 337.1 脱硫塔 337.2 再生塔 337.3 循环泵 347.4 空气压缩机 348 生产操作和劳动定员 348.1 生产操作 348.1.1 泵工正常操作 348.1.2 泡沫工正常操作 358.1.3 戈尔膜工正常操作 368.1.4 各岗位人员的共同职责 368.2 劳动定员 369 经济核算 379.1 编制说明 379.1.1 材料及设备 379.2 投资概算 389.2.1 土建部分 389.2.2 设备部分 389.2.3 工具费 399.2.4 设备施工管理费 399.2.5 化验设备费 399.2.6 工艺管道和阀门 399.2.7 仪表费与电气费 419.2.8 设计费 419.2.9 不可预见费 419.3 生产成本分析 429.3.1 原料费 429.3.2 动力消耗 429.3.3 工资及附加费 429.3.4 工段经费 429.4 核算 42附录: 431.设备一览表 432.图纸说明 453.参考文献……………………………………………………………..…45致谢: 471 总 论1.1 设计要求及任务本次的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让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环节。
作为非常重要的毕业设计,它有以下几点要求:1、需要学生积极的查阅相关的资料;2、对工程技术的规定和准则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3、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4、对具体的设计流程有一定的理解,知道该从哪下手以及如何下手;5、学生应当有一定的绘图能力和计算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经济头脑;6、设计态度要绝对认真负责,具体的论证及设备选型上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各方面的技能是一次很好的训练,如我们能更加熟练的查阅和运用各种文献,对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有更深的体会,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我们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脱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同时要使生产出来的煤气各项指标能满足要求,达到民用煤气的标准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在炼焦过程中大约有70%的硫存在于焦炭中,剩下的分别存在于焦油和煤气中,而煤气中的硫有90%~95%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所以脱硫化氢是煤气脱硫的关键1.2 厂址选择 地理位置该脱硫工段拟设在江苏徐州郊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1、脱硫工段要与焦化厂配套,是与焦化厂的地理位置一致的2、徐州煤炭资源丰富,号称“百里煤海” ,是全国十大煤田之一,煤炭储量36亿吨,资源丰富。
3、徐州市的地理区位优越在我国实行沿海、沿江、沿线开放开发战略中,处于中部沿海开放带和陇兰(陇海——兰新)地带的交汇处,也是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特征1986年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18个城市成立淮海经济区,徐州客观形成了南京以北、济南以南、连云港以西、郑州以东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辐射范围近20万平方公里,人口1.09亿《国家国土规划纲要》将徐州列为近期发展的特大城市:建设在《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把徐州列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中心城市4、另外徐州市还地处黄淮平原,位于江苏西北部,北扼齐鲁,南屏江淮,东近黄海,西接中原,素有“五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工业基地、区域性商贸都会、陇海兰新地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5、为使这一地区政治经济平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必须建立配套的公共生活设施,因此在徐州设置焦化厂是势在必行的综上,焦化厂设置在徐州地区,并辅以脱硫工段与之配套,不致环境污染,影响人民居住才更有利于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气象条件气温 平均气温 14 oC 极端最高气温 40.1 oC 极端最低气温 -22.6 oC气压 平均气压 1.013×105 Pa湿度 平局相对湿度 71%降水量 年降水量 869.9 mm 年降水 92天最大积雪厚度/冻土深度 25 cm/24 cm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及风向 16WS 最大风向及频率 C14ESE12 动力来源 水源 地下水电源 市供电网 气源 厂锅炉房 2 生产流程的确定2.1 脱硫的目的和意义焦炉煤气由焦化企业炼焦生产时产生。
从焦炉集气管流出的煤气称为荒煤气,其硫化氢含量与装炉煤料的含硫量有关一般干煤含硫的质量分数为0.5%~1.2%,其中有20%~45%转到荒煤气中,煤气中95%以上的硫以硫化氢形态存在,其他为有机硫硫化氢在煤气中的质量浓度一般为3g/标m3干煤气 15 g/标m3干煤气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是非常有害的,在空气中含有0.1%的H2S就能使人致命当焦炉煤气最终用作燃料时,硫化氢及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均有毒,会严重破坏周围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因而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必须予以脱除焦炉煤气脱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防止设备的腐蚀,减少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回收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二是提高焦炉煤气的品质,减少焦炉煤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煤气脱硫可以有效降低煤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保护周围的环境三是降低钢铁企业用煤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可以使钢铁企业生产出优质钢材四是回收后的硫磺可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随着行业的发展,需求量会进一步加大因焦炉煤气的产量、用途、周围环境等原因,焦化企业焦炉煤气中硫化氢脱除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常用的方法主要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2.2 脱硫方法概述干法脱硫干法脱硫主要是利用氢氧化铁与其他制剂合成的脱硫催化剂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经过再生的脱硫剂可重新使用。
干法脱硫主要用于气量较小的煤气脱硫或脱硫精度高的二次脱硫干法脱硫是将焦炉煤气通过含有氢氧化铁的脱硫剂,使氢氧化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或硫化亚铁,当饱和后,使脱硫剂与空气接触,在有水分存在时,空气中的氧将铁的硫化物转化成氢氧化物,脱硫剂再生连续使用其原理如下:① 脱硫反应式,当碱性时: 2Fe(OH)3+3H2S→Fe2S3+6H2O 2Fe(OH)3+H2S→2Fe(OH)2+S+2H2O Fe(OH)2+H2S→FeS+2H2O ② 再生反应式,当水分足量时: 2Fe2S3+3O2+6H2O→4Fe(OH)3+6S 4FeS+3O2+6H2O→4Fe(OH)3+4S干法脱硫的特点是实行的历史悠久,所以在操作上成熟,运行也非常可靠,其工艺简单,净化程度很高,并且对设备的要求不是很高这种方法既可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又可脱除氰化物,并且其脱除效果还不错煤气的干法脱硫装置常用的多为箱式,箱式干法脱硫装置设备较笨重,占地面积大,更换脱硫剂时劳动强度大对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废脱硫剂难以再利用。
故此在煤气的脱硫程度要求较高或者煤气处理量比较小时倒是适宜采用这种工艺,在焦化厂已很少采用硫湿法脱湿法脱硫适用于较大煤气处理量的装置,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湿法脱硫按溶液的吸收与再生性又分为氧化法、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1)氧化法:氧化法是借溶液中载氧体的催化作用,把被吸收的硫化氢氧化成硫,再用空气氧化使溶液获得再生一般有砷碱法、改良A.D.A.法、萘醌法、液相氨水催化法和铁碱法等氧化法也需要用碱液作为吸收液 (2)化学吸收法:是以稀碱液为脱硫剂与硫化氢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化合物,当富液温度升高,压力下降时,该化合物分解放出硫化氢,脱硫剂得到再生烷基醇胺法和碱性盐溶液法即属这一类3)物理吸收法:常用有机溶剂脱除硫化氢,完全是物理吸收过程当压力升高,吸收硫化氢,减压时,吸收硫化氢后的吸收剂(富液)解析硫化氢,溶剂可循环使用,如环丁砜法虽然湿法脱硫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包括吸收与再生两部分吸收的目的在于吸收即将气体中所含硫化氢尽可能脱除,而使脱硫后的煤气符合要求再生的目的则是使吸收了硫化氢的吸收剂复原,并回收其中的硫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湿法脱硫方法一) 砷减法与改良砷减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湿式氧化脱硫法,改良砷减法是砷减法的改进也称为G-V法(Giammaarco-Vetrocoke Process)。
两种方法都以碳酸钾(或碳酸钠)的水溶液中添加白砒活化剂作为吸收液,但吸收机理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 砷减法的脱硫机理砷减法主要依靠多硫代砷酸盐对硫化氢的吸收作用,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 吸收反应M4AS2S5O2 + H2S→M4AS2S6O + H2OM4AS2S6O + H2S→M4AS2S7 + H2O② 再生反应 M4AS2S7 +O2→M4AS2S6O + S M4AS2S6O +O2→M4AS2S5O2 + S上述的吸收反应速度较慢,产物为硫代砷酸盐,在溶液中容易离解成硫氢根离子,它不易被氧化成硫代硫酸盐,从而增加了液面上的硫化氢成份,影响了煤气的脱硫程度而当煤气中含有氰化氢时,还产生硫氰化物的副反应因此,砷碱法已基本淘汰2) 改良砷碱法的脱硫机理改良砷碱法虽然也是用极毒物质白砒为活化剂,但其脱硫效率高、副反应少、硫容量大、操作范围广,至今仍被应用主要化学反应为:① 吸收反应: M3ASO3 +3 H2S→M3ASS3 + 3H2O② 熟化反应: M3ASS3 + 3M3ASO4→3M3ASO3S + M3ASO3③ 酸化反应: M3ASO3S→M3ASO3 + S④ 氧化反应: M3ASO3 + O2→M3ASO4综上所述反映可知最终的反应为硫化氢的氧化反应,即湿式氧化脱硫的基本反应,即 3H2S + O2→3S + 3H2O吸收反应生成的硫代亚砷酸盐具有低的硫化氢分压,从而可使煤气的脱硫净化程度高。
硫代亚砷酸盐经熟化反应,缓慢的转化成一硫代砷酸盐和亚砷酸盐,一硫代砷酸盐的硫化氢分压更低熟化反应在氧化塔中进行在氧化塔中还生成一硫代砷酸盐最终酸化分解为亚砷酸盐和元素硫,以及亚砷酸盐氧化为砷酸盐的反应由元素硫制取熔融硫的过程与A.D.A.法相同砷碱法脱硫从制备新鲜脱硫剂到脱硫剂的吸收、再生,工艺都十分复杂,所耗动力及所需设备较多, 操作毒性大,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且容易堵塔,在我国已逐渐被改良A.D.A.法取代二) 改良A.D.A.法改良A.D.A.法(又称改良蒽醌二磺酸钠法)是湿法脱硫中一种较成熟的方法,它是在A.D.A法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具有脱硫效率高(可达99.5%以上)、对硫化氢含量不同的煤气适应性较大、溶液无毒性、对操作温度和压力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设备腐蚀较轻及所得副产品硫磺的质量较好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1) A.D.A.法的脱硫原理该法是由英国西北煤气局和克里顿苯胺公司联合开发的技术,称为蒽醌二磺酸钠法简称A.D.A.法 以碳酸钠的水溶液为吸收剂,以A.D.A.为活性添加剂进行脱硫,其脱硫过程主要发生以下化学反应:① 碱液吸收硫化氢: Na2CO3 + H2S→NaHS + NaHCO3② A.D.A.被还原: RC=O + NaHS→ RC其中RC代表蒽醌二磺酸钠,它有几种异构体,其中以2,6- A.D.A.和2,7- A.D.A.的脱硫性能较佳。
目前用以脱硫的即为两者的混合物其结构式分别为: 2,6—蒽醌二磺酸 2,7—蒽醌二磺酸③ 氧化析硫: 2RC + NaHCO3 + O2→RC=O + RC+ Na2CO3+ 2S↓+ H2O④ 还原态的A.D.A.氧化为氧化态A.D.A.: 2RC + O2+ NaHCO3→ 2RC=O + Na2CO3 + H2O 上述反应①是在脱硫塔中进行的,反应②和反应③是在循环槽中进行的,反应④是在再生塔中进行的第二步反应的反应速度很慢,所需反应时间长,而还原态A.D.A.与溶解氧之间的反应速度受到吸收液中溶解氧浓度的限制,只是溶液的硫容量很低,需要大量的溶液进行循环 为了克服上述A.D.A.法的缺点,在吸收液中添加了偏钒酸钠和酒石酸钾钠改良后的方法称为改良A.D.A.法2) 改良后A.D.A.法脱硫原理改良A.D.A.法改变了化学吸收液中硫氢根离子氧化析硫的机理由于偏钒酸钠中的钒离子能够变价(钒离子可以由4价正离子变为5价正离子或反之),当脱硫液中加入偏钒酸钠后,可改变传递氧的途径改良A.D.A.法的反应过程为:① H2S被碱液吸收:Na2CO3 + H2S →Na HS + NaHCO3② 偏钒酸钠与硫氢化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并析出元素硫:4NaVO3+ 2 Na HS + H2O →Na2V4O9 + 2S↓+ 4NaOH③ 焦钒酸钠在碱性脱硫液中为A.D.A.(氧化态)氧化再生成为偏钒酸钠:Na2V4O9 + 2A.D.A.(氧化态) + 2 NaOH + H2O →4 NaVO3 + 2A.D.A.(还原态) ④ 还原态的A.D.A.于再生塔内,用通入空气的方法使之氧化再生成氧化态:2A.D.A.(还原态)+ 2O2 → 2A.D.A.(氧化态)+ 2NaOH⑤ 碱液再生:NaHCO3 + NaOH→Na2CO3 + H2O这样,从理论上看,在整个脱硫反应过程中,偏钒酸钠、A.D.A.和碳酸钠都可获得再生,供脱硫过程中循环使用。
一般由于焦炉煤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氰化氢及氧,所以在脱硫过程中还发生下列副反应:⑥ 煤气中二氧化碳与碱液反应: Na2CO3 + CO2 + H2O→2NaHCO3⑦ 煤气中的氰化氢和氧参与反应: Na2CO3 + 2HCN→2NaCN + H2O + CO2↑ NaCN + S→NaCNS 2NaHS + 2O2→Na2S2O3 + H2O⑧ 部分Na2S2O3被氧化为Na2SO4 : 2Na2S2O3 + O2→2Na2SO4 + 2S↓在反应过程中还产生钒-氧-硫的黑色络合物沉淀为了防止沉淀生成,在溶液要添加少量的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结合成络离子,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从而防止金属离子从碱性溶液中沉淀出来,以减少钒的消耗改良A.D.A.法脱除硫化氢系统的主要设备为脱硫塔和再生塔脱硫塔可采用填料塔(木格填料或聚丙烯特拉雷特填料)或空喷塔再生塔为钢板焊制,从中段至塔底装有3块筛板,使硫泡沫和空气均匀分布其顶部设有扩大部分,塔壁与扩大圈间形成环隙这种再生它具有效率高、操作稳定的优点,但设备高大且空气鼓风的动力消耗大是其缺点。
近年来已开始改用喷射再生槽及立式氧化槽目前,改良A.D.A.脱硫工艺又有所改进,如英国霍姆公司推荐的改进A.D.A.法,其流程包括四个工序:a.脱除硫化氢,用硫化钠和硫组成的溶液洗涤煤气,使HCN转为NaCNS,然后经此溶液送往下一工序处理,脱HCN效率可达95%b.用改良A.D.A.溶液洗涤煤气,脱硫效率可达99.9%c.将硫泡沫制成纯度高达99.8%的硫磺d.将固定盐类回收加工,生成含有H2S的气体和钠盐,前者用于制取硫酸,后者钠 盐重新利用三) 栲胶法所谓栲胶是从植物中含有丹宁丰富的皮、果、叶及它们的干等原料中提取的浆状或粉状物丹宁结构复杂,含有大量的羟基(可作氧化剂)和镄基(可作络台剂),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栲胶法已被一些工厂采用其脱硫原理如下:栲胶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通入空气使丹宁降解,然后按下式进行脱硫和再生① 脱硫:用碱液吸收硫化氢Na2CO3+H2S→ NaHCO3+ NaHS硫化氢在液相中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并析出硫2NaHS+ 4NaVO3+H2O→Na2V4O9 + 4NaOH + 2S↓也有人认为按下式进行;NaHS+ 2NaVO3+ NaHCO3→Na2V2O5 + Na2CO3+ H2O + S↓② 再生氧化态醌式栲胶将焦钒酸钠氧化为偏钒酸钠,而氧化态的醒式栲胶变成还原态的酚式栲胶:Na2V4O9 + 2R(OH)O2+ 2NaOH +O2→4NaVO3+2R(OH)3而还原态酚式栲胶被空气氧化再生成醌式:2R(OH)3+ O2→2R(OH)O2+2H2O其中R代表芳基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栲胶法具有脱硫效率高,活性比ADA大,塔压稳定,不堵塔的优点,但硫容较低。
四) APS法APS法亦称苦味酸法,该法以煤气中的氨为碱源,苦味酸作催化剂,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便,不污染大气,脱硫液无毒性,易再生等特点其脱硫机理如下:① 硫化氢的吸收:NH3+H2S→NH4HS ② 硫氢化物的氧化:NH4HS +RNO +H2O→NH4OH + S + RNHOH ③ 苦味酸再生:RNHOH+02→RNO+H2O其中RNO代表苦味酸试验结果表明,APS法脱硫,能较彻底地消除硫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减轻对回收设备的腐蚀但废液处理工艺复杂,腐蚀性强五) 塔卡哈克斯法塔卡哈克斯法系由日本东京煤气公司所发明,脱硫效率可达99%因所使用的吸收剂不同分为氨型塔卡哈克斯法和钠型塔卡哈克斯法氨型塔卡哈克斯法所使用的吸收剂为煤气本身所含的NH3,·钠型塔卡哈克斯法用的吸收剂是Na2CO3和NH4OH,两种方法分别使用1.4-萘醌-2-磺酸铵和1.4-萘醌-2-磺酸钠为触媒下面主要讨论氨型塔卡哈克斯法脱硫该法由湿法脱硫(氨型塔卡哈克斯法)及脱硫废液处理(希罗哈克斯HIROHAX湿式氧化法)两部分组成,经处理后的脱硫液送往硫铵母液系统制取硫铵1)氨型塔卡哈克斯法脱硫脱硫原理:该法以煤气中铵作为碱源,以1,4-萘醌-2-磺酸铵(以符号NQ表示)作氧化催化剂。
氧化催化剂子吸收液中呈离子状态存在其主要反应如下:① 吸收反应 NH3 + H2O→NH4OH NH4OH + H2S→NH4HS + H2O NH4OH + HCN→NH4CN + H2O在吸收塔中,当焦炉煤气与吸收液接触时,煤气中的氨水首先生成氨水,然后,氨水吸收煤气中的氰化氢和硫化氢,生成氰化铵和硫氢化铵② 氧化反应硫氢化铵在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析出硫NH4HS+NQ(氧化态) + H2O →NH4OH + S↓+ NQ(还原态)氧化态NQ的分子式为: 还原态NQ的分子式为: ③ 再生反应在再生塔,向吸收液吹入空气,催化剂即从还原态再生为氧化态另外硫氢化铵、氰化铵在萘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如下再生反应: NH4SH + O2→NH4OH + S↓ NH4CN + S→NH4CNS NH4HS+ 2O2→(NH4)2S2O3 NH4HS + 2O2 + NH4OH→(NH4)2SO4 + H2O 经过再生的吸收液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但是,在循环过程中,吸收液里逐渐积累了硫、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和硫酸安等物质。
必须从循环液中提取一部分吸收液进一步处理2) 希罗哈克斯(HIROHAX)湿式氧化法处理废液为了保持脱硫吸收液中的各种铵盐及硫磺不大于一定的浓度,必须从吸收液中提取一部分进行废液处理,将硫磺及含硫铵盐湿式氧化为硫铵先简单介绍由日本新日铁公司开发的希罗哈克斯(HIROHAX)法希罗哈克斯处理废液反应原理:S + O2 + H2O→H2SO4(NH4)2S2O3 + 2O2 + H2O→(NH4)2SO4 + H2SO4NH4CNS + 2O2 + 2H2O→(NH4)2SO4 + CO2↑NH3 + H2SO4→(NH4)2SO4从塔卡哈克斯装置来的吸收液,在反应塔内被氧化生成硫铵和硫酸,硫氰酸铵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是在一定压力、一定温度下与空气鼓泡接触进行,这些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氨型塔卡哈克斯法的工艺流程特点(TAKAHAX与HIROHAX)a.属于脱硫效率高的流程之一,脱硫效率高达99%,在脱除硫化氢的同时可以脱出氰化氢,氢化氢的脱除率为85%~90% b.该法以煤气中的氨为碱源,可节省大量碳酸钠碱液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氨还可以回收利用c.采用湿式氧化处理废液,使废液中的硫氢化铵和硫代硫酸铵及元素硫氧化成硫铵和硫酸,其转化分解率高达99.5%~100%,无二次污染。
d.在湿式氧化过程中,相当于将煤气中100%的硫化氢转化为硫酸可替代硫铵耗酸量的50%~60%大大降低了硫铵成本e.脱硫装置放置在硫铵饱和器之前,可以消除终冷气对大气对水体的污染f.该法的缺点,与其他脱硫方法比较具有:A.耗电量较高,B.要求吸收液喷淋密度大(比一般脱硫方法搭10倍以上)C.废液处理装置带有高温、高压及腐蚀性介质2.3 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干法脱硫效果好,不过仅适用于硫化氢含量较低,脱除要求比较高的场合焦化厂的情况不属于此类,故一般采用湿法脱硫在我国,改良ADA法为焦化厂常采用的一种脱硫方法本设计即采用改良ADA法脱硫,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本设计采用戈尔膜作为回收硫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回收效果好,且工艺比较简单,值得推广改良ADA法是湿法脱硫中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它是在ADA法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有如下一些优点:1、脱硫效率高,可达99%以上2、脱硫溶液的硫容量较高,故此进行吸收操作时对溶液中硫化氢的含量限制不是很严格3、由于偏钒酸钠和硫氢化钠的反应很快,溶液的碱度不需要太高,pH值可取8.5~9.0.这样的话就降低硫氢化物形成硫代硫酸钠的速度。
并且整个化学反应在脱硫塔内,传质系数较大,有利于反应4、催化剂容易再生,反应比较稳定,脱硫效率高,且硫回收效率高,副反应少,运行费用较少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钒的存在,会形成一种黑色络合物(钒—氧—硫化合物)的沉淀为了消除所生成的沉淀,一种方法是延长吹空气的时间,使其复原成为可溶的钒酸盐;另一种方法是向溶液中添加少量的酒石酸钾钠,因为多数金属离子能与酒石酸根结合成络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可防止金属离子从碱性溶液中沉淀出来另外,析出的元素硫容易使脱硫塔的木格堵塞,并且所需的溶液循环量大本设计的再生系统采用再生塔,效率高、操作稳定,但是再生塔很高大,还需压力较高的空气压缩机本设计硫的回收不采用真空过滤机,这样可以省电、水和减少维修现在,工艺的优化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流程尽可能成熟成熟的工艺运行可靠,工艺简单,维护方便,保持较高的效率如石灰石石膏法, 以其优越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有些方法如活性炭吸收法,流程复杂,稳定性差,活性炭再生困难,成本较大,在选择时应该慎重2、投资节省,运转费用低,保证较好的经济效益从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看,制约脱硫推广的不是技术问题,是经济问题由于高额的投资和运转费用,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所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装备将具有更好的竞争力。
3、可以以废制废,实现综合利用脱硫工艺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吸收剂,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如果能利用工业废物替代常用的脱硫剂,则会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如果用电石渣、钢渣代替石灰石,以及高炉煤气洗涤水代替碱液脱硫等4、充分考虑综合利用和副产品回收一般脱硫系统产生的副产品如石膏等,没有销售市场,造成副产品的积压,经济效益较差因此在选择脱硫方法时,应该把副产品销路和再利用作为考虑的一个问题如磷酸铵肥法PAFP流程,由于副产品可以作为复合肥料,发展前景看好3改良A.D.A脱硫的生产原理及操作制度3.1改良A.D.A法生产原理、原料和产品 生产原理焦炉煤气进入吸收塔,与从塔顶吸收下来的吸收液逆流接触,煤气中的硫化氢被脱硫液吸收后,从塔顶排出由塔底排出的饱和溶液经循环槽用泵送入再生塔,经空气氧化再生并析出元素硫后,又自流到脱硫塔顶部循环使用脱硫液是在等比例的2,6-蒽醌二磺酸(A.D.A)和2,7-蒽醌二磺酸(A.D.A.)的钠盐溶液配制而成的通过将溶液的总碱度控制在0.4~0.6mol/L之间来维持溶液的pH值在8.5~9.1之间pH值若小于8.5会导致反应速度太慢,如太高则会增加副反应,使碱耗增加,同时还会增快硫的析出而导致堵塔。
改良A.D.A.法过程的反应过程如前所述 原料和产品原料:Na2CO3 纯度98%蒽醌二磺酸 纯度≥80%酒石酸钾钠 纯度≥98%NaVO3 纯度≥98%产品:熔融硫 纯度>98%3.2. 工艺流程图1 焦化厂煤气脱硫工段工艺流程图 流程说明1、煤气系统洗苯后的焦炉煤气进入脱硫工段的脱硫塔,从塔顶喷淋脱硫液以吸收硫化氢,脱硫后的煤气经分离,筛出的泡沫后,离开进入输送管道2、脱硫液系统本系统很关键,吸收了硫化氢的溶液从塔底排出,经脱硫塔液封进入反应槽,从捕沫槽分离出来的溶液经捕沫槽进入地下槽,后经地下泵进入反应槽,然后溶液经循环泵进入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再生塔,同时空气经压缩机进入再生塔底部,溶液在再生塔中再生后经液位调节器,返回脱硫塔循环使用3、硫泡沫系统大量的硫泡沫是在再生塔中生成的,泡沫被空气流推至塔顶扩大部分故而利用液位差进入硫泡沫槽,通过搅拌、加热、澄清后进入戈尔膜,而溶液进入反应槽,继续循环3.3 操作制度和工艺要点 操作制度煤气入脱硫塔温度 30~40 oC脱硫塔压力 <100mm水柱脱硫塔pH值 8.5~9.1加热器出口溶液温度 35~40 oC脱硫塔溶液温度高于煤气温度 3~5 oC硫泡沫槽内溶液温度 65~80 oC熔硫釜内压力 不大于6kg/cm2熔硫釜夹套蒸汽压力 不小于4kg/cm2熔硫釜内温度 130~150 oC溶液中硫代硫酸钠及硫氰酸钠含量之和 <250g/L总碱度 0.4N其中 Na2CO3 0.1N NaHCO3 0.3N A.D.A. 2~5 g/L NaKC4H4O6 1g/L 工艺要点1、如果煤气入塔时温度较低,则反应速度较慢,反之若是温度过高,则会增加副反应的速度,经过验证,30~40 oC的温度最为合适。
2、脱硫液中的pH值要是小于8.5 则反应速度会变慢,而要是pH值太高,则会增加副反应的反应速度,并且碱的消耗亦会增多,而使脱硫在塔内的析出速度增快,这样容易导致堵塔,故此pH为8.5~9.1最为合适3、脱硫塔溶液温度高于煤气温度3~5 oC,这是系统水平衡的需要,尤其是在不提取硫氰酸钠时更为必要4、溶液中的硫代硫酸钠及硫氰酸钠含量总和大于 250 g/L 时,会导致脱硫反应速度降低,恶化操作,因此需要时时检测控制它们的含量,即将之提取出来5、再生塔硫泡沫的溢流量是通过液位调节器和空气量来调节的6、开工用的溶液量应可以满足在生产状态下充满再生塔、反应槽、溶液管线及脱硫塔滞留的液量一般以装满整个事故槽作为考虑标准7、若是工业级五氧化二钒及偏钒酸盐溶液无法供应,偏钒酸钠则可用废钒催化剂通过碱液萃取法制备4 主要设备的计算和选型4.1主要设计计算脱硫塔空塔气速 0.5~0.7 m/s脱硫效率 ≥99%A.D.A溶液硫容量 0.2~0.25 kg /脱硫塔传质系数 15~20 kg/()脱硫塔液气比 >16 L/脱硫塔溶液喷淋密度 >27.5 再生塔溶液停留时间 25~30 min再生塔空气鼓风强度 100~300 再生塔空气用量 9~13 (空气)/kg硫反应槽内溶液停留时间 8~10 min硫化氢转化为硫代硫酸钠的转化率 3~4% 原材料的消耗表4.1 原材料的消耗名称规格指标 (kg/kg硫)纯度按100%计0.5纯度按100%计0.0015纯度按100%计0.003酒石酸钾钠纯度按100%计0.0006主要设计参数脱硫前煤气含量 10 脱硫后煤气含量 20 m脱硫前煤气含HCN量 600 m脱硫后煤气含HCN量 60 m脱硫塔煤气的进口压力 800 mm脱硫塔煤气的出口压力 750 mm物料平衡计算H2S的脱除效率 H2S的吸收量 kg/h转化为Na2S2O3的H2S含量 kg/h (设转化率为4%)Na2S2O3的产量 NaS2O3·5H2O的产量 kg/hHCN的脱除效率 HCN的吸收量 kg/hNaCNS生成量 kg/hNaCNS转化为H2S量 kg/h生成硫磺的H2S量 kg/h硫磺产量 kg/h综上原料消耗为(纯度按100%计算)Na2CO3 kg/hNaNO3 kg/h A.D.A kg/h 酒石酸钾钠 kg/h4.2脱硫塔的计算参数1. 进塔煤气温度30℃2. 进塔煤气压力取800mmH2O即 mmHg3. 30℃水蒸气的蒸汽压力为Ps=31.82mmHg(注760mmHg=1.013×105Pa)计算过程进塔的湿煤气体积为 =6430.88Nm3/h其中:t─煤气操作温度 P─实际大气压 P1─煤气的操作压力 Ps─操作温度下水的蒸汽压取空塔的速度为0.5m/s,采用两塔操作,一开一备,则塔顶 m其中:Q―湿煤气处理量 Nm3/h μ―空塔气速 m/s取塔径为2.4m,即2400mm脱硫塔进口的推动力: atm脱硫塔出口的推动力: atm平均推动力: atm取传质系数K为15kg/(cm2·h·atm),则需要用木格填料的传质面积(单塔) m2其中: N―H2S的吸收量kg/hK―传质系数kg/(cm2·h·atm)P―传质推动力atm由于脱硫塔下段易堵,因此上部选用100×10×20(σ=66.6m2/m3)规格,下部选用100×10×30(σ=50m2/m3)规格取上部木格填料两段,每段3.2米,则上部的传质面积F1为m2取下部木格填料四段,每段3.2米,则上部的传质面积F2为m2总的传质面积F=F1+F2= 1770.0258+2657.696=4427.7218﹥3501.7542 ,故满足要求塔顶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结构设计要求:使整个塔截面的填料表面得到很好的润湿,且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等选宝塔式喷淋装置理由:液体流量大,喷淋范围大,结构简单,不易堵塞。
但它的缺点是:在改变液体流量和压力时会影响喷淋范围1设溶液硫容量为0.25kg/m3,则溶液循环量L为m3/h2.吸收塔(单塔)喷淋密度为 m3/m2·h3.吸收塔液气比 m3/m2=37.2 L/m3>16L/m3故喷淋量满足要求4.塔高的计算 木格填料高度H1=3.2×6=19.2m 其他高度H2=14.8m总的塔高为H= H1+H2=19.2+14.8=34m所以,在本设计中,脱硫塔的规格为2400mm×34000mm,本工段脱硫液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材质选用A3,并且用环氧树脂或防腐材料为内壁作防腐处理脱硫塔的操作温度在30-40之间,这样的温度太低就不需要考虑散热损失,也不必加上保温材料喷头的设计采用宝塔型,如此可以使脱硫液分布均匀并且在脱硫塔的底部、中部及下部都开有人孔以方便定期检修和在出现事故后维修填料为木格子,这种木格子的木质一般可选用杉木,结构以栅板来支撑填料并且填料应满足以下要求:即填料的比表面积大而且液体容易润湿填料的表面,另外填料对气体的阻力要小,孔隙率要大,重量要轻,强度要大,价格要低4.3再生塔的计算再生塔计算要求再生的设备一般都采用较高的再生塔,优点为效率高,操作稳定。
缺点则为设备高大,需用空压机压送空气,能耗大硫泡沫的溢流方式一般分为:单边溢流和周边溢流周边溢流的优点是硫泡沫流出均匀但其硫泡沫浓度要比单边溢流低为使空气分布均匀再生塔内设有多层筛板塔内的溶液流向一般为顺流,也就是说:溶液和空气都由塔下部进入向上流动与之相对应的逆流则是溶液由塔上部进入底部流出,空气则由塔底部进入上部流出很明显逆流的优点是:硫泡沫浮选效率高溶液中硫泡沫含量少,但其泡泡层不够稳定故而本设计选用顺流操作再生塔计算 取每千克硫用空气9m3,则空气量为50.26×9=452.34m3/h 再生塔鼓风强度取130 m3/(m2·h)则塔径 m其中:Q——空气量取塔径D=2.6m=2600mm 再生塔扩大部分的设计 再生塔扩大部分一般为塔径D的1.2-1.4倍,取1.25则1.25×2.6=3.25m=3250mm塔高的计算①设脱硫塔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为25min②再生塔的有效容积(单塔)为 m3③再生塔容积设再生塔的溶液充满率为70%,则再生塔的容积为 m3再生塔塔高m选取塔高为30m,扩大部分为4.4m,其他部分为3.6m,则总的塔高=塔身高+扩大部分高=30+4.4+3.6=38m所以,在本设计中,再生塔的塔高为3800mm,塔径为2600mm,扩大部分的塔径为3250mm。
由于脱硫液的腐蚀性,材质可选A3,也要用环氧树脂或大漆等材料涂抹内壁以防腐值得一提的是化工设备中防腐是个经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再生塔内部有三块空气分布板,它们的作用是保证气液的充分接触,并在塔内均匀分布,再生塔的操作温度约在40-45的范围内,这种温度比较低可忽略其热量损失,不必做相关的措施另外,人孔也是必须要有的,理由如上反应槽的计算 选溶液在反应槽中的停留时间为8min,溶液的喷淋量L=139.2m3/h,需要的体积= m3故选用 Dg2800mm、H=6000mm、V=40的反应槽 注:参考文献[2]事故槽的计算1 计算原则为开工制备脱硫溶液和事故中贮存溶液需要,事故槽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再生塔的总容积2 再生塔容积计算再生塔的容积由两部分组成,塔身和扩大部分塔身: m3扩大部分: m3则总的容积:201.6508+36.49=238.1408m3考虑到空气占30%的体积,所以实际体积为238.1408×0.7=166.70 m3故选用事故槽的规格为DN6000mm、H=8245mm、、V=233、D=6160mm、重量8001公斤 注:参考文献[2]加热器计算1. L=239.52m3/h,采用两台加热器,一开一备,则通过一台加热器的体积流量239.52m3/h,即0.06653 m3/s2 .流量为逆流,热流体为4kg/cm3的冲压蒸汽,走管外,冷流体为循环液,走管内,壳程:循环液 40℃←35℃蒸汽 142.9℃→100℃温差 △t1 102.9℃ △t2 65℃则 ℃,定性温度 ℃=310.5K, 查图得Ψ△t=0.98,则平均推动力△tm=Ψ△t×△t,m=0.98×82.5=80.85℃3 查表得知:循环液的比热CP0=1.02×103 J/(kg·℃) 循环液的比重:993 kg/m3w传质系数K为130 w/m2·℃,由Q=K得m3所以加热器面积为,型号为采用型号为 JB81-59的立式贮槽加热器。
注:参考文献[2]空压机的计算1 空压机的选择 再生塔中的脱硫溶液需要再生,所用的空气量为452.34 m3/h,即7.539m3/min,选用10m32配套装置 空压机的出油及冷却装置应在定货时随同空压机成套供应空压机的型号:3L-10/8型排气压力:0.8MPa排气量:10 m3/min 配套电机:型号: J92-6型 形式: 交流小型鼠笼型电动机 重量: 680Kg电压: 220/380V配套储气罐: 容积: 1.2m3重量: 340kg外型尺寸: φ800×2445后冷却器:型式: 散热片式外型尺寸: φ330×1500循环泵的计算 1. 主要设计参数:循环液得温度37.5℃循环液在泵入口的流速1.8m/s循环液在泵出口的流速2.7m/s选用两台循环泵 一开一备吸入管: m=217mm故选用φ219×6长143mm的管子排出管:m=177.2mm故选用φ180×6长64mm的管子 2.管道阻力.共用闸阀(全开)4个,弯头15个,则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