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试卷 理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 试 卷 分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Ⅱ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共 100分 考 试 时 间 90分 钟 第Ⅰ卷 选择题(20 题,共 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 1.同源染色体是指(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2.孟德尔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花前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去雄后自然授粉 ④去雄后待雌蕊成熟时人工授粉 ⑤去雄、授粉后套袋隔离 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关于建构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童第周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D.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4.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 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 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 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5.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B.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 4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6.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5%,沉淀物的 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7.如右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断 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B.切断 b处的酶是解旋酶 C.连接 b处的酶为 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均作用于 a处 8.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 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9.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 n个碱基的 DNA分子,转录的 mRNA分子碱基数是 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 聚合酶和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和 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10.下面有关单倍体和染色体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无等位基因 C.有性生殖的配子细胞中染色体肯定为一个染色体组 D.普通小麦含 6个染色体组、 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含 3个染色体组、 21条染色体 11.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 示为 ( ) A.甲:AaBb 乙:AAaBbb B.甲:AaaaBBbb 乙:AaBB C.甲:AAaaBbbb 乙:AaaB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1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 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 15人,患者为 5人;男 性患者为 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A.12% B.9% C.6% D.4.5% 13.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 P/p和 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 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 →F 1:3/8紫花、5/8 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应该是 ( ) A. PPQq×pp B. PP×Pp C. PpQq×pp D. PpQq×Pp 14.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图示相符的选项是 ( ) 选项 1 2 3 4 图 3 15.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16.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 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1/48, 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I-2 和 I-4必须是纯合子 B.II-、III-1 和 III-4必须是纯合子 C.II-2、II-3、III-2 和 III-3必须是杂合子 D.II-4、II-5、IV-1 和 IV-2必须是杂合子 17.对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①基因型为 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了的数量比是 1:1 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信使 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 DNA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先天性愚型患者可以通过染色体检查确定病因 C.各种因素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D.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通常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A 染色体 DNA RNA 基因 B DNA 基因 密码子 碱基 C 核酸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D 变异 突变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图 3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生物多样性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 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完善和发 展,主要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道大题,共计 60 分) 21. (每空 2分,共 16分)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 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①~⑥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 ;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若图①是有丝分裂图像,具有图①分裂图像的生物是 倍体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 AB段的变化,则图丙 a、b、c 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 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 的数量分别为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 ,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 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 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 段受阻 22.(每空 2分,共 16分)图 6分图甲和图乙,其中图甲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图乙表示 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图甲 图乙 图 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甲 时间 每条染色 体 上 DNA 含量 1 2 A B C D E 图乙 图丙 2 4 8 a c 数 量 / 个 ① ② b (1)若图甲中的基因 R所在的 DNA进行复制,其中的氢键会发生断裂,此过程需要的条件是 和 ATP,通过复制形成的子代 DNA有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
(2)写出图乙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 ;④ ; ⑥ (3)图乙中从①到④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 ([ ]填图中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4)图乙中合成产物⑤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 ([ ]填图中字母,横线上填文字),该过 程的产物除了⑤外,还有 23. (每空 1分,共 11分)下图为生产实践中的几种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②→③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④所示方向的育种方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______________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 过_________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 (3)⑤过程用射线处理的目的是使 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其结构 的改变,该过程一般用射线等因素来诱导,原因是 。
(4)⑦过程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该试剂的作用原理是 (5)高产的青霉菌菌株利用了上述哪种育种途径获得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4.(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17分)桦尺蠖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 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蠖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 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蠖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b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 A和 地区 B; ②收集桦尺蠖,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内数据绘制 A、B 两地区不同体色桦尺蠖回收率的柱形图 桦尺蠖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项目 浅色 黑色 释放数 400 500 工业污染区 A 回收数 52 150 释放数 500 600 B 回收数 60 30 (绘图)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讨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请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桦尺蠖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蠖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 系,有人将一对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杂交,F1 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的数量比为 1∶1请利用 F1的桦尺蠖,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 1—5DAABD 6—10ACBDC 11—15CCDCA 16—20BDB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道大题,共计 60 分) 21. (每空 2分,共 16分) (1)④ 次级精母细胞 二倍体或单倍体 (2)a 2、0、2(3)B、b 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曾经发生互换 (4)AB 22.(每空 2分,共 16分)(1)解旋酶 半保留复制 (2)转运(t)RNA 信使(m)RNA 核糖体 (3)[a]转录 (4)[b]翻译 水(H 2O) 23. (每空 1分,共 11分) (1)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花药(粉)离体培养 (2) 优良性状 选择 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 (3)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这些因素能够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5)⑤⑥ 24.(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17分) (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蠖数量占优势(合理即给分) (2)①非工业污染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桦尺蠖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3)见下图 (4)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蠖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蠖数量占优势 (5)①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干上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 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②选择 F1的雌雄黑色桦尺蠖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若后代出现浅色桦尺蠖,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都是黑色桦尺蠖,则黑色为隐性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