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月光曲》教学设计3

pw****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KB
约2页
文档ID:50673813
《月光曲》教学设计3_第1页
1/2

《月光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培养学生的想象水平和朗读水平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教学重难点:1、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2、有感情地朗读的朗读课文3、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钢琴曲—《月光曲》放录音)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吗?又叫什么名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月光曲》二、自读悟情1、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想象描绘的景象2)《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又是怎样一个人?(3)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好简单的批注2、全班交流1)生读第9自然段,谈《月光曲》的内容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2)分清事物与联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兄妹俩)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默读第九自然段,把描写皮鞋匠听着钢琴曲时面前出现的景象的句子划下来,通过“好像”一词让学生知道这景象并不是事实,而是皮鞋匠的联想,并引导学生从“静静地听着”了解到这个联想是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

师: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3)想象这些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由读—欣赏录像剪辑表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诵读—教师随机示范—评读)师: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样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尔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有低沉波谷,是不是?这样,就使乐曲的旋律更丰富了,你听了这首曲子好像看到了什么?(4)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那么,贝多芬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谁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观点:(5)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穷兄妹俩接触的过程以及他的感情变化6)指名说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又是怎样一个人?三、课外延伸:1、师:贝多芬悄不过来,悄不过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音乐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借助课外资料去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3、仿写练习:给《荷花》这个段加上适当的联想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式各样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后面,一只蜻蜓在上边飞来飞去。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