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1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风***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17MB
约62页
文档ID:239513100
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1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_第1页
1/62

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1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1节内 容 索 引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堂篇 探究学习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教材导读教材导读 课程标准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目标导引1.结合资料,理解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区域认知)2.通过材料,掌握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综合思维)3.结合材料,掌握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综合思维)4.结合知识,认识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地理实践力)教材导读课程标准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课前篇课前篇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必备知识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1.大都市概念:大都市是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必备知识2.集聚多种部门和资源的集聚导致地区经济核心的形成和发展1)集聚前期: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2)集聚后期:当集聚超过一定规模后,会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利益下降,大都市的集聚作用产生衰退,阻碍集聚的不利因素会日渐凸显,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2.集聚3.辐射带动概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商务以及高科技为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形成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长、紧密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遵循辐射递减规律 3.辐射带动概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判断正误并纠错(1)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先是辐射带动作用后是集聚作用)答案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2)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作用强)答案(3)距离越远,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强。

)答案距离越近,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强判断正误并纠错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是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1.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2.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3.辐射功能(1)产业带动功能: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原有的低端产业退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医药等产业显著加强,金融、证券、国际商贸等领域全面提升,形成市场竞争力强劲的庞大产业集群2)都市核心功能:上海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不仅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3.辐射功能(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区。

4)金融服务功能: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5)科技研发创新功能: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要点笔记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对国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对国外则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有虹桥判断正误并纠错由于距离远,上海不能对福建沿海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答案上海对福建沿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视野拓展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TradeZone,简称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判断正误并纠错实践链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挂牌正式成立,试分析上海自贸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提示教育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历史基础好;经济活跃、进出口贸易额大、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信息通达、基础设施好等。

实践链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挂牌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一核五圈四带”: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拉动南京城市圈、杭州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宁波城市圈的发展壮大;强化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2.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沪宁产业带、沪杭产业带、长江下游产业带3.世界级超大城市群: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对外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判断正误并纠错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共同构建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答案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判断正误并纠错课堂篇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一探究一 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材料一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世界三大体育盛事”之一)上海站赛车场位于嘉定区该赛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汽车制造业是嘉定的支柱产业,当地集聚了多家汽车企业,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材料二上海市的各个卫星城和新区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如宝山的钢铁工业、金山的石化工业,而位于浦东新区的外高桥则汇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产业。

探究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问题探究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局部简图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局部简图材料四保税物流中心是在海关监管下设立,由物流企业经营保税货物仓储、转运、简单加工、配送、检测维修和报关,并为出口企业和加工贸易型进口企业提供退税、免征关税和增值税等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的保税场所结合材料探究:(1)据图分析上海建设洋山深水港的有利条件2)简述嘉定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3)请指出图中哪三处最有可能成为上海市保税物流中心,并说明理由材料四保税物流中心是在海关监管下设立,由物流企业经营保税货提示(1)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交通便捷;经济发达,腹地广阔;以上海为依托2)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捷;F1赛事对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劳动力丰富而且素质较高3)外高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港原因:外高桥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产业,国际贸易发达;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港交通便捷,对外联系密切提示(1)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交通便捷指点迷津指点迷津1.城市集聚的优缺点(1)优点: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或人口高度集中可以产生较好的生产协作条件,有利于城镇间多种职能相互补充,减轻大城市的负担,促进周边较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2)缺点: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发展混乱和生态恶化现象;集聚区域内一些居民居住和工作不在同一城市,交通时间长,各城市之间往往缺乏统一的行政管理,城市联系密切,交通量大,需增加城镇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指点迷津2.中心城市吸纳人口集聚的原因(1)基础设施完善人口的集中需求形成了规模,自然而然的就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因为集聚很多的东西都变得更加方便,而且越大的城市,其基础设施条件越好,服务水平越高2)生活多元且精彩小城市的生活较简单,而中心城市有大量的休闲娱乐项目3)工作机会多中心城市由于人口集聚,且经济繁荣,可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4)文化更加开明,思想锐意进取5)开放程度高2.中心城市吸纳人口集聚的原因典题演练典题演练典例1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力量,是推动三省经济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2)说出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条件3)分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意义典题演练(1)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解析第(1)题,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长沙和南昌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都是沿江和沿铁路线分布。

第(2)题,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资源、市场、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长江中部,水运连接东西,陆运贯通南北,交通便捷;水、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城市密集,市场广阔第(3)题,工业化能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能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加速人口向城市集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解析第(1)题,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长沙和南昌是长江答案(1)沿江、沿湖、沿铁路线分布2)交通便捷,水运连接东西,陆运贯通南北;水、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以长江流域为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任答四点)(3)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能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加速人口向城市集中,加速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答案(1)沿江、沿湖、沿铁路线分布对点训练对点训练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2题对点训练1.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2.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1.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也有成熟型城市群;东部地区也有成长型城市群;东部和中部地区也有培育型城市群;由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所以,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第2题,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所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应该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市群联系不便;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并不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答案1.D2.B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也有成熟型城市群;东部地探究二探究二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20年1月1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该方案表示,坚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着力构筑战略新优势,积极牵头协调,主动做好服务,以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为载体,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引领长江三角洲共筑全国强劲活跃增长极探究二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探究:(1)上海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有哪些优势条件?(2)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市具有哪些辐射带动作用?提示(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长江入海口,交通网密布,交通发达,便于经济发展;市场广阔,面向国内外市场;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劳动者素质较高;水资源丰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等。

2)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结合材料探究:指点迷津指点迷津两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1)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a.自然因素: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貌,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b.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指点迷津不足:能源、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发展: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a.自然因素: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b.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地处侨乡,可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不足:能源、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典题演练典题演练典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G60科创走廊始于上海松江区,是G60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即“产城融合”)的科技走廊未来开通沪苏湖合高铁后,沿线将联结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千米,成为长江三角洲高质量一体化的“引擎”典题演练材料二图1为G60科创走廊交通区位图,图2为上海市松江区产业布局示意图图1图2G60科创走廊的发源地为上海松江区,该区域有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被称为G60科创走廊的桥头堡材料二图1为G60科创走廊交通区位图,图2为上海市松江区产(1)分析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G60科创走廊依托交通廊道,打造跨区域高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自扬长避短2)简述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从G60科创走廊中获得的利益3)G60科创走廊的9个城市涉及的省级行政区有个,请推测上海至合肥的高铁开通后,对安徽产业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影响1)分析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解析第(1)题,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从科技、交通、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

由材料可知,G60科创走廊的发源地为上海松江区,该区域有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其中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距松江大学城较近,人才集聚;距高速公路和虹桥国际机场近,交通便捷;高科技产业园区,有政策支持;周边多风景区,环境优美第(2)题,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从G60科创走廊中获得的利益可以从基础设施、环境、人才、交通、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通过材料一可知,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可以提高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的开放程度和科技水平,未来开通沪苏湖合高铁后,将沿线9个城市联结,不仅可以完善基础设施,而且会加强对外联系,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从科技、交通、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G60科创走廊的9个城市涉及的省级行政区有4个(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由于安徽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较长江三角洲低,且距离长江三角洲近,故上海至合肥的高铁开通后,会使更多的产业向安徽转移,安徽人口迁出数量逐渐减少答案(1)距松江大学城较近,人才集聚;距高速公路、虹桥国际机场近,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周边多风景区,环境优美2)提高区域开放程度,提高科技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外联系;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3)4更多的产业向安徽转移;人口迁出数量逐渐减少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G60科创走廊的9个城市涉及的对点训练对点训练下图为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据此完成12题1.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上海辐射带动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A.B.C.D.2.为缩小浙江省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目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A.环杭州湾城市群B.浙中城市群C.温台沿海城市群D.同步发展对点训练1.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是解析第1题,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距大都市上海近,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对;位于沿海平原,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对;区域内矿产资源贫乏,错;河网密布,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错A项对,B、C、D三项错第2题,缩小浙江省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缩小沿海城市与不沿海城市的差异,故目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浙中城市群,B项对;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都是沿海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C两项错;同步发展不能缩小差距,D项错。

答案1.A2.B解析第1题,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是地素养培优素养培优素养目标区域认知1.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培优素养目标区域认知1.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1)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中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大致相同B.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C.上海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D.嘉兴的服务种类大大多于南通(2)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该都市圈内人口众多高速公路和高铁发展迅速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A.B.C.D.(1)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中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的叙述,解析第(1)题,图中城市包括直辖市和地级市,城市级别分为两级,因此,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不同;苏州与无锡城市级别相同,二者的服务范围不交叉;上海作为直辖市,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嘉兴与南通城市级别相同,服务种类接近。

选C项第(2)题,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上海是直辖市且经济发达,其辐射带动作用强;该都市圈内人口众多,但人口众多并不是形成大都市圈的主要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和高铁发展迅速,交通便捷,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该都市圈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需要进口据此分析,正确,选B项答案(1)C(2)B解析第(1)题,图中城市包括直辖市和地级市,城市级别分为两素养目标综合思维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分布如图所示,下表为上海市资料素养目标综合思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项目上海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亿美元6065.6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美元/人)19378.3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55.04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38高校在校学生数占总人数比重/%2.66个人计算机普及率/(台/千人)378.9宽带使用普及率/(台/千人)199.5(1)简述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分布特征2)上海自由贸易区今后发展重点之一是金融业试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3)20世纪末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形成明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请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项目上海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亿美元6065.6服务业劳动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上海自由贸易区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分布;呈点状或块状分布第(2)题,根据表格,上海发展金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上海市高校在校学生数占总人数比重较大,教育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历史基础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大,经济发达;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很大,信息网络技术发达,基础设施好等第(3)题,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上海自由贸易区集中分布在上答案(1)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分布;呈点状(或块状)分布2)教育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历史基础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大,经济发达;信息网络技术发达,基础设施好等3)有利: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答案(1)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分布;呈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

读河南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2题当堂检测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1.下列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B.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C.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D.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2.下列关于河南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动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C.带动全省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D.把河南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1.下列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解析第1题,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的城市等级相同,其服务种类相似,但服务范围相互排斥;图示地区城市群的范围是河南省,郑州为其省级行政中心,是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区域,故C项正确第2题,目前把河南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的条件尚不成熟,也不现实;城市群建设可推动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带动全省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故选D项答案1.C2.D解析第1题,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的城市等级相金融服务业是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

国际金融中心则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集中开展国际金融服务的城市或地区1991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建设,选择了陆家嘴建设金融中心近年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发展迅速,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下图示意上海陆家嘴位置据此完成35题金融服务业是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3.金融机构的集聚能够()A.降低运输成本B.加强企业协作C.降低劳动力成本D.实现金融国际化4.上海选择陆家嘴建设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陆家嘴()A.拥有良好深水港区B.重化工业基础较好C.靠近原有商贸中心D.经济腹地十分广阔5.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 B.技术C.交通D.政策3.金融机构的集聚能够()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好处,产业集聚有投入产出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等,金融机构集聚能够加强企业协作,B项对金融服务业对运输的需求少因此A项错C、D两项不属于集聚的好处第4题,结合地图可以看出,陆家嘴选在浦东新区靠近老城区一侧,老城区是原有的商贸中心,因此C项对第5题,结合材料“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发展迅速,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可判断出,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金融贸易区的迅速发展,即属于市场因素,因此选A项。

答案3.B4.C5.A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好处,产业集聚有投入产出的6.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泛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全国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6.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认为,合理的产业分工转移应是从雁首至雁翼,再到雁尾由此理论可以认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中港澳为雁首,珠江三角洲为雁翼,各内陆省级行政区为雁尾可见,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根据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技术、劳动力等不同优势建立产业分工结构材料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认材料三“双转移”战略是当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这一战略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再度触及广东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这一问题材料三“双转移”战略是当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双转(1)在“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指导下,现今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建立怎样的产业分工结构?(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高速增长,它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群之一。

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条件3)为什么深圳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产业带动作用?(1)在“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指导下,现今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解析第(1)题,分析区域内部分工,也是分析城市群发展的定位可根据不同城市所处的不同经济水平及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定位第(2)题,问题比较发散,要根据所学的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作比较区位条件的分析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第(3)题,从产业类型及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解析第(1)题,分析区域内部分工,也是分析城市群发展的定位答案(1)港澳地区专注科技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专注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内陆地区则应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2)自然条件: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利于城市的拓展;气候湿润,温暖多雨,舒适程度高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毗邻港澳,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源,加强交流与沟通;农业发达,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大量农产品;技术力量强,是南方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经济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发达的水陆空交通3)深圳产业基础好,随着地价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上升,利益下降;同时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外迁;周边地区与深圳距离近,联系紧密;生产成本低;协作方便。

答案(1)港澳地区专注科技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感谢聆听。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