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学目标】1 .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2 .体会作者对香菱等女性的感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3 .品味作品高超的写作技巧与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欣赏能力教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 .要求学生收集《红楼梦》涉及到香菱的主要内容2 .课前利用阅读课的时间,放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片断,要让学生对作品有所了解二、情境导入,整理信息师:课前同学们观看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片断,也收集了与课文有关的情节,下面请同学们交流有关《红楼梦》的资料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整合师(追问导入):《红楼梦》一书刻画了许多钟灵毓秀的奇女子,今天我们就学习节选于其中的一段文字一一《香菱学诗》三、初读课文,感知情节师:课文写香菱学诗,共写几件事?请大家速读课文,以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明确:1 .黛玉指点学诗门径2 .香菱谈论读诗体会3 .香菱苦心学诗。
四、揣摩细节,感知形象师:小说刻画了香菱这个形象,是怎样刻画的呢?香菱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1 .刻画人物的方法有1)传神的语言描写如:香菱怔怔答道:“‘闲’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2)典型的细节描写如: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又如: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3)成功的侧面描写如宝钗说:“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这诚心都通仙了”等语,就是侧面的烘托的作用2 .人物形象的把握1)香菱①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胧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②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
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2)林黛玉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五、再读课文,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 .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 .黛玉的教学有何特点?组织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充分讨论并明确:1 .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三:一是有良好资质,入园前虽然家务繁忙,但她总是忙里偷闲读几首诗,在与黛玉谈诗时,就充分体现了她的良好感悟能力二是有良好的引路人,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采用点拨式,而且两人都具有良好的诗歌素养,特别是黛玉,循循善诱三是大观园中使她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大家处于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利于她的学习2 .黛玉指导香菱学诗,其特点是:一针对性强,直接明确读诗的要领;二循序渐进地指导香菱读诗;三是通过讨论促使其素养提高;四是严格要求,指导训练六、联系生活,畅谈体会师:学习了本文,我们在为香菱的精诚所感动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提供的角度:1 .香菱的学习品质与精神2 .香菱学诗、黛玉论诗与语文学习七、板书设计诚拜黛玉为师,品味王维诗边读杜甫诗歌,边尝试作诗经历两次失败,终于写成功香菱学诗(曹雪芹)精华灵秀性格悟性极强刻苦用心讴歌同情惋惜多读悟学高手敢创作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