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9KB
约5页
文档ID:17509735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_第1页
1/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联合关小学臧志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数 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意义重大在实践教学中我有一下收获与心得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 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的桥梁创设良 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提 出的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出 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 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 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和学会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探究阶段是教 学的中心环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的 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 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 一切活动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不例外。

教师应注意提问的 ''言传身教〃,结合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启 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的,并把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 看,为今后学生能正确地、独立地质疑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明确 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 学会提问到善于提问,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知道''问什么〃、 ''怎么问〃,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评价 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 时教师在关键处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 上台阶的策略,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方向,当学生所学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讨 论,再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步保证提问的质量具 体做法:① 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 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 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 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 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 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 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 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②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 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 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 识对于本课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 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 答,对于本节课不能解决的,让学生课下研究,使学生感到''问题〃 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须的,拉 进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课堂上呈现情绪高昂,思维活跃, 气氛热烈,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在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 了收集信息,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③ 深入读本,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质疑,也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简洁文字表述,诱发新邃 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从而提高 学生对教材的精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探究兴趣。

④ 同中求异,提出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更新观念,改变重''结 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又是怎样计算 的?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使学生优化方法,提 高思维能力⑤ 挑战教材,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 满足课本中的方法,而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这正是学生 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数学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 课堂上的质疑应当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 新构想,找到新方法⑥ 发挥教材优势,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中有许多例题或练习题都 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或''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的提示,图文并 茂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在场景中又 蕴含着一个个的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尽 可能的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解决已经提出 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或小组合作发现、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些信 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收集 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⑦ 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作业中出 现错误,往往爱用粗心、马虎这类词语搪塞过去。

其实,学习数学的 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每个孩子的错误 是不同的,出错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面对错题,引导学生找出错误 原因及时改正,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在自 我反思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道题还能用其他方法解 决吗?等等,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 掌握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理解问题中 的潜在数学特征,能识别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 学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 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 观察身边的物和事,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与敏捷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 分展示思维的过程,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 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冲突,这也是 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要适时引导3)拓展应用,引进札记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延伸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把课堂 时空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应用拓展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常说的巩固练习,题目 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与生活紧密联系第二 个层面:①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去实践,让学生 学会做数学②低段的学生,利用写数学日记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运 用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③关注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教学中往往是''带 着问题走进课堂〃,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和不断探索的激情。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