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暖通空调知识点概述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1.39KB
约23页
文档ID:56054602
暖通空调知识点概述_第1页
1/23

暖通空调课件文字内容1.3介绍“暖通空调”课程主要内容(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建筑环境的作用;建筑环境的组成;建筑环境的控制技术(供暖、通风、空气调节)1)什么是供暖系统?保证建筑物卫生和舒适条件的用热系统供暖系统的组成:热媒制备——热源:供热热媒的来源,如区域锅炉房、热电厂热媒输送——热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热媒利用——热用户:利用热能的用户供暖系统作用:冬季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因而房间的热量不断地传向室外,为使室内保持所需要的温度,必须向室内供热供暖工程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对象: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建筑供暖系统内容:研究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的分类:局部供暖系统:集中式供暖系统1)什么是建筑通风系统?建筑通风任务: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建筑通风意义: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满足人体舒适需要;保证产品质量;促进生产发展;防止大气污染建筑通风的方式:★局部通风★全面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3)什么是空气调节系统?空气调节的意义:?在一个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空间(房间)内,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洁净度进行人工调节,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或者说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以满足人彳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空气调节主要涉及的内容:建筑内部空间内、外干扰量的计算;空气调节的方式和方法;空气的各种处理方法;空气的输送与分配及干扰量变化的运行调节。

空气调节的技术种类:?供暖与降温: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建筑通风:室内环境卫生要求;?空气调节:上述两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二)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原理:室内得到热量(夏季);室内失去热量(冬季);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保持室内空气品质采取的控制方式:设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三)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分类的种类:按对建筑环境控制功能分类;按承担室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介质分类;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按空调系统用途分类;以建筑内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的分类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1进风部分;2.过滤部分;3.加热和冷却部分连接;4.加湿和减湿部分;5.送风部分;6.供水部分;7.热回收装置;8.热源部分;9.冷源部分;10.控制、调节装置第二讲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室外温度确定过低(冬季)、过高(夏季),不经济;室外温度确定过高(冬季)、过低(夏季),达不到技术要求提出为什么,学习研究计算参数确定的特点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_-区八+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toy=to.mP凸1d*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o.「《规范》3.2.10条,可按下式计算:4._to.s-to.m* 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Atd应按下式计算:△&=―0-5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用于计算夏季经由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即逐时冷负荷。

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 冬季围护结构传热按稳定传热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冬季空调供暖时,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计算冬季新风热负荷:统一采用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适用于:计算冬季建筑热负荷及冬季新风热负荷*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规范》3.2.5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规范》3.2.6条: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值*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规范》3.2.1条: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适用于:建筑物采用采暖系统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用于计算消除有害污染物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规范》3.2.2条: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适用于:计算全面通风的进风热负荷3)通风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规范》3.2.3条: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规范》3.2.4条: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适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通风的进风需要冷却处理时的进风冷负荷计算二)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空调房间的空气计算参数指标:1)温度、湿度基数:空调房间内需要保持的空气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2)空调精度:空气温、湿度偏离室内温、湿度基数的最大差值3)举例* 舒适性空调的指标要求:主要从人体舒适感出发确定室内温、湿度设计标准,对精度无要求* 工艺性空调的指标要求:主要满足工艺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基数的要求;对空调精度的特殊要求;并兼顾人体的卫生要求。

降温空调:规定温度、湿度的上限,不要求空调精度.* 恒温恒湿:温度、湿度、精度都有严格要求.* 净化空调:温度、湿度、空气中含尘粒有严格要求.* )人体热平衡和舒适感:人体维持正常的体温,必须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 人体热量平衡表达式:S=M-W-E-R-C;稳定环境条件状况下蓄热率:S=0o* 影响汗的蒸发强度的因素: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 t和R)确定考虑的因素:室内各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条件;室外气候;经济条件;节能要求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工艺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1.3.2条: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规定;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3m/s,夏季宜采用0.2〜0.5m/s,当室内温度>30C,可大于0.5m/s。

2.2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什么叫设计热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t'o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R,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设计热负荷是供暖系统设计的最基本依据: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影响供暖管道管径的确定;影响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影响供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设计热负荷包括那些内容?* 设计热负荷包括的内容:1)建筑物或房间内失热量Qsh: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03;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05;通风耗热量06O2)得热量Qd: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07;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08;热物料的散热量:Q9;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010;其它途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Quo一般民用建筑、办公楼设计热负荷,失热量只计算前三项耗热量;得热量只考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住宅建筑中由其它途径的得热量:如:人体散热量、餐饮、照明散热量一般散发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予计入对没有设置通风系统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为:0=0sh-0d=01+02+03—010*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围护结构传热常分成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算:01'=0'1.j+Q1.x*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一一Q1.j* 在工程设计中,将不稳定传热问题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简化计算,假设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kF(tR—tow)久w* 整个建筑物或房间的基本耗热量01j,等于各部分q'的总和* 说明:室内计算温度tR是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空气温度;室外计算温度tO.w,根据《规范》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温差修正系数a;传热系数k值:根据围护结构材料查有关设计手册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一一01.x* 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进行修正1)朝向修正耗热量一一如何对朝向进行修正更好?规范规定:北、东北、西北:〜10%;东南、西南:—10〜—15%;东、西:—5%;南:—15〜—30% )风力附加耗热量* K值的计算中,ao是对应风速约为4m/s的计算值,对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3)外门开启附加(冷风侵入耗热量)03=0.278VaoRoCp(tR-to.w)w* 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冷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加热这部分冷空气的耗热量:* 流入的冷空气量Vao不易确定,可采用下式计算:03=Xm01jm(W)式中:01jm—外门的基本耗热量;Xm—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

4)高度附加耗热量:当房间高度>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总附加不应>15% ★围护结构总耗热量一一Q 1Qi =Q”. Qix. =1 xg <:kFtR _to.w 1 Xf xm W式中:Q ij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ix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Xch—朝向修正率%; Xf —风力附加率%; Xm—外门开启附加率% (冷风侵入耗热 量);Xg —高度附加率%★冷风渗透耗热量 一Q 2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门窗构造及朝向;室外风向和风速;室内外空气温度;建筑物高低及建筑物内部通道状况★冷风渗透耗热量Q 2的计算方法*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渗透空气量: V=Ll m3/h* 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0.278Vfa°Cp(tR」o.w)m W*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民用建筑):Q2 =0.278nkVR fiOcp (tR -t°.w) W*百分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工业建筑):渗透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率★冬季建筑设计热负荷 Q : Q = Qi' + Q 2 =Q i.j + Q i.x + Q 2★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热压作用:冬季建筑物的内外温度不同,存在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空气通过建筑物内部楼梯间等竖直贯通通道上升,然后在顶层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排出*定义:由密度差引起空气流动的压力称为热压 .*建筑物内外空气密度差和高差形成的理论热压计算式:Pr —h)(;w —:;)gPa有效热压差计算式:-pr =CrPr =Cr(hz -h)(嬴_ ;)g Pa 热压差系数cr= 0.2〜0.5*风压作用:风速随高度增加,风速随高度增加的变化规律: U川规范:城市的冬季平均风速U。

是对应的基准高度:ho=i0m的数值对于不同高度h处的室外风速Uh的计算式:h 02 0.2:h =10 I 0 -0.631h :0 m s空气会经过迎风面方向的门窗缝隙渗入,背风向.的缝隙渗出, , Pf =Cf Pf =Cf - 2(Pa)其渗入量取决于门窗两侧的风压差口门窗两侧的风压差:*风力单独作用产生的单位缝长渗透空气量: L =a&Pb m3:'h mLh -a Ffb -a(g)w i:;)b -a cr 呼(0.63i h 吃2 m3 h m*热压与风压共同作用: 2 1 2 J*理论推导在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各层各朝向的 门窗冷风渗透量假设条件:建筑物各层门窗两侧的^ Pr仅与该层所在的高度位置、竖井内外空气密度差、cr值的大小有关,与门窗所在朝向无关;建筑物各层不同朝向的门窗 ,风压作用所产生的冷风渗透量是不相等的 ,需要考虑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主导风向n

一;Pf-cf;w:222.3空调冷负荷的计算一、概述★得热量和冷负荷的基本概念*得热量: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总和组成:潜热量:围护结构的湿传递、室内湿源显热量:对流得热;辐射得热* 冷负荷:为持续保持室温恒定,在某时刻需向房间供应冷量,或需从室内排除的热量 瞬时冷负荷:瞬时得热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分直接分散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 什么是得热量?* 得热量: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 得热量来源于:室内外温差传热;太阳辐射进入热量;室内照明、人员、设备散热 得热量分为: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分:(i)稳定得热;(2)瞬变得热;按性质不同分:(i)显热得热;(2)潜热得热* 什么是显热量?* 显热量:(i)对流热量:室内热源的对流散热;通过围护结构导热形成的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2)辐射热量:透过窗玻璃进入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照明器具的辐射散热瞬时得热与瞬时冷负荷的关系:通过墙体、屋顶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 室内热源形成的冷负荷,分析讨论:* 任意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和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瞬时冷负荷* 什么情况下瞬时得热量=瞬时冷负荷??* 实际冷负荷的峰值比太阳辐射的峰值低,且出现的峰值也迟于太阳辐射热的峰值* 什么原因???* 灯光散热比较稳定,其冷负荷的形成??★综述:空调负荷计算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吸热、蓄热和放热过程,不同性质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室内逐时冷负荷不同,必须分别计算,然后再取逐时各冷负荷分量之和。

二、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Z传递函数法:提出了适合手算的方法*计算方法概述:当量温差法;谐波分解法;反映系数法:计算中将得热量与冷负荷区别对待;三、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基本概念:不考虑外扰是否呈周期变化;不用傅立叶级数表示;用时间序列表示外扰变化冷负荷系数法的计算特点:将围护结构或空调房间连同室内空气视为热力系统将外扰或室内得热量作为系统的输入围护结构内表面的传导得热或房间冷负荷为系统的输出冷负荷系数法的计算方式通过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值求得各分项逐时冷负荷*计算时按条件查出相应的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用稳定传热公式计算出传入和日射形成的冷负荷2.4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量;*室内热源的特点: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出现的时间取决于室内设备启用时间、开灯时间和人员在室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在该段时间内,得热量是一常扰量的时间曲线认为是有规则的矩形波☆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照明、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电动设备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当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Qc() Q^Clq wQs =1000 nn2 n3N (w)Qs =1000n1n2n3N / (w)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2.52.62.71 _ Qs =1000n1n2n3 N(w)*电热设备的散热量:*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电子设备:☆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s =1000nin2n3Qs =1000n1n2n3n4N1 一(w)(w)白炽灯荧光灯Q;)=1000NClq☆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1000n1n2NCLc()=q$n Clq湿负荷人体散湿量:敞开水表面散湿量:Qc=n g 10 ~3mw =wAkg/h新风负荷Qc.o =Mo(hokg / h-hR)kw.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计算式: • •冬季空调新风冷负荷计算式: O'。

MoCp(、-tR)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照明散热辐射kw人体散―—室内用电设备散热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射经玻璃窗的温差传执八、、围护结构不稳定传执八、、瞬间得热量对流围护结构、家具等传递给室内空延迟按照房间逐时负荷相加取即室内冷负荷室外新鲜空气量抵消冷量的再加热风机、水泵机械能转变的热M风机、冷冻水管的传热量其他新风冷负荷•Qc.o其他热量 形成的冷 负荷Qsh3.第三讲全水系统3.1 全水系统概述全水系统的类型:热水供暖系统;全水空调系统;全水系统组成:分析各种系统的教学图例,讲解各种系统得类型、作用及特点1)特点:用水作为介质传递室内热负荷的系统末端装置分为:自然对流——空气靠密度差产生的重力压头驱动下流过末端装置与水进行热交换;强制对流一一空气靠风机的机械动力流过末端装置与水进行热交换2)优点:P313)缺点:P323.2 全水系统的末端设备1)热水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不锈钢散热器◊对散热器的基本要求:热工性能:传热系数K值越高越好;经济方面:成本低,经济性能好;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强度、承压、组合、尺寸等;卫生和美观:外表面光滑、不积灰易清扫,不影响房间观感;使用寿命长:不易被腐蚀和破坏.2)散热器的种类:图示3)散热器选用注意的问题:应注意满足热工、经济、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压力值;在民用建筑中,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在含有粉尘的建筑环境中,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在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建筑物或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用于热水采暖系统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4)散热器的布置(1)散热器一般布置在外墙窗下,明装设置,特殊要求的可以暗装,并应与建筑相配合;(2)为防止散热器冻裂,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楼梯间散热器的立、支管应单独设置,且不设调节阀;(3)同室或邻室的散热器可以串联布置;(4)楼梯间散热器尽量布置在底层和按一定比例布置于下部各层;(5)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过多散热器的布置图示tsg;③根据tsg值,计算传热系数k或Q值;④扣除相应管道的散热量后,再确定散5)散热器的计算:根据建筑物或房间所需热量确定散热器的面积热器的面积散热面积的计算:A- 1 ; - m2K(tm Jr)oC计算步骤:①计算供热管道的散热量;②计算进入散热器的实际热媒温度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m:tm=(tsg-tsh)/2散热器k值的计算:实验室数据得到的关系式.K%(.t)b=a(tm」R)bW/m2oC修正Q式睛.组!A(如端照W1;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02;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03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和其它因素:?t、K值、Q值;水流量、散热器表面涂层等.供暖管道散热量:Qg=fKgl.t:6)辐射板:图示7)暖风机:图示暖风机供暖的特点:室内空气由吸入口进入机组,流经空气换热器被加热,从出风口送入室内,从而造成室内空气循环。

暖风机供暖的优点:供暖量大;占地小;启动快;能迅速提高室温暖风机采暖方案:暖风机供给全部采暖耗热量,适用于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暖风机供给部分采暖耗热量,用散热器采暖系统维持最低室内温度(值班采暖)其余热量由暖风机供给暖风机采暖系统的设计内容:确定暖风机型号、台数;暖风机的布置方案;暖风机的计算;暖风机台数计算:暖风机进口空气温度w15c时的修正;小型暖风机的射程暖风机的设计要求:暖风机的送风温度435C;暖风机的送风温度〉70C;室内空气循环次数:<1.5次/h;每台暖风机的热媒进出口应设阀门8)散热设备的比较:(1)钢制散热器比铸铁散热器金属耗量少,耐压强度高,外型美观,但水容量较少,热稳定性差容易被腐蚀;(2)不锈钢散热器不易被腐蚀,外形美观,但造价较高.(3)铝制散热器重量轻,外表美观辐射系数比钢、铁的小,造价较高,容易被腐蚀.(4)塑料散热器多用于辐射地板,热水温度较低.(5)暖风机对流换热效率高,但舒适性较差.3.3 空调水系统的末端设备1)风机盘管:立式、卧式一一明装、暗装;卡式一一暗装;规格:FP-3.5〜20,三档风量,用高档转速下风机盘管的风量标注其规格;标准型机组、高静压机组。

名义风量下的机外静压:标准型:0pa或10~20pa;高静压型:30~60pa机组输入功率:标准型:30~170W;高静压型:50~270W机组噪声:小于FP-6.5,V39dB;大于FP-6.5,>40dB;风机盘管大水侧阻力约为10~40kPa——保证有足够的循环风量;风机盘管的选择与安装:便于维护、清洗与检修;尽量选择明装、落地式明装;机组颜色应于房间色调一致;考虑送风出口有余压噪音的要求;进、出水管采用橡胶软接头连接;进出水管均需安装阀门;防止盘管堵塞:供水管安装过滤器;避免堵塞凝结水管:应有较大的坡度,不小于0.01,管径应大一些机组供电:单独回路,不与照明回路相连机组承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1.0MPa、1.6MPa、2.1MPa全热制冷量: 显热制冷量: 供热量:按风机盘管中档风量的制冷量来选择:Qt=Ma"-ho)Qs=MaCp(ti-t0)Qh-MaCp(t0-ti)名义工况与设计工况:,制冷量不同,参见样本标准工况;风机盘管的选择:按夏季负荷选择机组;:进风温度不同01积灰附加夏季10%冬季15%,冬夏两季使用20%;船间歇使用附加20%;中档风量为高档风量的85%;明装盘管:按中档选取,富余的15%可以作为间歇附加,再考虑积灰附加即可; 暗装盘管:按中档选取,并同时考虑0102宜同时对全热制冷量和显热制冷量进行校核显热制冷量必须满足显热冷负荷的要求2)室内机型式图示3.4 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按热媒温度不同分类:低温水供暖系统,95/70C~85/65C;高温水供暖系统:100~130/70~80C。

按系统循环动力不同分类:重力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图示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类:上供下回;上供上回;下供下回;下供上回图示按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不同分类:垂直式系统;水平式系统图示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图示按并联环路水的流程分类:同程式系统;异程式系统图示讲解:采暖工程系统图-实例3.5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考虑因素:建筑楼层较高,系统的水静压力较大;散热设备的承压能力;外管网压力型式:分区式供暖系统:垂直方向分区;双线式系统:垂直双线式;水平双线式;单、双管混合式系统3.6 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的目的和意义:按用户的实际耗热量计费,节约能源,满足用户对采暖系统多方面的功能要求;系统型式:水平式系统;水平式系统型式;水平单管系统,水平单、双管系统,水平放射式系统3.7 热水采暖系统作用压头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存在于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也存在于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特点:重力循环作用压头较小;可以引起机械循环采暖系统的水力失调一、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1)重力循环工作原理:锅炉加热,水温升高,密度减小,热水沿干管上升,散热器回水密度较大,促使回水流入锅炉。

2)主要形式:双管上供下回式;单管顺流式上供下回式,用图示讲解3)循环作用压力:两侧压差:步=&_P^=gh(ft-ft)Pa重力循环作用压头的大小取决于:冷却中心与加热中心高差h对应的水柱密度差4)单管顺流式作用压头计算式:&=ghi(R_R)+gh2(R—R)PaNN组串联:去立gh"P_R)i1-.在低温水采暖系统中,水的密度差与温度差成正比pJLzBNNNts_tr.Pg=,ghi(;-:;)4gHi(9_1)=-6Hi(ti15)Pai1_iLi_1-.5)单管跨越管式一一跨越式单管系统重力作用压头注意 hi和Hi的取法.NPg =:,ghi( :j) Pai次 • •第一层散热器进出水温差: 一 Qi-Q2ts -JQ CM p第二层散热器进出水温差: t _t _ Q2 ps 2CM p多层散热器的单管顺流式系统重力作用压头计算式:6)重力循环双管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第一层: £ =ghi( R - :s) Pa第二层: E =g(hi h2)( P —:s) =.Pi gh2(0r —:s)PaT5i cM p 1 -Pa通过各层散热器的重力作用压头计算式: 优i =gHi( P —R) =6.28(ts -tr)HiPa设计计算时取第一层散热器重力作用压头为计算值.Pgi=gHi(一:s)=6.28(ts—tr)HiPa7)水平式热水采暖系统作用压头计算式Pgi=gHi(;-;)=6.28储-tr)HiPa8)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的比较:采用表格型式列举比较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1)作用压头:由水泵扬程和重力作用压头合成「p=.PP:;;/Pg=.PP'(.■Pgr..:urPgt):「iPPgr2)机械循环双管热水采暖系统:一条立管或一条水平支路上各散热器回路的机械循环作用压头相等’,而重力作用压头是不相等的。

3)机械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建筑物各部分楼层相同时:各立管产生的重力作用压头近似相等,则不考虑重力作用压头♦建筑物各部分楼层不同时:需考虑重力作用压头4)单管系统散热器的小循环5)单管系统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的计算单管系统散热器进出口水温计算的目的:确定各个散热器之间管路的水温,计算散热器的面积;求出各个冷却中心之间管路中水的密度;利用式求出单管重力循环系统的作用压力值P=Cgh(””)单管系统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的计算举例分析求ti(单管顺流式)飞工iig3.8全水风机盘管系统一、概述★全水空调系统的系统方式由水泵将制冷机组(或热交换设备)产生的冷冻水(或热水)送入风机盘管内;空调房间内设置的风机盘管机组处理室内空气★系统结构、分类和特点◊ 系统特点:布置灵活、各房间可以独立调节◊ 系统调节方式:风量调节;水量调节◊ 风机盘管内盘管的排数为2〜3排,除湿能力有限,适用于湿负荷不大的房间.二、开式和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是一种管道与大气相通的水系统,水泵扬程T,管道腐蚀T,水力平衡困难◊闭式系统的管道不与大气相通,无论是水泵运行还是停止,系统内部都始终充满水,水泵扬程耗电少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图示讲解 三、两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系统?两管制系统运行方式夏季:关闭热水总管阀门,系统内充满冷冻水,作供冷运行.冬季:操作方式相反,系统作供热运行?适用范围和使用特点:冬、夏季冷、热负荷分明,过渡季很短的或过渡季可不用空气调节或过渡季可采用天然冷源冷却的建筑适用;建筑朝向对负荷的影响较大时,系统宜进行朝向分区,且每个朝向的主环路均应独立提供冷、热水供、回水总管建筑物内区较大时,宜对内外区水系统进行分区,各区供水总管应独立,过渡季外区供热、内区供冷;空调标准相对较低的建筑比较适用;双管系统比较简单,初投资比较节省;末端设备中的盘管为冷热两用,其控制方便;末端设备占用空间面积可减少。

三管制系统:系统设两条供水管分别进行供冷供热,回水为共用管道.当冷、热水设备同时运行时,混合回水温度将会较高特点:盘管冷热合用;冷、热水供水管同时接至末端设备,在接管处进行冬、夏自动转换;末端设备的回水同用一条回水总管;过渡季节的适应性较好四管制系统:系统中的冷、热水供、回水管及末端设备中的冷、热盘管均独立独立配套设置特点:末端设备中的冷、热盘管独立;冷、热水可同时独立送至各个独立的末端设备综述: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双管制系统;由于四管制系统比较节能,目前国内、国外应用越来越多;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也可以是几种系统的组合使用;在考虑水系统时,也要与风系统的使用特点相结合四、同程与异程系统1)同程系统如果各末端设备及其支管路的阻力小于负荷侧环路总阻力的1/2时,应考虑采用同程式系统同程系统特点:水流通过各末端设备时的路程相同;各末端环路的水流阻力较为接近,有利于水力平衡2)异程系统适用于各末端设备阻力相差较大,或建筑空间受限,或投资受限的建筑;高层建筑的空调机组系统较适用异程系统特点:水流经各个末端时的路程是不相同;越远离冷热源机房的末端环路的阻力越大五、垂直式与水平式系统?特点:垂直式适用于旅馆客房的风机盘管系统中;立管设在管道井中;立管上部应设集气罐或自动排气阀;风机盘管上自带手动放气阀;凝结水在下层集中排放或就近排放。

水平式用于办公楼等建筑;每层的风机盘管都与水平支管连接,水平支管再连接到总立管上注意的问题:水系统水平管段和盘管接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放气,最低点应设泄水阀排污和放空;应在水平环路供回水干管、垂直供回水立管和机组供回水支管上装置阀门,以便于检修风机盘管和调节水系统水量;水系统的设计计算与热水采暖管道系统类似六、风机盘管系统的调节1)调节方法:?水量调节:水量调节阀由室温控制器控制;二通阀变流量方式:冷冻水管路上设置两通电动阀,用恒温器根据室内空气温度控制该阀的启闭三通阀定流量方式:冷冻水管路上设置三通电动阀,用恒温控制器根据室内空气温度控制该阀的启闭,使冷冻水全部通过风机盘管或全部(部分)旁通流入回水管双管、三管、四管(冷热盘管分开、单盘管冷热切换)图示讲解风量调节:风机盘管设有三档风量调节,配有三速开关(Hi,M,Lo),手动调节风量档次;恒温控制器控制风量,分档或无极调速;旁通风门调节2)空调水系统—实例,图示讲解4.第四讲蒸汽系统本讲主要内容:蒸汽作为热媒的特点;蒸汽作为热媒的特点;蒸汽供暖系统的专用设备;蒸汽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提出问题:怎样使蒸汽系统运行更节能?怎样减少跑、冒、滴、漏,提高系统效率?4.1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特点:1)蒸汽凝结放热,相态发生变化;每1kg蒸汽在散热设备中凝结时放出的热量:进入散热器的蒸汽是饱和蒸汽,流出散热设备的凝水是饱和凝水时的汽化潜热:q =h-qi kJ kg需要通过散热器的蒸汽量: GAQ Q:-=3.6r rkg h比较:高温水130/70供暖,每每kg蒸汽的汽化潜热:1kg水放出的热量:Q=c2tG=4.187(130—70)=251.2kJkgr=2164kJkg2)蒸汽的状态参数变化比较大,并伴随有相态变化;?管壁散热会产生沿途凝水;?经过阻力较大的阀门时,蒸汽被绝热节流,p变化;?饱和凝水通过输水器和在凝水管中压力下降,沸点改变部分凝水重新汽化,跑、冒、滴、漏问题.3)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比热水供暖节省散热设备面积,卫生条件较差;4)饱和蒸汽的比容大,是水的600倍。

4.2室内蒸汽供暖系统一、蒸汽供暖系统分类1)按供汽压力分类:高压蒸汽供暖系统:供汽表压力>0.07MPa;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供汽表压力<0.07MPa;真空蒸汽采暖:系统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2)按蒸汽干管布置型式分:上供式、中供式、下供式3)按立管的布置特点分:单管式、双管式4)按回水动力不同分为:重力回水、机械回水二、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基本型式1)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上供式、下供式;单管式系统、双管式系统2)机械回水中供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三、低压蒸汽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尽可能采用较低的供汽压力:由于系统的干式凝水管与大气相通,散热器内的蒸汽压力只需比大气压力稍高即可2)剩余压力:保证满足散热器所需的压力损失;将散热器中的空气驱入凝水管;散热器入口阀门前的蒸汽剩余压力通常为1500〜2000pa3)供汽压力的三种情况:供汽压力符合设计要求时:散热器内充满蒸汽,被其表面冷凝,形成一层凝水薄膜,凝水顺利流出,不滞留,空气能排除干净,散热器正常工作.供汽压力低于设计要求时:散热器内蒸汽量减少而不能充满,使空气不能排净,或由于蒸汽凝结造成微负压而从干式凝水管吸入空气;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降低,散热量减少。

供汽压力高于设计要求时: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超过散热表面的凝结能力,未凝结的蒸汽会窜入凝水管,散热器表面温度T,散热器的散热量T;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供汽压力:总有波动措施:散热器出口或每根凝水立管下端设置输水器.4)蒸汽系统发生水击”的现象水击的产生:沿途凝水被蒸汽流裹带,形成随蒸汽流动的高速“水滴”;落在管底的沿途凝水会被蒸汽流重新掀起,形成水塞”;随蒸汽一起高速流动的“水滴”或“水塞”,在阀门、拐弯或向上的管段等流动方向改变处,与管件或管子撞击产生水击”,出现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现象,产生破坏作用.减轻水击现象的措施:?水平敷设的供汽管路,必须具有足够的坡度来排除沿途凝水,尽可能保持汽、水同向流动;坡度i=0.003,散热器支管的坡度i=0.01〜0.02;?供汽干管向上拐弯处,必须设置输水器?水呈逆向流动的下供式系统的蒸汽立管,要采用较低的流速.5)其他问题上供式系统,注意供汽干管与立管的连接方式;单管下回式系统,注意支管与立管的连接.间歇工作的供暖系统,当供汽停止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空气从接缝处渗入系统;4.3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适应于工业厂房图示讲解系统特点:1)设置分气缸2)设置凝水箱及凝结水泵3)减少水击现象,一般常用双管上供式4)输水器的安装位置5)系统中空气的排除6)凝水管的设计问题7)散热器检修维护8)供汽管和凝水管热胀冷缩问题9)二次蒸汽10)蒸汽泄漏的问题11)凝水的回收方式4.4 蒸汽采暖系统专用设备一、疏水器?作用:自动阻止蒸汽逸漏;迅速排除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排除系统中的不凝气体?分类:♦ 机械型输水器:浮筒式;钟型浮子式;自由浮球式;倒吊筒式♦ 热动力型输水器:☆圆盘式☆脉冲式☆孔板式☆迷宫式♦ 热静力型输水器:☆温调式输水器☆恒温式输水器?输水器的选择计算:选择排水小孔的直径或面积,输水器的排水量:口:Cda.2M=0.1Atd:;」Pkgh选择输水器的倍率K值考虑的因素:安全因素,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情况不会一致;用热设备在低压力,大负荷的情况下起动时,或需要迅速加热用热设备时,输水器的排水能力要大于设备正常运行时的输水量。

输水器前、后压力的确定原则P88?输水器与管路的连接方式:图示讲解二、减压阀:图示讲解三、二次蒸发箱:图示专用设备:总图示4.5 蒸汽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一、用蒸汽加热空气:热风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利用循环空气作为热媒,被加热后送入室内(循环室内空气),热空气在室内对流换热分类:按循环的动力分为:自然循环热风采暖;强迫循环热风采暖按运行方式分为:室外新鲜空气加热采暖;室内再循环空气;上述两种空气的混合体按系统型式分为:集中送风;管道送风;悬挂式和落地式暖风机换热设备:蒸汽换热器加热空气二、用蒸汽加热空调系统用热水:加热生活用热水三、用蒸汽等温加湿空气四、澳化锂吸收式制冷用蒸汽作业:综合思考研讨题计算题:设饱和蒸汽量G=800kg/h,减压前压力P1=440KPa,阀后压力P2=340KPa,试选择减压阀型号.思考题:供热系统与供暖系统公共建筑与民用建筑蒸汽供热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减压器?蒸汽供热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输水器?是否可以不设置?5.第五讲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本章主要内容:辐射采暖、供冷:特点与分类;系统型式;设计计算提出问题:辐射供暖、供冷之间有什么区别?辐射供冷供暖与传统供热供冷有什么区别?辐射供冷供暖对房间舒适度方面有何意义?5.1 辐射采暖的特点与分类一、辐射采暖得定义:?依靠供热部件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向房间提供热量;?供热:房间各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Ts.m>tR?供冷:平均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Ts.m

二、辐射供暖的类型1)低温辐射供暖:板面温度<80C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水温、水量,管网的阻力要平衡,宜采用同程式;为保证流量分配均匀,支管长度要大于联箱长度;防止空气窜入系统,防止空气聚集,形成气塞;辐射顶棚内不应装置排气设施;管道的胀力不允许传递给辐射板;埋管禁止使用丝扣和法兰连接;顶面辐射板应靠外墙布置;系统供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度差(规范4.4.3);辐射板表面温度(规范4.4.2)2)中温辐射供暖:板面温度80c〜200c3)高温辐射供暖:辐射表面温度上400〜900c三、辐射供暖管路系统1)系统型式:上供式、下供式2)辐射供暖系统的管路设计要点:窗下辐射板系统;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双线式系统;地面、顶面辐射板系统;双管系统:有利于调节和控制;辐射板水平安装;加热管内的水流速度40.25m/s;应设放气阀和放水阀;墙面采暖辐射板;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双线式系统;供回水温度根据主要房间的采暖条件确定;采暖辐射板自身阻力较大;系统不易产生水力失调;一个系统宜采用同种辐射板5.3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辐射板的表面温度加热管管顶所对应的混凝土表面温度最高;两相邻加热管之间的混凝土表面温度最低;地面采暖辐射板的表面温度;盘管的水力计算;铝塑复合管:地面辐射供暖量的计算传热温差:根据△t和d查表计算辐射散热量5.4电热膜辐射采暖电热膜辐射采暖的结构:图示;电热膜片数的计算:5.5辐射供冷1)辐射供冷系统型式:冷却吊顶;辐射板型式;合体式;贴附式;悬挂式2)冷却吊顶的传热形式:辐射+自然对流;封闭式:1:1开敞式或辐射面上有贯通气流通道时:对流换热比例仙供冷量T上部供冷降低了室内垂直温度梯度,避免出现?。

上热下冷杜的现象3)冷却吊顶型式:一体式:顶板单元;单元式:吊顶单元;镶嵌式:安装单元4)冷却吊顶的水系统:同一冷源,以新风冷冻水温度运行;冷却吊顶供水温度:14~18C;吊顶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1~2C;新风系统的供水温度:6~7C;冷却吊顶供、回水温差:2C;新风系统供、回水温差:5C;循环水泵: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吊顶系统冷媒水泵5)混合法制备冷却吊顶冷媒水的水系统新风系统和冷却吊顶水系统:分别为两个回路;分别各设循环水泵;供、回水温度不同;三通电动调节阀调节冷冻水与冷却吊顶回水的混合比;冷却吊顶供水量由两通电动调节阀控制作业辐射供暖的特点;辐射供冷的特点;辐射供暖系统是否一定可以兼作辐射供冷系统?为什么?撰写论文:浅谈辐射供暖系统的应用浅谈辐射供冷系统的应用辐射供暖与辐射供冷系统的综合应用分析6.第六讲空气调节系统主要内容:系统的分类;送风量确定;新风量确定;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运行调节;系统控制与选择本讲的内容教较多,不是很容易掌握,比较散,应采用一条主线将各节内容循序渐进的连贯起来这条主线就是怎样使空气调节系统达到最佳要求?怎样来达到?有哪些途径?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提出问题:什么是空气调节系统?系统有何种作用?建立空气调节系统的意义和目的?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在每节中一般都设置思考题,本将最后设置三个专题的论文,学生可以任选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撰写论文。

6.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的组成1、进风部分2、过滤部分3、加热和冷却部分4、加湿和减湿部分5、送风部分6、供水部分7、热回收装置8、热源部分9、冷源部分10、控制、调节装置★ 按送风参数的数量分类:单参数系统-单风道;双参数系统-双风管、多区系统★ 按送风量是否恒定分类: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全空气;全水;空气-水;冷剂;冷剂-空气;★ 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按房间的控制要求分类:全空气空调系统:热风采暖系统:除尘系统:防火排烟6.2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确定..*送风量必须满足下式:Ms=Qc=Mw1000(4)hR_hsdR_ds.送入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分析*由热量平衡时与式(4)关系分析,凡是位于R点以下的该过程线上的诸点直到S点,均可作为送风状态点;S点距R点愈近,送风量愈大,反之亦然;送风量小,空气处理设备与输送风道均可减小;设备小,投资减少,且运行费用相对减少;送风温度过低,送风量过小时,会使人感受到冷气流的作用,影响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6.3空调系统的新风量确定新风量依据的因素:♦卫生条件:口《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1.9条link♦补充局部排风量或燃烧需要的空气量P113口空调房间有排风装置时,避免产生负压,必须有相应的新风量来补充排风量;口空调房间内设备燃烧时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需要补充新风^♦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的要求P113口防止外界环境空气渗入空调房间,干扰空调房间内温度或破坏室内洁净度,需要一定数量的新风量6.4定风量空调系统◊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 低速、单风道集中式空调系统◊ 全年送风量不变的全空气系统◊ 送风量按房间最大热湿负荷确定◊ 分类◊ 直流式系统-全新风系统link◊ 封闭式系统-再循环系统link◊ 混风式系统: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新风量与空气平衡;再热式空调系统;二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定风量双风道空调系统♦集中空调的系统划分和系统的分区处理◊直流式空调系统参考书:空气调节薛殿华主编什么是直流式空调系统?:全部使用新风(100%)的空调系统;◊夏季运行工况分析:夏季需要的冷量;夏季需要的再热量;焰湿图简介1)直流式夏季运行工况分析:确定送风状态点;确定机器露点温度;室外空气状态点到送风状态点的处理过程。

直流式冬季运行工况分析:(恒温恒湿)冬季室内设计状态点仍为N;余湿量W与夏季相同,即:余热量为Q;室内热湿比e因房间耗热量的增加而变小;工程上冬季经常采用与夏季相等的送风量计算:举例讲解2)封闭(循环)式空调系统◊夏季运行工况分析:送入房间的空气全部通过回风管道进行再循环;没有新风引入,系统的耗冷量是最小的,系统冷量等于房间冷负荷:◊冬季运行工况分析:直接把空气从N点加热至送风状态O1点,则房间的实际状态点会偏移到N1点,应采取除湿措施;当室内余湿量较小且湿度的控制精度较低时可以采用循环式系统夏季、冬季运行工况3)混合式空调系统混合式空调系统型式;新风量与空气平衡;新风量M与回风量Mr的关系:M0J、Mrt则比较经济,但卫生条件J口确定新风量依据的因素:卫生条件:Gw2;补充局部排风量或燃烧需要的空气量:Gpi;保持室内正压:Gsr◊新风量的确定取Gw=Max{(Gw1=Gp1+Gs1);Gw2;(Gw3=0.1G)}◊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平衡在h-d图上夏季过程的确定;通过热平衡关系分析冷量风量由参数沿£线变为参数N,这部分热量为室内冷负荷”:新风量M0,进入系统初焰hw,排出焰hN,这部分冷量为新风冷负荷”:满足送风温差”要求,对已处理的空气再一次加热,这部分热量为再热量”:系统所需冷量: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冬季处理过程:口在h-d图上冬季过程的确定◊ 设冬季室内状态点与夏季相同(恒温恒湿系统)◊ 冬季与夏季采用相等送风量◊ 送风状态点含湿量d0:◊处理过程的流程:一次回风式系统:冬、夏季室内参数不同的一次回风式系统;夏季、冬季采用各自的机器露点温度。

在t1、t2、1、2所包围的范围内波动二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夏季处理过程:口特点:冷却处理后与回风再混合,替代再热器以节约热量与冷量;在h-d图上夏季过程的分析◊空气的处理过程二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冬季处理过程:在h-d图上冬季过程的确定设定:◊冬季室内参数与夏季相同(恒温恒湿系统)◊冬季与夏季采用相等风量◊二次回风的混合比不变◊机器露点的位置与夏季相同link双风道系统:定风量露点送风双风道系统在h-d图上的表示风管温差传热和风机得热夏季送风气流与风管周围环境的温差传热其温升计算式:P117风机得热使气流的温升:当风机的电机不在输送的空气中;当风机的电机在输送的空气中定风量露点送风双风道系统在h-d图上的表示4)双风道系统:定风量再热式双风道系统:两种系统分析5)集中空调的系统划分和系统的分区处理◊集中空调的系统划分:为什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