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那个星期天片断赏析

da****g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93KB
约8页
文档ID:169419758
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那个星期天片断赏析_第1页
1/8

《那个星期天》片断赏析[片段一](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师:齐读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各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把第二句改成“那个星期天我 从早等到晚”行吗?为什么?明确:第一句话直抒“第一次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直奔主题第二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将一天的几个时间点一一罗列出来,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如果换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就显得平平淡淡,达不到这种表达效果[片段二](课件出示:“……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 怀期待的心情师: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明确:(1)母亲之前一直答应带“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盼望,以至 于忘记了目的地2) “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个星期天由于期望的落空,失望的伤痛超过 了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去哪儿3) 作者第一次盼望的重点只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也许一直都不 是作者所在乎的生小练笔[片段三]“这段时光不好挨为什么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明确:“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可见“我”是多么 盼望这次和母亲的同游![片段四]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明确: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作者期盼的心情推到极致因为他已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错过(或放过)了几次机会这个星期天,剩下的可以出去玩的机会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果再错过,一直以来的所有期盼都将化为泡影词语解释阳光明媚:形容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焦急:指非常着急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也说翻箱倒箧(qiè)急遽:急速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用来表达人们心理的情绪永无休止:永无休止,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意思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 年—2010 年),中国杰出作家、散文家史铁生一生著作颇多,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多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洋溢着作者心 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

《秋天的怀念》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怅恨《那个星期 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1951 年出生于北京巿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时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 59 岁2018 年 1 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 350 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 12 卷10 月 18 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 帕执导22019 年 9 月 23 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 年 70 部长篇小 说典藏”写作特色1.写作特点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心理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如“焦急又兴奋” 之类的直接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间接表现人物心理1)运用“繁笔”表现心理。

繁笔”是相对于“简笔”而言,如“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换成“简笔”可以是“从早晨到天黑”几个字,但这样一来“,我” 等待的焦急以及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形又如何能深深烙进读者心里?(2) 借助行动表现心理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写的是“我”的急切;“我踏着 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表现的是等待的落寞、孤寂3) 通过景物描写映衬心理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这不仅仅是为了交代一天的结束,更是表现了希望眼看就要破灭的绝望4) 通过人物语言传达心理文中“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怎么还不走呀?走吧”等等,俨然就是“我”等待中的心理轨迹图5) 运用细节描写凸显心理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这无疑是在表现一种无聊、孤独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 急、惶恐,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人感同身受2.《那个星期天》与《匆匆》都写了时间的流逝,读读看,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 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到了时间的流逝,都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法来表 达心里的感受。

不同点:《匆匆》一文围绕着“匆匆”二字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 写自己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那个星期天》则将所有的等待和期盼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叙述,通过一个个场景的转换(街门口、院子里、家里、母亲腿底下、家里、洗衣盆边),一个个事情(街门口——等母亲,跳房子——等母亲,拨弄蚁穴——等母亲,看画报——等母亲,看母亲翻箱倒柜——3等母亲,看母亲洗衣服——等母亲)的行进,表现时间的流逝、心情的跌宕。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