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海 英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心理健康与心理,一、心理健康 (一)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二)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1、内涵 (1)广义 以能促进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2)狭义 没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和行为障碍2、判断标准 (1)平均基准 (2) 病理基准 (3) 价值基准,3、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的特征 (1)正常的智力 (2)初步正确评价自己 (3)初步具备自控能力 (4)和谐的人际关系 (5)健全的人格 (6)适应社会生活 (7)行为方式同生理年龄、性别相符合,(三)心理不健康的划分 1、心理困惑 由于经验不足或教育不当造成的轻微心理问题 表现为适应不良和人格偏差 2、心理障碍 由于心理创伤所造成的心理失常 神经症:恐怖症 强迫症 3、心理疾病,二、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亲代通过基因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的现象,高尔顿:,英国名人家谱分析 “322/977”VS “1/977”,遗传决定论,遗传的天才,华生: “给我12个健全的婴儿”,环境决定论,在18代的遗传过程中“聪明”老鼠和“笨”老鼠走迷宫成绩的变化,老鼠智力的代际遗传,2675名双亲和他们10071个子女的智力的关系(%),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三种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相关,遗传机制缺陷:发展障碍,先天愚型(downs),性染色体异常,苯丙酮尿症(PKU),遗传机制缺陷:精神障碍,2、体质因素的影响 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 3、年龄因素 4、脑损伤和生化因素,(二)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 (1)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 (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4)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气氛,2、冲突、挫折及防御机制 (1)心理冲突 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2)挫折 (3)防御机制 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 转移 、否认、酸葡萄 3、生活事件 4、人格特征,三、心理 (一)含义 是借助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过程,(二)具体方法 1、 精神分析法:找原因(早期经验和生活经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行为转变法:具体操作(系统脱敏、橡皮圈),华 生,3、个人中心法:创设气氛,建立关系,卡尔 罗杰斯,4、认知方法:改变头脑中的解释和评价,阿尔伯特艾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