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 vygotsky (1962)的语 言和学习理论,他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是在社会交往、 相互作用中发现、学会并运用知识的到了 20世纪 80年代,外语 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 了明确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法它是基于完成 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吴永艳, 2003)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离不开 krashen 的“输入与互动假设” krashen 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礼节性的输入” ,如果输 入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个人现有水平,习得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语 言的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任务型教学法( tblt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 成某些任务,使二语学习者自然地学习、习得语言,扩展中际语体 系和促进外语学习进步因此, tblt 描述而非规定做事的方法,教 会学生怎样在完成一系列任务时运用自己的交际能力( breen 1978c) 或者说, tblt 是指引学生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 ( allwright 1984 ) 。
它还强调通过口头或书面交际共同获得意 义三、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willis ( 1996)设计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三个阶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