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岳阳楼记》《滕子京》比较阅读答案

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83KB
约20页
文档ID:137558354
《岳阳楼记》《滕子京》比较阅读答案_第1页
1/20

《岳阳楼记》《滕子京》比较阅读答案   篇一:2021-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新版)苏教版  《岳阳楼记》  一 2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乙]上①和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因此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取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以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负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②自是,数年以后:此..③不以物喜:因为④微斯人:假如没有..  2.下列句子和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不求甚解:追求..  B.然则何时而乐耶:愉快怏怏不乐:愉快..  C.或请重法以禁之:代词,代“盗”鸿鹄之志:的..D.故不暇廉耻耳:因此、所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3.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安用重法邪?译句:何须要用严厉的刑法呢?4.用文中的句子回复下列各题 7分  1 甲文表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  2 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预防偷窃的三种措施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取廉吏”  3 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复  5.怎样了解“微斯人,吾谁和归”这句话? 3分  答: 1 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的赞美; 2 含有自勉之意,表示了作者以“古仁人”为楷模的决心; 3 和好友滕子京的志同道合;对挚友的鼓励之情; 4 慨叹当今世人含有这种胸怀和精神的人太少了  1  二 2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弟兄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初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参考译文:益王,是皇上的第五的儿子赵元杰她曾在府邸中建造假山,耗资数百万建成以后,召集手下的幕僚官员,摆下酒宴请大家共同欣赏假山,众人全部感叹赞美,唯独姚坦低头不看益王强行要她看,姚坦说:“我只看见血山罢了,哪里看到假山?”益王惊讶地问她原因,姚坦回复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催促交税,上下一起强迫,父子弟兄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全部是用百姓的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初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以后立即命人砸毁假山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6分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先 2 微斯人,吾谁和归:归依..  3 尝于邸中为假山:曾经 4 王强使视之:让..  5 父子弟兄鞭笞苦楚:鞭打 6 是进亦忧:在朝廷做官..  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 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答: 我 只看见了血山,哪里 怎能 看到假山?  3 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  答:摆下酒宴请大家共同欣赏假山,众人全部感叹赞美  8.选文乙中姚坦含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3分 答:姚坦含有关心百姓、勇于直言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9.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的含义? 3分  答:①揭示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②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理想;③表示作者高远的志向  10.古仁人为何会“异二者之为”? 2分  答:迁客骚人的情绪受不一样天气的影响,而古仁人胸怀宽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忧民,因此面对不一样的天气景色,既不会“感极而悲”,也不会“喜洋洋”  三 20分  2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因此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以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参考译文:齐国有个兴趣打猎的人,荒废了很长时日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知心好友 她 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她想要得到好狗,他人对她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何?”他人没有回复猎人自己思索,岂不是我努力耕作取得的钱就能够买好狗了吗?于是她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频频打到野兽种田打猎的收获,经常超出他人不只是打猎如此,多种事情也全部全部是这么。

  3  五 20分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4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细绢②仅:快要③令:善,美好参考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爱施舍她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尤其宽厚她富贵了以后,在姑苏靠近的郊外买了肥沃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她的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她的 资金 出纳,每个人天天吃一升米,每十二个月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全部给她们赡养的钱。

聚集的族人快要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以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21.解释加点词 4分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 2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完备..  3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轻视、看不起 4 岁衣缣一匹:每十二个月..  2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4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定于后置的标志.  A.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重修岳阳楼这件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D.以养群从之贫者:定于后置的标志..  23.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 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答: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24.乙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甲文中适宜的句子回复 2分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了解 4分 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她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详细的行动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5  篇二:2021年中考复习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有三种类型:  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了解题对于不一样的题目则采取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础上全部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络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①在初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 直译 ;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 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多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比如:“庆历 年号 四年春,滕子京 人名 谪守巴陵郡 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定,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 和当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合适的调整  比如:“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慧也太严重了。

  ④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  比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省略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她们 主语 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了解题  处理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复;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复;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复  三种方法,采取第一、二种方法回复的正确率通常会比较高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醒了文言文的关键内容浏览题目有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因此,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  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通常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全部会给出标题留心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关键内容  比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关键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关键内容了总而言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了解文言文的关键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部分难懂的文言字词通常全部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利于同学们正确了解文言文的关键内容因此,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而言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的大约意思就能够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比较阅读 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和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因此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  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取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  法邪?”自是数年以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负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唐太宗)皇上和群臣议论怎样严禁盗贼有些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阻止皇上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因此去做盗贼,是因为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因此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我应该不奢侈,节约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取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全部有富余,那么她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须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些人把他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能够不关,商人和旅客能够露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自是数年以后 ..  2、下列句子和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  3、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 安用重法邪?  译句:  4、用文中的句子回复下列各题 3分  1 甲文表示了作者“,”的忧乐观  2 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预防偷窃的三种措施是“,,”1分)  3 从乙文中能够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复 (1分)参考:  1、(2分 (1 她的 2 这 每小题1分  2、(2分 B  3、(4分 (1)不因外物 好坏 和自己 得失 而或喜或悲 2分 (2)何须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  4、(3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 (2 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取廉吏 (1分)(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分)  比较阅读 二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和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 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  ③不可具状具: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烟云竹树而已  C、①处江湖之远  ②竹工破之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子声丁丁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 4分  ①微斯人,吾谁和归? 2分  译句: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分  译句:  4、两文全部是作者被贬官以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分  参考译文:  黄冈一带竹子很多,大的像椽子那么粗。

竹匠把它破开,用来替代陶瓦家家户户全部是这么,因为它既廉价又省工我所以建造了两间小竹楼,和月波楼相连登楼远望群山,风光尽收眼底,景色无法一一描绘出来夏天,最适宜听急雨,有如瀑布飞溅的声响;冬天,最适宜听大雪,有如碎玉撒落的声响这里适宜鼓琴,琴声友好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适宜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丁丁的声音  这一切全部是竹楼所给的我在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 周易》,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以后,茶品完了,香烧尽了,送走夕阳,迎来明月,这也是贬居生活中的佳境啊  参考答案:  1、①求:探求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全部④被:通“披”,披着  2、B  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和“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  B、连词,因为  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  D、①代词,这么;②助词,表状态  3、①没有这么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微”、“斯人”、“谁和”、“归”各分意思对即可 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焚”、“默”、“遣”、“世虑”各0.5分,意思对即可  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忧国忧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 比较阅读 三  甲《岳阳楼记》第三四五节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因此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以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齐国有个兴趣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乡里邻居 她 思索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她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他人对她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何?”他人不说猎人自己思索,岂不是我努力耕作取得的钱就能够买好狗了吗?于是她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频频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经常超出他人不只是打猎如此,很多事情也全部全部是这么  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薄暮冥冥薄:迫近B.沙鸥翔集集:集合  C.人不对对:回复D.家富则市得良犬市:买  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和其它三句不一样的一项 )(2分  A.屋舍俨然B.满目萧然  C.百事也尽然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3.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句:  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她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5.和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和此相关的名句 2分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前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微斯人,吾谁和归”表示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好友的劝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小说,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乙文说明了人在碰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加好地进的道理  参考答案:  1、B2、C  3、①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以后才乐②在家里就感到愧对她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她  的好友  4、迁客骚人 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分 因为她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2分  5、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比较阅读 四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弟兄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初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曾经在府邸修建了一座假山,花费几百万建成以后, 益王 召集同僚下属,置办酒席共同观赏假山,众人全部夸赞假山,而姚坦却独自低着头不看益王强迫让 她 看假山,姚坦说:“我 在这里 只看到血山,哪里有什么假山益王很惊讶,问她 只看到血山的 原因,姚坦回复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强迫,父子弟兄被鞭打痛苦不堪,满身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以后立即 命人 砸毁假山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 2 微斯人,吾谁和归归:  3 尝于邸中为假山为:  2.翻译句子。

2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 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译句:  3.选文乙中姚坦含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4分  参考答案:  1、 1 在之前 2 归依 3 建筑,建造 4 让 4 王强使视之使:  篇三:《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  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给予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和归?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予观夫巴陵胜状 3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小题2用当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小题3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2分 答案小题1 1 通“俱”,全、皆 2 优美的、好的 3 多种景象 4 尽小题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  小题1①“庙堂”指朝廷 或:在朝、为官 ,“江湖”指民间 或:在野、为民 ②值得肯定:不论是为官为民,全部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了解能力,结合详细语境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使用方法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含有落实关键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和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以”字在翻译这句话时还要注意这句话采取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小题1本题考查了解的能力结合的关键内容来了解“庙堂”“江湖”的意思即可,对于古人任人的这种做法,不论赞同还是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