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软件Software测试思路方法 2009-01-09 17:21:03| 分类: 软件测试 |字号 订阅软件Software测试综述完整软件Software测试是评定软件Software性能和质量重要手段该测试可以用来检查软件Software是否满足设计和项目合同书所规定技术要求检验软件Software对误操作处理能力并为软件Software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软件Software测试有许多区别分类思路方法如按测试用例设计思路方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按测试策略和过程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Software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上述各种思路方法都已被证明是行的有效在测试中应根据测试目适当选择通信软件Software测试和般软件Software测试适用于同样测试思路方法、流程和工具但又具有定差异性特别是针对诸如终端软件Software测试对于软件Software这样个人机交互频繁、人性化要求高应用系统测试电信运营商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方面从开发人员角度研究要求测试系统提供足够证据来证明软件Software系统功能是可行;另方面则应该从使用终端用户角度出发要求测试系统提供软件Software系统缺陷和不足信息2、终端软件Software测试难点及可行解决方案恰当地评测软件Software产品并非易事方面终端软件Software和其硬件直接相关而硬件开放接口可能是受限;另外各个终端软件Software千差万别难以直接套用通用测评工具对于终端软件Software评测很困难并不意味着终端软件Software是不可测软件Software包括了Protocol、MMI(人机接口)两个主要部分以及应用软件Software/应用系统Protocol部分是通过了FTA(全面型号认证)才能使用(针对GSM而言)其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位置管理和通讯管理软件Software部分必须满足制式对应标准可以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来对协议进行跟踪和测试应用软件Software/系统则基本适用于般软件Software测试流程和工具如何测试MMI部分是测试难点鉴于Protocol、MMI这两部分相互影响不能截然分开MMI软件Software问题也会影响Protocol部分目前大多数公司没有自动化测试软件Software只能通过模拟用户办法来操作在出现问题时候进行跟踪而部分生产商其软件Software底层有测试代码支持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实现思路方法是开发测试代码并加入到原代码中去但这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并不现实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可行解决方案的是软件Software模拟即通过软件Software模拟器来实施软件Software测试在模拟器平台上可以对软件Software完成覆盖率测试、内存测试、性能测试和致性测试对MMI而言将应用移植到模拟器平台上运行可以模拟显示MMI菜单树也可通过模拟网络消息来模拟短信和打等功能并可对部分代码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需要介绍说明是利用模拟器对软件Software进行测试不能作为唯测试途径但往往可以通过和目标系统相同版本进行交叉测试或测试对比[Page]解决方案 2是开发测试系统提供ProtocolStack和MMI跟踪分析以及模拟用户硬件功能系统可通过线程来进行控制包括用户界面线程、脚本解析线程、串口控制线程和设备线程用户界面线程提供测试人机界面;脚本解析线程响应用户界面线程发送Control控件消息负责解析脚本文件并执行解析后脚本;串口控制线程控制测试系统和被测系统的间数据传输;设备线程实现根据测试要求自动设定设备参数功能尽管测试系统开发可以采用模块化方式但仍存在开发难度较大、测试对象属性差异较大问题更加简单思路方法是基于现有测试平台/系统进行开发如基于AgeresystemOptitrace套件开发等3、3G环境中终端软件Software测试鉴于3G技术更加复杂且终端定制将成为主流3G软件Software测试工作值得深入研究3G业务在国外已经开展了段时间在测试方面也已经有定积累目前已经有相应测试工具被开发出来业界正在对业务测试平台进行论证从目前情况看在3G环境中开展软件Software测试过程中致性测试成为新难点致性测试是用来确认设备是否符合对其功能要求方面规范标准或协议测试过程致性测试标准包括3部分:抽象测试集(ATS)、协议实现致性介绍说明(PICS)和协议实施附加信息(PIXIT)可执行测试集(ETS)在以上3部分基础上生成协议致性测试和射频致性测试是其中最复杂也最重要部分协议致性测试属于软件Software测试范畴在定网络环境下对被测协议实现(IUT)进行黑盒测试通过比较IUT实际输出和预期输出异同判定IUT在多大程度上和协议描述相致从而确立通过致性测试IUT在互联时成功率高低实际上2G系统同样需要进行致性测试3G系统因相对于2G系统更加复杂而使得致性测试显得更加重要协议致性测试可测试和网络的间信令协议是否符合TS34.123规范标准3GPPTS34.123定义了约700个TTCN测试用例对RLC层、MAC层和RRC层分别进行测试全球认证论坛GCF也制定了测试用例/策划平台认证流程以及终端产品认证注册流程按照优先级将测试用例划分为7个Batch从高到低进行认证从目前情况来看能提供协议致性测试设备厂商并不多但这是软件Software测试个不可或缺环节在多个厂家进行设备互联时通过致性测试会提高人们对设备符合相应协议标准置信程度提高相同标准区别实现的间互联概率这对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设备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3G而言除上面提到协议致性测试的外MMI以及应用软件Software/应用系统测试仍将是测试中主要工作而且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上升这部分测试工作会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更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