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研究进程,生物化工 王庆宇,近10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夸人瞩目的成就,如抗虫棉、彩色棉、抗虫玉米、大豆等,都已进入产业化和商品化阶段迄今美国已批准50多例转基因产品商品化,14的耕地种植转基因植物美国市场已有近4000种食品来自遗传工程体,据最保守估计全球生物技术市场近5年内将超过1000亿美元除农业方面的成就外,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药产品更是表现出诱人魅力,如转基因烟草生产抗体,转基因土豆生产可食性疫苗等,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综述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研究进展,1 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的发现,植物医药基因工程是指把重组的编码药用活性多肽和疫苗基因导人植物,使转基因植物能够大量生产这些活性多肽和疫苗,它是工厂化农业或分子药田的有诱惑力的部分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这些本来昂贵的药品的生产成本,而且简化了贮存方式因此,在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就是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这方面的工作最早是1988年比利时PGS公司的科研人员做的,本意是想让烟瘾君子们不用抽烟而只需拿烟叶闻闻或放在嘴里咀嚼就可过烟瘾,以此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毒害他们将一种神经肽的编码基因转入烟草,得到的转基因烟草表达出高产量的神经肽 尽管他们的初衷未能实现,因为神经肽是通过血液运输起作用的,它在,,口腔中会被降解掉,但却意外地找到一条利用转基困植物生产神经肽的途径此后,其他科学家们纷纷加人这一领域的竞争并且成果纷呈, 1989年美国斯格里普斯研究所利用转基困烟草高水平地表达了单克隆抗体,其表达量选叶子总蛋白量的1.3 根据计算,如果按照这种表达水平。
美国只需将其烟草土地面积的1用来种植这种转基因烟草,就可以产生出270 kg的抗体,足以提供给27万癌症患者1年治疗之用此外,美国Bio-resoaces公司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白细胞介素2;荷兰用转基因马铃薯生产人的血清蛋白,韩国用转基因烟草和番茄生产人的胰岛素我国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已克隆了对早中期妊娠引产极为有效的天花粉蛋白的基因,并首次成功地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了该基因,2 转基因植物医药生物反应器的优点,迄今在世界范围内正在研究开发的医药活性多肽和疫苗估计在100种以上多肽药物中有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HGH)、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免疫球蛋白(Ig)、心钠素、降钙素、红细胞生长素(EPO)、尿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等疫苗有麻风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苗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和人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等等. 以往,这些疫苗和活性多肽是从动物和微生物中获得用植物生产医用活性多肚和疫苗比用动物和微生物生产具有更大的优越性,,2.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的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在适当条件下均能培养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药物基因转化到植物细胞后可培育出药用植物品种,并稳定遗传,通过种植生产药物。
2.2 植物种植是最经济的蛋白质生产系统 种植农业所需要的仅是阳光、来自土壤或肥料的矿物质营养及水所以药用工厂化农业展现出的最吸人之处是它能廉价生产高价值的、供不应求的蛋白这样的例子是植物已能够生产人血清蛋白据计算,用普通方法生产1g抗体的成本为20005000美元,而用大豆生产1000g抗体只需100美元,,2.3 植物是能够大规模生产蛋白质的生产系统 当人们期望相当大规模地生产某种蛋白时,植物系统表现出是一个比微生物或动物更理想的生产系统而且,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地收割和加工大量的植物材料. 2.4 用植物生产疫苗简单、方便 用动物或微生物生产口服疫苗需要特殊的专业知识和特殊的贮藏条件(包括冷藏),这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是困难的,这些生产系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弊端例如,多数微生物培养系统需要昂贵的生产培养基,而且培养基需要特殊处理,以消除致病的有害生物,动物系统生产力低,养殖困难,繁殖慢,也需要保持无菌生产条件如果用植物来生产疫苗,则克服了上述弊端利用植物能够贮藏蛋白质于种子中这一有利条件,可以简单地、方便地生产、贮藏和发放疫苗同样,使疫苗能够在水果和蔬菜中表达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5 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 表达产物可糖基化、酰胺化、磷酸化,亚基可以正确装配等转译后加工过程,使表达产物具有与高等动物细胞一致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
2.6 表达产物安全可靠 表达产物无毒性和副作用,无残存DNA和潜在致病、致癌性 由于植物所具有的上述优势,所以分子药田农业的设想在80年代末一经提出,便成为人们竞相研究的热点目前,科学家们在此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这主要表现在3方面:一是成功地用植物生产药用蛋白;二是成功地在植物中表达抗体;三是成功地用植物生产某些动物疫苗,3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药用蛋白,3.1 研究进展 从90年代初开始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的研究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表现出诱人的魅力,迄今已获得的具有潜在产业化价值的转基因植物表达药物重组蛋白列附表 因此,植物生产药用蛋白质或酶类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但是,该研究领域还处于开始阶段,技术等尚未完全成熟,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研究,对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系统整个过程所涉及的同题进行了讨论 3.2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药用蛋白的程序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药用蛋白一般包括目的基因的克隆、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受体细胞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转化植株栽培 、目标产品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等 ,其中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十分关键,目前急需时空特异性表达的高效启动子和能够稳定遗传的载体系统,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表达水平低和遗传稳定性差的问题 目前广泛使用的启动子是 CaMV的 35S启动子,载体系统主要有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和以病毒为载体的表达系统,前一系统主要转化双子叶植物,能够稳定遗传,但产量低。
给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提出一个重要方向是将目的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中,然后将重组病毒接种到植物叶片上,任其蔓延至所有叶片,外源基因则随病毒的复制而高水平表达,这样植物即成为生产该目标蛋白的“绿色工厂”,利用这类方法有望生产较廉价的药用蛋白,近几年来一些实验室已在进行此类研究 ,美国科学家在 TMV中插入指导合成血红蛋白和其他蛋白的基因,使用叶片切刀和眼药滴管把重组TMV引入烟草叶片,2周之内所有叶片即感染病毒,开始制造 目标蛋白这一技术开辟了新的领域,极有希望成为药用蛋白的主要来源和生产方法当然,此,,技术要拓宽其应用范围还应解决至少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弱病毒株系的选择,要保证该病毒对植物的侵染不会使宿主植物生长异常,保证外源基因的插人不会使病毒失去侵染和复制能力(2)外源蛋白的纯化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取高纯度高活性的目标蛋白,以适于工业化生产 (3)商业化生产还需解决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性问题,降低收获、运输、贮存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劳动力投入,4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人抗体,随着PGS公司从烟草中表达神经肽的发现后,抗体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有效表达的研究日益多出现了“植物抗体” 这一新名词它是指人或动物抗体基因或基因片段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免疫性产物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许多实验室已成功地利用植物表达系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抗体,并试图把抗植物病毒、真菌和细菌的抗体基因转人植物中表达,不仅可以获得抗病植物,而且可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抗体中科院微生物所也已经克麈了抗RSV外壳蛋白的单链抗体基因现在正试囝转化到植物中去,,41 抗体的含义和结构功能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但并非所有血清球蛋白都 是抗体血清球蛋白包括球蛋白、吨球蛋白、0球蛋白和 球蛋白,其中具有抗体活性 的蛋白质太部分为 球蛋白部分 为口球蛋白,少数为 a1球蛋白(Atassi等,1988)只有这 些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才可称为抗体1964年世界 卫生组织(WHO)将血清球蛋白的抗体部分命名为免疫球蛋 白(immounogl obulin,简称 Ig)在血清中有 5类抗体 (IgG,IgA ,IgM,IgD,IgE),每一类均由重链(H链)和 轻链(L链)组成每个 L链和 H链均由一个可变区(v)和一个 不变区(c)组成不同类的 H链不变区各不相同,但 L链均 相同抗原结合部位是由 L链和 H链两者的可变区的超变片 段的残基构成的,,免疫球蛋白G(IgG)是血清中的主要抗体免疫球蛋白G的亚基结构是L2H2.150 KD的IgG能被木瓜蛋白酶水解为2个 50 KD的活性片段 Fab.其 中Fab片段能与抗原结合,故被称作 Fab,另一个片段称为 Fc,它不与抗原结合,却介导效应物功能,如补体的结合等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得到不同的活性抗体片段 除了 Fab和 Fc外还有 FV,SeFv和 dAb,Fv是由2条独立的多肽(VL和 VH)组装而成,它具有一个完 整的抗原结合位点,但它不是特别稳定,ScFr。
即单链 Fr(Single-chainFv)是单基因合成的产物,它 由条肽链把 VH和VL连接在一起,所以是个更稳定的片段在设计新的诊断和亲合试剂时,ScFv是增加活性的焦点Dab属单结构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4.2 完整抗体在植物中的表达 4.2.1 抗体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上有几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始研究完整的抗体分子在植物中的表达其中,Hiau等首先报道了在植物中表达重组抗体6D4的研究情况 6D4属于I ,它具有结合一种合成磷酸酯一P3的功能和催化某些羧酸酯水解的作用 他采用两步的策略表达免疫球蛋白第一步,他们用 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编码重链和其信号序列的基因或编码 K轻链和其信号序列的基因分别转化烟草,分别获得表达重链或轻链的转基因植株除此之外,他们还用切除了信号序列的编码重链或轻链的基因转化烟草第二步,他们把表达重链的转基因植株和表达轻链的转基因植株杂交,获得表达完整抗体6D4的植株,对第一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分析,发现只有表达未经修饰的编码全长的重链或轻链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中有免疫球蛋白的积累;相反,虽然在表达编码切除信号序列的重链或轻链的基因的转化植株中可以检测到一定水平的转录体,但是这些植株明显地不累积免疫球蛋白。
这一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的信号序列对于蛋白质的累积是必要的第二步获得的既表达轻链又表达重链基因的F1代转基因植株能够产生装配好的完整抗体,其表达量高达植株总蛋白的 1,而且这种抗体和杂交瘤(Hybridoma)来源的抗体对于P3的亲合性是一样的另外他们还发现,F1代转基因植株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亲本表达单链的水平,这表明两条链的共表达提高了,,单链表达的水平,而且链的装配提高了其稳定性,在F1代中的表达修饰过的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中也未能检测到装配的抗体,内质网(ER)对于链的装配及稳定是必需的在产生抗体的 B细胞中,重链和轻链的复合体的装配是在 ER中进行的,有两种蛋白参与了这个过程,一是催化形成二硫键和二硫化合物异构酶(Disulphide Isomerase),另一是结构类似于hsp70的重链结合蛋白(BiP)植物细胞的 ER腔中具有二硫化物异构酶和 BiP的相应物而细胞质中却不具备因此修饰基因产生的肽链 由于不具备信号序列 ,所以不能定位到 ER从而不能装配,稳定性也很差 4.2.2 抗体在转基因拟南芥菜中表达,,最近 De Neve等(1993)报道了抗体(IgGI)及其Fab片段在拟南芥菜和烟草中的表达,尽管 2种植物表达出的抗体和 Fab都具有抗原结合能力,但它们的表达量有明显不同。
Fab在烟草中的表达量为叶片总蛋白量的0.04,而在拟南芥菜中的表达量则为 1.3另外,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在转完整抗体基因的拟南芥菜中,含有 150 KD的完整抗体,而烟草则含有丰富的50KD抗体片段,这说明 2种宿主组装抗体的形式也有差异目前对这些现象的产生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4.2.3 抗体基因在植物愈伤组织细胞 中的表达 愈伤组织细胞作为去分化细胞也能够有效表达抗体及其功能片段(Hein等,1991;Owen等,1993) 为了研究抗体分子在植物细胞内表达后的命运 ,Hein等在禽伤组织细胞培养中掺人同位素 S结果表明,大部分抗体分子在合成之后,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壁而被分泌到培养基中,其浓度可达 20 mgL 4.2.4 抗植物病毒单链抗体在转基因植物中的抗病作用 最近,意大利学者(Tavladorakl等,1994)把抗菊芋斑皱病毒(antichoke mottled crinkle vrius,简称 AMCV)的单链抗体基因转入植物体内,使转基因植物不仅表达了抗体蛋白而且还获得了对植物病毒 AMCV的抗性,这一结果说明动物免疫系统中的抗体同样能够在转基因植物细胞内发挥中和病毒的作用 ,在植物基因工程细胞内免疫作用的成功范倒为生产新的抗病植物带来了希望,同时基因工程抗体还将作为一种有利工具用于研究病毒与植物的相互关系,,4.3 抗体片断在植物中的表达 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其细胞中能产生具有功能的抗体片段.Benvenuto等把编码一种鼠IgG的VH结构域和 Erwinia的果胶裂解酶前导序列的融合基因导人烟草。
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表达 VH结构域多肽,其表达量高达可溶性蛋白的 1该抗体片段主要在植株的细胞内累积 4.4 存在的问题最研究方向 (1)尽管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证明抗体及其片段能够在植物中进行有效表达,然而其表达水平尚不尽人意这要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植物表达系统加以改造,可使其能够高效表达符台临床需要的抗体2)有资料表明,中和病毒的外壳蛋白需要过量的抗体 Saunal等(1993)在体外研究中发现,单克隆抗体与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按 50:1的摩尔浓度孵育 18 h,才出现抗体对TMV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通过抗体直接中和病原物 而达到植物抗病的目的显然是困难的因此,抗体在植物抗病方面的应用可能将通过另一种较为理想的途径,即利用抗病原微生物中非结构蛋白的抗体转化植物例如,在植物中表达能中和与病毒复制或组装有关的酶的抗体 后者不需要很高的浓度就可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3)由于动植物遗传背景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抗体成分的不同例如植物抗体重链教基末端碳水化台物残基与哺乳动物不同因此尚需评价植物来源的抗体对人体的免疫原性问题 (4)抗体作为植物抗病 因子是否能在适宜的时间和部位进行适量的表达 (5)抗体是动物体液免疫系统中的防御分子,其功能是通过免疫系统中补体及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完成的 而植物的防御系统缺乏这些物质 因此即使抗体能中和致病因子,如果不能进一步消化和清除,这些免疫复台物在植物体内 积累是否引起植物体内的过敏反应妨碍植物的防御功能 和正常代谢 (6)由于抗体的特异性比较单一即一种抗体只能中和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病原微生物,而大田中分布的病原 体是多样和高频率变异的,因此抗体作为植物抗病策略在 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5 植物基目工程生产疫苗,近10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疫苗研究领域异常活跃,基凼工程单克隆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各展风姿,让人应接不暇转基困植物疫苗也悄然而起,并以其独具的特也 可食(饲)性,展现了诱人的潜在开发价值 利用转基周植物生产基围工程疫苗是当前的一大热点,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5.1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人可食性疫苗 迄今对不耐热的肠毒素 B(LT-B)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相对较多,效果也较好 据 Hag等报告,用 LT-B基因转化的烟草和土豆,其外源基因均能获得表达,井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在他们的试验中最大表达量,烟草为每 g可溶性蛋白5g,土豆块茎为每 g可藩性蛋白30g 。
用烟草叶浸提物口服免疫的小鼠(在 0.4、21、25d灌服每次约含药量 12.5g重组 LT-B蛋白),在免疫后 3032 d时采集血清和粪便,检测血清lgG和粘膜lgA抗体价与有同剂量细菌性LT-B灌服的免疫小鼠完全一致在同样时间直接饲喂转基因土豆(每次5g含1520gLT-B),也都产生血清lgG和粘膜IgA,但与每次灌服20g细菌性 LT-B小鼠相比,抗体浓度较低,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生饲土豆中有限制或干扰重组蛋白与肠粘膜淋巴组织反应的因素存在,但据 Mason等报告, 每周饲喂小鼠 1次 ,每次5g土豆(约含20或 50 g rLT-B),第 3次饲喂后1周,血清IgG和粘膜lgA抗体水平高于灌服5g细菌性LT-B的小鼠而且口服 25g LT进行攻击试验时,饲喂试验组虽没有1只小鼠被完全保护,但免疫保护效果也优于灌服5g细菌性LT-B的对照组 .,,Taekef等在自愿者人体进行了生食 LT-B转基因土豆免疫试验参试 14人,分低、高剂量组 分别于 O、7,21 d食用 3次,每次低剂量组食用50g转基因土豆,高剂量组为100g(每克土豆含 3.715.7g rLT-B),结果表明食用 7 d后在血循环和类便中即可部分检出IgG和IgA特异性抗体,并证明有中和活性。
血清IgG持续时间较长,食后59 d时,有的个体仍在上升,血清 lgA在食后 28 d达高峰;而粪便IgG在 714 d达高峰粘膜抗体检出率也比血清抗体低,粪便 I异A柱出率为 50,血清 IgG为 91,lgA为 55由此可见,对食用转基因LT-B疫苗的反应,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初步发现增加食用土豆剂量 2 3倍 , Antzen等在转基因烟草表达 HbsAg疫苗的基础上,现在用莴苣和香蕉做试验,准备制造“乙型肝类疫苗色拉”和“可食香蕉乙型肝炎疫苗”,并预期在 2年内达到临床试验阶段并没有相应的增强免疫反应的作用 5.2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动物可食性疫苗 在动物疫苗的研究同样取得可喜 的成果,Carrillo等 (1998)用口蹄疫病毒 VPI基因也获得了转基因芥菜,用含有 rVPI的时浸提物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不仅能与 VPI发生反应,而且也能与完整的口蹄疫病毒颗粒反应特别令人鼓舞的是,所有免疫小鼠都抵抗了口蹄疫病毒强毒的攻击到目前为止,这是关于转基因植物表达的病毒抗原使免疫动物全部获得保护的首篇报告,遗憾的是也未进行口服免疫试验5.3 植物基因工程生产疫苗的问题和前景 转基因植物可饲(食)疫苗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尽管有人已经或正在进行人体试验 ,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距离。
许多问题尚需深人研究 5.3 .1 需要解决增强转基因植物可饲(食)疫苗的免疫原 性的问题 在 Tackef等报告中,生食土豆的受试者仅有 50可捡出粘膜分泌性 IgA;在 Mason等的小鼠试验中,饲喂转基因土豆的鼠,ELISA检测IgA抗体阳性率只有 10两者的差异显然与免疫原有关因为 LT-B本身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且可用作粘膜免疫的佐剂,而 NVCP免疫原性较 羞 但是,即使 LT-B也只有 5o产生粘膜免疫反应,作为可饲(食)疫苗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首先要提高其免疫原性 这里有 2个因素应考虑:一是植物本身可能含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或干扰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二是重组蛋白在经历胃肠消化酶的作用后,可能发生降解或破坏从而影响其免疫原性 ,这 2个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阐明机理并寻求解决途径 5.3.2 需要考虑的是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量的问题 在已报告的研究中,外源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低的大约只占植物可溶性总蛋白的 0.01,高的也只达到0.37即使后者为标准,这个表达量作为疫苗生产系统来讲,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至少应能达 1 以上 5.3.3 作为凡用可食性转基因植物疫苗,土豆是不行的 Tackef等在试验中发现,14个生食土豆者中,有少数人食后有恶心等反应。
作为人食用疫苗最好是香蕉和番茄,目前这2种植物的外源基因果实特异表达尚待研究或完善5.3.4 转基因植物贮存的问题 作为动物饲用疫苗,土豆虽较为理想,但保存期 4也只有 3个月如果是人食用疫苗,番茄和香蕉的储存期可能更短作为转基因植物,不仅用作疫苗的组织(果实)本质需耐贮存,而且在贮存期内,其重组蛋白必须保持结构特征及生物学活性不变 5.3.5 还应该考虑可饲(食)疫苗可能引起的免疫耐受问题 Antzen等认为,饲(食)用植物疫苗抗原只要是模仿病原因子(病毒样颗粒或毒素等),就不会引起免疫耐受,但同时也承认 ,对此还要仔细研究尽管存在以上问题,但丝毫不影响转基因植物可饲(食)疫苗研究开发的前景,更何况这些问题大多可望在不长时间内得到解决特别是动物可饲疫苗的研究,应该先行一 步从目前来看,首先应该重点研究胃肠道传染病,因为从技术上讲容易获得突破,从实际生产上讲应用价值也最大其他非胃肠道传染病也可研究从已报告结果分析,有的病毒性传染病(如EMD),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