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转动机械防护罩管理标准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4KB
约8页
文档ID:87843855
转动机械防护罩管理标准_第1页
1/8

wordQ/GDDTPC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某某某某第二发电厂国电电力某某发电某某公司版本/修改:A/1J-2011企业标准发布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某某某某第二发电厂国电电力某某发电某某公司 转动机械防护罩管理标准(NOSA)2011-05-31实施2011-05-31发布7 / 8前 言为了对厂(公司)转动机械防护罩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和加强生产现场及厂区转动机械防护罩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作业安全,根据行业标准及NOSA五星级管理系统标准的要求,结合厂(公司)转动机械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附录A、B、C均为规性附录本制度由厂(公司)NOSA管理体系策划组提出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起草并负责解释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本制度主要起草人: 东红、立章本制度标准化审查人:志勇、吉秀锦本制度审  查 人:文远、立功、宝菲本制度审 核 人:忠、建荣本制度批 准 人:王志成本制度于2008年08月01日首次发布本制度于2011年3月根据NOSA差距分析结果对部分容进行修改,本制度于2011年5月31日重新发布 本制度的版本及修改状态:A/1转动机械防护罩管理标准1 围1.1 本制度规定了传动和转动机械及传动和转动部件防护罩管理的职责和要求以及检查和考核等事项。

1.2 本制度适用于厂(公司)生产现场及厂区诸如靠背轮,皮带、齿轮在的所有传动和转动机械及传动和转动部件防护罩的管理2 规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GB 2893--2001 《安全色》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Z 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2006 《质量安健环管理手册》—2008 《设备检修控制程序》SP-DT S001 发电设备检修质量管理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发电企业安全设施配置规手册》Q/GDDTPC.206.10.SB-2008《设备及建筑物管理规定》3 定义和术语(略)4 职责4.1 各转动部件防护罩的管理和维修以及运行管理等责任划分按照厂(公司)Q/GDDTPC.206.10.SB-2008 《设备及建筑物管理规定》执行。

5 管理要求5.1 设计安装及采购5.1.1 设备维护单位按各自设备职责分工,在进行设备设计、选型、采购时,应充分分析、考虑机械转动部件缺乏防护罩的风险,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配备防护罩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5.1.2 新采购设备如违反本制度,无防护罩或防护罩安全技术不符合本制度者,应视作不合格设备5.1.3 对现有已安装设备缺乏机械防护罩或防护罩不符合本制度者,设备维护单位应制定整改措施并纳入相应检修计划,逐步完善5.1.4 设备维护单位和安健环部在进行新、改、扩建项目以及其他项目质量、安全验收时,应把设备的机械转动部件防护罩和防护措施纳入项目验收必备容,无防护罩或不符合本制度者应视作设备不合格5.2 日常管理5.2.1 防护罩纳入设备缺陷管理畴,防护罩欠缺或不合要求,应视作设备缺陷运行人员在现场巡查过程中发现转动部件防护罩缺陷,应及时填写缺陷通知单,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5.2.2 其他人员在检查、作业过程中发现转动部件防护罩缺陷,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填写缺陷单,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5.2.3 各责任部门对检查出的缺陷及时消除,或者作出整改计划并按计划实施5.2.4 设备检修时如需临时拆除防护罩的,本体检修结束后,相应检修人员都应及时恢复并保持完好。

运行或其他人员在进行工作终结的验收时,应把防护罩纳入设备完好验收项目,否则应视作检修工作尚未结束5.2.5 机组检修及设备定修前,各责任部门应对所属转动机械防护罩进行检查,在设备运行中无法修复或更换的防护罩,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并在检修中完成防护罩的修复及更换检修结束后通知元素负责人验收5.2.6 各责任部门每季度应对所属设备转动机械防护罩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5.3 机械防护罩基本要求5.3.1 为所有的轴端安装防护装置,转动机械的防护罩包括转动机械的全部外露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含转动机械的联轴器、传动皮带、机械密封等处(或盘根)等所有转动部分5.3.2 为所有做旋转或振荡运动的杠杆、凸轮、传动装置或轴安装防护装置;5.3.3 为所有的传送带安装防护栏、头尾部滚筒的封闭装置5.3.4 为所有的皮带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安装防护装置5.3.5 为所有正常情况下能够伸手摸到运动部件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5.3.6 如果无法给这些设备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应将它们封闭起来5.3.7 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防护罩的设计要保证让维护人员便于拆除和进行更换5.3.8 运煤拉紧皮带的重锤,均应有遮栏。

运煤皮带的两侧人行道均应装设防护栏杆和事故停机的“拉线开关”5.4 机械设备防护罩的安全技术要求5.4.1 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满足强度和和刚度的条件下,也可用其它材料制作5.4.2 转动机械联轴器防护罩全部用钢板制作,防护罩边缘距转机固定部分大于5mm,小于8mm,防护罩底部封闭;设备运行中需要检查的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应用钢网制作,制作标准可参考联轴器防护罩5.4.3 制作后的防护罩面向人员活动侧,应刷油漆,颜色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色防护罩的顶部中间部位可刷涂旋转方向箭头,箭头大小视防护罩的大小而定,箭头的长度小于0.5倍防护罩长度,箭头的宽度小于O.2倍防护罩宽度5.4.4 对特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如对转动机械的散热、测温有具体要求的防护罩应采用网状结构防护罩,网状结构防护罩应符合以下规定)的正确选用应根据对该种机械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并应首先考虑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当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的开口宽度应符合《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具体如下:5.4.4.1 为防止手指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5mm。

5.4.4.2 为防止手指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 2.5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92mm5.4.4.3 为防止上肢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60mm5.4.4.4 防止足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平台)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50mm5.4.5 对机器检修、维护、查找故障或清洗时需进入危险区的场合,机器应设计能保证生产操作者的安全,且不妨碍执行任务当不能做到上述要求时,对机器应尽可能提供减小风险的适当措施并采用手动控制方式6 检查与考核执行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制度中考核容不执行本制度,考核责任单位-100~-1000元7. 报告和记录执行本制度应形成的报告和记录见表1,本制度的修改记录见附录C表1代号报告和记录编号报告和记录名称存放地点保存期01转动机械防护罩检查记录表生产技术部3年02转动机械防护罩清单生产技术部3年03文件修改记录生产技术部3年附录A(规性附录)转动机械防护罩检查记录表Q/GDDTPC.207.07.SJ.01-2011 №:检查人检查日期检查项目1、防护罩安装牢固,转向、颜色清晰。

2、防护罩无损坏、变形3、防护罩边缘必须是圆滑的,不能有锐边、毛刺序号防护罩名称存在问题限期整改时间验收人备注附录B(规性附录)转动机械防护罩清单№:序号防护罩名称防护罩编码安装位置备注附录C (规性附录)文件修改记录编号:№:SJ .001-2011页码条款号更改前容更改后容1补充容机组检修及设备定修前,各责任部门应对所属转动机械防护罩进行检查,在设备运行中无法修复或更换的防护罩,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并在检修中完成防护罩的修复及更换检修结束后通知元素负责人验证2补充容各责任部门每季度应对所属设备转动机械防护罩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3补充容如对转动机械的散热、测温有具体要求的防护罩应采用网状结构防护罩,网状结构防护罩应符合以下规定456789101112131415修改人: 立章 修改时间:2011年3月12日X。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