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