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晏子使楚 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2.学会生字新词3.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4. 引导学生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 读准字音:淄 敝 枳 淮 指导书写:淄、敝(笔顺)辱、臣(笔顺) 理解词语: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国 安居乐业、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 2.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了解三个故事一)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如果让晏子从狗洞进来,那么楚国就成了狗国,楚王也成了狗国之王了。
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2、3两个故事 1.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起了强盗,因为____这句话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小故事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朗读全文读后讨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果敢,善于言辞,热爱自己的国家) 2.复述故事 每人选择一个小故事,准备后复述 3.按要求摘录课文中的词语 (1)写动作的:____ (2)写神态的:____ (3)写外貌的:____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晏子使楚 5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引导学生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四、教学准备: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⑴ 使:出使 ⑵ 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 ⑶ 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 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⑵ 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 ⑶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检查自学情况 ⑴ 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⑵ 区别“大(da )夫”与“大(dai )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⑶ 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⑷ 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四、学习1、2、3、自然段 ⑴ 读课文,思考: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 ⑵ 讨论后教师作板书: ⑶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⑷ 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 ⑸ 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五、做作业本上1、2题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4自然段 ⑴ 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从“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 ⑵ 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 ⑶ 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 ⑷ 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学生自己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 ⑸ 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承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 二、学习第5自然段。
⑴ 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⑵ 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 ⑶ 重点指导学生提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个强盗国 ⑷ 教师点拨:晏子先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赔不是” 三、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学生自由发言 四、作业本上3、4题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6自然段 ⑴ 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⑵ 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 (“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二、深刻认识“晏子”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 (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 三、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楚国的晏子。
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 四、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