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TVCC电视文化中心 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1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TVCC机电专业设计图纸1.2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TVCC机电专业承包合同1.3国家及地方规范、行业及地方标准、法令、法规规 范 名 称规 范 编 号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20104《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51:2003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 50326-200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11《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12《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13《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八十四号)1.4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TVCC电视文化中心设备专业各系统拆除施工方案及复建施工方案。
1.5业主、总包往来函件中的指示二.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TVCC电视文化中心工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建设单位: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荷兰大都会建筑师事务所、奥雅纳工程顾问监理单位: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总承包商: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 工程简介该工程紧邻东三环,建筑面积103648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建筑檐高159.07米,地下两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首层至五层为录音棚、剧场、数字影院和AV视听间,六层至三十层为宾馆客房根据设备专业各系统拆除方案中检测后修复部份的管道的检测及修复工作三. 设备专业各系统管道检测、修复的必备条件:3.1现场施工必备条件影响施工的吊顶、龙骨、隔墙、检修门等拆除工作由总包负责协调解决3.2试压需要用水水源由总包协调解决;当地上区域排水系统不具备条件时,检测试压等待具备条件再检测修复3.3试压用水临时管线应在试压前施工完毕3.4在管道试压前,应要求各装修单位对自己本区域怕水的成品进行保护,并且将区域内所有的门打开四. 设备专业各系统管道检测、修复的步骤:4.1空调水专业4.1.1在检测管道系统过程中,按顺序先低区后高区、先主干管道后支管道,分系统、分区域、分段、单独机房逐步进行工作。
4.1.2管道检测、修复施工试压过程中,应派巡视小组进行巡视,如发现有漏水情况,将提前准备好的水桶放于漏点下方,停泵进行泄水、维修管道,同时请业主、监理和总包现场确认需要拆除的工程量4.1.3管道检测、修复具体操作:(1)先目测检查:1、有破损、变形等问题的保温2、拆除沟槽件、阀部件、管件、接口处的保温3、拆除并重新安装因锈蚀等原因不能验收合格的管道及阀部件2)目测检查不合格的管道、保温、阀部件等需要拆除的工程量经四方确认后以现场事实确认单形式确认,然后再进行首次修复3)首次修复完毕后进行试压检测为了防止试压中大面积漏水对现有成品造成破坏,首先将系统管道中灌满水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然后灌满水并将压力升高至设计工作压力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之后灌满水并将压力升高至试验压力进行检测,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4)最后一次试压合格后系统进行报验工作4.2给排水专业4.2.1在检测管道系统过程中,按顺序先低区后高区、先主干管道后支管道,分系统、分区域、分段、单独机房逐步进行工作4.2.2管道检测、修复施工试压过程中,应派巡视小组进行巡视,如发现有漏水情况,将提前准备好的水桶放于漏点下方,停泵进行泄水、维修管道,同时请业主、监理和总包进行现场确认。
4.2.3管道检测、修复具体操作:(1)先目测检查:1、有破损、变形等问题的保温2、拆除阀部件处的保温3、拆除并重新安装因锈蚀等原因不能验收合格的管道及阀部件 (2)目测检查不合格的管道、保温、设备、阀部件等需要拆除的工程量经四方确认后以现场事实确认单形式确认,然后再进行首次修复3)首次修复完毕后进行给水管和压力排水管试压检测为了防止试压中大面积漏水对现有成品造成破坏,首先将系统给水和压力排水管道中灌满水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然后灌满水并将压力升高至设计工作压力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之后灌满水并将压力升高至试验压力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4)排水管道进行灌水试验,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5)最后一次试压合格后系统进行报验工作4.3消防水专业4.3.1在检测管道系统过程中,按顺序先低区后高区、先主干管道后支管道,分系统、分区域、分段、单独机房逐步进行工作4.3.2管道检测、修复施工试压过程中,应派巡视小组进行巡视,如发现有漏水情况,将提前准备好的水桶放于漏点下方,停泵进行泄水、维修管道,同时请业主、监理和总包进行现场确认。
4.3.3消防水专业管道检测、修复具体操作:(1)检测后修复范围内:车库入口处喷淋管的保温及电伴热线进行拆除后经目测外观检查,其余消防水管道直接目测外观检查1053048;(2)目测检查不合格的管道、设备、阀配件需要拆除的工程量经四方确认后以现场事实确认单形式确认,然后再进行首次修复3)首次修复完毕后进行试压检测为了防止试压中大面积漏水对现有成品造成破坏,首先将系统管道中灌满水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然后灌满水并将压力升高至设计工作压力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之后灌满水并将压力升高至试验压力进行检测,如发现漏点现场确认工程量后泄水修复4)最后一次试压合格后系统进行报验工作4.4通风专业4.4.1在检测通风系统过程中,按顺序先主风管后支管,分区域、分段、单独机房逐步进行工作4.4.2具体操作:(1)先拆除检测后修复区域内有破损、变形等问题的风管保温棉后目测风管外观检查2)目测检查不合格的风管、阀部件需要拆除的工程量经四方确认后以现场事实确认单形式确认,然后再进行修复3)修复完毕后进行漏光检测。
4)检测后合格一部份验收一部份,检测后不合格区域(属原来目测无法发现的) 再确认需要拆除的风管、阀部件工程量后进行修复5) 修复后再进行第二次检测;依次进行直至检测合格为止6) 检测合格系统进行报验工作五. 设备专业各系统管道检测需拆除及修复施工工艺5.1施工技术准备5.1.1熟悉设计施工图及各专业系统管道安装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熟悉现场情况5.1.2编制各专业系统管道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向工长、施工员及至具体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相关记录5.1.3施工前必须对各工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考核,不及格人员不得上岗操作培训的内容为:现场施工注意事项、需要拆除范围、施工图技术标准、规范,技术交底、操作工艺5.2施工准备5.2.1通风、空调水、给排水、消防水专业管道安装施工各预设1个专业施工队,施工队设42人,其中队长1人、技术员2人、施工员(组长)6人、焊接工3人;管道工24人、钳工3人、质量员1人、安全员2人5.2.2施工队分为六个组,每组5人,其中施工员(组长)1人、焊接工1人;管道工2人、钳工1人5.2.3管钳、专用板手等工具应按管径的大小、人员数量配备齐全。
5.2.4巡视小组5人、组长1人5.2.5工机具表(各专业均配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1电焊机BX300 300A台22弯管机WYQ108 108mm台13电动套丝机Z3T-R6 150mm台34电动打压泵4D-SY 40Mpa台35砂轮切割机三相380V 2.2KW台26台钻台27手电钻单相220V 0.3KW台28电锤单相220V 0.3KW台59开孔器台210压槽机台211切管机台210手拉葫芦5T台311大水桶个305.2.6.在各专业管道检测和修复过程中,如遇其他机电专业管线影响,也相应需要拆除及恢复5.3. 各专业管道检测后修复安装工艺要求参照复建施工方案执行六. 施工安全要求6.1施工安全方面:6.1.1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目标是:强化消防工作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6.1.2施工人员必须持证进出现场、进现场必须在门卫处签到,出现场必须在门卫处消名6.1.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带安全帽,穿绝缘鞋,佩戴安全带等安全保护器具6.1.4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确认施工点无其他危险,如高空坠物、下方空洞等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6.1.5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有充足的主照明设备及备用照明设备,并确保照明设备能提供足够施工所需的照明时长。
6.1.6正确使用各类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类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安全警告标志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动;6.1.7使用各种电线线盘时,不得在地面上生拖硬拉,必须挂在空中如有电线损坏时,必须换好线后经专业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6.1.8必须按技术交底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6.1.9进行2m以上施工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带,并应保证安全带高挂低用;6.1.10由于施工部位,净空较高,不得穿戴硬底和易滑的鞋;6.1.11人工搬运钢管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以防受伤6.1.12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使用前要检查是否状况良好,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违章操作;6.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为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施工任务,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项目部将建立由施工项目部、施工作业队及施工班组共同组成的文明施工及环保工作三级管理网络施工现场成立文明施工及环保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工程部、技术质量部、材料部、综合办公室的人员任成员6.3施工现场消防措施:6.3.1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消防工作要作到五同时:同进度、同检查、同布置、同总结、同评比,要建立施工现场临时义务消防组织。
6.3.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在每个施工区域增放2瓶干粉式灭火器,并设看火人6.3.3严格执行现场用火制度,主动接受各方消防人员检查,电气焊用火前应先办理用火手续,并设专人看火,看火人员应具备有足够的消防工具同时电气焊工要经常检查电气焊工具是否漏电漏气,以防易燃易爆等不安全因素的产生遇五级风以上时,禁止动火作业6.3.4施工区域对易燃物品及材料要清理干净,以确保消防安全工作各施工点不得存放易燃材料6.3.5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现场消防制度及上级有关规定,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未尽事宜,参考国家、北京市及公司有关安全规定)七. 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7.1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机电专业施工质量合格7.2质量保证体系 7.2.1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副经理为副组长,质量部、技术部、工程部、物资部及参施专业队伍的队长和质量检查员为成员的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接受上级机关的抽查监督,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总承包单位的现场督查,接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指导和督查质量保证体系的成员,目标和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任务到人7.2.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各种质检制度,现场质量检验机构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在总工、质量检查部门和中心试验室领导下,对各工序进行检查7.3 质量保证措施7.3.1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专业方案审核讨论小组设置高效的工程协调管理机制、敬业负责的质量管理部门、严格的工程监督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专人抓技术质量管理开工前对质量实行目标管理,施工中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从管理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7.3.2贯彻质量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针对工程特点,根据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围绕质量目标开展工作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操作人员利用岗前教育,岗位培训作为质量管理的措施,利用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做约束,把质量管理工作变为职工的实际行动,做到四个一样,即:有人检查无人检查一样,隐蔽工程外露工程一样,突击施工和正常施工一样,坚持高技术高标准一样7.3.3坚持责任制坚持质量管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清、任务清,班组对个人,施工队对班组,项目部对施工队逐级考核,实行质量否决权实行挂牌上岗,对施工队采取按工种定人、定岗、定责的三定措施,并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工前培训,把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施工人员,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3.4工序质量控制(1)专业工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工序质量控制各工序必须按照项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质量目标进行控制,由工长组织质检员、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专检并与下道工序的班组长进行交接检以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要求,填写分项工程自检、交接检记录表,填写检查意见并签字确认形成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并做好复验记录2)及时收集已完工序的工程资料,及时对在施工作面和已完成工序进行实地检查,确保每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3)施工过程检验质量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自检、专检、交接检的验收均须按照本单位的企业工程质量内控标准执行八.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8.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JGJ46-2005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编写,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 8.2施工现场必须设专职值班电工,负责用电安装、使用管理、检查维修与保养等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8.3临时用电的施工方案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专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8.4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线路架设须按规定执行 8.5现场用配电箱,在进入现场前应检验合格,有检验记录;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严禁“一闸多机”;开关的额定值应与设备额定值相适应。
8.6现场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导线、插头、开关等设备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空载试验,确认运转正常时方可投入使用8.7现场临时用电线路、设施应建立检查维修制度,除值班电工巡查维护保养外,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测定检查8.8现场临电设施满足以下要求: 1)配电箱的电缆进出整齐并配备套管支线绝缘完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现象 2)支线沿墙或柱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3)过道电缆采用硬质护套埋地并作标记4)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5)工作面施工采用低压照明,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作业架子上当电源照明采用220V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特殊场所按规定必须用安全电压变压器,其电源电压不超过36V,灯体与手柄绝缘良好,电源线使用橡胶套电缆线,不使用塑胶线6)配电箱、开关箱按合格要求配置并统一编号,门、锁、色标齐全7)配电箱内开关及电器随时保持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无杂物、固定牢固8)配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符合规定并安装漏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