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枕***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20页
文档ID:167145007
2023年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20

一、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2.精神健康:也叫精神卫生,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结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平常生活中的压力,并且可以卓有成效地工作,对社会有所奉献二、简答题1.简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答:①精神健康的防止 ②精神障碍的治疗 ③精神障碍的康复 ④健康教育2.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答:①护理者 ②征询者 ③治疗者 ④家人替代者 ⑤健康教育者 ⑥协调者和管理者3.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有哪些?答:①医疗保健权 ②拒绝住院的权利 ③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④隐私权 ⑤学习和劳动就业的权利 ⑥知情批准权 ⑦通信及会客权 ⑧诊断复核权4.简述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答:①第一次革新:179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主张人道得对待患者,使精神障碍患者从监狱般的囚禁生活中解脱出来将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开辟了精神病学史上的新纪元他的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精神医学的初次革新②第二次革新:1883年,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创建了“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得区分了两种精神病。

即躁狂忧郁性疾病和早发性痴呆)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学派,运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奠定了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③第三次革新:仲斯推行治疗性社区以缩短患者和社区间的距离,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是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 ④第四次革新: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一、简答题1.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答: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大脑发育因素3.性别和年龄因素4.器质性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化学物质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疾病5.神经生物化学改变心理与社会因素1.性格因素2.应激3.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第三章1.精神症状:是指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表情、动作、书写等)表现和表达出来的人的异常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2.精神症状的特性①判断精神症状时需多方比较 ②恰当的检查方法是准确判断精神症状的基础③精神症状的特点(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周边可观环境不相称;多数情况下精神症状使患者感到痛苦;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限度的社会功能损害)④判断精神症状的程序3.常见的精神症状有哪些?答:11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自知力、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意识障碍。

A感知觉障碍(常见的感知觉障碍有哪些?)(1)感觉障碍:①感觉过敏 ②感觉减退 ③感觉倒错 ④内感性不适(2)知觉障碍:①错觉 ②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①视物变形症 ②空间知觉障碍 ③时间知觉障碍 ④非真实感 B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形式?)(1)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奔逸 ②思维迟缓 ③思维贫乏 ④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 ⑤思维不连贯 ⑥思维中断、思维被夺 ⑦思维插入、强制性思维 ⑧思维化声 ⑨思维扩散、思维被广播 ⑩病理性赘述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词语新作 逻辑倒错性思维 逼迫思维 病理性赘述:表现为联想粘滞,思维过程显得迂回曲折,过度具体,拘泥于细节,不必要的过度详尽的赘述,但并不离题或离题不远,最后可以到达预定的终点临床特点为言语烦琐、内容繁琐、无用细节过多见于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2) 思维内容障碍①妄想(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影响妄想、被洞悉感) ②超价观念妄想的特点:①妄想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却坚信不疑,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②幻想的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与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C注意障碍(1)注意增强 (2)注意减退 (3)注意涣散 (4)注意转移 (5)注意狭窄D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 (3)遗忘 (4)错构 (5)虚构 (6)似曾相识症 (7)视旧如新症 E智能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2)痴呆 ①全面性痴呆 ②部分性痴呆 ③假性痴呆(童样痴呆、刚塞综合症)F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结识能力G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的异常或病理状态的结识能力,即能否结识到自己有精神疾病,可以结识自己的心理和应为中哪些部分是异常表现不规定患者对病因有结识,更不规定有符合医师观点的认知H情感障碍(1)情感性质改变(①情感高涨②情感低落③焦急④恐惊)(2)情感波动性改变(①情感不稳②情感淡漠③易激惹)(3)情感协调性改变(①情感倒错②情感幼稚)I意志障碍(1)意志增强 (2)意志减退 (3)意志缺少J动作与行为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2)精神运动性克制:是指整个精神活动减少,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减少,临床上涉及木僵、蜡样屈曲、沉默症和违拗症(3)刻板动作(4)逼迫动作K意识障碍(临床常见的意识障碍有哪些?)①嗜睡 ②意识混浊 ③昏睡 ④昏迷 ⑤朦胧状态 ⑥谵妄状态 ⑦梦样状态第四章治疗性护患关系:指护士在特定的治疗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得与患者沟通所形成的一种治疗性人际关系。

1.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规定:①对的结识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②准确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③接触患者的基本技巧④护士的良好素养2.简述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各期护士的重要任务答:初期:①与患者建立互相了解、信任和开放的治疗关系 ②了解患者寻求医疗帮助的因素 ③了解患者对医院的盼望 ④做好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工作期:①结识和拟定患者的问题,与患者共同制订治疗目的 ②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讨论功能失调的因素 ③鼓励患者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增进其独立能力和自我责任感,发展有效的应对机制 结束期:①帮助患者结识分离事实,共同讨论其感受 ②再次评价患者的健康状态,评价护理目的是否达成 ③制订出院计划,做出院指导2.简述疾病观测的方法及规定有哪些?答:观测方法:①直接观测 ②间接观测 ③护理观测量表观测规定:①整体性 ②客观性 ③目的性、计划性 ④针对性 ⑤隐秘性3.简述精神科安全护理的要点答:①患者的安全管理:责任护士要掌握病情,对“四防”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严重者必须安顿于重症病室内24小时重点监护;按照分级护理的规定,护士定期和不定期得巡视病房②环境设施的安全管理:病房设施应尽量简朴并且安全,如病床高度、地面平坦、干燥等;专人定期和不定期得检查门窗、水管等设备;医护人员进出应随手锁门并确认是否锁好。

③危险物品的管理:严禁患者或家属带刀、绳、剪、玻璃制品、金属器械、打火机等到病房;药品、约束带要定位、定量存放;对危险物品须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④安全知识的宣教:重视对家属和患者有关安全常识的宣传和教育⑤护士安全的管理:护士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危急状态 :是指忽然发生的、自身无法控制的、有也许威胁患者自己、别人生命或物体安全的一种需要立即干预的严重状态重要涉及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噎食和吞食异物、木僵等表现形式2.精神科暴力行为 :通常是指一种强烈的袭击行为,也许是身体的、言语的或象征性的袭击行为,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导致严重危害甚至危急生命 3.噎食: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呼吸窒息4.出走行为:出走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患者的出走会使治疗中断,令家属和院方担忧由于精神障碍患者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出走也许导致自己受伤或伤害别人还也许由于走失而导致各种意外二、简答题1.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危急状态有哪几种类型?答:重要有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噎食和吞食异物、木僵等2.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重要从哪几个方面评估?答:①先兆行为,初期会出现一些异常兴奋行为,如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等。

②语言方面 有一些语言的暗示,如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逼迫别人注意,说话声音变大,带敌意性威胁、谩骂等 ③情感方面 与逐步升级的兴奋行为相随着的情感表现,如愤怒、敌意、异常焦急、异常欣快等,预示着患者情绪即将失去控制 ④意识水平 意识状态发生改变,如思维混乱,精神状态忽然改变,定向力缺少,记忆力损害,无力改变自身现状等3.试述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止和解决答:防止:①控制精神症状(遵医嘱服用精神药物) ②加强环境管理(减少环境刺激,定期定人进行安全检查)③注意交流技巧(保持恰当的交往距离,态度和蔼可亲,语调安静低沉,尽也许满足患者的合理规定,避免患者参与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治疗活动,避免在患者面前或视线内与人私语)④提高自控能力(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解决:紧急解决的原则,安全第一,劝诱为主,将危害降到最低①言语安抚,保持与患者安全距离一米左右,成45度角,通过对话劝诱患者停止暴力行为②约束隔离,如言语劝诱无效,可采用适当的形式制服,并约束患者③隔离患者 患者被约束后最佳单独隔离,并加强监护隔离的应用基于三项治疗原则,封闭、孤立及减少感官刺激④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既可代替约束隔离患者也可与约束隔离同用。

4.如何防止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答①高度重视(对精神障碍伴有自杀意向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护) ②环境安全(患者生活的环境中杜绝可用于自杀的物品) ③严密监控(将有严重自杀企图的患者置于医护人员的视线之内,每10~15分钟观测一次患者活动并做好记录,高度自杀危险者应有专人护理) ④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支持性心理护理) ⑤其他措施(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电抽搐治疗,动员社会支持系统等)5.自杀行为按限度不同如何进行分类?答:分为五类:①自杀意念 ②自杀威胁 ③自杀姿态 ④自杀未遂 ⑤自杀死亡6.出走的护理措施:①加强护患沟通 ②动态观测病情 ③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④积极治疗控制精神症状 ⑤鼓励家属探视 ⑥患者出走时的解决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精神药物 :重要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狂躁药物、抗焦急药物)2.电抽搐治疗:又称电休克治疗,是以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成控制精神症状为目的的一种方法二、简答题1.抗精神药物分为哪几类?代表药有哪些?答:抗精神病药物分为四类: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狂躁药物和抗焦急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抗抑郁药代表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马普替林;单胺氧化酶克制药:吗氯贝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克制药: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其他地质机制的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曲唑酮、安非他酮、米安色林等2.简述锥体外系反映及解决方法答:①急性肌张力障碍,肌注东莨菪碱0.3毫克可及时缓解,或加服抗胆碱能药如盐酸苯海索②静坐不能,宜用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泮和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等解决③帕金森症,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或剂量不变加服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等解决④迟发性运动障碍,关键在于防止,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换服椎体外系反映低的药物3.简述抗抑郁药的分类答:①三环类抗抑郁药②单胺氧化酶克制药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克制药④其他的地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五朵金花: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4.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解决答:①抗胆碱能不良反映,表现为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解决原则重要是减少抗抑郁药物的剂量,必要时加抗胆碱能对抗不良反映。

②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映,重要表现为嗜睡、乏力,还可出现震颤,诱发癫痫解决原则是,:减量和用β受体阻滞药③心血管不良反映,其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晕等解决原则为减药或停药④性方面的不良反映阳痿、射精障碍、性爱好和性快感减少解决原则:判断是疾病的表现还是药物的不良反映⑤过量中毒,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临床表现中还可出现高热、低血压、肠麻痹、瞳孔扩大、呼吸克制、心脏骤停等急救解决可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反复给药1~2毫克及时洗胃、输液,立即解决心律不齐、控制癫痫发作⑦其他反映:体重增长、过敏性皮疹、中毒性肝损害等5.简述锂盐常见的不良反映和中毒的解决碳酸锂:抗狂躁药物)答:锂盐中毒的初期表现有疲乏无力、嗜睡、手指震颤、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稀便、腹泻、多尿、口干等,后期副作用是连续多尿、烦渴、体重增长、甲状腺肿大,粘液性水肿、手指细震颤,锂盐中毒的先兆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共济失调等后期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肌痉挛、肌束颤动等锂盐中毒应立即停药,给予大量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的排泄,严重者进行人工透析。

6.简述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护理答:①协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小枕头,至于头颈下,使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建立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给予麻醉药和肌肉松弛药③以75%酒精棉球擦拭头部两侧,去除油脂后涂导电胶,安放电极并固定④观测用药效果,检查患者睫毛反射是否消失,检查肌肉松弛情况,当肌肉松弛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时即可开始通电治疗⑤固定牙垫儿与下颌,通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除去口腔内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并监测患者呼吸、脉搏和血压,连续给氧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器质性精神障碍 :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2.谵妄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重要特性,因急性疾病,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3.痴呆 : 是指较严重的连续性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重要特性,伴有不同限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故意识障碍 4.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最显著的特性是对所发生的事情,缺少记忆二、简答题1.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见临床综合征及重要症状有哪些?答:常见临床综合征 重要症状谵妄急骤起病,表现形式多样化,落日效应,恢复后对病中经历多不能记忆。

痴呆起病隐匿,慢性进展,不可逆性,智能全面减退而无意识障碍遗忘综合症瞬时记忆未受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下降2.比较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不同 项目 血管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改变脑血管病变脑萎缩 起病情况缓慢起病,可有急性发作隐匿 病程阶梯式恶化,波动较大连续性进行性发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多于男性 初期症状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失眠记忆力下降近记忆力障碍 精神症状情感脆弱,情绪波动不稳,个性改变不明显,自知力保持情感淡漠或欣快,个性改变较早,并且不断加重,初期丧失自知力 全身性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晚期合并压疮、肺炎等 CT检查多发性梗死,腔隙性梗死软化灶弥漫性脑皮质萎缩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 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是指来自体外,能显著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物质、镇静催眠药、抗焦急药、烟草等等2. 耐受性:是指长期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其药效逐渐减少,要达成预期效应必须增长该物质的剂量,若仍使用相同剂量则药效减少。

3. 戒断状态:是指减少使用剂量或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药占据受体后出现的一组特殊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症状群,其表现往往与其药物自身药理作用相反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1. 中枢神经系统克制剂:酒精、巴比妥类及苯二氮卓类药物等2.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可卡因、苯丙胺(病毒、麻果)、含咖啡因饮料等3. 大麻: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致幻剂4. 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仙人掌毒素、氯胺酮、苯环已哌啶等5. 阿片类:阿片、吗啡、哌替啶、海洛因、美沙酮、丁丙诺啡等6. 挥发性有机溶剂:丙酮、汽油、稀料、甲苯、嗅胶等7. 烟草:尼古丁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1.精神分裂症∶ 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其中思维障碍是核心表现,并以精神活动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性二、简答题1.简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症状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①类神经症症状②情绪改变③认知改变④对自我和外界感知改变⑤行为改变⑥躯体改变第十章 2.试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分别有哪些?答∶阳性症状涉及幻觉、妄想以及紊乱的言语和行为阴性症状是指意志减退、快感缺少、情感迟钝、社交退缩和言语贫乏。

3.简述精神分裂症常见类型及重要症状答∶常见类型∶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等偏执型∶常伴有幻觉、妄想表现敏感多疑青春型∶思维破裂、情绪变化无常、行为幼稚单纯型∶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行为退缩、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未分化型∶存在各型精神症状4.简述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答∶①一般原则 药物治疗强调初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用药的原则②选药原则 综合考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治疗反映、药物的不良作用、长期治疗计划、患者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情感性精神障碍 ∶也称心境障碍,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和情感改变为重要特性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性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重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异常2.躁狂三主征 ∶  表现为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3.抑郁三主征 ∶表现为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二、简答题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有哪些?答∶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连续性情感性精神障碍2.试述躁狂发作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有哪些?答∶①减少和消除暴力行为的诱发因素。

②避免激惹患者③减少外出④加强巡视、严密监护3.试述抑郁发作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有哪些?答∶①加强安全检查 ②做好药品保管工作和执行服药检查制度 ③加强巡视,防范意外 ④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十三章 一、名词解释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功能等生理功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疾病2.失眠症∶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启动和维持障碍导致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状况,临床重要表现有多种形式,涉及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再睡困难,醒后不适或疲乏感,或白天困倦感3. 进食障碍:是指一组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摄食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为特性的精神障碍,常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生理功能紊乱临床上重要涉及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4. 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对自身体像的歪曲,紧张发胖而故意节食,导致体重显著下降为重要临床特性的一种进食障碍二、简答题1.简述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失眠症的临床表现答∶神经性厌食∶⑴病态恐惊肥胖,过度关注体型其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惊和对自身形体的过度关注⑵病理性减肥患者未达成自己制定的体重,目的,常通过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过度运动等方法,以避免体重增长。

⑶心理障碍约有2/3的患者,合并有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抑郁症最常见⑷生理功能紊乱患者由于长期热量摄入局限性,各种生理功能发生改变机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神经性贪食∶⑴不可控制的饮食,贪食症的重要特性是不可控制的发作性暴食⑵清除行为,患者往往非常关注自己的体型和体重,暴食后紧张体重增长,所以会出现代偿性清除行为,如自己诱吐、导泻和过度运动等⑶心理障碍,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大易激惹易怒⑷生理功能受损,暴食行为与代偿性行为,长期连续是一出现躯体并发症,代谢紊乱,脱水,疲乏无力,心律不齐,月经紊乱,皮肤干燥,发黄牙齿和牙龈损坏等失眠症∶患者重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睡眠不能解除疲劳,睡后易惊醒,多梦早醒,白天困倦,尚有表现为睡眠感缺失即患者体验不到睡眠的感觉患者诉说自己彻夜不能入睡,但家人却能听到患者的酣睡声,其中以入睡困难最多见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1.神经发育迟滞∶是一组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有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所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其临床特性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同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二、简答题1.精神发育迟滞如何分级?答∶⑴轻度∶智商在50~69,心理年龄相称于9~12岁,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数的85%,患者躯体功能一般无异常表现。

初期患儿较正常,儿童发育延迟,入学后经常不及格或留级,能进行平常的语言交流,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水平,但生活可自理,通过职业训练可以从事一些简朴的非技术性工作⑵中度∶智商在35~49,心理年龄相称于6~9岁,越战精神发育迟滞总数的10%从幼年开始患儿出现语言发育差,如发音模糊不清,词汇贫乏,对抽象概念不能建立,并且只能进行一些简朴的个位数的加减,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学习,生活方面可以完毕简朴劳动,但效率低质量差,在指导和帮助下能完毕一些简朴的自理活动⑶重度∶智商在20~34,心理年龄相称于3~6岁,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数的3%~4%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言语发育障碍,虽然通过训练可以学会简朴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不会技术,不会劳动,不能接受学习教育,严重缺少自理能力,平常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常合并显著的运动功能损害和脑部损害⑷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相称于3岁以下,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数的1%到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无语言能力,不会规避危险,不结识亲人及周边环境,表情愚蠢,以原始性的情绪表达需求,完全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常合并严重脑部损害,伴有躯体畸形,多数早年夭折。

2.简述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答∶⑴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患儿表现出极度孤独,和别人无目光对视,不期待甚至拒绝父母和别人的拥抱和爱抚,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不参与集体游戏,也不会积极接触别人,不能和同龄儿童之间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⑵语言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沉默少语,不会积极和别人交谈或错用代词当有某种需求或不舒适时,往往以动作和尖叫、嚎哭来表达,患儿常出现刻板语言和模仿语言⑶爱好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患儿对于正常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游戏不感爱好,而对于非玩具性的物品则表现出极大的爱好和迷恋患儿对生活方式和周边环境规定固定不变,如只吃固定的食物,物品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等,一旦这些固定的活动发生变化,患儿则出现哭闹不安,或者反抗行为⑷感知觉异常患者对外界各种刺激反映迟钝或过度敏感,如对疼痛刺激反映麻木,但对触氧、汽笛声、犬吠声却难以忍受⑸智能障碍∶患者的智力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一般操作性智商较语言性智商高⑹其他症状3.简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答∶临床表现的三大核心症状重要是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多和冲动⑴注意障碍∶是多动症的重要症状,具体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连续时间短暂,其本质为患者的积极注意减弱而被动注意增强。

⑵活动过多∶患者平时就有活动过多的表现,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内容仍很多,在需要自我约束的场合尤为突出⑶冲动∶患者行为冒失、鲁莽,从不考虑后果⑷学习困难∶大部分患者智力是正常的,导致学习困难的主线因素是由三大核心症状所导致⑸品行问题∶表现为说谎、逃学、偷窃和抢劫、虐待小动物、袭击别人等⑹人际关系问题∶由于患者多动不安,上课时影响课堂纪律,游戏时不按规则进行,情绪不稳,爱冲动,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袭击对方,再加上学习成绩差,均可影响其人际关系案例分析1患者女性,25岁,入院前一个月患者出现独自发笑,自言自语,看见别人说话就认为是在说她的坏话或嘲笑她,用东西砸路人,经常打“110”报警,到处诉讼告状多疑,情绪易激惹,敌视家人,冲动摔东西称有人要害她,跟踪她,控制她,给她饭里下毒,拒绝进食,睡眠差,早醒入院前5天自行吞服安眠药100片,经抢救后送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见患者年貌相符,衣着一般,消瘦,时常独自发笑,自言自语,对医护人员态度较敌视,情绪易激惹治疗:利培酮1mg,每日2次,其他查体未见异常问题:1.假如你是责任护士,一方面考虑的是患者也许出现哪些安全问题? 答:患者也许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安全问题。

2.该患者的观测要点是哪些方面答:该患者的观测要点重要是:①精神症状(观测有无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行为)②躯体情况(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有无外伤,有无躯体疾病或症状)③治疗情况(观测患者有无假服药、藏药、拒服药现象治疗的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映④心理需求:(患者目前的心理需要、心理承担、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 ⑤患者及周边安全(患者发生暴力和意外的企图的行为的也许) 2.李某,男,42岁,一年前因生意失败回老家寄住在父母家,入院半年前的一个深夜,患者发现对面楼里有灯光照到自己的房间此后渐渐发现街坊邻居经常“话里有话”,内容多涉及患者的隐私,开始怀疑自己的房间被人录音、摄影,怀疑妻子和单位领导有不合法男女关系入院前三个月,患者听到脑子里有一个自称“国家安全少校”的人同自己发言,声称他已成为“全国一号通缉犯”,正在对他实行全面监控后又出现一个自称“老书记”的女声为患者辩解,说患者是一个好同志少校”与“书记”在许多方面都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令患者不胜其烦入院前半个月,患者多次走访哥哥政府部门,规定“澄清事实”、“洗脱罪名”,并计划给世界各大报章写信,申诉自己“受人迫害”的通过问题:请列举出该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从病例介绍中找出依据。

答:①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被害妄想)怀疑邻居话里有话属于关系妄想,怀疑妻子和单位领导有不合法关系属于嫉妒妄想感觉自己被监控想要澄清事实申诉自己受人迫害通过属于被害妄想②幻听 听到脑子里有人对话属于幻听3.王某,女,38岁,无明显诱因缓慢出现凭空闻语,称常能听到领导和同事说她的坏话,认为邻居下毒药害她,自言自语,又怀疑邻居用电子仪器监视她,常不敢回家怀疑自己的爱人有外遇,经常跟踪他的行踪,经常与爱人和周边人争吵,并有冲动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知料理家务,晚上有时睡不着觉,每日睡眠3-4个小时,患者不认可有病,因此服药的依从性差1.该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答∶该患者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自知力丧失等症状2.该患者也许的诊断是什么?:精神分裂症3.提出针对此患者的护理诊断∶妄想性知觉、意志减退或缺少、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4.如何对该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答∶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和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训练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向患者和家属重点强调药物维持治疗对防止复发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和家属初期辨认疾病复发征兆合理安排生活,适当参与体力活动4.患者王某,21岁,女性,大四学生,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有时彻夜不睡,精力充沛,喜气洋洋,见人打招呼,自觉自己比周边人聪明,想法多,周边的人都认为她是“神通”(经核算不是)。

说自己家的亲戚均在政府重要部门任职,自己和学校及省里几个部门的领导关系都很好,有什么事自己一个就可以解决问题乱买东西,买来许多生活用品发给朋友语多语快,好管闲事,举止轻浮,想法一个接一个,易激怒,喜怒无常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1)写出医疗诊断及至少一种治疗药物答∶躁狂发作 碳酸锂(2)写出患者的精神症状答∶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浮想联翩、夸大妄想(3)提出针对该患者的护理诊断答∶①有对别人实行暴力行为的危险 ②营养失调 ③睡眠形态紊乱 ④思维过程改变 ⑤有受外伤的危险4)叙述其护理措施答∶①基础护理∶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所需营养② 症状护理 ③安全护理∶减少和消除暴力行为的诱发因素,避免激惹患者,减少外出,加强巡视,严密监护④药物治疗护理 ⑤心理护理 ⑥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5.患者女,30岁,已婚,近3周来无诱因下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夜轻,爱好缺少,精力明显减弱,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仿佛一块木头,世界看上去如同灰色一片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悲观失望,多次欲自杀而未遂。

1)写出医疗诊断及至少一种治疗药物答∶抑郁发作 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克制药、新型抗抑郁药(2)写出患者的精神症状答∶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便秘、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晨重夜轻、自责自罪自杀行为3)提出针对该患者的护理诊断答∶①有自杀、自伤的危险 ②营养失调 ③睡眠形态紊乱 ④自我认同紊乱 ⑤思维过程改变 ⑥便秘 ⑦社交障碍(4)叙述其护理措施答∶①基础护理∶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做好生活护理、加强饮食管理、睡眠护理、鼓励患者参与活动 ②症状护理 ③安全护理∶加强安全检查、做好药物保管工作和执行服药检查制度、加强巡视、防范意外、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④药物治疗护理 ⑤心理护理 ⑥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