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炉煤气脱氯设备项目管理分析【参考】

刘****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9.29KB
约49页
文档ID:133363091
高炉煤气脱氯设备项目管理分析【参考】_第1页
1/49

泓域/高炉煤气脱氯设备项目管理分析高炉煤气脱氯设备项目管理分析目录一、 结束项目或阶段 3二、 监控项目工作 4三、 规划质量管理 6四、 实施质量保证 10五、 预防 23六、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25七、 产业环境分析 27八、 工业噪音处理行业 28九、 必要性分析 28十、 公司基本情况 29十一、 项目投资分析 31建设投资估算表 3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4流动资金估算表 3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8十二、 经济效益 3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7一、 结束项目或阶段当项目完成的时候,我们需要执行一个收尾的活动,这就是项目收尾过程在最新版PMBOK中,这一活动被命名为结束项目或阶段它包括以下几个目的:•确认项目成果,干系人正式接受•总结和归纳项目文档和记录•进行项目经验总结•项目组正式解散项目工作主要是输出符合干系人期望和要求的项目成果在经过了质量控制、范围确认等检查手段后,项目组和干系人在实施管理收尾活动中所提出的正式接受更多的是具有形式上的意义。

它代表项目组正式向客户移交项目成果,项目所有有关产品的工程活动正式宣告完成项目活动所产生的项目文档将作为项目的重要记录,并且可能会在项目结束以后的其他活动中被用到所以,我们需要收集和归纳这些文档,并确保它们反映了项目的最终状态这些文档需要被很好地收藏和保存,一般在组织层面上需要统一地进行约定和保管虽然项目最终完成了目标,但项目在实施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里面有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所有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项目团队成员乃至整个组织的宝贵财富,需要把它们总结和记录下来大多数组织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一个专门的项目总结会,以防止这些花费了代价而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流失项目组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项目团队正式宣告解散,这意味着一个项目的正式终结每个团队成员可能会被分配和参加到下一个不同的项目当中是否需要保留完整的项目团队来实施下一个项目呢?我们知道,一个团队的形成需要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已经建立了默契的团队被解散就意味着重新建立默契需要花费代价,但是项目的独特性又可能不会有机会使用完全相同的团队,所以在现实中往往需要进行平衡二、 监控项目工作“人们不会做你期望的事情,而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情。

质量再高的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不能简单期待会“自然而然地落实”,所以必须有某种机制时刻了解真实的状态这里的“检查”就是“积极地跟进”,但会被很多人误解为不断地向下属询问,通过督促来促进工作进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一方面,信息来源于实施者主观的判断和估计,有时甚至会为取悦上级而掩盖真实的状态,导致问题被拖延发现另一方面,积极跟进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项目的所有人员,包括项目管理者、下属以及干系人,真实地了解项目的当前状态,项目实施状态的透明有利于各方人员了解进展以及和目标之间的偏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客观的、准确的手段来表现项目的状态,这就是项目绩效的度量项目绩效度量,是指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反映项目的真实状态第—,数据是事实的客观表达,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第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以数字表示的客观事实不会产生偏差,特别是在管理层级较为复杂的企业,这一点尤为重要第三,量化的数据可以更加细致地反映执行中的偏差和未来趋势,及早作出准确的判断,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非客观性具体来说,监控项目工作过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产生反映项目执行绩效的报告(项目沟通管理中的绩效报告)•根据报告评估实施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核心知识领域中的范围控制、范围验证、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

•项目进展及重大决策及时向干系人汇报(项目沟通管理中的干系人管理)•管理项目团队,保持高绩效(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团队管理)•监控项目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风险监控)•管理项目外购的子合同执行(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合同管理)为了确保项目计划被落实,“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过程和“监控项目工作”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活动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活动之间,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实施”活动之后三、 规划质量管理(一)质量活动和质量成本质量活动包括•事前预防,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尽可能一次性把工作做对,减少错误的产生•事后检查,利用质量控制活动对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检查这部分工作也被称作质量控制或评价•出错后的补救活动这3种类型的活动构成了质量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们的执行都是需要成本的其中,预防活动称为P成本,检查活动称为A成本,补救活动称为F成本3种成本构成了质量成本的PAF成本模型二)质量经济性质量的不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检查出来之后,它可能是被客户或者是内部的质量控制活动所发现,但只要发生这种情况,这部分成本就必然会被花费这部分成本是被动产生的,很难事先估计质量的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发现之前,也就是说,还不知道是否会“做错事”,但必须假设可能会出错,从而预先作出一系列的预防和检查活动。

这部分活动是一种主动性的保障措施,是可以事先计划的事实上,一致性成本和不一致性成本之间是存在着关联的,一致性成本是主动因素,而不一致性成本是被动因素如果一个项目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比例较大,那么其质量也会较高,不一致性成本会相应较低;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较低,其质量会较差,从而不一致性成本就会相应升高项目的质量成本是两者之和显示了一个最佳平衡的原则,控制一致性成本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可以取得最佳的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但在现实操作中,这一点并不好把握但我们却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过高的质量会带来高成本,因为有高昂的一致性成本;但过低的质量并不意味着低成本,因为其后期有高昂的不一致性成本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高质量是先期高投入产生的,而低质量则是先期低投入产生的,但后期会带来不得已的高返工成本所以在没有把握产生最恰当的一致性控制成本时,偏向过高的好处总是大于偏向不足在一个成熟的产业中,工艺和技术都比较稳定,其一致性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是一定的,这往往可以作为一种对质量活动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三)制订项目质量计划正如在前述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中所介绍的那样,项目的质量计划就是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质量标准,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去达到这些标准。

这份在项目初始阶段生成的“项目质量计划”,其内容应包括:•项目和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资源分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了达到质量目标,项目所应遵循的过程和规范•在相应的阶段对产品所实施的质量控制活动•确保过程和规范被遵循的质量审计活动•在项目的进程中所实施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机制•达到质量目标的度量方法•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他措施编制质量计划的方法通常有质量费效比法、质量标杆法、质量流程图法、质量实验设计法等质量费效比法,就是利用前述的质量经济性原则,分析质量的投入成本和所获取收益之比,选择那些对项目最有价值的质量活动能够采用质量费效比法来制订质量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供参考,且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活动过程是高度可重复的这样才能帮助本项目去识别最有效的质量活动质量标杆法,是寻求本行业中的最佳实践在很多类型的项目中,由于产业本身的成熟度问题,还无法得到准确的量化数据来反映质量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同时,精确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也会产生较高的代价这个时候,通过在组织中或者行业中寻求横向对比,直接吸取和继承别人的优势,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目的质量标杆法依赖于在行业内部建立基准比较的机制,也就是说必须可以获取行业内的最佳实践。

但这一活动一般依赖于独立的咨询组织,可以在整个行业内部建立标杆基准进行比较质量流程图法,是指按照顺序分别描述工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图表在这些过程中特别标注出质量形成和产生的工作环节,包括质量产生活动、质量控制活动、坏质量修复活动等质量实验设计法,是指在一些大型项目中,为了确定哪些因素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在确定质量计划之前进行某些实验活动,来识别和确认那些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以便于更好地建立质量计划四)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对交付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实施过程的质量要求两个方面产品的质量要求是指那些衡量产品的质量属性,这一般和产品的工程技术领域高度相关,但是也可以从一般性的原则出发来考虑四、 实施质量保证(一)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活动从质量保证的概念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已经从,“关注产品本身”提升到“关注产品被制造的过程”上来也就是说,好的过程确保了好的产品,这一点也重复验证了前述的“过程起到了经验传承的作用”对过程的保障就是对产品的保障,其根源也在于“过程就是制造好产品的经验”在项目中,质量保证活动都是围绕着项目执行过程展开的,但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确保约定的过程被遵循,也就是质量审计活动。

其活动内容是检查项目实施活动是否遵循了约定的过程如果发现偏差,需要及时纠正•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寻找过程改进的机会,改进质量上述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其本质还是不断去完善过程来产生“好产品”但项目本身的实践经验传播和继承并不局限于项目内部,而是和组织级的活动有关这既包括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参照组织过去的经验,也包括把自身的实践经验贡献给组织二)质量审计质量审计的目的是确保项目遵循所约定的实施过程、规范和标准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被认可的经验得以传承对组织来说,有序的生产活动显然更有效率,但获得这种结果的前提是个体遵循约定的制度和过程质量审计活动就是对生产活动进行检查,以确保制度被遵循般来说,这种检查集中在过程符合度上质量审计大多是由独立的质量保证人员来实施的,可以是内部人员,也可以是外部人员,但必须遵循独立的原则审计中所有发现的不符合项目都会被记录下来,项目经理应该在后续工作中尽快纠正这些不符合项目质量审计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确保流程被实施,其项目活动的行为才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大多数企业在初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时候会遇到来自一线的阻力。

在没有开展质量保证活动之前,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会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做事习惯,并且都认为自身的做法是最有效率的但现在却被要求去遵循一个预先约定的流程,同时还被定期地监督和检查,这显然会遭到他们本能的抵触质量保证活动的推行需要的是一个概念、意识和习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保证人员和一线的项目实施人员经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事实上,大多数阻力都是来自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遵循的流程是否就是最佳实践经验?”这个疑问经常困扰着流程的遵循者和流程实施的监督者,特别是在企业建立流程体系的初期,其流程制度并不一定完全是自身经验的总结,而很可能来自其他企业或者收集来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流程的优势被大打折扣,而引来的副作用却被放大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初期经常把质量保证人员定位为“警察”,用以监督企业流程执行的符合情况从功能上来说,这种比喻并没有错,但却让一线的实施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并没有对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质量保证人员无论是在项目初期帮助项目组确定项目应该遵循的流程,还是在执行中通过监督发现流程执行中的问题,其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所以我们可以把质量保证人员看做项目的顾问和咨询人员,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

监督并发现问题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这样流程反而会被执行得更好三)质量改进检查项目实施是否遵循流程的审计活动,不是为了“揭短”,而是为了寻找改进的机会但机会从何而来呢?缺陷的预防是通过预定义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使如此,通过质量控制活动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产品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类原因:•预定义的过程是可以预防的,但是操作者没有遵守•预定义的过程并没有考虑到该类“缺陷”,也就是并没有对它进行预防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操作者进行更好的培训,或者对过程的遵循加强监督但后一种原因则说明了所制定的过程存在改进的机会所有人都不喜欢犯错,但不犯错误的前提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从而避免犯错误有经验的人成功率高,是因为他们已经固化了正确的行为习惯但这一优势仅属于他们自身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属于组织一级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组织通过定义的执行过程使得所有人都可以达到有经验的人的执行结果和能力这里并没有简单地把出现的缺陷当做一个负面影响来处理,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可以被改进的机会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出现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对出现的缺陷除了进行返工外,还需要判断缺陷的来源。

如果是实施的问题,则需要改进实施例如,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引起上级管理层重视等如果是过程本身的问题,则进入过程改进的环节当中四)寻找关键性的少数——质量工具:帕累托分析人们通常有这样的直觉:对一件事而言,所有的原因大致一样重要;对于一个商家而言,所有的顾客都一样重要,都需要关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某一范围内的所有员工大致有同等的价值;所有的生意、每一种产品、每一分利润对企业而言都一样好推而广之,所有的机会都有近似价值,我们应平等以待可是,意大利人帕累托给了我们一个反直觉的失衡的世界他得出这样的结论: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某一族群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该族群所享有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会重复出现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后人称为80/20定律或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的重点不在于百分比是否精确(实际上精确的80/20关系出现的概率很小),而在于告诉我们:以一个关键的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这是一个可预测的事实在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80/20现象: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承担了企业约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通常带来企业80%的获利;20%的朋友,占据了你对外交往80%的时间;80%的人、80%的时间,使用的是电脑或电器20%的功能;而在产品发现的缺陷中,80%的问题来源于20%的起因……帕累托所发现的80/20原则强调了这样一个原则:“关键性的少数,其重要性大于次要的多数。

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关键而重要的事情上,其回报投入比要高得多在质量改进环节中,需要利用80/20原则首先关注那些产生了80%问题的20%因素其做法是,统计分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分布,并且按照发生次数由高到低排列,这样可以看出哪些情况比较重要,这样的图被称作“帕累托图”Y轴左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频数(次数),Y轴右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累计频率X轴表示影响项目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数的累计百分数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要统计的因素的分类依据2)收集一定时间内影响项目质量的各因素的数据,统计各因素的频数,并计算其频率和累计频率3)根据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发生的频率,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在X轴上,各种影响因素在X轴上的宽度一致,以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各因素出现的频数4)将计算的各因素的累计频率逐一标注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并将各点连成累计频率曲线5)一般将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累计百分数在0~80%为A类,此区间内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为B类,此区间内的影响因素为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为C类,此区间的因素为一般因素,不作为解决的重点所以,帕累托分析又被称为“ABC分类法”。

80/20原则其实并不仅仅就是个质量工具,它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指导性原则,和其他一些管理理论相互呼应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目标排列优先级,这就要求识别出对项目最有价值的那些目标并优先保障•约束理论中,强调识别瓶颈,并且投入资源首先全力消除它,也反映了寻找最关键要素的指导思想•在系统模式中,寻求解决根本的杠杆解也是要求去除表面的解,寻找关键的思路五)寻找问题的根源一质量工具:鱼骨图通过帕累托分析可以得到那些最需要首先解决的80%问题,下一步就是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工具——鱼骨图,也称因果分析图,又因为其发明人为石川馨而被称为“石川图”鱼骨图的目的是将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并且对观点进行有效分类一个经常采用的分析过程是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作为起点开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原因查找:•“人”,是指过程实施的人员•“机”,是指操作过程所需要的工具或者机器设备•“料”,是指原材料,也就是项目的输入•“法”,是指操作方法或者操作过程•“环”,是指实施活动所处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也可以指管理、市场等外部因素这5个方面仅仅是帮助寻找问题根源的5个出发点,其目的是给出一个指引。

鱼骨图强调的是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先不管这是否就是主要因素,只要是对问题的产生有影响,都可以在第一阶段中进行罗列,罗列的同时进行分类从5大类开始,利用类似鱼骨的形式,“大刺”上生“小刺”,逐步细分但总体来说,鱼骨图是通过发散来汇聚所有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强调的是“广”而“全”实际操作上,鱼骨图往往仅是寻找问题根源的第一步,这种广撒网的方式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在罗列完所有的可能性之后,需要给出每一类因素对问题产生所占的权重也就是说,还需要判断哪一类因素是最先要解决的,然后针对这类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即先“广”后“深”六)追根溯源——质量工具:五个为什么有一项统计,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到该问题产生的根源相对其他质量工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规化的方法,而更像是一种处事态度,但在实践中却非常有效操作时,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看起来简单,但有一个技巧需要掌握例如,虽然大多数人知道看书是好事,但未必做得到我们就此作以下提问:问:为什么不看书?(第1个Why)答:没有时间问:为什么没有时间?(追问,第2个Why)答:工作忙问:为什么工作忙?(追问,第3个Why)答:因为老板分配的工作多(这个回答阻止了继续追问的可能性,因为问题根源被转移了)上面的示例具有普遍性意义。

连续的“为什么”追问会在最后那个回答后终结,因为回答者把根源转移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别人”造成的,“我”无能为力发问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特别注意,这说明:•已经接近问题根源,因为回答者开始试图转移视线•可能问题真的需要从其他环节上寻找,可以照此继续追问他如果是上面第一种情况,我们说问题的根源基本上很接近了,但这个时候需要某种技巧处理这种转移视线的回答例如问:你的工作效率还有提高的可能性吗?(把问题重新转移回来)答:可以问:那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呢?(继续追问)答: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只从外部找原因找到问题根源)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往往显示出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常常把责任推脱到外部因素上道理上这没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很多情形下,这也是一种客观现实一件事情要想成功,其成功的依赖条件包括你所能控制的内部因素,也必然包含你所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这说明,就算你百分之百努力并做到位,也仍然存在使事情不成功的外部因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时你的处事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只关注外部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但这只会为事情不成功寻找理由,为自身不努力寻找借口久而久之,不可控因素的范围会扩大,可控因素的范围会缩小,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了。

另一种是忽视那些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仅仅关注自己所能影响的,这样就会继续努力虽然事情的成功仍然存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但由于你的争取,实际上影响事情成功的可控因素范围在扩大由此可以看到两种处事态度的差异:前者称为消极的,因为其总在关注事情不利的一面;后者称为积极的,因为其即使存在不利因素,但仍然不放弃努力虽然不能保证在某一件事情上后者一定会做成,但至少成功的概率总是比前者要高得多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但体现在日常行为上面,上述的5个为什么追问往往受阻于人们的消极态度七)过程改进寻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通过制定或者改进流程来消除,这一过程被称为PDCA循环,由戴明博士最早提出P、D、C、A四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D——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推•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就是P、D、C、A,而八个步骤是:•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显然,PDCA循环强调改进是一种试探性的行为,结果被确认达到了目标,才会被引入流程中来固化事实上,一次流程改进活动融合了前面所讲的几个活动,包括识别改进机会、确定改进范围、定位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等。

最初的过程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其目的是推广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以后这一思想在工业界被发扬光大早期强调的是:贯彻和执行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标准化过程但随着发展过程管理的重心逐渐从执行上转移到了确定最优过程本身上来既然过程是过去最佳实践经验的集合,那也就意味着随着经验的累积,过程本身也会不断改进强调遵循过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遵循的过程确实是最佳经验所以建立过程不断被优化和改进的机制就成了过程管理的核心但经验的继承和传播不仅仅是项目一级的活动内容,必须上升到组织级层面才有更有效率和意义五、 预防虽然可以靠增加质量控制手段来防止将有缺陷的产品交付给客户,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但是否会降低缺陷产生的概率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增加质量控制活动只能减少返工成本而不会降低缺陷发生的可能性或许有些人会感觉到:如果有人检查工作成果,可能会促使人们更加认真而仔细地工作,从而会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但我们假设人是相对“理性的”,其工作质量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呢?答案是:采取措施防止犯错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防措施与其依靠后续的检查措施(质量控制)来发现问题再修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把它做好。

预防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但真正的预防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理解是不同的所谓预防,就是采取措施保障一次性把事情作正确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做错事情,但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出错既然如此,预防所提倡的机制就是在“人是会犯错”的假设基础之上,设置定的措施防止人们出错或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错误而迅速纠正这里的预防机制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体现作用大多数人也希望不出错,但却仅仅停留在“期望”和“意识”上,没有采取任何前期的投入来防止出错,自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判别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主要看是否在预防上有投入认识到了预防的作用,就需要在项目活动中去贯彻预防措施,怎样才能做到呢?第一,实施预防活动的前提是承认“普通人是会犯错误的”这个观念被认可是实施预防措施的前提第二,建立可以让普通人不犯错误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并加以遵循这体现了前述“继承和传播成功经验”的基本原则第三,一个建立好的流程要想起到作用,实施者必须对流程的把握到位,这样才能使得好的经验被真正复制和传承所以对实施者进行培训,以掌握不犯错误的方法,也是预防措施得以起作用的必要环节实施以上三个活动,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但这些活动本身也是需要资源投入的,那就意味着需要分配资源去做这些活动。

在实践中这就成了一个难点很多人在犯错之后,不得不投入成本去纠正,虽然心疼,而又不得不做而对预防,很多人却心存侥幸,能省则省,认为自己不会犯错其实,预防的投入是必要的六、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为了实现质量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如通过预防措施、质量控制和返工等活动共同作用来保障质量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就可能出现产品达不到预定要求的情况,也就是质量目标没有实现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对质量目标实现的判别存在“滞后性”例如,消费者对一件专业性较强的产品缺乏专业判断;或者刚买来的时候产品是好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缺陷;或者外包一个项目,必须在项目开始运作之前选定可以保证质量目标的承包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质量目标实现认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即使不实施这些有利于保障质量目标的活动,在当时也可能不会发生问题,但却可以马上节省这些活动的实施成本这种短期利益行为可能产生诱惑,必要的质量活动因此被忽视但产品的缺陷早晚会被发现,而且发现得越晚,其修复代价越高所以,质量管理实施的真正难点在于此:如何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长期利益对客户来说,需要判别质量目标状态,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来说需要用某种手段来真实地了解当前质量目标的状态。

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判别未来交付产品的质量趋势,这就是质量保证的概念为了帮助理解,以下是一些有关质量保证的定义,从这些不同出处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一些共有的东西,以帮助大家体会质量保证概念的核心理念:•质量保证:在质量体系内所有执行的计划或系统的活动,为项目满足相关标准增强信心•质量保证是一个活动,它向所有有关的人提供证据,以确立质量功能正在按需求运行的信心•ISO8402.3.4中定义的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IEEE中定义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有计划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GB6583—1994中定义的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从以上来自不同出处但针对同一概念的定义描述中可以看到,所有的定义都反复强调几个关键性的词语,例如,“信心”、“信任”、“有计划的”、“有系统的”等那到底什么是质量保证呢?下面这个案例或许可以给出某些启示一个相对理想的案例,虽然它未必能解决今天层出不穷的装修纠纷,但至少可以看出质量保证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制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应遵循的制度和标准。

•确保制度和标准是被遵循的质量保证的实质在于:在一个产品制造前,约束和定义产品和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和制度;在制造过程中遵循定义的产品和过程标准,其质量结果最终就得到保证质量获得保证的信心来自于一个被认可的过程标准七、 产业环境分析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同口径翻一番;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初步构建起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新体系——城市品质更加优良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八、 工业噪音处理行业我国生态环境部的“12369环保举报联网平台”近三年收到污染举报类型排名第一的是大气污染,其次就是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同大气污染一样,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污染源2019年,我国政府在各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共发布了332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对工业噪声污染也积极采取各项防治措施,未重视噪音治理的工业企业面临罚款、停产、搬迁等行政处罚钢铁行业是工业噪音污染的重灾区,而调压阀组是钢铁行业生产环节主要的噪音和振动污染源之一在炼铁高炉煤气系统中,调压阀组系统起到调节高炉炉顶压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功能性设备调压阀组系统逐步实现消音化和静音化是未来钢铁行业噪音治理的发展趋势九、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十、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核心人员介绍1、吕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谢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3、高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4、雷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5、黎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十一、 项目投资分析(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7034.8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5985.47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2589.98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3177.27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218.22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887.77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161.59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2589.983177.27218.225985.471.1建筑工程费2589.982589.981.2设备购置费3177.273177.271.3安装工程费218.22218.222其他费用887.77887.772.1土地出让金427.87427.873预备费161.59161.593.1基本预备费97.6097.603.2涨价预备费63.9963.994投资合计7034.83(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3418.21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167.49万元。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167.4941.87125.621.1.1期初借款余额1709.1051.1.2当期借款3418.211709.111709.111.1.3当期应计利息167.4941.87125.621.1.4期末借款余额1709.1053418.21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167.4941.87125.62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167.4941.87125.62(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1961.77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0.009381.2610006.6712508.341.1应收账款0.004221.564503.005628.751.2存货0.003283.443502.344377.921.2.1原辅材料0.00985.041050.701313.381.2.2燃料动力0.0049.2552.5465.671.2.3在产品0.001510.381611.072013.841.2.4产成品0.00738.77788.02985.031.3现金0.00750.50800.541000.671.4预付账款0.001125.751200.801501.002流动负债0.007909.938437.2610546.572.1应付账款0.002847.583037.423796.772.2预收账款0.005062.355399.846749.803流动资金0.001471.331569.421961.774流动资金增加0.001471.3398.09392.355铺底流动资金0.002814.383002.003752.50(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164.0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034.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77%;建设期利息167.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3%;流动资金1961.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4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9164.09100.00%1.1建设投资7034.8376.77%1.1.1工程费用5985.4765.31%1.1.1.1建筑工程费2589.9828.26%1.1.1.2设备购置费3177.2734.67%1.1.1.3安装工程费218.222.38%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87.779.69%1.1.2.1土地出让金427.874.67%1.1.2.2其他前期费用459.905.02%1.2.3预备费161.591.76%1.2.3.1基本预备费97.601.07%1.2.3.2涨价预备费63.990.70%1.2建设期利息167.491.83%1.3流动资金1961.7721.41%(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9164.0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3418.2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9164.09100.00%1.1建设投资7034.8376.77%1.2建设期利息167.491.83%1.3流动资金1961.7721.41%2资金筹措9164.09100.00%2.1项目资本金5745.8862.70%2.1.1用于建设投资3616.6239.47%2.1.2用于建设期利息167.491.83%2.1.3用于流动资金1961.7721.41%2.2债务资金3418.2137.30%2.2.1用于建设投资3418.2137.30%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十二、 经济效益(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

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95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14625.0015600.0019500.002增值税0.00624.40666.03737.352.1销项税0.001901.252028.002535.002.2进项税0.001276.851361.971797.653税金及附加0.0074.9379.9288.483.1城建税0.0043.7146.6251.613.2教育费附加0.0018.7319.9822.123.3地方教育附加0.0012.4913.3214.75(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737.35万元。

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16032.53万元,其中:可变成本13894.56万元,固定成本2137.97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15480.93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9821.9310476.7313095.912工资及福利费0.00798.65798.65798.653修理费0.00234.13234.13234.134其他费用0.001352.241352.241352.244.1其他制造费用0.00133.37133.37133.374.2其他管理费用0.0093.4993.4993.494.3其他营业费用0.001125.381125.381125.385经营成本0.0012206.9512861.7515480.936折旧费0.00375.55375.55375.557摊销费0.008.568.568.568利息支出0.00167.49167.49167.499总成本费用0.0012758.5513413.3516032.539.1其中:固定成本0.002137.972137.972137.979.2可变成本0.0010620.5811275.3813894.56(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88.48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3378.99(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78.99×25.00%=844.75(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3378.99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844.75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3378.99-844.75=2534.24(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14625.0015600.0019500.002税金及附加0.0074.9379.9288.483总成本费用0.0012758.5513413.3516032.534利润总额0.001791.5221。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