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 教案224.寓言两则[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揠苗助长》2.学会本寓言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学习两则语言板书课题)2.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3.师解释寓言:寓言是用虚构、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4.引导: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板书:揠苗助长)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二、学习寓言及生字1.讲述学习方法: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寓言故事怎样才能学会、学懂呢我们可以按照:理解题意rarr;了解故事rarr;理解内容rarr;认识道理的顺序进行学习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这个寓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话概述故事。
4.生字检查三、学习《揠苗助长》1.过渡:同学们对寓言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课文2.指导学习上半则寓言:(1)指导学生集体朗读2)请同学们想想,那个农夫揠苗助长的原因是什么理解巴望一词的含义3)从第一小节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4)禾苗实际上是怎样长的,那个人又希望禾苗怎样长呢3.过渡:他想出办法来了吗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4.指导学习下半则寓言:(1)指名朗读,边听边想农夫的做法是什么(2)提问:他的做法是什么(板书:拔高禾苗)(3)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理解筋疲力尽4)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板书:禾苗枯死)5.揭示寓意:(1)提问:这个人费了那么大的力气,禾苗怎么反而都枯死了呢(2)引导:同学们知道,禾苗的生长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用力拔就可以长得快的3)农夫揠苗助长的做法错在哪里(板书: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4)仅仅是禾苗生长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吗6.指导朗读课文,引导背诵7.学习生字:(1)请同学读生字2)记忆字型,分析难写字(3)师范写,学生书空(4)描红四、作业1.读好寓言,体会寓意2.预习《鹬蚌相争》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鹬蚌相争》。
2.学会本寓言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说《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以及它的寓意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鹬蚌相争》(板书课题)二、学习《鹬蚌相争》1.自己试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3)想想看这则故事讲了什么2. 指名读课文,师相机正音3.自由朗读课文4.生通过自读,理解题目中的鹬蚌相争的意思5.指名说,教师板书词语6.同桌相互讨论已理解的词语,找出不懂得词语三、精读课文1. 提问:1. 鹬和蚌在争斗时都说了些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 指名读鹬蚌相争时的语言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3.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4.两人一组做动作,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5.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6.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适当展开想像。
7.提问: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8.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9.体会寓言的魅力10.板书: 寓言11.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四、创编故事1.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2.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五、作业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