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评估标准与自评表.doc

xin****82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0.50KB
约21页
文档ID:6611222
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评估标准与自评表.doc_第1页
1/21

附件1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评估标准与自评表(修订)第一部分:A管理体制与人员建设(15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自评内容自评分分值评分办法A1体制(6分)A11管理体制(2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由校长聘任,享受教研组长待遇,并参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2校长领导0.5分,不低于教研组长同等待遇0.5分,参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1分A12图书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3分)1、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福建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实施意见》、《福建省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校领导把图书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2、校长或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熟悉图书馆情况,定期研究图书馆工作,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3、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先评优时与教学人员同等看待3看原始记录、最近3年的述职报告、工作计划、总结等1分对照计划,能为图书馆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执行情况良好的得1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先评优时与教学人员同等看待1分A13人员管理(1分)做好图书馆人员的使用、培训、考核、评聘等工作1有计划地安排人员进行图书馆业务和计算机知识培训0.5分,考评0.5分。

A2人员建设(9分)A21人员数量(3分)1、一级达标中学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二级达标中学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4人,三级达标中学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未定级达标的完中、高中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初中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图书馆分管教材的应另加1人 2、人员年龄要求男50岁,女45岁以下占50%3人员数量不达标不参评需提供聘任书(或聘任合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表等每项1.5分,达不到不得分A22人员素质(3分)1、中学图书馆馆长应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熟悉图书馆业务,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能担负全面管理责任;其余人员均应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图书馆(含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应由计算机专业人员专门负责2、馆长近三年参加市级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成绩合格;其余人员近三年参加县级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成绩合格3、积极进行图书资料业务科研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活动并有相关研究课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图书馆管理专业文章、图书馆专业论文参与市级以上评选并获奖或在市级以上专题交流会上作中心发言3馆长未参加市级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不参评每项1分,达不到不得分。

A23职务结构(2分)允许图书馆职务和教师职务并存,中学图书馆中高级职务与初级职务之比应保持在1:1以上 2达50%的得1分,都达不到不得分A24人员稳定情况(1分)人员相对稳定:1、 五年内馆长更换不超过1人次2、 五年内管理员更换不超过50%1每项0.5分第二部分:B条件保障(30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B1馆舍(10分)B11馆舍面积(9分)1、专用书库: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400册/m2计算,并留有发展空间2、借书处:完中(含高中)≥30 m2 ,初中≥22 m2 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2有条件的提倡大空间、借阅藏一体化、按功能分区、灵活隔断的开放型布局专用书库和借书处低于要求各扣1分;阅览座位数与座位面积低于要求各扣1分,最多扣4分3、阅览室:Ⅰ类校按学生总数的10%、Ⅱ类校按学生总数的8%设学生阅览座位,每座1.5m2 Ⅰ类校按教师总数的33%、Ⅱ类校按教师总数的25%设教师阅览座位,每座2.1m244、电子阅览室(区):独立设置,12班以下按≥10座、12~23班按≥15座、24~36班按≥20座、37班以上按≥45座设置,每座使用面积不低于1.9 m2。

2电子阅览室(区)与计算机网络教室合并使用未独立设置不参评,电子阅览室设点合理,纳入图书馆管理使用得1分座位数与面积达标得1分5、采编室:中学20~25 m2 (可与其他库室合并计算) 1达到得1分B12环境设施(1分)建筑设计规范,有防灾、防火等安全设施,留有安全出口;设点合理,环境安静;照明设施齐全,采光良好;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图书馆绿化、美化、整洁卫生1实地查看B2设备(6分)B21常规设备(3分)配备专用书架(柜)、报刊架、出纳台、过刊橱、报橱、书车、非书资料柜、独立办公台;计算机若干(含两台以上检索机)、条码阅读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设备、光盘刻录机或其它存储设备、装订机、报警仪设备;图书吸尘设备、空调、消防设备、排换气扇、防潮设备、防虫药品3常规设备配备齐全、排列合理专用书架应符合国家标准,达不到不得分,其他设备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B22电子阅览室设备(3分)根据电子阅览室设备配备要求(详见附件4)配备3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B3文献资源建设(11分)B31收藏范围及数量(7分)1、生均最低藏书量:Ⅰ类初中40册,Ⅱ类初中25册;Ⅰ类完中45册,Ⅱ类完中30册;Ⅰ类高中50册,Ⅱ类高中35册。

2生均配备图书数量不达标不参评,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初中班级数≥42个且学生数≥2100人、完中班级数≥60个且学生数≥3000人、高中班级数≥48个且学生数≥2400人),生均配备图书达到标准的80%的学校可参评,但生均少1册扣1分,最多扣2分2、报刊种类:Ⅰ类初中100种,Ⅱ类初中60种;Ⅰ类完中150种,Ⅱ类完中120种;Ⅰ类高中200种,Ⅱ类高中150种学生用报刊比例不少于70%2本项指馆订报刊种数,达不到不得分3、工具书种类:Ⅰ类初中200种,Ⅱ类初中120种;Ⅰ类完中400种,Ⅱ类完中300种;Ⅰ类高中500种,Ⅱ类高中400种1本项指馆藏工具书的种类,达不到不得分4、非书资料应满足各学科教学教研需要:Ⅰ类初中配有数字图书(配备的数量为按要求总馆藏纸质图书的15%)和电子报刊资料Ⅰ类完中配有数字图书(配备的数量为按要求总馆藏纸质图书的15%)和电子报刊资料,Ⅰ类高中配有数字图书(配备的数量为按要求总馆藏纸质图书的20%)和电子报刊资料数字文献应有合法数字版权和应用系统、能进行全文检索和内容摘录、兼容性好可扩展,更新及时,能正常投入使用馆藏文献中还应有一定数量的视听资料(如教学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音像光盘等)。

2数字文献中的单篇文章、单幅图片不作册数计入学校已接入所在市、县(市、区)教育城域网,能查找并获取数字资源库(数字图书、数字报刊、视听资料等),做到资源共享的,可不必另行购置B32文献质量(4分)1、馆藏书刊种类齐全、重点突出,有较高的科学及实用价值;严把质量关,优先采购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室)必备图书和推荐书目,严禁非法出版物流入学校图书馆;藏书结构按《福建省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藏书分类比(详见附件5)配备;加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注重质量,防止数字垃圾,加强版权意识,并对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2每一小项0.5分,达不到不得分每一部类藏书比例偏离规定15%的扣0.5分,最多扣1分2、藏书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平均复本数≤31每项0.5分3、图书馆每年要添置新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中学生均不低于1册1达不到不得分B4经费(3分)B41经费的落实与管理(3分)1、应有充足的图书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图书馆办公用品、设备添置费和学校订阅的各类报刊、教本、教参不得占用图书馆经费2查看财务凭证,按生均公用经费算初中每年不低于3%、完中每年不低于4%、高中每年不低于5%得2分,每低1%扣0.5分,最多扣2分。

2、合理使用购书经费,有年度馆藏分析和采购计划,图书经费应能保证该类学校书(刊)年递增率,完善图书经费的管理,加强图书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0.5做好经费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的得0.5分3、有一定的经费用于馆员培训、开展读书活动等0.5查看报销凭证、活动经费预算等第三部分:C科学管理(20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C1常规管理(5分)C11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2分)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人员岗位责任制;(2)图书馆业务工作细则(含采编、典藏、流通、阅览细则);(3)文献阅览和外借制度;(4)文献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制度;(5)对文献的剔除和处理办法;(6)统计与报表制度;(7)微机使用管理规章制度;(8)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则2、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全馆工作人员协作配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良好2规章制度缺一项扣1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不好每项扣0.5分C12计划总结(1分)每学期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进行学期工作总结计划总结应有业务建设安排规划、图书宣传、读书活动、专题讲座、配合新课程实施,服务教育教学活动等具体内容,应结合各项业务统计及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1工作计划0.5分,工作总结0.5分。

现场电脑随机抽查生均借书册数、藏书利用率、阅览室到馆率、年生均增书册数等数据C13三账登录(2分)做好书刊、音像资料的总括、个别和注销登记账册(电脑随机打印亦可)2无登录扣0.5分,账目不清楚扣0.5分C2文献管理(15分)C21计算机管理(2分)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2抽检及现场测试,每项1分,最低扣2分C22文献分类(3分)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馆藏文献(书刊、音像资料等)进行分类,并适当掌握级次有本馆使用本,即本馆对分类法的使用规定3对文献进行分类得2分,无使用本扣0.5分,无按使用本进行分类扣0.5分C23文献著录(3分)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按《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对馆藏文献(书刊、音像资料等)进行著录,除必备字段外,还应有主题词字段3抽检,用国家标准著录图书达100%得3分,达90%得2分,达80%得1.5分,80%以下不得分C24文献加工排架(2分)1、文献应及时加工并上架,馆藏文献上应图章齐全;书标粘贴整齐规范、同一库室颜色形状一致,索书号书写工整、清楚1图章0.5分(馆藏章、财产号均不少于2个),书标0.5分2、书架排列科学合理、整齐美观,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组织馆藏文献;索书号顺序不乱;书架上大小架标齐全,类号类目标识清楚、明确。

1排架科学有序0.5分,架标标识醒目、清楚0.5分C25文献检索(1分)计算机管理能够满足师生进行文献检索,书目数据采用CNMARC格式,应至少能从题名、责任者、分类、主题四方面检索书目1现场检查,测试专用检索机至少2台C26期刊管理(2分)1、“教育教学类期刊”不少于报刊种类的30%,保藏有序完整,定期装订成册,合订本加工规范并流通使用2、新刊到馆要及时盖章、登录、整理,一日内上架阅览21、合订本加工规范并流通使用1分2、新刊及时加工上架1分C27文献保护剔除(2分)1、及时修补破损书刊,延长书刊使用寿命2、定期清点馆藏文献,做好清点记录,并对明显破旧、内容过时等完全无使用价值的图书进行剔除3、对丢失或剔除文献,应严格办理审批注销手续,及时处理计算机账、记录,做到账、书、记录一致21、文献保护0.5分2、清点、剔除1分3、有正规注销手续和记载0.5分第四部分:D读者工作(35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D1基本服务(12分)D11借阅时间(3分)1、实行全周开放,每周≥40小时,对学生有效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2.5小时2不低于2小时得1分,达2.5小时以上得2分2、寒暑假期间应安排时间开馆,保证师生借阅。

1有安排的得1分D12借阅情况(3分)1、对读者采用全开架的文献提供方式2非全开架借阅不参评2、个人外借为主,发证率100%1发证率100%得1分,达不到不得分D13借阅册数(3分)每学年书刊借阅册数;中学定级达标学校生均≥15册;一般中学生均≥13册3借阅册数每缺1册扣0.5分D14到馆率(1分)做好每天借阅人次的统计,阅览室月读者到馆率100%以上1达不到不得分D15读者调研(2分)运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座谈、意见簿等形式)了解、掌握和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与读者的阅读需求情况、阅读倾向、文献需求和利用规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2查看回收的问卷、座谈记录本与意见簿等材料,每学年开展一次以上读者调研的得1分,有针对性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得1分D2文献信息开发与服务(13分)D21参与教研(3分)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研各项活动如参与校本教程的研发、修订与教学工作;深入课题组活动,帮助收集校本研修和教科研课题的资料,提供专题书目信息;为研究性学习、学科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提供定题服务等3能够提供过程性资料,如相关获奖证书、专题书目、活动场景照片等得3分D22文献整理(3分)广泛搜集、整理、加工校内外相关教育教研资料信息,特别注意收藏本校教师的论文、专著、报告、课例、课件,储存课改最新信息。

3收集、整理、加工各1分D23二次文献工作(3分)编制教育教学题录索引等(每学期200条以上),通过在校宣传栏上张帖或在校园网上发布等形式,定期按专题向师生推荐(每学期至少二次),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3编制推荐1.5分,使用1.5分,已购买数字期刊或能连接到教育局数字期刊库并能提供随机检索的不用自行编制,以查服务为主D24参考咨询服务(2分)能指导读者查找所需资料、提供检索途径,为读者解答咨询,文献知识咨询与专题咨询要有咨询记录2查看咨询记录、现场抽查;记录1分,现场抽查1分D25信息交流(2分)1、利用本馆现代技术设施,与校园网、公共网联网,通过网页,及时发布新书、教改信息、开展图书预约、续借业务、进行书评、网络导航等,为教育、教学、教(科)研服务2、能与外校进行文献信息交流(图书捐赠、试卷、本校资料等交流)2有资料说明,每项各1分D3信息素养培养(3分)D31阅读指导(2分)每学年利用各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定期开设阅读课(有计划、教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2开展新生图书馆知识教育、电子阅览指导课1分;定期开设阅读课(有计划、教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1 分。

D32学生管理员队伍(1分)培养一批相对固定的学生管理员队伍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有培训计划,有管理、考勤制度 1查看培训计划、学生管理员花名册、活动及考勤记录等,无相关材料不得分D4参与校园文化建设(7分)D41读书活动(4分)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如开设讲座,开展书评,征文、演讲、辩论,组织读书兴趣小组活动等 4每学期读书活动等由图书馆教师主办或协办,开展1项得1分,最多得4分D42图书宣传(3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推荐优秀读物如定期编制新书目录和简介、进行书刊展览,根据工作需要编制推荐书目,专题导读书目等3少一项扣1分,各种类型的宣传每学期至少一次,达不到不得分第五部分:E附加分(6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E1现代技术(2分)E11应用(2分)1、积极参与校资源库的建设,并加以推广使用2、以数字图书馆为平台,通过“校校通”的网络,实现与周边学校的资源共享2每项各1分E2成果(1.5分)E21工作成绩(1分)1、图书馆集体或个人在图书馆业务相关的各类活动中获省、市、县(市、区)级以上奖励0.5市级以上奖励得0.5分,县(市、区)级奖励得0.25分。

2、图书馆工作人员获得市级以上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0.5奖状材料说明E22教育进修(0.5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取得研究生学历或双学位的0.5证书材料说明E3协作交流(1.5分)E31协作(0.5分)积极开展馆际互借、协调活动或业余时间对社区开放,有成效0.5查看借阅记录,做到得0.5分E32交流(1分)参加各级图书馆学会,在省、市、县(市、区)、校际级图书馆工作经验或学术交流中作出贡献1要有相关交流材料;参加0.5分,作出贡献0.5分E4开放时间(0.5分)E41延长开放时间(0.5分)在每周开放40小时的基础上延长开放时间0.5延长1小时以上可得0.5分E5特色服务(0.5分)E51特色服务(0.5分)鼓励创新,提供多样化的特色服务如设有特色馆藏区、主题阅览区等0.5服务有体现的得0.5分附件2福建省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标准(修订)第一部分:A管理体制与人员建设(15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自评内容自评分分值评分办法A1体制(6分)A11管理体制(2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由校长聘任,并享受教研组长待遇,并参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2校长领导0.5分,不低于教研组长同等待遇0.5分,参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1分。

A12图书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3分)1、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福建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实施意见》、《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校领导把图书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2、校长或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熟悉图书馆情况,定期研究图书馆工作,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3、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先评优时与教学人员同等看待3看原始记录、最近2年的述职报告、工作计划、总结等1分对照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能为图书馆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执行情况良好的得1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先评优时与教学人员同等看待1分A13人员管理(1分)做好图书馆人员的使用、培训、考核、评聘等工作1有计划地安排人员进行图书馆业务和计算机知识培训0.5分,考评0.5分A2人员建设(9分)A21人员数量(3分)1、小学图书馆配备2人以上(含至少1人专职),图书馆分管教材的应另加1人2、人员年龄要求男50岁,女45岁以下占50%3人员数量不达标不参评需提供聘任书(或聘任合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表等每项1.5分,达不到不得分A22人员素质(3分)1、小学图书馆馆长应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图书资料系列职称,熟悉图书馆业务,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能担负全面管理责任;其余人员均应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图书馆(含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应由计算机专业人员专门负责2、馆长近三年参加市级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成绩合格;其余人员近三年参加县级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成绩合格3馆长未参加市级以上图书馆业务培训不参评馆长学历1分,其余人员1分,培训1分,达不到不得分A23职务结构(2分)允许图书馆职务和教师职务并存,小学图书馆人员应具备初级以上职务2达50%的得1分,都达不到不得分A24人员稳定情况(1分)人员相对稳定:1、五年内馆长更换不超过1人次2、五年内管理员更换不超过50%1每项0.5分 第二部分:B条件保障(30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B1馆舍(10分)B11馆舍面积(9分)1、专用书库: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500册/m2计算,并留有发展空间2、借书处:按小学≥15 m2配备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2有条件的提倡大空间、借阅藏一体化、按功能分区、灵活隔断的开放型布局专用书库和借书处低于要求各扣1分;阅览座位数与座位面积低于要求各扣1分,最多扣4分3、阅览室:Ⅰ类校按学生总数的7%、Ⅱ类校按学生总数的5%设学生阅览座位,每1.5m2;Ⅰ类校按教师总数的40%、Ⅱ类校按教师总数的25%设教师阅览座位,每座2.1m2。

44、电子阅览室(区):不低于10座,每座使用面积不低于1.9 m22电子阅览室设点合理,纳入图书馆管理使用得1分座位数与面积达标得1分5、采编室:小学15m2 (可与其他库室合并计算) 1达到得1分B12环境设施(1分)建筑设计规范,有防灾、防火等安全设施,留有安全出口;设点合理,环境安静;照明设施齐全,采光良好;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图书馆绿化、美化、整洁卫生1实地查看B2设备(5分)B21常规设备(3分)配备专用书架(柜),报刊架,出纳台,过刊橱,报橱,书车,非书资料柜、 独立办公台;配有计算机(含至少两台检索机)、条码阅读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设备、光盘刻录机或其它存储设备、装订机、报警仪设备;图书吸尘设备、空调、消防设备、排换气扇、防潮设备、防虫药品3缺一项扣0.5分,专用书架等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达不到不得分,最多扣2分常规设备配备齐全、排列合理专用书架应符合国家标准,方便小学生使用,达不到不得分,其他设备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B22电子阅览室设备(2分)配备①服务器1台,②交换机1台,③计算机不少于10台2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2分独立设置的可根据电子阅览室设备配备要求(详见附件4)配备。

B3文献资源建设(12分)B31收藏范围及数量(8分)1、生均最低藏书量: Ⅰ类小学30册,Ⅱ类小学15册2生均配备图书数量不达标不参评,办学规模≥48个班级且学生≥2160人的学校,生均配备图书达到标准的80%可参评,但生均少1册扣1分,最多扣2分2、报刊种类: Ⅰ类小学60种,Ⅱ类小学40种学生用报刊比例不少于70%2本项指馆订报刊种数,达不到得分3、工具书种类: Ⅰ类小学120种,Ⅱ类小学80种1本项指馆藏工具书的种类,达不到不得分4、非书资料应满足各学科教学教研需要:Ⅰ类小学配有数字图书(配备的数量为按要求总馆藏纸质图书的15%)和电子报刊资料;Ⅱ类小学配有数字图书(配备的数量为按要求总馆藏纸质图书的10%)和电子报刊资料数字文献应有合法数字版权和应用系统、能进行全文检索和内容摘录、兼容性好可扩展,更新及时,能正常投入使用馆藏文献中还应有一定数量的视听资料(如教学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音像光盘等)3数字文献中的单篇文章、单幅图片不作册数计入学校已接入所在市、县(市、区)教育城域网,能查找并获取数字资源库(数字图书、数字报刊、视听资料等),做到资源共享的,可不必另行购置B32文献质量(4分)1、馆藏书刊种类齐全、重点突出,有较高的科学及实用价值;严把质量关,优先采购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室)必备图书和推荐书目,严禁非法出版物流入学校图书馆;藏书结构按《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藏书分类比(详见附件5)配备;加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注重质量,防止数字垃圾,加强版权意识,并对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

2每一小项0.5分,达不到不得分每一部类藏书比例偏离规定15%的扣0.5分,最多扣1分2、藏书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平均复本数≤31每项0.5分3、图书馆每年要添置新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小学生均不低于0.5册1达不到不得分B4经费(3分)B41经费的落实与管理(3分)1、应有充足的图书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图书馆办公用品、设备添置费和学校订阅的各类报刊、教本、教参不得占用图书馆经费2查看财务凭证,按生均公用经费算每年不低于3%得2分,每低于1%扣0.5分,最多扣2分2、合理使用购书经费,有年度馆藏分析和采购计划,图书经费应能保证该类学校书(刊)年递增率,完善图书经费的管理,加强图书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0.5做好经费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的得0.5分3、有一定的经费用于馆员培训、开展读书活动等0.5查看报销凭证、活动经费预算等第三部分:C科学管理(20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C1常规管理(5分)C11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2分)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人员岗位责任制;(2)图书馆业务工作细则;(含采编、典藏、流通、阅览细则)(3)文献阅览和外借制度;(4)文献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制度;(5)对文献的剔除和处理办法;(6)统计与报表制度;(7)微机使用管理规章制度;(8)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则。

2、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全馆工作人员协作配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良好2缺一项扣1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不好每项扣0.5分C12计划总结(1分)每学期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进行学期工作总结计划总结应有业务建设安排规划、图书宣传、读书活动、专题讲座、配合新课程实施,服务教育教学活动等具体内容,应结合各项业务统计及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1工作计划0.5分,工作总结0.5分现场电脑随机抽查生均借书册数、藏书利用率、阅览室到馆率、年生均增书册数等数据C13三账登录(2分)做好书刊、音像资料的总括、个别和注销登记账册,(电脑随机打印亦可)2无登录扣0.5分,账目不清楚扣0.5分C2文献管理(15分)C21计算机管理(2分)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2抽检及现场测试,每项1分,最低扣2分C22文献分类(3分)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馆藏文献(书刊、音像资料等)进行分类,并适当掌握级次有本馆使用本,即本馆对分类法的使用规定3对文献进行分类得2分,无使用本扣0.5分,无按使用本进行分类扣0.5分C23文献著录(3分)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按《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对馆藏文献(书刊、音像资料等)进行著录,除必备字段外,还应有主题词字段。

3抽检,用国家标准著录图书达100%得3分,达90%得2分,达80%得1.5分,80%以下不得分C24文献加工排架(2分)1、文献应及时加工完毕并上架,馆藏文献上应图章齐全;书标粘贴整齐规范、同一库室颜色形状一致,索书号书写工整、清楚1图章0.5分(馆藏章、财产号均不少于2个),书标0.5分2、书架排列科学合理、整齐美观,按《中图法》体系组织馆藏文献;索书号顺序不乱;书架上大小架标齐全,类号类目标识清楚、明确1排架科学有序0.5分,架标标识醒目、清楚0.5分C25文献检索(1分)计算机管理能够满足师生进行文献检索,书目数据采用CNMARC格式,应至少能从题名、责任者、分类、主题四方面检索书目1现场检查,测试专用检索机至少1台C26期刊管理(2分)1、“教育教学类期刊”不少于报刊种类的30%,保藏有序完整,定期装订成册,合订本加工规范并流通使用2、新刊到馆要及时盖章、登录、整理,一日内上架阅览21、合订本加工规范并流通使用1分2、新刊及时加工上架1分C27文献保护剔除(2分)1、及时修补破损书刊,延长书刊使用寿命2、定期清点馆藏文献,做好清点记录,并对明显破旧、内容过时等完全无使用价值的图书进行剔除。

3、对丢失或剔除文献,应严格办理审批注销手续,及时处理计算机账、记录,做到账、书、记录一致21、文献保护0.5分2、清点、剔除1分3、有正规注销手续和记载0.5分 第四部分:D读者工作(35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D1基本服务(13分)D11借阅时间(3分)1、实行全周开放,每周≥40小时,对学生有效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2不低于1.5小时得1分,达2小时以上得2分阅读指导课安排在图书馆的上课时间可计算在内2、寒暑假期间应安排时间开馆,保证师生借阅1有安排的得1分D12借阅情况(4分)1、对读者采用全开架的文献提供方式2非全开架借阅不参评2、个人外借为主,发证率100%(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采用集体借阅方式)1发证率100%得1分,达不到不得分按年段集中借阅的每周至少安排两次以上的借阅时段3、有班级图书角并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1有班级图书角图书帐本和班级借阅记录D13借阅册数(3分)每学年书刊借阅册数生均≥13册3借阅册数每缺1册扣0.5分D14到馆率(1分)做好每天借阅人次的统计,阅览室月读者到馆率100%以上1达不到不得分D15 读者调研(2分)运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座谈、意见簿等形式)了解、掌握和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与读者的阅读需求情况、阅读倾向、文献需求和利用规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

2查看回收的问卷、座谈记录本与意见簿等材料,每学年开展一次以上读者调研的得1分,有针对性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得1分D2文献信息开发与服务(12分)D21参与教研(3分)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研各项活动如参与校本教程的研发、修订与教学工作;深入课题组活动,帮助收集校本研修和教科研课题的资料,提供专题书目信息;为研究性学习、学科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提供定题服务等3能够提供过程性资料,如相关获奖证书、专题书目、活动场景照片等得3分D22文献整理(3分)广泛搜集整理、编辑、加工校内外相关教育教研资料信息特别是课改最新信息;注意收藏本校教师论文、专著、报告和课件等资料3收集、整理、加工各1分D23二次文献工作(2分)编制教育教学题录索引等(每学期150条以上),通过在校宣传栏上张帖或在校园网上发布等形式,按专题向师生推荐使用(每学期至少一次),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2编制推荐1.5分,使用1.5分,已购买数字期刊或能连接到教育局数字期刊库并能提供随机检索的不用自行编制,以查服务为主D24参考咨询服务(2分)能指导读者查找所需资料、提供检索途径,为读者解答咨询,文献知识咨询与专题咨询要有咨询记录,主动服务。

2查看咨询记录、现场抽查;记录1分,现场抽查1分D25信息交流(2分)1、利用本馆现代技术设施,与校园网、公共网联网,通过网页,及时发布新书、教改信息、开展图书预约、续借业务、进行书评、网络导航等,为教育、教学、教(科)研服务2、能与外校进行文献信息交流(试卷、本校资料等交流)2有资料说明,每项各1分D3信息素养培养(3分)D31阅读指导(2分)每学年利用各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能够定期开设阅读课(有计划、教案)2开展新生图书馆知识教育1分;定期开设阅读课(有计划、教案)1分D32学生管理员队伍(1分)培养一批相对固定的学生管理员队伍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有培训计划,有管理、考勤制度 1查看培训计划、学生管理员花名册、活动及考勤记录等,无相关材料不得分D4参与校园文化建设(7分)D41读书活动(4分)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如开设讲座,开展书评,征文、演讲、辩论,组织读书兴趣小组活动等; 4每学期读书活动等由图书馆教师主办或协办,开展1项得1分,最多得3分; D42图书宣传(3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推荐优秀读物如定期编制新书目录和简介、进行书刊展览,根据需要编制推荐书目,专题导读书目等。

3少一项扣1分,各种类型的宣传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达不到不得分第五部分:E附加分(6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评分办法E1现代技术(1分)E11应用(1分)1、积极参与校资源库的推广使用,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2、以数字图书馆为平台,通过“校校通”的网络,实现与周边学校的资源共享1每项0.5分E2成果(2.5分)E21工作成绩(1分)1、图书馆集体或个人在图书馆业务相关的各类活动中获省、市、县(市、区)级以上奖励0.5市级以上奖0.5分,县(市、区)级奖0.25分2、图书馆工作人员获得市级以上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0.5奖状材料说明E22教育进修(0.5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0.5证书材料说明E23课题、论文(1分)1、积极进行图书资料业务科研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活动并有相关研究课题0.5市(县、区)级以上课题得0.5分,校级课题得0.25分2、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图书馆管理专业文章、图书馆专业论文参与市级以上评选并获奖或在市级以上专题交流会上作中心发言0.5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得0.2分,论文评选并获奖得0.2分,专题交流会上作中心发言得0.1分,最多得0.5分。

E3协作交流(1.5分)E31协作(0.5分)1、积极开展馆际互借、协调活动0.5查看借阅记录,做到得0.5分E32交流(1分)2、参加各级图书馆学会,在省、市、县(市、区)、校际级图书馆工作经验或学术交流中作出贡献1要有相关交流材料;参加0.5分,作出贡献0.5分E4开放时间(0.5分)E41延长开放时间(0.5分)在每周开放40小时的基础上延长开放时间0.5延长1小时以上可得0.5分E5特色服务(0.5分)E51特色服务(0.5分)鼓励创新,提供多样化的特色服务如设有特色馆藏区、主题阅览区等0.5服务有体现的得0.5分附件3福建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指标说明和备查材料要求一、 指标说明1、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查阅需要,系统汇集有关的知识材料,并按易于检索的方法排检,以便迅速提供知识信息的工具性图书其基本特征有:信息密集、资料性强、便于检索、查考为主按功能分为参考型和检索型其中参考型包括:字词典、专科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类书、政书、年历表、表谱、传记资料、地理资料、地图;检索型包括:书目、索引、文摘等2、非书资料:凡是不以书籍形态出现,供人学习、研究、参考的资料,都是非书资料。

根据其性质与制作方式,它又可分为印刷资料与非印刷资料两类印刷资料是经过印刷程序完成,并且在完成之后才能供读者利用的,包括定期性刊物、官书、小册子、图片等非印刷资料所纪录的事项,都需要经过印刷以外的方式才能制作完成,供读者利用学习包括:透明图片、唱片、录音带、幻灯片、电影片、电视录像、光盘、多媒体资料、缩影资料等,习惯上又称为视听资料3、数字图书:以电脑可读写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硬盘、互联网等)存储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必须通过电子计算机设备读取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具备图文声像结合、存贮密度高、数据检索处理速度快、高速远距离传送的特点4、数字期刊:以电脑可读写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硬盘、互联网等)存储的一种连续性出版物5、藏书结构:又称馆藏文献结构,指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学科内容、不同收藏水平的藏书间的关联组合形式,它反映藏书体系各部分的组织形式及相互关系,规定着不同学科、类型、水平的文献在藏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6、报警仪设备:指图书监测仪,利用高导磁材料的磁饱和特性进行检测监测系统中使用的是一种非晶体薄带,技术术语称为传感元件俗称传感磁条,或磁条在图书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和磁条两者缺一不可。

7、生均借书册数: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一般每学年)内,每位读者所借的书刊资料的平均量计算公式为:借阅总册数读者总数8、藏书利用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一般每学年)内,读者借阅的文献数量占馆藏文献总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读者借阅总册数馆藏书总册数)100%9、阅览室到馆率:是指在一定时间(一般每月)内,到阅览室阅读书刊的读者人数与本馆拥有读者人数之比计算公式为:(读者到馆总人数读者总数)100%10、文献分类:图书、音像资料、电子读物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并掌握适当分类级次,中学图书馆G63中等教育类下的教学参考书至少应分到五级类目,分到各学科,文学作品应分到五级以上,小学图书馆G62初等教育类下的教学参考书至少应分到五级类目,分到各学科,文学作品应分到四级以上;期刊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确定分类级次11、本馆使用本:即本馆对分类法的使用规定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对所选用的图书分类法进行调整后,适合于本馆实际情况的规范化标准本这个标准化的使用本就是本馆分类工作的依据12、文献编目: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按《中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音像资料按《非书资料著录规则》、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计算机编目以《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进行著录。

图书必须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字段:001、010、100、101、102、105、106、200、205、210、215、225、461/462、606、690、701/702、711/712、801、905;期刊必须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字段:001、011、091/092、100、101、102、106、110、200、205、207、210、215、225、326、345、430、606、690、701/702、711/712、801、905;13、阅读:指图书馆员对读者在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的活动包括提高阅读认识、扩大文献视野、普及检索方法、培养阅读技巧和提倡系统阅读等几个方面应遵循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等原则方式有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直观方式等口头方式包括个别交谈、各种形式的读者集会或文献讲座书面方式主要是运用书评、书目等文字材料或张贴宣传品直观方式则包括文献展览和运用各种声像技术手段14、课题检索服务:根据读者的特定要求对某一课题进行文献的搜寻查找15、定题服务:是咨询工作中针对某个特定课题,系统全面地检索文献资料、长期提供对口信息的一种服务方式16、二次文献:对大量的原始文献按编辑目的进行收集、特征著录和内容浓缩,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化而形成的可供检索的一种文献形式,如书目、索引和文摘等。

17、参考咨询:是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专题文献报道、情报检索服务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按读者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可分为事实性咨询、方法性咨询(又称文献知识咨询)与专题咨询三种按读者提问的方式,可分为口头咨询和书面咨询18、联机检索服务:用户采用检索终端并通过通信线路,以与检索系统对话的方式直接访问数据库,进行的文献与数据检索19、馆际互借: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在本馆读者需要时,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等,向外馆借入;反之,在外馆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请求时,借出本馆所拥有的文献,满足外馆的文献需求二、备查材料要求1)学校或教务处有关图书馆的工作(发展)计划、专题会议记录,教研组长会会议签到本2)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及专题业务活动记录3)学校对图书馆工作及其人员检查考核记录、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图书馆工作人员聘任书(或聘任合同)、专业技术考核表等资料4)图书馆人员有关阅读指导和图书馆知识的教学、教研活动资料5)图书馆集体和工作人员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宣传媒体或大会介绍图书馆的文章、录音、录像、照片和交流材料6)有关读书活动、报告会、讲座及学生获奖的材料。

7)新书介绍、题录索引及其他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二次文献资料8)师生的办证记录、阅读记录,分时间段和读者群的流通统计,师生个人年度借阅明细表,读书活动推荐图书的统计表,随机打印的有关统计表(部分样表)9)常规管理的账册应能随时打印出财产登记和馆藏业务记录有关的数据(部分样表)10)近三年图书馆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资料以上材料以最近三年的为准附件4: 电子阅览室设备配备要求序号设备名称规格要求单位配备数量/间备 注中 学小 学12班~23班 24班~36班37班~48班1服务器支持双CPU、大容量内存,可靠性高台11112UPS电源式,延时≥1小时台1 111配服务器3计算机多媒体、配耳机台≥15≥20≥45104交换机10/100M自适应台若干若干若干若干接口数量满足最低接计算机数5稳压电源3~5KVA台(1)(1)(1)(1)根据当地电网稳定性配备6网络信息口口2222上联接口7有线电视接口口11118计算机桌单人桌、与计算机配套张≥15≥20≥4510有隔音设计9视频播放设备台(若干)(若干)(若干)(若干)10彩色电视机配耳机台(若干)(若干)(若干)(若干)11打印机激光或喷墨台(1)(1)(1)(1)12椅子张≥15≥20≥4510可升降13机柜12U标准台111114灭火器只222215防雷、保安装置套111116空调台1~22~32~31根据房间面积配备数量注: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配备。

附件5: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部 类 分类比例 五大部类 22个基本部类 小学 中学 第一大类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 2% 第二大类 B哲学、宗教 3% 3% 第三大类 C社会科学总论 60% 58%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 文化科学 教育 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第四大类 N自然科学总论 30% 32%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第五大类 Z综合性图书 6% 5% 附件6: 福建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申报表学 校联系地 址邮 编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类型□I类 □II类□完中 □高中□初中 □小学办学规模班级数: _____班学生数: _____人计算机管理软件名称及版本:_____________软件注册时间: _____________借阅方式□全开架□半开架□闭架馆藏图书总数________________册生均配备图书数量________册人员情况专职人员数量:_____人 馆长素质:学历(职称)________________ 业务培训:□省级 □市级 □县级 计算机证书(名称):_________________学校自评情况评估项目分值自评得分备注A管理体制与人员建设15分B条件保障30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