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 1 1、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近代化”-是指传统是指传统农业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向现代工业工业社会转变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都发生了态度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全方位的变化,其,其核心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政治的民主化 2 2、什么事件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什么事件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3 3、这一运动的最终结局如何?导致这一结局的、这一运动的最终结局如何?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第1515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定国是诏定国是诏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历史根源 2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分析其,分析其特点特点 3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道路的曲折性 【课时重点、难点课时重点、难点】 【课时重点课时重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戊戌维新思想及康有为维新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戊戌维新思想及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思想的特点;特点; 【课时难点课时难点】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第第1515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背景一、变法的背景 2 2、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3 3、阶级基础:、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4 4、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5 5、外部因素:、外部因素: 1 1、社会根源:、社会根源: 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明治维新的示范和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示范和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 2)原因:)原因: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设厂自救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设厂自救 (3 3)影响:)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提供经济、阶级基础。
为戊戌变法提供经济、阶级基础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1 1)时间:)时间: 1919世纪末世纪末(甲午战后)(甲午战后) 联系必修联系必修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 1)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1919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付诸实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付诸实践; 3 3、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背景 :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主张:主张: 评价:评价: 意义意义: 局限:局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洋务运动的弊端的暴露洋务运动的弊端的暴露 王韬、郑观应王韬、郑观应 文化上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政治上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商战; 3 3、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 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代表作:代表作: 特点: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 课堂探究二课堂探究二: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 与与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导致中国民族资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因而,康有为因而,康有为为减少改革阻力为减少改革阻力,采取此策略采取此策略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 A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B B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C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 当堂巩固:当堂巩固: 主要先驱者主要先驱者 代表作或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或主要思想主张 康有为康有为 梁启超梁启超 谭嗣同谭嗣同 严复严复 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政治上政治上,行君主立,行君主立宪;宪;经济上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商业;文化上文化上,废科举,倡新,废科举,倡新学。
学 变法通议变法通议 “倡民权”倡民权” 仁学仁学,大胆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号召人们冲破“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号召人们冲破“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翻译翻译天演论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维新派及其思想主张维新派及其思想主张 联系:联系: 区别:区别: 都主张变法,都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都主张变法,都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思想来源;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思想来源;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与与康梁维新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康梁维新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前者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付诸实践;前者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付诸实践;后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后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信息反馈信息反馈 一、变法的背景一、变法的背景 2 2、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3 3、阶级基础:、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4 4、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5 5、外部因素:、外部因素: 1 1、社会根源:、社会根源: 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明治维新的示范和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的示范和影响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对于失败的原因众说纷最终失败,对于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 陈旭麓曾说: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陈旭麓曾说: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 也有人说:如果专横的慈禧早死或放权,或者也有人说:如果专横的慈禧早死或放权,或者光绪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或许变法能取得光绪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或许变法能取得成功 联系日本的联系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订了丧权辱国的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签约地点日本签约地点日本 马关春帆楼马关春帆楼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的内容: 1 1、割地、割地 2 2、赔款、赔款 3 3、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 4、增开通商口岸等增开通商口岸等 联系必修一第联系必修一第14课课从甲午中午战争到从甲午中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二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康有为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康有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维新思想的特点? 材料一材料一 托古改制即把托古改制即把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与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相结合 小组学习:课堂探究一小组学习:课堂探究一 课堂探究二课堂探究二: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 1 1、康有为在、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A A、改变孔子儒学宗师的形象、改变孔子儒学宗师的形象 B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C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 D、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C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则与外人商战 郑观应郑观应 盛世危言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盛世危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