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木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阿宝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10页
文档ID:155389855
护木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0

护木修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作业条件1.1天窗点外作业1.2作业时间:根据工作量确定2.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作业负责人为班长及以上人员,作业人员经段级培训合格的桥路工或劳务工2.2人员配置作业负责人1名,作业人员数量根据方案确定,防护员2-4人3.作业机具电线、照明设备、接线板、腻缝灰刀、木工桶、木块、铁钉、皮老虎、钢筋钩、经防腐处理的木片、浆膏浸麻刀、煤焦油、氟化钠、木工斧、削平扁铲、斜铲、手锯、棕扫、小铁勺、扁油刷、小油桶、紧线器、克丝钳、手锤、钢卷尺、直角尺、2.5-3mm镀锌铁线、石笔信号旗(灯)、作业标、通讯设备(对讲机)4.配合要求车务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无计划或超范围作业,造成行车事故5.1.2机具、料具侵入限界,造成行车事故 5.1.3高处作业时向下抛掷料具,造成行车事故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需上道或穿越线路时,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致使作业人员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伤害5.2.2横越线路未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上道前未严格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造成机车车辆伤害5.2.3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安全帽、安全带,造成人身伤害。

5.2.4违章坐卧钢轨、枕木头、道床,违章钻车、爬车,造成人身伤害5.2.5列车通过时,避让距离不够,列车坠物伤人 5.2.6 电器设备、线路状态不良,使用未装触电保护器的各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设备,维修电器设备未执行持证操作、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造成触电人身伤害;5.2.7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人身伤害; 5.2.8 在无人行道桥上拧动护木螺栓及勾螺栓时向桥外方用力,坠落造成人身伤害5.2.9作业时遇六级以上大风未停止作业,造成行车事故及人身伤害;6.防护要求6.1区间作业时,设置“三位一体防护”: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6.2站内作业设置“两位一体防护”: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7.作业程序7.1 点名分工 作业负责人组织防护员、作业人员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内容、主要技术标准、安全事项、作业时间、人员分工、作业人员行走路线,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根据当日作业项目进行全员安全预想要明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和两端防护员及联络防护员(根据需要)点名完成后集体呼口号7.2 工(机)具检查 作业人员对工(机)具性能及安全性检查确认,防止将损伤的工(机)具带入作业现场,影响作业进度和质量。

对安全绳(带)进行检查,与劳务工负责人共同签认7.3 设置防护 7.3.1防护员必须由经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7.3.2现场防护员及两端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防护备品7.4人机转移 7.4.1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7.4.2需汽车运输时,乘坐有运营资质的载人汽车,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7.5 作业准备 根据分工分配工作任务及工料具7.6上道作业7.6.1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7.6.2基本作业 分孔逐根根据调查失修护木的工作量,按修理项目、部位标出符号7.6.3护木腻缝1.清缝:用小扁铲、小钢筋钩彻底清除桥枕桥面上和裂缝中的旧腻料及污垢,用毛刷将护木表面清扫,并用皮老虎吹干净 2.堵缝:用经防腐处理的木片或浆膏浸麻刀填塞较大裂缝,并堵塞通向护木头、孔眼和削平槽口处的裂缝端头,防止浆膏外流 3.配置浆膏:按质量比1:1称出煤焦油和氟化钠的用量;把煤焦油加热到35摄氏度至 40摄氏度(40 摄氏度开始冒小气泡);慢慢地加入氟化钠,同时不断搅拌,至均匀为止;煤焦油加热超过35 摄氏度以上时会变稀,氟化钠容易沉淀不好使用,如煤焦油过稠调成的浆膏在刷时不易灌涂,可适当增加煤焦油的比例,一般选用 1:1.5(氟化钠:煤焦油),为防止氟化钠沉淀,使用时应经常搅拌。

4.灌缝:用小油壶或铁勺将浆膏灌入;第一次灌满后,经列车震动后下沉,要灌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灌缝无下沉为止,用小抹子将腻子刮平 7.6.4护木涂油1.配置防腐油:氟化钠与煤焦油按 1:(1-1.5)(质量比)搅拌均匀 2.铲除护木表面污垢、赃物,并清扫干净 3.气温低时,可将防腐油或煤焦油用水溶法加热至 35 至 40 摄氏度 4.灌缝、镶补、削平作业完毕 5.用扁油刷沾防腐油或煤焦油均匀地涂刷于护木顶面,对细小裂纹多刷几遍,使防腐油或煤焦油嵌入缝内 6.刷防腐油:涂刷时应经常搅拌 7.6.5挖补护木1.画线:画出腐朽损坏部位的长、宽、厚线条,去腐彻底,挖除量要少 2.开槽:锯凿腐朽部分,并仔细铲修平整,槽口平整 3.制作镶板 (锲形或燕尾式): 按镶补尺寸画线下料将下好的镶板放在已挖凿好的槽口上比试,并进行细修 4.防腐处理:各新挖凿面及镶拼面用防腐油涂刷均匀 5.镶补、钉牢:①镶入新板,用铁钉或木钉钉牢②镶嵌密贴无缝隙 7.6.6护木削平1.检查护木,对护木螺栓垫圈切入木质深度在 3mm 及以上的,进行削平 2.画线:清理表面裂缝中的砂石、泥土,以防损坏锯条、铲刃,然后画切口线(以铁垫板两侧边缘各30~60mm处为宜),切口与轴线垂直。

3.锯口:用手锯按切口线轻锯一水平切口,深度比垫板底面底1~2mm,外侧锯口应稍深,以便削出排水坡度4.削平:扁铲与木质面约成30度角,用力斜向削平,再找细找平7.6.7护木槽口加楔1.根据调查的护木空隙情况,劈制相应的木楔,连同斧、刀、锯、凿、铲刀、铁线钉、及小油桶等,放在提篮内上桥作业 2.用铲刀修整护木槽口并清理油垢 3.选用相应的木楔、楔形头沾煤焦油后从大空隙两端分别打入 4.截锯外露木楔、并钉牢,清扫木屑 5.木楔白茬用煤焦油涂刷,不得污染桥面 7.6.8护木捆扎作业1.画线定位:在护木劈裂处垂直于轴中心线画线 2.制作铁线钉:用直径 3-3.5mm 镀锌铁线截取 50mm,弯制成 U 型马钉若干个,截取铁线两端时应切成尖形 3.护木端头有大于 3mm 裂缝及新设置或更换的护木端头,长度超过 300mm 时,应用夹枕器紧夹护木,使裂缝愈合 4.捆扎时,先将铁线一头弯成 90 度、长 200mm 的弯钩,钉入侧面距顶面 40mm 处,再将铁线绕护木 2-3 圈,用紧线器拉紧铁线,边捆扎边用手锤敲打铁线,使其与护木表面密贴、方正、捆紧 5.捆紧后,分别用扒钉将两端钉牢 6.剪断铁线,为防止松弛,应将铁线弯成后打入另一侧面。

7.7验收7.7.1严格执行“工完料尽”制度对不能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7.7.2作业负责人检查是否有工(机)具侵限7.7.3根据质量标准对作业内容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7.8撤除防护作业负责人检查工料具及人员下道完毕后,待人员、工(机)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撤离防护8.质量标准8.1 护木腻缝8.1.1护木表面无污染,并清扫干净 8.1.2缝饱满,平整顶面 2mm 以上裂纹漏灌处所不超过5%,缝口凹陷深度不超过 3mm 8.1.3浆膏和防腐油或煤焦油按规定比例配置,稀稠程度适中 8.1.4涂刷均匀、无漏涂、无流淌、不露底 8.2护木涂油8.2.1护木表面污垢、脏物清除彻底 8.2.2护木顶面涂油无遗漏 8.2.3涂油表面均匀、无漏涂、不流淌、不露底 8.2.4防腐油不污染钢梁 8.3挖补护木8.3.1腐朽损坏部位挖除彻底,木材损失最小,断面尺寸整齐 8.3.2镶板嵌紧,镶补面平整、密贴,镶拼缝宽小于 1mm 8.3.3镶拼牢固,钉牢无松动、劈裂 8.3.4防腐油涂刷均匀,无漏除 8.4护木削平8.4.1削平槽口长 150mm,宽 15-20mm 8.4.2槽口切线与护木垂直,削平后锯口无遗痕。

8.4.3削平面平整,横向两侧较中间处低 1-2mm,无砍削伤痕及毛刺,铁垫圈四周无积水 8.4.4削平面腻缝平整,涂防腐油均匀,无流淌 8.5护木槽口加楔8.5.1木楔端头削成楔形,端头楔形长度不超过 30mm,其余部分为直杆,木楔全长为 90mm左右 8.5.2木楔较槽口空隙稍宽,打紧加实 8.5.3打进木楔和外露部分,锯切平整与护木面相平 8.5.4用铁线钉钉牢(用 35mm 或 50mm 铁线钉,根据木楔大小选用) 8.6护木捆扎作业8.6.1捆扎位置正确,铁线应垂直于轴线 8.6.2捆扎铁线紧牢,无松弛,表面裂缝小于 2mm 8.6.3捆扎铁线无重叠、分开、歪斜 9.作业流程作业准备----防护就位----标记作业内容----分类别修理护木----清理料具、撤出防护。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