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文大全15 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欧美竞争对手的比较研究范旭东,秦春波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150008)摘 要:为促进中国男篮的竞技水平,缩短中国篮球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笔者通过对第15 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与其竞争对手比赛技术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较深入地探讨了 此届中国男篮与美国、意大利、希腊等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指出了中国男篮在技战术方面 的一些不足,以期为我国篮球整体训练水平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关键词:世锦赛,中国男篮,技术统计15届男篮世锦赛于8月19日至9月3日在日本五个不同的城市举行,共有24支球队进行了75场比赛,冠军直接获得北京奥运男篮赛资格中国队在此次世锦赛上共与竞争对手进行了6场比赛,战绩为2胜4负,位列此次世锦赛的并列第9名虽然世锦赛后,中国队的世界排名 有所上升(由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笔者通过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的观察、技术统计整理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量化解析中国男篮 与世界强队之间所存的优势与差距,旨在对中国男篮的进一步提高有所裨益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5 届男子篮球世界锦标赛上与中国队交手的 6 支球队,分别为美国、意大利、塞内加 尔、斯洛文尼亚、波多黎各、希腊。
并且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队与欧美竞争对手的差距,在 技术统计数据中去除了 2 场胜的比赛,同时去除了以较小比分落后的同波多黎各的比赛,而 主要以中国同美国、意大利、希腊的三场比赛为主要依据数据来源为 FIBA 和中国篮球协 会的官方网站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和中国期刊数据库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获取研究数据与信 息1.2.2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 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1.2.3 观察法:对中国队在2006男篮世锦赛的6场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现场观察和比较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中国男篮和竞争对手基本情况对比此次世锦赛中国男篮共进行了6场比赛,其中小组赛5场比赛,八分之一决赛的1场比赛 在和中国男篮交手的这6支球队中,包括本届世锦赛前三名球队两支,分别为希腊(亚军) 和美国(季军),还包括现排名世界前八的意大利队本文将中国队与这三支欧美强队的基 本情况和比赛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求寻找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其球 员的身高、年龄等基本情况对比见表16-表 1 各队基本情况对比(平均值)球队 N 身高 年龄 后卫 前锋 中锋身高年龄身高年龄身高年龄中国12203.623.219021.620523213.626.3美国12202.725.220325.520326.9200.621.3意大利12198.626.7520027.619024.7204.627.0希腊12200.126.1200.325.5197.32820322P>0.05P<0.05由表1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国家男篮在身高方面以与美国、希腊、意大利等世界强队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差异性表现为不显著,并且还存在一定的身高优势。
这可能与中 国男篮身高超过2m的球员占到了全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中国男篮身高在210cm以上的队员 就有4名,其中身高226cm的姚明更是此次世锦赛所有球员的最高峰;虽然后卫队员的身高 明显低于个世界强队的平均水平,但在前锋、尤其是中锋队员表现出来的身高优势却不容小 视由此可见,身高问题已不是影响中国男篮成为一流强队的主要原因但在年龄方面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却让人担忧,在此届世锦赛参赛的24支球队中,中国 队既是身高最高的一支球队,但又是年龄最小的一支球队,平均年龄只有23岁根据高明发(2000)对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年龄的研究成果[1]:优秀篮球运动员初步成才年龄应在20~23 岁之间,最佳竞技年龄在 25~28 岁之间此届中国男篮只有中锋队员平均年龄处于 最佳竞技范围,而后卫、前锋均处于初步成才阶段;而后卫队员的年龄劣势更为明显,如中 国男篮的后卫队员陈江华只有17岁队伍的年轻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场技术发挥的稳定 性,这一问题在中国男篮此届世锦赛的6场比赛中均有所体现2.2 中国男篮和美、意、希等强队攻守能力比较笔者通过得分方式,前篮板、后篮板、总篮板、助攻、犯规、抢断、失误、盖帽等八项 技术指标对比结果(见表2、表3),比较分析了中国男篮和美、意、希等强队攻守能力之间 的差异。
表 2 中国队同欧美竞争对手比赛得分方式情况对比球 队二分(中/投)%三分(中/投)%罚球(中/投)%总命中率中国52/10649.123/6137.750/6280.654.6%场均得分34.646.62330.916.722.5美、意、希80/1605027/6144.359/7677.655.8%得分53.353.3272719.719.7表 3 中国队同竞争对手比赛八项技术指标对比(平均值 )球队前篮板后篮板总篮板助攻犯规抢断失误盖帽得分失分中国921301222.32.720.34.374.3100美、意、希14.318.332.3202313.36110074.32.2.1 进攻能力现代篮球理论认为,谁如果控制了3 S区及周围区域(即2分球区域),谁就控制了比赛由此可见,此区域的攻防对于篮球比赛的重要性[2]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男篮 的2分球命中与欧美强队之间的差距不大(49.1%比50%),但是由于出手次数明显少于对手, 致使在2分球方面,平均每场得分落后对手多达6.7分作为中国传统优势技术的3分球,在 此届世锦赛中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命中率低于对手近7个百分点,造成平均每场落后对手4 分,这与上届世锦赛时中国男篮在3分球方面的技术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14届世锦赛中国 男篮对阵阿根廷、德国、新西兰、美国等欧美强队时,3分球平均命中率高出对手4个百分点, 单场3分球贡献平均高出对手7.4分[3][4]),这充分暴露了此届男篮外线队员进攻能力不强的 弱点。
虽然中国男篮的罚篮命中率高出对手3个百分点,但由于罚篮次数明显少于对手,最 终在通过罚篮得分上平均每场还落后3分并且通过对中国男篮同美国、意大利、希腊的三 场比赛录像和技术统计分析,还发现中国男篮在整体协同进攻上和美、意、希等世界强队之 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助攻这一技术指标上,中国男篮的助攻次数平均每场少于 对手8次之多,总助攻次数只有对手的60%;这也反映了中国男篮的技术薄弱环节之一:即 快速由守转攻能力差和队员之间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创造得分机会并转化为分值的能 力不强的弊病并且在得分方面,中国男篮单场平均得分为74.3分,落后对手25.7分,况且 姚明平均每场为球队贡献25.3分(占球队平均每场得分的三分之一有余),在充分体现其个 人光辉的同时,也映衬出了中国男篮队员个人能力的不均衡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美国、希腊等强队球员个人能力基本相当,甚至其板凳球员(替补球员)也是功力不俗从 比赛录像的观察和失误次数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男篮在各场比赛中失误频繁,单场平均失 误次数是对手的3倍多,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或直接造成对手得分,从而使球队的整体攻 击力下降究其原因,主要与年轻球员的基本功不扎实和大赛时的心理稳定性较差有关。
2.2.2 防守能力 通过对表3中的抢断、犯规、盖帽等技术指标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在抢断方面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中国队平均每场抢断次数落后对手10次之多,抢断的成功率只有对手20%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主要有两方面 的原因,一是中国队队员在快速移动中传接球的能力差,给对手提供了更多的抢断球机会; 二是因为中国队的防守理念(防守理念的差异:世界强队着重强调对攻方组织发动阶段的防 守效果,在整个防守过程中始终对球施加压力;而中国队的防守比较侧重进攻结束阶段的防 守,以干扰对手的投篮为目的,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身体素质、断球意识、断球技术、 防守的攻击性等不如对手,自己不能够利用机会抢断球中国队平均每场犯规次数略少于世 界强队(22.3次比23次),主要原因是中国队防守攻击性不强,由于自身速度慢,不敢大胆 的采用贴身紧逼防守,不敢主动与对手进行身体对抗,所以与对手的身体接触相对较少,而 造成犯规次数稍少于对手虽然中国男篮凭借内线队员的绝对身高优势,在盖帽这项技术上 明显好于美、意、希等世界强队的平均水平,但依然是孤掌难鸣,无法挽回整体防守上的被 动局面。
2.2.3 篮板球争夺能力 篮板球不仅意味着一次成功的防守,更代表着新一轮进攻的开始,故有人把篮板球喻为篮球比赛的生命线从表2、表3所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对手总投篮次数单场超过我们20余次的基础上,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总篮板球差距表现并不明显(30比32.3),相对14届世锦赛(平均每场27.3个篮板)而言,中国男篮在篮板球一项上有了些许进步,这与本届中国男篮姚明、王治郅等身高占绝对有优势的内线队员和易建联等年轻队员较有冲击力 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是,仔细分析中国男篮的篮板球构成,又发现了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 虽然中国男篮在总篮板球数上与对手的差距不明显,但是中国男篮的篮板球结构上却存在一 定的问题,在争夺比较激烈的进攻性前篮板球上,中国队存在明显的劣势,平均每场落后对 手5.3个;而在比较容易获得的防守性后篮板上,在我们的内线队员身高明显占优势的条件 下,平均每场只多于对手2.7个,这也从侧面暴露了中国队员挡人的意识不强,身体对抗能 力差,在抢篮板球时不敢于对方球员主动对抗,缺少每球必抢的顽强作风的弱点而很更多 时候只有姚明一人在争抢篮板球,而其他队员只充当了篮板球的看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 损了中国男篮在身高上的优势。
2.3 各位置球员技术差距比较现代篮球运动的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场上队员的位置限制逐渐模糊,这也是篮球队员个 人能力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从表4(中国队同欧美竞争对手各位置球员技术对比情况) 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和世界强队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中锋位置 上,中国男篮与美、意、希等世界强队相比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与中国男篮拥有姚明这样 的世界顶级中锋有直接关系,虽然中国男篮中锋队员以平均每场得分30.3分(姚明个人单场 平均得分25.3分),得分贡献率占球队的40.8%高踞各队之首,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球队对姚 明的过分依赖,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各位置球员的得分能力,限制了中国男篮整体水平的提升 前锋队员在投篮的命中率上高出对手4.6个百分点,只是由于在比赛投篮次数的限制,在得 分上每场落后了对手8分;抢断能力与对手相比略显不足,并且失误偏多,可见中国男篮的 前锋队员还需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而从其他技术指标统计分析来看,中国前锋队员与世界 强队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男篮三个位置的球员中,与世界强队之间差 距最明显的是后卫队员;而后卫作为篮球比赛场上进行组织与联系球队所有队员进行攻击与 防守的人,又恰恰是整个球队能否发挥出技战术的关键。
从中国男篮本届世锦赛上后卫球员 的临场表现和技术统计分析来看:中国男篮后卫队员投篮命中率不高(落后对手8个百分点), 得分能力不强(平均每场得分不足美、意、希等强队后卫队员得分的一半),助攻能力差(平 均每场助攻次数少于对手6次);失误频繁(每场失误多于对手5次),而这些失误主要是由 于运球、传接球不及时和在对手逼抢时不能合理运用身体造成的造成这些不利因素的原因 可能与后卫队员年龄偏低,基本功不过硬,缺少大赛经验等因素有关,可见这些年轻的队员 心理素质和技术细节亟待提高和完善,还需在国内联赛和国际赛场上多加磨练表 4 中国队同欧美竞争对手各位置球员技术对比情况球队 位置 二分 三分 罚球 总命 得分 占全队 前 后 总 助 犯 抢 失盖命中率 命中率 命中率 中率 得分率 篮板 篮板 篮板 攻 规 断 误帽中 后卫 50% 42.8% 60% 47.5% 22.3 30% 1.3 5 6.3 4.3 7 1.3 7.30国 前锋 53.6% 33.3% 80.9% 66.7% 21.7 29.2% 4 7.3 11.3 6.3 7.6 1 60队 中锋 46% 33.3% 83.3% 57.4% 30.3 40.8% 3.7 8.6 12.3 1.3 7.6 0.3 52.3美 后卫 53.6% 48.6% 73.9% 55.8% 48.3 48.3% 4 7.6 11.6 10.3 5.6 7.3 2.30.3意 前锋 57.1% 25.0% 78.0% 62.1% 29.6 29.6% 5.6 6.3 11.9 7.3 7.3 3.6 1.70.3希 中锋 38.8% 50.0% 83.3% 47.9% 22.1 22.1% 4.7 4.3 9.0 2.3 6.7 1.3 20.33. 结论与建议(1)中国男篮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除中锋球员处于最佳竞技年龄阶段外,其余两个 位置的队员过于年轻化,表现大赛经验不足、临场心理稳定性差的不足。
建议在国内联赛和 训练中注意加强对年轻球员的磨练,加速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尽快适应高水平的世界大赛, 实现中国男篮整体竞技水平的提升2)在本届男篮世锦赛中,中国队表现出了进攻得分能力不强,并且在防守上与世界 强队之间尚有相当差距建议在训练中除注意个人技术能力的提高外,加强球队各队员之间 的相互配合得分的训练,充分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不应该把球队的命运寄托在某一名球星 或球员的身上;而在防守上,不仅要提高球员的个人防守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彻底转变球员 的防守理念,以缩短中国男篮与世界一流球队之间的差距3)中国的中锋球员和世界强队同位置的球员相比已经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而前锋 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不显著,而后卫队员的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与对手因此,在今后的训 练中,要重点加强后卫队员的技术和战术训练,加快后卫队员的成材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期 待中国男篮在发挥中锋优势的同时,实现多点开花,真正具备和世界一流强队抗衡的实力参考文献[1]高明发. 对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0(5): 38—42 [2]叶国雄等. 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郑颐乐,孙红伟. 从第 14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量化分析中国男篮[J]. 山东体育科技,2004(1):15—17[4] 隗金水 , 张超才 . 中国男 篮参加 2002 年世界篮球锦 标赛的技术 统计分析 [J]. 广州体育学院学 报,2003(3):61—64[5] 孙民治 , 等 . 21 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 —— 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 策 . 体育科 学,2001(1):44—46[6]毕仲春,郭永波,陈丽珠.篮球技术的理论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125—1127 [7]姜明,王武年.当前世界高水平男子蓝球运动防守技术特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562—564Comparison Research Between Chinese Team And Europe& America Competitors in 15th Male Basketball World ChampionshipsFan Xudong, Qin Chunbo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the Chinese male basketball team's athletics and reduce between theChinese basketball and the world strong team's disparity, the author through to competition technology statistical data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ale basketball team and the competitor in 15th session of male basketball world championships , thoroughly has discussed the disparity between Chinese male basketball team and US, Italy, Greece in 15th session of male basketball world championships, had pointed out some insufficiencies of the Chinese male basketball team in technique and tactical aspect, provides the valuable theory instruction take the time as our country basketball whole training level promotion.Keywords: World Championships; Chinese male basketball team; Technical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