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学期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十几个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喜欢挑战难题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尤其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得很熟练但是分数不能代表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头疼的是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进度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二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 教参建议课时数 计划 课时数 周 次 备注 一、位置 4 5 1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 15 3--5 三、图形的拼组 2 3 6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8 10 7-8 五、人民币的认识 4 6 9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5 19 10--14 五一长假一周 七、认识时间 3 4 15 八、找规律 4 5 16 九、统计 3 4 17 十、总复习 5 8 17-18 合计 60 80 18 说明: 1、教参建议课时数是指《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的课时数 2、计划课时数是指根据本校(或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计划采用的课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