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3月15日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版)编制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2017年3月《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标段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组成人员名单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序号姓 名技术资格专业资 历签 字12345678险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z.-目 录第1章概述11.1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1评估目的1评估原则11.2 评估依据2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1.2.2 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21.2.3 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21.2.4 评估对象3第2章工程概况42.1 概述42.2 地形地貌42.3 地质构造、地震42.4 水文地质条件52.5 不良地质6第3章评估过程及评估方法73.1 评估过程73.2 总体风险评估83.2.1 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方法83.2.2 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13总体风险分级标准14专项风险评估143.3.1 一般要求143.3.2 风险源辨识153.3.3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16第4章总体风险评估204.1 K7+860~K7+980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204.2 DK0+550~DK0+730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23第5章专项风险评估26风险辨识26风险分析265.3 风险估测27第6章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30一般要求30重大风险源评估思路30重大风险源确定30风险矩阵的建立316.5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评定326.6 K7+860~K7+980路堑高边坡开挖风险估测346.7 K7+860~K7+980路堑高边坡重大风险源汇总38第7章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39风险源控制措施39高边坡路堑安全施工原则39路堑开挖安全措施39覆盖层开挖安全措施40边坡石方开挖安全措施40滑坡预防及处理措施41雨季、冬季施工安全措施41爆破安全措施427.1.8 弃渣运输安全管理措施457.1.9 物料提升安全措施46边施工边通车应对措施46自然风险47其他风险源采取的对策48边坡开挖施工安全措施及建议48事故应急预案50报警和联络方式50各类事故的抢险措施(预案)50工程施工安全措施527.4.1 安全管理措施527.4.2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措施527.4.3 施工机械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547.4.4 现场布置的安全技术措施557.4.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557.4.6 消防安全技术措施577.4.7 环境保护59第8章评估结论60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60重大风险源存在部位及方式60评估结果分析60. z.-第1章 概述1.1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
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工程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从路基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护施工等各方面对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以上的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辨识和评价,提出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改善施工条件,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1.2 评估依据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47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9号<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修订>)《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6】第6号)1.2.2 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全册)。
《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3 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1.2.4 评估对象1、高于20m的土质边坡、高于30m的岩质边坡;2、老滑坡体、岩堆体、老错落体等不良地质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m的边坡;3、膨胀土、高液限土、冻土、黄土等特殊岩土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m的边坡;4、城乡居民居住区、民用军用地下管线分布区、高压铁塔附近等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地段开挖形成的不足20米的边坡本次评估的对象为集通高速JTL02合同段内的路堑高边坡工程。
经评估小组现场地质勘察、勘探,结合《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JTL0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讨论研究后得知本合同段高于20m的边坡共7处,高于30m的边坡共2处,且全部为岩质边坡具体段落见表1.1表集通高速高边坡路堑工程概况名称起止里程路堑长度(m)路堑高度(m)路堑 分级地质高边坡路堑工程K7+860—K7+980右侧120344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K15+510—K15+600右侧903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K15+600—K15+810右侧2103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K16+170-K16+278左侧1083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AK0+190-AK0+382右线 1923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DK0+440-DK0+480右侧404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DK0+550-DK0+730右侧1804级岩质边坡综上所述,故本标段所需要评估的对象为2处高于30m的岩质边坡具体评估段落见表1.2表1.2集通高速高边坡路堑工程概况名称起止里程路堑长度(m)路堑高度(m)路堑 分级地质高边坡路堑工程K7+860—K7+980右侧120344级岩质边坡高边坡路堑工程DK0+550-DK0+730右侧1804级岩质边坡第2章 工程概况2.1 概述集安至通化高速公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鹤岗至大连国家高速公路(G11)的重要组成路段。
本项目是通化市连接集安市旅游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东北地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集双高速集安至通化段连接线工程JTL02标段路线起点桩号K7+200,终点桩号K23+700,路线全长16.503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m,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本合同段承建隧道2座:高台子隧道(2792/2757m),五女峰隧道(3321/3289m);桥梁3952.36米/16座,涵洞共计833.7米/24道;五女峰互通一座;同时承担K0+166-K23+700段(长23.287公里)路面工程(包含场区及收费广场路面、预埋管线及基础工程)的施工2.2 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地处长白山系老岭山脉向南延伸地带,山脊逐渐向东南方向低落,北高南低地势最高为本合同段的终点五女峰隧道,海拔1109.65m,相对高程一般在200m~800m 之间,地势最低为本合同段起点山城村,海拔238.808m,属低侵蚀构造中低山地,总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格局全线内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山多地少2.3 地质构造、地震本项目位于中朝准地台(Ⅰ)铁岭—靖宇(Ⅰ11)和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Ⅰ12)两个Ⅲ级构造单元的西南部,主要发育一条岩石圈断裂(集安-松江岩石圈断裂)及一条北北东向壳断裂带(即红土崖-蛟河断裂带)。
1)集安-松江岩石圈断裂:该断裂带由辽宁省沿鸭绿江进入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地区,向北东经延边地区的松江-明月镇,越天桥伸向省外进入黑龙江省省内长达500km,总体走向45°~50°以发生在中生代及前中生代地层和岩浆岩中断续出现的压性断裂构造为主,局部控制晚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沉积其西南段基本沿鸭绿江延伸,主体在集安一代,断裂附近岩石及其破碎,受糜棱岩化,地层产状凌乱,断裂倾向北西,倾角60°~80°该断裂与路线起点相交于K3~K7公里范围内,该断裂为非全新活动断裂,无明显新构造活动迹象,断裂构造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对项目建设影响不大2)红土崖—蛟河断裂带:该断裂带由辽宁省进入吉林省通化地区红土崖一带,岩北北东方向延伸,一直伸向黑龙江省由一系列压剪性断层组成切割两个Ⅰ级构造单元,构成规模较大的断裂带吉林省内长达400km,宽30~40km这条断裂带生成于侏罗纪,多次活动,并切割敦一密深断裂该断裂带由多条近平行的北北东向断裂组成,路线区域内其影响范围大,里程桩号为K19~K60公里约40公里范围,主要影响是控制了沿线地层的沉积建造,构造断裂带附近岩石糜棱岩化较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该断裂带为非全新活动断裂,无明显新构造活动迹象,断裂构造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对项目建设影响不大。
境内地震与鸭绿江断裂带活动关系密切,近期鸭绿江断裂带震级最高为里氏4.2级(1965年5月30日),震中位于朝鲜狼林山,距集安市36公里近三十年来,全市50公里范围以内,发生3级以上地震3次,其余均为1~3级小震,本区没有Ⅵ以上地震历史记载根据建设部[1993]13号文、吉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吉建抗字[1993]4号文规定、《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和《中国地震区规划》GB18306~2001,本区设防标准为50年超越10%的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属于构造稳定地区2.4 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已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为主,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气候对地下水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标志位降雨和降雪,使其地下水具有周期性与季节性变化,与其相应的潜水位及间歇性的泉水涌量也随之变化在洪水季节,由于河流水位升高,孔隙水还要暂时接受河水的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为水平径流、垂直蒸发,地下水从高处向地处流动,其径流方向与地形基本一致,由上游及山脉两侧流向河流,或以泉水的形式流出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其次蒸发和人工取水也是地下水的一种排泄方式。
路线途经地区地下水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砂卵石孔隙潜水分布于现代河床漫摊阶地内,埋深一般1-5m,个别深达10m以下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变大基岩裂隙水富存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裂隙中,分布极不均匀,个别地点以泉水的形式露出地表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Mg与HCO3-C1-Ca-Mg型,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一般为0.4-0.9克/升,属淡水2.5 不良地质根据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结果,场区未见不良地质现象第3章 评估过程及评估方法3.1 评估过程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安监发【2014】266号,以下简称《指南》)所作的明确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流程:图3.1 集通高速JTL02合同段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3.2 总体风险评估3.2.1 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方法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建设规模、地质条件、诱发因素、施工环境、资料完整性等5类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表3.1 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类评估指标分级基本分值权重系数γij评估分值*ij说明分值范围取值建设规模*1边坡高度*11土质边坡H≥40m,岩质边坡H≥60m75~100R11γ11*11=R11×γ11(1)土质边坡H≥60m、岩质边坡H≥80m 时,基本分值确定为100,其他分值可按高度线性内插计算取值。
2)在每一档分值给定时,当单级坡(两碎落台间距)土质边坡h≥12m、岩质边坡h≥15m 时取大值;当单级土质边坡h≤6m、岩质边坡h≤8m 时取小值;当单级土质边坡高度h=8m、岩质边坡h=10m 时,取中间值其他情况按分级高度线性内插3)当用上述两种标准给定分值不一时,采用大值土质边坡30m≤H<40m,岩质边坡40m≤H<60m50~74土质边坡20m≤H<30m,岩质边坡30m≤H<40m25~49土质边坡H<20m,岩质边坡H<30m0~24坡形坡率*12路堑边坡超过所在自然斜坡比拟坡度值Δα≥15°75~100R12γ12*12=R12×γ12自然坡斜坡的比拟坡是广义的概念,可选择当地极限稳定坡、稳定坡或所在自然坡的坡度Δα ≥25°时,分值为100,其他分值可按Δα 实际值线性内插取值10°≤Δα<15°50~745°≤Δα<10°25~49Δα<5°0~24地质条件*2地层岩性*21易滑及软弱地层75~100R21γ21*21=R21×γ21易滑及软弱地层,是指煤系地层岩组、泥质岩岩组(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泥灰岩、页岩等)、残积层、第四系重力堆积层;基岩,是指除去“易滑及软弱地层”的基岩;地层分布复杂者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全风化层基岩50~74强风化层基岩25~49弱风化层基岩0~24坡体结构*22坡体中存在顺坡向缓倾的软弱结构面或组合体贯通75~100R22γ22*22=R22×γ22根据结构面贯通性和发育程度取值缓倾的软弱结构面是指结构面的倾角小于路堑边坡坡角结构面及其组合面的倾向与边坡倾向之间的夹角β=0°取大值,β=45°取中间,β=60°取小值,其它的值建议用线性内插法确定不贯通50~74坡体中存在顺坡向缓倾的硬性结构面或组合体贯通不贯通25~49坡体中存在其他方向结构面,且贯通和发育坡体中其他方向的结构面,不贯通,不发育0~24地下水*23边坡下部0.25H 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且无排水措施75~100R23γ23*23=R23×γ23根据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和地下水的类型及边坡体的储水构造确定基岩承压水取大值,基岩裂隙和土层孔隙潜水取小值边坡中下部(0.25~0.5)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50~74边坡中上部(0.5~0.75)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25~49边坡上部(0.75~1.0)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0~24诱发因素*3施工季节*31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超过800mm75~100R31γ31*31=R31×γ31(1)土质边坡H≥60m、岩质边坡H≥80m 时,基本分值确定为100,其他分值可按高度线性内插计算取值。
2)在每一档分值给定时,当单级坡(两碎落台间距)土质边坡h≥12m、岩质边坡h≥15m 时取大值;当单级土质边坡h≤6m、岩质边坡h≤8m 时取小值;当单级土质边坡高度h=8m、岩质边坡h=10m 时,取中间值其他情况按分级高度线性内插3)当用上述两种标准给定分值不一时,采用大值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大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600-800mm50~74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中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300-600mm25~49旱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小雨或不降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不超过300mm0~24自然灾害的影响*32自然灾害频发75~100R32γ32*32=R32×γ32自然灾害指施工区域暴雨、洪水、泥石流、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施工取大值自然灾害多发50~74自然灾害偶发25~49自然灾害很少0~24施工环境*4工程措施类型*41抗滑桩75~100R41γ41*41=R41×γ41本指标只考虑边坡处治采用单一的工程措施一个边坡采用多种工程措施时,取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措施对应的分值,并酌情提高取值锚固工程50~74注浆类工程25~49挡土墙工程0~24周边环境*42在坡顶开挖线以外0.5H 、路基下方1.0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75~100R42γ42*42=R42×γ42上边坡为土质、岩层产状顺层的边坡取大值;岩质边坡岩层产状反倾的边坡取小值。
下边坡位于沟谷地带、地形较陡的、有河流水体的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如果上下自然边坡高陡,虽离路堑边坡水平距离较大,但也受到影响的,应酌情提高指标取值在坡顶开挖线以外1.0H 、路基下方1.5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50~74在坡顶开挖线以外1.5H 、路基下方2.0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等设施25~49设施位于上述范围以外0~24资料完整性*5地质资料*51每个高边坡工点有一个或没有勘察断面,每个断面仅有1 个或没有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75~100R51γ51*51=R51×γ51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清楚,岩土计算参数选取依据充分的取小值;调查分析不太清楚、依据欠充分的取大值;缺乏调查分析,无依据的提高一档进行指标赋值,最高分为100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有2个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50~74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有3个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25~49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有3 个钻探和挖探点0~24设计文件*52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不完整75~100R52γ52*52=R52×γ52完整的图件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断面图、结构图及大样图等。
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较完整50~74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有计算参数,有边坡破坏力大小( 如滑坡推力),有破裂面位置25~49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很完整,有计算参数,有边坡破坏力大小(如滑坡推力),有破裂面位置,有工程措施的抗滑力(如抗滑桩0~243.2.2 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 F=Σ*ij ……………………(3.1) *ij=Rijγij ……………………(3.2)式中:*ij-评估指标的分值,i=1,2,3,4,5;j=1,2,3,4,……,nn为对应第i类评估指标包括重要指标的数量,将各评估指标按重要性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排序,可采用权重系数对各评估指标重要性进行区分权重系数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确定,本指南推荐“按评估指标重要性排序确定权重取值”的方法,计算公式如式(3.3)所示:γ=(2n-2m+1)/n2式中,γ—权重系数;n—评估指标(重要指标)项数;m—重要性排序号,m≤n权重系数反映了评估指标对风险影响的程度,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准确确定其数值。
按评估指标重要性排序确定权重取值”的方法,即重要性排序法,是对评估指标按重要性排序,视相邻指标权重系数差值相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采用重要性排序法,可根据《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表3-6选取权重系数进行简化处理表3.2重要性排序法权重系数表指标项目数量权重系数指标重要性排序总权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123456789101112Σγ=1一项γ———————————Σγ=1二项γ——————————Σγ=1三项γ—————————Σγ=1四项γ————————Σγ=1五项γ———————Σγ=1六项γ——————Σγ=1七项γ—————Σγ=1八项γ————Σγ=1九项γ1———Σγ=1十项γ——Σγ=1十一项γ—Σγ=1十二项γΣγ=1总体风险分级标准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表3.3确定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表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F等级Ⅳ (极高风险〕F>60等级Ⅲ(高度风险)45<F≤60等级II (中度风险)30<F≤45等级I(低度风险)F≤30对总体风险等级在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或总体风险评估中单一指标影响过大的路堑高边坡工程,应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评估小组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与评估要点其他风险等级的高边坡工程,也应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3.3.1 一般要求1.专项风险评估是指将总体风险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高边坡或深基坑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施工风险特点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专项风险评估属于动态评估2.专项风险评估前,首先,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从而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其次,按照本《指南》推荐的指标体系法评估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对照风险接受准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3.专项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源普查、辨识、分析,并针对重大风险源进行估测、控制3.3.2 风险源辨识1.风险源辨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包括三个步骤: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作业程序的分解、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辨识2.评估小组应先进行现场踏勘,收集风险评估相关基础资料,主要包括:类似工程事故资料;本工程相关设计及施工资料;本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气候等资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工程区域内的建(构)筑物等资料(含管线、民防设施、铁路、公路等)资料;上阶段风险评估的成果;其他与风险源辨识对象相关的资料。
3.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单位)作业划分,确定单位作业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高边坡施工作业程序分解见表3.4表3.4 公路高边坡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示例序号评估单元施工工序作业内容1边坡开挖土方开挖从上向下分级开挖→运土→修坡机械挖方、机械装运土方、机械修坡、人工修坡石方爆破钻孔→装药→爆破→装运石方→修坡钻机钻孔、爆破作业、机械挖方、机械装运土方、机械修坡、人工修坡2地表排水系统坡顶截水沟→平台截水沟→临时排水机械挖基、人工挖基、机械提升搬运材料、人工搬运砌筑材料、人工砌筑3抗滑桩锁口施工→桩孔开挖(如有爆破: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提升出渣→护壁钢筋制安→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桩身钢筋制安→桩身混凝土浇筑→养护→检测人工挖方、钢筋加工、模板加工、人工浇筑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钻机钻孔、人工装药、放炮、机械提升、机械通风、供电照明、机械供高压风4预应力锚固工程搭设钻机平台→钻孔→锚索制安→清孔→锚索入孔→注浆→坡面混凝土框架结构→张拉→检测→封锚钻机钻孔、搭设脚手架、钢绞线和钢筋加工、模板加工、人工浇筑混凝土、机械提升、高压注浆、千斤顶张拉、机械供高压风、拆除脚手架5坡面植物防护坡面修整→人工挖沟槽→回填种植土→播种→覆盖→洒水除虫养护人工修坡、人工挖槽、人工砌筑、坡面填土、播种绿化6坡面骨架防护坡面修整→人工挖沟槽→骨架砌筑→回填种植土→播种→覆盖→洒水除虫养护人工修坡、人工挖槽、坡面填土、播种绿化7坡面防护坡面修整→搭设脚手架→砌筑→抹面勾缝人工修坡、机械提升搬运材料、人工搬运砌筑材料、搭设脚手架、人工砌筑、拆除脚手架3.3.3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1.重大风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进行动态风险估测。
2.事故可能性应重点考虑物的状态、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缺陷其中,物的状态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施工工艺、场地条件等工程客观条件;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因素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引入风险抵消因素3.对重大风险源进行可能性估测时,高边坡工程应综合考虑边坡开挖高度和施工过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相应指标进行修正其中,α为施工过程边坡稳定性修正系数,按照边坡稳定性系数K进行修正;β为开挖高度修正系数,按照边坡高h进行修正,取值分别见表3.5,表3.6表3.5施工过程边坡稳定性修正系数表修正指标分类修正系数α稳定性稳定(K>1)基本稳定(K>1,但局部危岩体等)不稳定(K<1)α=1/K表3.6边坡开挖高度修正系数β修正指标分类修正系数β开挖高度h(m)h≤2020<h≤351.035<h≤5050<h≤60h>604.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分值通过M=A+B+C+D+E+F+G+H进行计算,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见表3.7,其折减系数γ取值见表3.8,再计算事故可能性表3.7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 类分 值说 明总包企业资质A二级2资质级别越高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相对完善,事故风险相对较小。
一级1特级0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无资质2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有资质0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C无资质2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有资质0作业人员经验D无经验2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有一定经验1经验丰富0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经验E无经验2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具有3次及以上的滑坡治理、边坡建设经验为丰富1-2次的为有一定经验,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为无经验有一定经验1经验丰富0专职安全人员配备F不符合2从“企业负责人(A类)、项目负责人(B类)、专职安全员(C类)”三类人员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基本符合规1符合规定0安全投入G不符合2安全资金、人员、设备三项投入都满足的为符合规定,三项都不满足的为不符合规定基本符合规1符合规定0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H无建档台账及缺日常管理维护2按合同要求配置及日常维护保养到位台账建档管理,缺日常维护1台账建档完备,管理维护到位0专项施工方案I可操作性较差2可操作性指与现场实际情况符合,能够按方案执行,并得到预期效果可操作性一般1可操作性强0企业工程业绩J无企业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安全风险小同类两次及以下同类工程3次及以上表3.8 施工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及折减系数表计算分值M折减系数γM>129≤M≤126≤M≤83≤M≤50≤M≤25.典型重大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表见下表3.9,其中,P=R×γ,其中,R为各重大风险源评估指标分值累加,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
表3.9 典型重大风险源可能性等级划分计算分值事故可能性描述等 级R≥14等级Ⅳ(很可能)46≤R<14等级Ⅲ(可能)33≤R<6等级Ⅱ(偶然)2R<3等级Ⅰ(不太可能)16.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1)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高边坡工程相对桥梁、隧道工程,作业人员较少,其重大事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相对也较少,基于实际工程情况及专家咨询,人员伤亡等级标准见下表3.10表3.10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等 级1234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人员伤亡重伤人数≤21人死亡(含失踪)或3≤重伤人数<52≤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5或5≤重伤人数<1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5或重伤人数≥10(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等级标准见下表3.11表3.11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等 级1234定性描述—般较大重大特大经济损失(万元)Z<2020≤Z<8080≤Z<200Z≥2007.根据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级,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高边坡与深基坑施工发生*种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I级)、中度(II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如表3.12所示。
表3.12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严重程度等级可能性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Ⅲ高度Ⅲ极高Ⅳ极高Ⅳ可能3中度Ⅱ高度Ⅲ高度Ⅲ极高Ⅳ偶然2中度Ⅱ中度Ⅱ高度Ⅲ高度Ⅲ不太可能1低度Ⅰ中度Ⅱ中度Ⅱ高度Ⅲ第4章 总体风险评估4.1 K7+860~K7+980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表4.1 K7+860~K7+960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类评估指标分级基本分值(R)分值范围打分打分依据建设规模*1边坡高度*11土质边坡H≥40m,岩质边坡H≥60m75~1003该边坡属于岩质边坡,左侧最大挖方高度约34米,右侧最大挖方高度约34米,单级坡高8m土质边坡30m≤H<40m,岩质边坡40m≤H<60m50~74土质边坡20m≤H<30m,岩质边坡30m≤H<40m25~49土质边坡H<20m,岩质边坡H<30m0~24坡形坡率*12路堑边坡超过所在自然斜坡比拟坡度值Δα≥15°75~10090结合现场调查,经验反算及类似工况,确定稳定坡度为30°,路堑总体坡率°10°≤Δα<15°50~745°≤Δα<10°25~49Δα<5°0~24地质条件*2地层岩性*21易滑及软弱地层75~10030全风化层基岩50~74强风化层基岩25~49弱风化层基岩0~24坡体结构*22坡体中存在顺坡向缓倾的软弱结构面或组合体贯通75~10060边坡以中风化、强风化花岗岩为主不贯通50~74坡体中存在顺坡向缓倾的硬性结构面或组合体贯通不贯通25~49坡体中存在其他方向结构面,且贯通和发育坡体中其他方向的结构面,不贯通,不发育0~24地下水*23边坡下部0.25H 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且无排水措施75~10010根据设计说明、勘测未见稳定水位,地下水有岩基裂隙水和砂卵石空隙潜水组成,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边坡中下部(0.25~0.5)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50~74边坡中上部(0.5~0.75)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25~49边坡上部(0.75~1.0)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0~24诱发因素*3施工季节*31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超过800mm75~10095根据当地地理位置:该地区年均降雨量为mm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大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600-800mm50~74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中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300-600mm25~49旱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小雨或不降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不超过300mm0~24自然灾害的影响*32自然灾害频发75~10030该地区自然灾害不突出,属于“偶发”自然灾害多发50~74自然灾害偶发25~49自然灾害很少0~24施工环境*4工程措施类型*41抗滑桩75~1000主动防护网防护锚固工程50~74注浆类工程25~49挡土墙工程0~24周边环境*42在坡顶开挖线以外0.5H 、路基下方1.0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75~1000周边未发现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在坡顶开挖线以外1.0H 、路基下方1.5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50~74在坡顶开挖线以外1.5H 、路基下方2.0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水体等设施25~49设施位于上述范围以外0~24资料完整性*5地质资料*51每个高边坡工点有一个或没有勘察断面,每个断面仅有1 个或没有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75~10060本工点有4 个勘察断面,分别有1个、1个、2个、2个勘探点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有2个勘探点(钻探、挖探、探)50~74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有3个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25~49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有3 个钻探和挖探点0~24设计文件*52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不完整75~10060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有计算参数,有破裂面位置,边坡破坏力大小F=2011.3KN/m,第一级边坡有抗滑桩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较完整50~74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有计算参数,有边坡破坏力大小( 如滑坡推力),有破裂面位置25~49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很完整,有计算参数,有边坡破坏力大小(如滑坡推力),有破裂面位置,有工程措施的抗滑力(如抗滑桩0~24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分别根据式(3.3)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γij,式(3.2)计算评估分值*ij,式(3.1)计算总体风险评估值,表 确定本段路基工程总体风险等级,计算结果见表4.2。
表4.2 K7+860~K7+960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序号重要性排序指标名称基本分值(Rij)权重系数(γij)评估分值(*ij)备注14边坡高度*11325坡形坡率*12900.1133地层岩性*213046坡体结构*226057地下水*2310611施工季节*3195710自然灾害的影响*32300.988工程措施类型*410099周边环境*4200101地质资料*5160112设计文件*5260总体风险评估值(F)46.6总体风险等级等级Ⅲ(高度风险) 由上表可知,本工点总体风险评估值为46.6,总体风险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需要做专项风险评估4.2 DK0+550~DK0+730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表4.3 DK0+550~DK0+730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类评估指标分级基本分值(R)分值范围打分打分依据建设规模*1边坡高度*11土质边坡H≥40m,岩质边坡H≥60m75~1003该边坡属于岩质边坡,左侧最大挖方高度约3米,右侧最大挖方高度约34米,单级坡高8m土质边坡30m≤H<40m,岩质边坡40m≤H<60m50~74土质边坡20m≤H<30m,岩质边坡30m≤H<40m25~49土质边坡H<20m,岩质边坡H<30m0~24坡形坡率*12路堑边坡超过所在自然斜坡比拟坡度值Δα≥15°75~10090结合现场调查,经验反算及类似工况,确定稳定坡度为30°°10°≤Δα<15°50~745°≤Δα<10°25~49Δα<5°0~24地质条件*2地层岩性*21易滑及软弱地层75~10030全风化层基岩50~74强风化层基岩25~49弱风化层基岩0~24坡体结构*22坡体中存在顺坡向缓倾的软弱结构面或组合体贯通75~10050边坡以中风化、强风化花岗岩为主不贯通50~74坡体中存在顺坡向缓倾的硬性结构面或组合体贯通不贯通25~49坡体中存在其他方向结构面,且贯通和发育坡体中其他方向的结构面,不贯通,不发育0~24地下水*23边坡下部0.25H 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且无排水措施75~10010根据设计说明、勘测未见稳定水位,地下水有岩基裂隙水和砂卵石空隙潜水组成,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边坡中下部(0.25~0.5)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50~74边坡中上部(0.5~0.75)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25~49边坡上部(0.75~1.0)H 范围内有地下水,且无排水措施0~24诱发因素*3施工季节*31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超过800mm75~10095mm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大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600-800mm50~74雨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中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300-600mm25~49旱季施工;施工周期内出现小雨或不降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 年内年均降雨不超过300mm0~24自然灾害的影响*32自然灾害频发75~10030该地区自然灾害不突出,属于“偶发”自然灾害多发50~74自然灾害偶发25~49自然灾害很少0~24施工环境*4工程措施类型*41抗滑桩75~1000主动防护网防护锚固工程50~74注浆类工程25~49挡土墙工程0~24周边环境*42在坡顶开挖线以外0.5H 、路基下方1.0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75~1000周边未发现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在坡顶开挖线以外1.0H 、路基下方1.5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塔、水体设施50~74在坡顶开挖线以外1.5H 、路基下方2.0H 范围内有地表建筑物、地下埋藏物、高压线、水体等设施25~49设施位于上述范围以外0~24资料完整性*5地质资料*51每个高边坡工点有一个或没有勘察断面,每个断面仅有1 个或没有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75~10060本工点有4 个勘察断面,分别有1个、1个、2个、2个勘探点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有2个勘探点(钻探、挖探、探)50~74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有3个勘探点(钻探、挖探、物探)25~49每个高边坡工点至少有一个勘察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有3 个钻探和挖探点0~24设计文件*52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不完整75~10060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有计算参数,有破裂面位置,边坡破坏力大小F=2011.3KN/m,第一级边坡有抗滑桩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较完整50~74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完整,有计算参数,有边坡破坏力大小( 如滑坡推力),有破裂面位置25~49一坡一图一说明图件很完整,有计算参数,有边坡破坏力大小(如滑坡推力),有破裂面位置,有工程措施的抗滑力(如抗滑桩0~24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分别根据式(3.3)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γij,式(3.2)计算评估分值*ij,式(3.1)计算总体风险评估值,表 确定本段路基工程总体风险等级,计算结果见表4.4。
表 DK0+550~DK0+730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序号重要性排序指标名称基本分值(Rij)权重系数(γij)评估分值(*ij)备注14边坡高度*11325坡形坡率*129033地层岩性*213046坡体结构*225057地下水*2310611施工季节*31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