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常用参数全血细胞计数常用参数白细胞参数WBC(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积血 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参数RBC 红细胞计数HGB 血红蛋白浓度HCT 血细胞比容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白细胞(WBC)4.1109/L 4.010.9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26.6%2040 中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Mid%)(Mid%)3.7%11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69.7%5070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0.7109/L 0.84.36 中间细胞绝对值(Mid#)0.1109/L 0.11.8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3.3109/L 27.63血血 常常 规规红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GB)68g/L 110-170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HCT)35.6%37-52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2.3 fL 80-98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0.1 pg 26-3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10 g/L 310-360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血小板(PLT)173109/L 95-350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PDW)86.0fL 0-99.8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比率(P-LCR)37.0%13-43血小板比积血小板比积白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6.0%20-40(LYMPH%)6.0%20-40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88%50-70(NEUT%)88%50-70嗜酸细胞百分比嗜酸细胞百分比嗜碱细胞百分比嗜碱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0.90(LYMPH#)0.90109/L 0.8-4.36 109/L 0.8-4.36 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14.6(NEUT#)14.6109/L 2-7.63109/L 2-7.63嗜酸细胞绝对值嗜酸细胞绝对值嗜碱细胞绝对值嗜碱细胞绝对值(BASO#)0.09(BASO#)0.09109/L 0-0.11109/L 0-0.11血血 常常 规规红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GB)180g/L 110-170(HGB)180g/L 110-170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HCT)52%37-52(HCT)52%37-52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7 fL 80-98(MCV)87 fL 80-98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33.8 pg 26-35(MCH)33.8 pg 26-3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30 g/L 310360(MCHC)330 g/L 310360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40.8fL 39-46(RDW-SD)40.8fL 39-46血小板血小板(PLT)300(PLT)300109/L 95-350109/L 95-350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PDW)86.0fL 0-99.8(PDW)86.0fL 0-99.8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比率(P-LCR)37.0%13-43(P-LCR)37.0%13-43血小板比积血小板比积 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MONO%)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NEUT%)嗜酸细胞百分比嗜酸细胞百分比(EO%)(EO%)嗜碱细胞百分比嗜碱细胞百分比(BASO%)(BASO%)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LYMPH#)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MONO#)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NEUT#)嗜酸细胞绝对值嗜酸细胞绝对值(EO#)(EO#)嗜碱细胞绝对值嗜碱细胞绝对值(BASO#)(BASO#)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LY%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MO%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O粒细胞百分比粒细胞百分比GR%粒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GR MID或或MO: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病例:患者,男,病例:患者,男,20岁,学生。
高热,咳嗽岁,学生高热,咳嗽1周,咯少周,咯少量浓痰体检:量浓痰体检:T39.5,咽部轻度充血,右下肺听到,咽部轻度充血,右下肺听到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49.4109/L、RBC4.21012/L,Hb125g/L,血,血涂片检查涂片检查LY10%,EO0,MO3%,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0%,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分,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分布不均,粗大的紫黑色颗粒布不均,粗大的紫黑色颗粒X线:胸部线:胸部X光透视报告光透视报告示:右下肺炎示:右下肺炎问题:该患者血常规如何?问题:该患者血常规如何?初步考虑何种疾病?初步考虑何种疾病?需与哪种血液病相鉴别,如何鉴别?需与哪种血液病相鉴别,如何鉴别?WBC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DC白细胞形态学检查白细胞形态学检查 核象变化核象变化 异常形态异常形态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 N)粒细胞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E E)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B B)白细胞白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L L)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M M)一、一、WBCWBC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 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吞噬、杀伤细菌吞噬、杀伤细菌 (黏附(黏附-趋化趋化-诱导诱导-游动游动-吞噬)吞噬)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过敏反应限制过敏反应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 其活性物质、吞噬并破坏其释放出的颗粒)其活性物质、吞噬并破坏其释放出的颗粒)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参与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参与体液免疫 (B(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参与细胞免疫 (T(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防御功能防御功能 (形成单核(形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发挥作用)巨噬细胞系统发挥作用)WBC计数计数(4.0-10)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50-70%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 0.5-5%0.5-5%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0-1%0-1%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20-40%20-40%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3-8%3-8%三、参考值三、参考值生理变异生理变异主要是由于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液所致。
主要是由于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液所致年龄:年龄:69d: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45岁岁:两者又基本相等:两者又基本相等日间变化:日间变化:运动、疼痛和情绪,妊娠与分运动、疼痛和情绪,妊娠与分娩、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娩、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30%1.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增多增多(eosinophilia)(eosinophilia)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可达可达80%80%或更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可见轻至中度增多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可见轻至中度增多血液病:血液病:CMLCML等等某些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猩红热猩红热嗜酸性粒细胞减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急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减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急性感染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等应激状态等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等应激状态等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绝对计数绝对计数0.1109/L时有临床意义时有临床意义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嗜碱嗜碱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成人:成人 5109/L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年龄:出生一周后增加到年龄:出生一周后增加到40%以上,以上,6个月时可达个月时可达60%,6岁降至成人水平岁降至成人水平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v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鲁菌等感染。
杆菌,布鲁菌等感染v 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v 其它: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再生障其它: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中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中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减低淋巴细胞减低(lymphopenia):计数:计数5109/Lv 接触放射线接触放射线v 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1)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monocytosis):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绝: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超过对值超过0.8109/L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异常形态检查白细胞异常形态检查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相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相变化淋巴细胞的异常变化淋巴细胞的异常变化 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其他异常变化其他异常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中毒颗粒中毒颗粒 空泡变性空泡变性 杜勒体杜勒体 大小不均大小不均 细胞退行性变细胞退行性变中毒颗粒中毒颗粒返回返回空泡变性空泡变性返回返回杜勒体杜勒体大小不均大小不均返回返回中性粒细胞退行性变中性粒细胞退行性变返回返回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左移核左移 核右移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返回返回核左移核左移返回返回核右移核右移淋巴细胞的变化淋巴细胞的变化 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型:浆细胞型型:浆细胞型 型:单核细胞型型:单核细胞型 型:幼稚细胞型型:幼稚细胞型 卫星核淋巴细胞卫星核淋巴细胞型异淋型异淋(空泡型空泡型)型异淋型异淋型异淋型异淋其他异常变化其他异常变化 巨多核中性粒细胞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棒状小体棒状小体巨多核中性粒细胞棒状小体棒状小体返回返回病例:患者,男,病例:患者,男,20岁,学生。
高热,咳嗽岁,学生高热,咳嗽1周,咯少周,咯少量浓痰体检:量浓痰体检:T39.5,咽部轻度充血,右下肺听到,咽部轻度充血,右下肺听到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49.4109/L、RBC4.21012/L,Hb125g/L,血,血涂片检查涂片检查LY10%,EO0,MO3%,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0%,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分,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分布不均,粗大的紫黑色颗粒布不均,粗大的紫黑色颗粒X线:胸部线:胸部X光透视报告光透视报告示:右下肺炎示:右下肺炎问题:该患者血常规如何?问题:该患者血常规如何?初步考虑何种疾病?初步考虑何种疾病?需与哪种血液病相鉴别,如何鉴别?需与哪种血液病相鉴别,如何鉴别?血小板检查血小板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积血小板比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TPCT MPVPDW一、血小板概述一、血小板概述 血小板(血小板(PLTPLT):最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作用是参与止血参与止血,是由骨髓中是由骨髓中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生成;生成;平均寿命为平均寿命为7-107-10天天 参考值参考值10010030030010109 9/L/L 正常血小板形态正常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呈正常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直径约约1.51.53m3m,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者,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
体积小在血涂片上血小板往往在血涂片上血小板往往散在或成簇分布散在或成簇分布,多为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呈淡胞质呈淡蓝或淡红色蓝或淡红色,有细小、分布均匀而相聚或,有细小、分布均匀而相聚或分散于胞质中的分散于胞质中的紫红色颗粒紫红色颗粒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再障、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ITPITP、SLESLE、DICDIC血小板分布异常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血液被稀释脾肿大、血液被稀释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 44000010109 9/L/L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分布宽度MPV:711fl 骨髓造血功能良好 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PDW:血小板大小的均一性PLT、MPV、PDW综合分析综合分析PLT MPV PDW PLT MPV PDW PLT MPV PDW 造血功能造血功能不受影响不受影响恢复或代偿恢复或代偿 抑制,如持续抑制,如持续下降则提示造下降则提示造血衰竭血衰竭止血功能止血功能正常正常旺盛旺盛下降下降减少原因减少原因及预后及预后一过性,如一过性,如局部炎症局部炎症PLT破坏过破坏过多,预后好多,预后好骨髓病变,骨髓病变,预后差预后差1.Normal platelte 2.large platelet 3.small platelet 4.giant platelet 5.Old platelet 6.immature platelet7.snake-like giant platelet 8.Irregular platelet 9.giant immature platelet 10.gray platelet 练习题练习题 问题问题5 X型题型题 血小板减少见于下列血小板减少见于下列 哪种疾病?哪种疾病?A.急性失血急性失血 B.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 C.脾切除术后脾切除术后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答案?B.E 问题问题6 A型题型题 关于关于MPV下列中不符合的是:下列中不符合的是:A.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PLT减少时减少时 MPV 增大增大 B.外周血中外周血中PLT破坏增多致破坏增多致PLT减少减少 时时MPV减小减小 C.PLT分布异常致分布异常致PLT减少时减少时MPV正常正常 D.骨髓代偿功能良好时骨髓代偿功能良好时MPV增大增大 E.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时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减小减小 答案?答案?E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值白细胞9.36109/L4.0-10.0红细胞4.221012/L3.5-5.5血红蛋白122g/L110-160血小板189109/L100-300中性粒细胞(%)86.5%50-70淋巴细胞(%)6.1%20-40单核细胞(%)5.7%3-8嗜酸性粒细胞(%)0.1%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中性粒细胞#2.95109/L2-7淋巴细胞#0.8109/L0.8-4.0单核细胞#0.21109/L0-0.8嗜酸性粒细胞#0.02109/L0-0.5嗜碱性粒细胞#0.0109/L0-0.1红细胞压积37.9%37-49平均红细胞体积90.8fL82-9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30.2pg27-31MCHC324g/L320-360RDW-CV13.5%11.0-15.5RDW-SD42.1fL39-46血小板比积0.119%0.108-0.305血小板分布宽度10.7%9.0-17.0血小板平均体积8.8fL7-12.5大血小板比率23.5%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