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措施【摘 要】结合建筑施工实践,提出了建筑施工材料使用数量和供料价格的控制措施,对降低 建筑施工材料成本,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费成本;控制措施建筑施工直接费包括人工、材料、机械三大部 分,其中材料费占建筑工程成本60%以上施工企业考核实际材料费投入多少的标准是施工 图预算中的预算材料费或中标预算中的预算材料费从预算材料费等于预算材料数量乘以材 料单价看,材料管理归结为“量”的管理和“价”的管理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材 料的使用数量和供料价格从成本的观点来看,施工材料费控制说到底是如何少投入多产出 的问题,是如何节省工程材料费的问题因此,对材料费成本的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 制的重点,主要通过控制“物耗”和 “物价”来实现1 建筑施工材料“量 ”的控制建筑材料数量的控制是以定额材料数量为标准,用实际消耗材料数量与定额确定的标准材料 数量进行比较,这个比差称为“量差”控制材料数量也就是控制“量差”1.1 量差的控制实现建筑材料量差节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节约降耗,即减少定额的物资消耗;二是控制 物耗,即减少定额内的材料损耗。
1.1.1 节约降耗通过优化建筑施工方案,推行“四新”技术、优化配合比等减少定额用量来实现如水泥混凝 土添加剂和粉煤灰的使用可节约水泥;严格施工收料,控制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 避免“短斤少量,以次充好”等现象;限额用量,建筑材料的利用与经济利益挂钩,加快周转 性材料的周转次数,做到“该节省的不浪费,该足量的不节省”合理利用材料避免“大材小用 优材劣用”等现象1.1.2 控制物耗对建筑施工各环节、各层次物耗控制,通过推行限额领料控制发料及用料,限额领料是控制 物耗的基本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浪费,减少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达到节约目 的精细化施工,控制构件尺寸,减少材料不必要的消耗减少废品和次品,杜绝返工,节 约材料;采用新设备节约材料,如钢筋对焊机的使用节约钢材等1.2 量差的考核实现建筑材料量差的考核有两种形式:一是项目或企业施工各环节、各层次的量差考核,主 要考核施工班组;二是项目或企业总的量差的考核,即施工图预算与实耗总量比较,用来考 核企业或项目部1.2.1 各层次物耗量差的考核企业管理层通过改变施工工艺,推行新材料、新设备等方法,节约材料与定额数量比存在量 差;实验室通过优化配合比后与施工图预算定额比存在一个量差节超;混凝土拌合站通过有 效操作与配合比限料定额比存在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节超;运输过程中,定额与实际的场内 运输和操作损耗存在量差;不同层次的量差节超,最终体现在有效的数值上,要分清责任、 严格考核和节超奖惩。
1.2.2 项目或企业总的物耗量差考核 多层次和环节的量差节超之和即为企业对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总的量差节超总的量差节超 与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之比即为节超率项目材料总量节超,一方面受预算材料数量的影响 主要指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与供应、消耗材料数量不对口,供应范围大于预算材料数量范围 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漏项,实际用量加大设计变更,材料用量加大等;另一方面受实际消 耗材料数量方面影响钢筋理论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偏差,导致用量加大或减少;使用高强水 泥代替低强度水泥,可节约水泥数量,但成本有可能增加,要综合考核;因施工过失或质量 控制不力造成的工程返工,导致材料用量加大等1.3 量差的核算各环节建筑材料量差考核标准是施工定额或试验配比材料数量对限额领料单的核算为量差 节超等于本期完成工程应耗材料数量减去本期实耗材料数量;对于优化配比节超核算为量差 节超等于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减去试验配合比用材料数量;总物耗量差考核的标准是施工图 预算材料数量,对量差核算为节超量等于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减去实耗材料数量2 建筑施工材料“价 ”的控制价差是建筑材料的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额是从采购、运输、场外运输损耗到仓储 损耗以及各项采购保管费的兑现和与预算成本比较的综合体现。
2.1 价差的控制建筑材料价差是被消耗的材料从采购到发料过程中发生的实际供料费用与预算供料成本的比 较因此,加强材料人员的责任心,激励企业物资部门强化材料采购、运输、收发料计量和 仓储保管的材料流通全过程的管理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询价、比价,择优选购等手段严格 控制购入原价;择优选择运价低、运距近、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等手段,严格控制运杂费; 选择责任心强的同志收料计量,完善计量手段,避免减少亏吨、亏方和减少材料的场外运输 损耗,降低费用;计算求出最省、最经济批量和采购次数,合理采购批量,使采购保管费和 仓储损耗等支出最小2.2 价差的考核建筑材料考核节超是各类物资的实际材料单价与预算材料单价之间的比较,而预算材料单价是价差考核的标准,预算材料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X (1+场外运输损耗率)X(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数量大的材料按上式计算制定计划价格;数量小的材料没有 预算价格,由施工所在地附近市场价为原价加10%(考虑运杂费、包装费、采购保管费及少 量涨价)考核供料成本节超以供料成本降低率为指标进行考核供料成本降低率=(预算 材料单价-实际材料单价) /预算材料单价供料成本降低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企业总体管 理水平。
2.3 价差的核算建筑材料价差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分析物资管理供应工作从采购、运输、计量、保管到消 耗整个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效果,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根据 预算口径,价差应分为购入原价、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及采购保管费四个环节进行核算 购入原价的核算即以预算中的材料原价与实际采购价格比较节超;运杂费的核算是以实际发 生的运杂费与预算运杂费比较节超;场外运输损耗的核算以实际损耗数与预算中准许的损耗 定额比较节超;采购及保管费的核算是以预算采购及保管费与实际发生的采购及保管费比较 节超以上四个环节的节超之和即为供料成本节超该价差体现施工企业内部物资流通过程 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3 建筑材料费的节超体现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通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最终反映到供料成本上,以量差和价差的形式体 现出来量差节超=预算材料单价X (预算材料数量一实耗材料数量);价差节超=实耗材料数 量X (预算材料单价一实际材料单价);材料的定额管理通过对使用数量的控制和供料成本 的控制最终反映到材料费的节超上建筑材料费的节超额就是量差额与价差额的总和简化 为:材料费的节超=预算材料单价X预算材料数量一实耗材料单价X实耗材料数量。
实耗材料单 价和实耗材料数量越小,材料费的节超额就越大,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就越高4 结语降低建筑施工材料费成本的途径很多,施工中,应通过合理组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提 高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和机械使用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材料实际使用 数量,力争在材料消耗上做到少投入;控制好材料的价格,力争在供料资金上少投入因此 建筑施工材料费成本控制,是以预算材料费为框架,以定额管理为中心,以节约工程材料费 为目的,以价差和量差的控制、考核为形式的一项专业管理企业一定要强化工程管理,加 强建筑材料“量”和“价”的控制,降低材料施工成本,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杨修志著•路桥管养应用技术1 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2〔2〕贺晓红等主编.公路工程材料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3〕陈传德等编•公路项目施工管理1 M〕.北京:人民交通山版社,1999.5〔4〕杜永生.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1J〕.科技资讯,2010 (35)〔5〕李兰芳•工程项目材料成本的控制探讨1J〕.现代企业教育,2013 (20)〔6〕杨修志•浅谈降低工程成本有效途径•中国当代管理研究文论1 M 1.2000年11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