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现场检查表项目1责任体系2规章制度3管理机构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查阅书面文件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应具体包括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还应包括职业卫生领导机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查阅书面文件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括警示与告知制度、申报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 号)要求的管理制度3.1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查阅用人单位相关文件 ,文件应明确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并检查机构构或组织工作开展情况3.2 配备专职或兼职查阅文件,现场核实职业病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100 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在100 人以下的,应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项目3管理机构4前期预防主要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档案容应当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工作场3.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3.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 号)要求的档案4.1 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经安监检查用人单位 2012 年 6 月 1日后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 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部门审核通过进建设项目(首先查建设项目清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批复。
4.2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检查用人单位 2012 年 6 月 1日后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其防护设施设计经过安监部门审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 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查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有关批复4.3 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综合评估用人单位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的先进水平(与现阶段国同类用人单位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相比,主要考虑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低毒或无毒原料等因素)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4.4 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查阅最新国家产业政策文件(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工信部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相关行业准入条件) ,并进行核对害的设备和材料项目4前期预防5工作场所管理主要容4.5 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4.6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有中文说明书4.7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4.8 使用、生产、经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有中文说明书4.9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有中文说明书4.10 不得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5.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2 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现场核实。
现场查看有无中文说明书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 GBZ158 )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GBZ/T203 )现场查看主要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的设备,有无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重点检查存在矽尘、石棉粉尘、高毒和放射性物质危害的设备)现场查看原料包装,有没有中文说明书现场检查(《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 豁免的放射性同位素除外)查阅有关用人单位文件和外包合同是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责任,重点检查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是否落实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等情况查阅检测报告(关注检测时工况与气象条件) ,重点检查矽尘、石棉粉尘、高毒物品和放射性物质浓度或强度达标情况现场检查,主要检查接触矽尘、石棉粉尘、高毒物质岗位是否与其他岗位隔离,接触有毒有害岗位与无危害岗位是否隔开;有毒物品和粉尘的发生源是否布置在操作岗位下风侧项目主要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5.3 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 工作场所不得住人现场检查5工作场所管理5.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 GBZ/T233 )要求的设置要求进行现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场检查。
报警装置5.5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GBZ1 )附录 A.4,急救箱配置药品应现场检查(可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与现场易致中毒物质相匹配,劳动者可及时获取药品) 现场急救用品5.6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在酸、碱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应急喷淋设备及洗眼器,保证一旦发生事故,劳动者及时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获得冲洗备5.7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现场检查与报警装置5.8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现场检查红色区域警示线5.9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查阅用人单位监测记录或报告,重点检查粉尘与高毒物品日常监测常监测项目主要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5.10 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现场检查核实5工作场所管理65.11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现场重点检查存在矽尘、石棉粉尘、高毒和放射性物质的岗位识和中文警示说明5.12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抽查劳动合同是否有相关条款进行告知,或者有没有补充合同或专项合同后果;并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5.13在醒目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仅针对可能产生急性中毒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5.1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检查通过公告栏、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告知情况测、评价结果告知5.15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阅资料,现场询问核实查结果5.16对于患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的如存在职业病或职业禁忌,抽查询问劳动者企业应告知本人6.1本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查阅有关防护设备采购合同等资料,核实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投资预算落实情投资预算落实情况况6.2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齐全现场查阅台帐项目防护设施7个人防护8教育主要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6.3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齐全重点检查矽尘、石棉粉尘、高毒或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设施配备情况6.4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查阅设施设计文件、检测报告6.5及时维护、 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查维修和检测记录护设施7.1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查阅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发票计划,并组织实施7.2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查防护用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以及产品说明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书配备标准参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 GB/T11651 )7.3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并及时更换个人职业现场查阅病防护用品7.4劳动者正确佩戴、 使用个人防现场检查。
护用品8.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核查培训证书(可对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试)训8.2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检查培训记录,特别是接触危害岗位劳动者的培训培训9卫生教育培训8.3 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9.1 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培训记录,特别是接触危害岗位劳动者的培训检查劳动合同和上岗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项目健康监护9健康监护主要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9.2按规定组织在岗期间的职业检查在岗劳动者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点检查体检项目与体检周期是否满足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 (GBZ188 )标准要求9.3禁止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检查有关劳动者调岗记录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9.4如实、 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查阅劳动合同有关制度,以及现场询问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9.5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查阅有关制度、报销单据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9.6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查阅劳动合同,现场抽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作业9.7不安排孕期、 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现场核实。
的作业9.8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查阅发放和领取记录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补贴项目 主要容10.1 建立健全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应急10.2 定期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并管理保证其完好10 10.3 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应急急救援预案管理 10.4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及时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总计( 55 项)检查时间: 年 月 日验收专家签字: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本项目针对存在急性中毒风险的用人单位,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责任人、组织机构、事故发生后的疏散线路、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救护方案等(检查包括特殊应急救援药品的准备、没有救援条件的单位是否与最近有救援条件的医疗单位签订救援协议等) 现场查看有关记录查演练记录查阅报告情况合格 项,不合格 项,合格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