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焦作市的影响为例毕业论文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2MB
约34页
文档ID:14625659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焦作市的影响为例毕业论文_第1页
1/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焦作市的影响为例摘 要“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中线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维持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必将对焦作城市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影响,研究当地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怎样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对于焦作配合国家建设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并促进焦作城市建设,使焦作城市建设与该工程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价值本论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焦作市的影响为例,通过对焦作市的概况了解以及对南水北调基本概况的分析,结合对南水北调焦作段工程的实地考察,在景观环境方面运用对比法,在文化产业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经济方面运用经验总结法,在交通方面运用个案法,来揭示南水北调的建设对焦作市的影响进而改善现有规划方案,使南水北调的建设与焦作市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工程与城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关键词:南水北调 可持续发展 焦作 城市建设 ABSTRACT“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country of the project, transfer project from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water shortages in north China, to maintain social, economic,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ill certainly have a major impact in Jiaozuo city construc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se effects, research how to take effective response to local measures and state what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the appropriate complementary policies, for the good of Jiaozuo with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nation-building,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Jiaozuo City, Jiaozuo city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ject coordin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ut also along the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ill provide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urban construction value.In this thesis,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Jiaozuo City, for example, by understanding the profile of Jiaozuo Cit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profiles of the South, combined on the South section of fieldwork in Jiaozuo, in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the use of contrast method,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use of literature, the use of lessons learned in economic law, case law in the use of transport, to reveal the South's construction on the impact of Jiaozuo City. Further improve the existing planning scheme,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and Jiaozuo City, the combination of organic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and urban co-development and common progress.Keywords: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iaozuo Urban Construction目 录1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 焦作市基本状况 21.3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 31.3.1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31.3.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31.3.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概况 42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市区景观环境的影响 72.1 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沿河周边整体环境的影响 72.1.1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功能结构的影响 82.1.2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空间结构的影响 92.1.3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空间环境的影响 102.2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两侧景观带规划的影响 112.2.1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景观功能的影响 112.2.2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景观总体架构的影响 133文化产业集聚,传统文化弘扬 143.1 南水北调焦作段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 143.1.1 蓬勃生机的“绿”——南水北调纪念园 143.1.2 碧水清音的“蓝”——文化主题区 153.1.3 激情畅想的“红”——市民广场 153.1.4 时尚旋律的“黄”——生活休闲区 163.1.5 悠古寄远的“紫”——山阳遗址公园 173.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焦作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173.2.1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温县太极文化园的建设 173.2.2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温县徐堡龙山文化园的建设 183.2.3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博爱金城龙山文化遗址公园的建成 183.2.4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博爱聂村唐墓博物馆的建设 184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04.1 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204.1.1 干渠等投资直接拉动GDP增长率提高 204.1.2 移民生产开发投入将直接拉动GDP增长 204.1.3 工程投资将为焦作提供可观的税收收入 214.1.4 工程实施促进经济增长 214.2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的合理配置 214.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促进焦作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214.2.2 有利于改善受水地区投资环境 224.3 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 225 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道路交通的影响 245.1 焦作市交通现状 245.1.1 焦作市区整体交通现状 245.1.2 焦作市南水北调工程段交通现状 255.2 南水北调的建设对焦作公路交通的不利影响 265.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焦作公路交通的有利影响 266结语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301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

经过近50年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见图1-1),构成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联结的“四横三纵”总体格局本文研究区域是中线,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分期分批安置移民;兴建干渠;兴建水利枢纽、引江济汉、改扩建沿岸部分引水闸站、整治局部航道工程4项治理工程二期工程主要是从三峡水库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总干渠全长1241.2千米,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千米焦作市是一个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资源优化配置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引水项目 ,主要用于解决沿线华北大中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问题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在郑州市荥阳李村穿越黄河后,从温县赵堡东平滩进入我市途经温县的赵堡、南张羌、北冷、 武德镇四乡(镇),在沁河徐堡桥东穿越沁河;经博爱的金城、苏家作、阳庙三乡(镇),于博爱聂村穿过大沙河;经中站区朱村、解放区王褚、山阳区恩村、马村城区及待王、安阳城、演马、九里山,于修武县方庄镇的丁村进入新乡市辉县。

境内线路总长76.67公里焦作是调水唯一穿城中心地区,也是受水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 ,必将对焦作城市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深入分析,研究调水对焦作市的影响有哪些,并分析这些影响的利弊,研究当地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怎样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对于焦作配合国家建设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并促进焦作城市建设 ,使焦作城市建设与该工程相协调 ,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将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价值图l-1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1.2 焦作市基本状况焦作市,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1平方公里,总人口361万 焦作是一个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焦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是矿藏十分丰富有矿产资源4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20多种;耐火粘土已探明储量5049万吨;铁矿保有储量2726万吨;石灰石预测储量100亿吨;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二是水资源充沛焦作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境内河流众多还有大型水库;特别重要的是,焦作市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目前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4亿立方米。

另外,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着约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同时也非常适宜建造高层建筑焦作能够充分保障能源的供应这里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为发展大型火电提供了便利条件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市景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在绵延130公里的旅游风景线上,景区景点达1000余处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处,其中AAAA级以上景区3处07年底云台山景区又被国家旅游局设为AAAAA级景区焦作具备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焦作市根据“依托老城、开发新区,环形扩张,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改造拓宽了城市交通干道,全面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发展空间明显打开1.3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1.3.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有工程多样性、投资多元性、管理开放性、区域差异性、技术挑战性、效益综合性1.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湖北省丹江口市)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大体上在2010年以前建成;后期进一步扩大引汉规模,年均调水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工程预计在2030年完成;远景从长江三峡调水工程首先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利用新开的人工渠道(局部管道)输水输水总干渠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在方城垭口穿江淮分水岭,从郑州西边的孤柏嘴处过黄河,之后大体平行于京广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北上至北京团城湖,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处分水至天津外环河输水工程全长1421公里,其中引水渠首至北京长1267公里,天津干渠长154公里输水工程与河流全部立交,北京段、天津段局部采用管涵。

1.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概况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在郑州市荥阳李村穿越黄河后,从温县赵堡东平滩进入我市途经温县的赵堡、南张羌、北冷、 武德镇四乡(镇),在沁河徐堡桥东穿越沁河;经博爱的金城、苏家作、阳庙三乡(镇),于博爱聂村穿过大沙河;经中站区朱村、解放区王褚、山阳区恩村、马村城区及待王、安阳城、演马、九里山,于修武县方庄镇的丁村进入新乡市辉县境内线路总长76.67公里设计流量245~265秒立方米,设计水深7米总干渠宽度约70米~280米,最大挖深约32米(位于马村区境内),最大堤高约10.25米(位于山阳区境内)共布置各类交叉建筑物91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15座,左岸排水7座,渠渠交叉建筑物2座,节制闸3座,退水闸2座,分水口门5座,公路桥44座,铁路桥13座,另有生产生活便桥18座境内工程概算静态总投资为65.31亿元(不包括穿黄工程投资31.37亿元)总干渠境内供水配套工程5处,年分配我市水量2.82亿立方米,其中温县马庄供水口,向温县县城供水,年供水量0.3亿立方米;博爱北石涧供水口,向武陟县城供水,年供水量0.12亿立方米;解放区府城供水口,向新城区供水,年供水量0.96亿立方米;山阳区苏蔺供水口,向老城区供水,年供水量1.288亿立方米;修武白庄供水口,向修武县城供水,年供水量0.152亿立方米。

图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线路图工程跨越我市三县、四区,15个乡镇(办事处),98个行政村(社区)境内干渠既要跨越黄河,又要穿越城区和绕过煤矿采空区,是我省工程及移民任务都比较重的城市之一(图1-2)工程总占地3.51万亩(其中永久占地1.38万亩,临时占地2.13万亩)占豫北段的31%;占压各类房屋总计126.90万平方米,占豫北段的82%;占地范围内拆迁居民房屋涉及人口24576人,占豫北段的89%我市是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总干渠城区段总长16.7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段8.4公里中心城区段从丰收路西段始,经解放区的新庄、新店、士林、西王褚、东王褚、西于村、东于村,山阳区的小庄、定和、恩村,至山阳区墙南止该段总干渠宽度约100.4米~137米,水深7米,水面宽度49米~57米,挖深约0~6.92米,堤防高度约2.4米~10.25米河渠交叉建筑物4座,道路交叉建筑物9座共占地1500亩,拆迁房屋面积54万平方米,涉及2834户、人口8808人,迁建企事业单位18家2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市区景观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显著的特点就是穿过黄河、沁河,并穿过该市城区8.4公里。

焦作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省辖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位于焦新铁路南侧,西起丰收路,东至山门河,中心城区段13.8公里在中心城区,规划总宽度约312米,其中水利设施112米,两边景观绿化带各约100米(图 2-1)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水面30-40外,南北两侧设置绿色防护墙宽5-10米,高2-3米,绿墙东西贯穿市区,阻止人们靠近河道图 2-1 南水北调城区段规划示意图两岸建筑景观规划将在保证水质安全的前提下,突出生态功能,兼顾景观效应,建筑物以中原地区夏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绿化以生态景观林为主,把历史和现代发展相结合,将自然景观、历史文物、人文景观与中原文化底蕴及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提高生态平衡发展,实现水与自然、水与社会和谐,建成后,将成为焦作市一道靓丽的风景2.1 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沿河周边整体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总干渠及其配套工程涉及13个村、28家企事业单位,需拆迁房屋191.55万平方米,图2-2为南水北调工程塔南路段现状图由于铁路阻隔影响,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两侧现状用地混杂,现状建筑质量较差,大部分建筑无保留价值,而南水北调的引入给了这一区域发展的契机。

图2-2 南水北调塔南路段现状图2.1.1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功能结构的影响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所在地区位于现状焦作市区中南部,是城市空间由北向南拓展的衔接过渡地区,是焦作未来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建成后,其干渠功能结构可以分为“一带、两轴、一心、四片”一带”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干渠两侧景观带,通过大量绿色植被、休闲生态景观、娱乐广场等展现活力焦作两轴”即两条东西向公建发展轴──人民路,河南路(拟建道路,位置在南水北调干渠隔离带南侧)人民路为焦南组团东西向发展的主要轴线,集中了市政大厦、行政服务中心等一些市属公建;河南路与新安路之间规划滨河公建发展带形成本区的第二条发展轴,综合城市的办公、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尤以商业服务为主,依托南水北调景观带,对于其游憩功能给予有力的支撑,引领城市时尚与活力一心”即西边以火车站南广场(拟建工程)结合民主路、行政中心等形成的市级公共中心,主要承载规划区的商业、文化娱乐功能,以及为政府部门与企业提供办公与商务空间其包括行政中心、民主路两侧地区以及北侧由站南广场向南过渡的滨河公建带本区作为焦南组团的核心地区,承担市级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打造标志性城区景观空间。

四片”指的是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和城市商业文化等功能而形成的四大居住片区各片区以南水北调景观带以及道路体系分隔,尽可能增强居住片区与商业以及景观体系之间的联系,找寻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之间的结合点(图2-3)图2-3 南水北调塔南路段规划设计图2.1.2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空间结构的影响整个规划区的建筑高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眼南水北调河道两侧的底层商业公建带,高度在15米以下,以减少视线遮挡,保证滨河绿地景观带能最大限度地为规划区内的建筑所共享第二层次是错层住宅及部分商业和行政办公建筑,高度在15米至30米之间,这个层次的建筑师本规划区的主体第三个层次是小高层、高层住宅及高层行政办公、商业办公、宾馆建筑,高度在30米至80米之间三大层次形成由滨水景观带向城市纵深逐次递高的建筑高度界面同时,可采取与景观带相垂直的方式布置高层带以争取最大的景观界面为了突出地区形象,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本规划区内重要地段设置了若干地标建筑及标志性公建区,主要有行政与文化中心、民主南路公建带、旅游集散中心、滨河公建带、西南路商业步行街区等2.1.3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空间环境的影响滨河公建带位于焦南组团北部,紧邻焦北组团和中站组团,靠近规划城市的南北和东西中轴线,是未来城市的核心地段。

同时毗邻南水北调公共景观带,并与民主路市级公建带相交汇,具有不可多得的地理优势(图2-4)以城市形态研究为核心,从三维的角度综合研究城市经济、文化、历史、景观等诸多因素,整合公众城市要素,寻求建立宜人的、充满活力的、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图 2-5)图 2-4 南水北调沿河景观图a依托南水北调景观带,建立文化、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服务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的、充满活力、富有色彩的城市中心区滨水空间,形成面向全市的“城市会客厅”图 2-5 南水北调沿河景观图b2.2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两侧景观带规划的影响2.2.1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景观功能的影响结合周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对场地布局进行系统划分,已形成场地布局的整体脉络(表2-1)表2-1 功能分析年龄活动学龄前儿童小型器械游戏儿童游戏:奔跑、跳跃、扔沙包、跳绳、橡皮筋、踢毽子、粉笔画、涂鸦、吹肥皂泡泡、放风筝、旱冰、滑板车青少年小型球类:乒乓球、羽毛球、板球、半场篮球、半场足球极限运动:滑板、旱冰、攀岩户外聚会运动:聚会、野餐、烧烤中老年健身锻炼:器械锻炼静态活动:垂钓、下棋、品茗、阅读、晒太阳体育锻炼:散步、慢跑、门球、健身操、太极拳、交谊舞、放风筝人群活动全市居民文娱活动水幕电影、户外音乐会、烟花汇演、街头艺术表演博览会、叫做太极年会、爱心公益活动景观观赏水体、山石、名胜古迹民俗游览民间戏曲、民间手工艺、民间美食附近居民安静活动品茗、垂钓、棋艺、散步、健身锻炼儿童活动幼儿器械游戏、场地游戏、小型球类运动极限运动、户外聚会活动各地游客景观观赏水体、山石、名胜古迹民俗游览民间戏曲、民间手工艺、民间美食依照年龄、不同服务人群等标准对活动进行归纳与分类,以在场地设置中考虑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及场地的性格特征。

在此基础上,从市级、地区级、居住区级对场地系统进行划分,以满足进行不同活动的空间需求:市级考虑服务全市居民及外来游者,如南水北调几年生态公园、站南广场、中心公园、山阳古城遗址公园等;地区级为诸多主题性游园,如诗园、煤之广场、青年公园、太极广场等等;居住区级驻澳考虑服务周边居民,依照一定的服务半径散布于履带中,如此一来,形成层级明确、功能符合的场地系统在深入了解焦作地方的民风民俗基础上,依照节庆对活动进行策划以丰富景观带的内涵,并考虑各类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将其落实于场地空间系统内从时间上、内涵上丰富场地系统活动的多元化南北岸的隔离,造成生态斑块南北向的隔离状态:自然景观被分割,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必须加强孤立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从水体、制备、能源等多方面统筹以保护、重建和完善生态过程为手段,利用绿廊、绿楔和结点,将城市的公园、绿地节点、苗圃、自然防护地、河流、滨水绿带和湿地等纳入绿色生态网络,组建扩散廊道和栖地网络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廊道系统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焦作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独一无二的南水北调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开放空间,营造具有叫做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焦作的元素,对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历史价值的、有历史价值的、有纪念意义的地上物进行保留,并从景观特质和风景资源的视角出发,有选择地赋予其新的景观和功能属性,通过再生设计使景观得以再生,创造出特有的地域情节,延续焦作的地域文脉精神2.2.2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对沿河景观总体架构的影响从城市的现状与发展角度,从横向、纵向、垂直、断面设计四个层面对景观设计进行剖析,提出景观设计的构架和理念所谓景观设计横向构架是指设计总概念“五彩焦作、缤纷生活”在东西方向上的功能和景观特色分区具体到景观设计层面是以色彩作为组织线索和主导元素,整条景观带自西向东划分为:蓬勃生机的“绿”,碧水清音的“蓝”,激情畅想的“红”,时尚旋律的“黄”,悠古寄远的“紫”南水北调主干渠把焦作市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将城市整体隔离,这就需要“缝合”的策略来弥补“隔离”问题缝合策略表现在功能缝合,系统缝合和点、线、面的结合三个方面功能缝合体现在通过景观整体性营建,以保护、重建和完善生态过程为手段,利用绿廊、绿楔和结点,将城市的公园、绿地节点、苗圃、自然防护地、河流、滨水绿带和湿地等纳入绿色生态网络,组建扩散廊道和栖地网络,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廊道体系。

系统缝合体现在通过不同层面的生态系统之相互叠加,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实现规划区域内不同系统间的整合性点、线、面的结合体现在优先考保护和建设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南水北调纪念生态公园、山阳遗址公园等),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栖息环境,这些斑块设置需要有足够宽度和一定数目的廊道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规划范围内建设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通过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各类斑块大集中,小分散,通过确立景观的异质性来实现生态保护,已达到保持生态多样性和扩展视觉多样性的目的 3文化产业集聚,传统文化弘扬焦作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南水北调工程的沿河景观文化正是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焦作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独一无二的南水北调文化,使焦作的传统文化底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开放空间,营造具有焦作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对焦作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普及青少年历史教育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1 南水北调焦作段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利用南水北调焦作段工程这一历史机遇,结合焦作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南水北调焦作段言和景观带的建设突出了丰富的文化色彩,以蓬勃生机的“绿”,碧水清音的“蓝”,激情畅想的“红”,时尚旋律的“黄”,悠古寄远的“紫”来表达焦作市特有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质。

3.1.1 蓬勃生机的“绿”——南水北调纪念园位于南水北调焦作段的起点,河道在这里自南北向东西蜿蜒,与人民路西环路交叉围合成一片三角绿地她是南水北调工程纪念公园的所在地,纪念南水北调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展现人工运河给焦作市民带来的蓬勃生机的新景观和新生活绿色植物与蓝色的天空给人于清新舒爽的感觉,暖黄色调的点缀在空间上面起到前进膨胀的感觉,与蓝绿给人后退收缩的感觉形成趣味性的互动在浓密的芦苇、柳树林中一条由碎石和原木铺成的栈道,正蜿蜒地通向深处,召唤着人们去寻胜探幽充满生机的木板回廊使人们融入到树林,让人们以另一种市郊区体验生态林及南水北调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变化通过在生态林的自然听筒,把生态林里的生灵气息通过听筒传达给人们,从而愉悦人们的心情图3-1蓬勃生机的“绿”3.1.2 碧水清音的“蓝”——文化主题区文化主题区,由西环路到民主南路,全程约1.6公里她是展现新焦作的文化生活,体现工业城市的精神面貌的人文景观场所明度地的冷色系蓝色给人感觉清爽、深远、博大,能很好的表达一种历史氛围让浏览与此的人们在色彩视觉上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回忆,与第一主题在感官上形成对比和呼应诗园、竹园、静水把焦作的历史名人、著名诗篇等通过浮雕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体现一种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城市文脉。

把焦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形象的符号安装在地面上,走在上面的人们能找回平时很少体味到的一种历史的感觉把竣工时栽植的树的影子正确地描绘在地面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年长大,不会再有与原来完全相同的树影但通过将长大的树影与描画的树影加以比较,让感测者感知时光的流逝,达到某种记忆的回访和思考图3-2 碧水清音的“蓝”3.1.3 激情畅想的“红”——市民广场市民广场,由民主南路到塔南路,全程约1.3公里是政府行政办公楼、市民广场、火车站广场东片都在这一区域内她表现着市民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热火朝天的劳动精神红色,注目性高,刺激作用大,增高血压加速血液熊换,因此给人以热闹、激动、鼓舞的感觉橙色与黄色给人于饱满、快乐、财富\、轻柔的联想不同色彩材料做成的小巧玲珑的椅子,因使用材料色彩的不同,椅子具有不同的感温特性,通过各个椅子所具有的不同特性,来调动人们的情绪红色金属构筑物,除了本身具有的导向标识功能外,还有触摸音乐的功能这一组构筑物好似平淡乐章中的跳跃音符,使人惊喜、振奋图3-3 激情畅想的“红”3.1.4 时尚旋律的“黄”——生活休闲区生活休闲区,主要以生活居住休闲为主,充分考虑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温馨安宁的交流空间,体现时尚、前卫、浪漫的生活氛围。

黄色给人于幸福,轻柔的视觉感受刻在大理石座椅背面的称呼各不相同,是表明如lover、Friend等关系的椅子感测者把他的人际关系作为第三者判断,增加了场所的趣味性在地面间隔的铺上白天蓄积太阳光、夜晚自行发光的材料(蓄光广场砖),在夜晚增加了时尚浪漫的空间氛围怀药能作用于人体的所有部位,这是人们经过漫长的岁月积累下来的重要智慧之一怀药花园为了继承和应用这一智慧的实验花园,在白色的大理石内切去人体形状而成的花园里设置了四大怀药的模型客商作用于人体的功效图3-4 时尚旋律的“黄”3.1.5 悠古寄远的“紫”——山阳遗址公园山阳遗址公园,以“紫”为主题,表现人们对山阳古城的回忆及对未来生活的思索北临山阳古城遗址,为古城遗址公园的营造提供了强烈的历史氛围紫色给人于悠远飘逸的心理感受倒影着新建筑、古城遗址公园的绿意以及周围街道灯光的水面,池中的神秘水患散发着不可思议的静寂感,令浏览者深感时间和历史的流逝游玩土丘以“和自然玩耍、向自然学习”为主题,在各处设置寓教于乐的体验场所通过接触构成古城遗址基本要素的树叶、石头、泥土,体验山阳古城遗址的古朴文化通过园内两条曲线形步行道路来表现DNA的双重螺旋,其中一条路上印记着大小不一的脚印,表示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过的各种不同场面,爱着人的脚印,布满了许多行走类动物的足迹,希望在这遗址公园里经历的各种体验都变成基因,永远地遗传下去。

图3-5 悠古寄远的“紫”3.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焦作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3.2.1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温县太极文化园的建设2006年4月12日,在配合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基本建设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村西新发现的温县陈家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现了厚度3米至7米的龙山、西周、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10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连续叠压,共发掘出各个时期的灰坑1100座、墓葬128座,东周时期房屋1座、陶窑9座;出土陶、骨、石、玉、蚌等各种质地的器物枷余件,并有少量宋代瓷器和唐宋及清代铜钱这些发现证明这里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以东周时期为主的古村遗址,时间跨度达4000余年对复原当地历史文化面貌、研究东周时期手工制作工艺有极高的价值在充实、建设温县太极文化园的过程中,根据最新的发掘成果,及时将成果纳入到太极文化园的整体布局中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太极文化园的完善产生了积极地影响3.2.2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温县徐堡龙山文化园的建设徐堡遗址位于焦作市南约30公里的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东,沁河南岸东距省保温县春秋盟书的出土地——州城遗址2公里西距省保遇仙观l公里焦作市文物工作队、郑州大学于2006年8月—2008年6月对徐堡新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

发现了4000年前大型龙山文化城址一座,揭露各时期房址、窖穴、陶窑、灰坑、水井、墓葬等各类古代遗迹枷多处,出土大批陶、铜、石、骨、蚌、玉质器物以及动、植物遗骸通过发掘,了解到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4米,为龙山、西周、春秋、战国、汉、宋、明、清8个时期连续叠压为保护徐堡龙山文化城址的完整性,南水北调工程东移至城外通过;同时加大发掘力度,增加发掘面积,尽早搞清城内的整体面貌;对城外部加强绿化,并尽早提升遗址的保护级别,使之和周城遗址、遇仙观—起形成绿色主题文化公园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移,对徐堡龙山文化园的保护和建设产生了积极地影响3.2.3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博爱金城龙山文化遗址公园的建成金城遗址位于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西金城村四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穿过遗址东部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考古队经过多次发掘和钻探,基本上搞清了遗址的文化面貌,发现龙山文化城址1座,并首次在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小麦遗存对该城址周围古地貌和经济生产区划的宏观恢复,也是河南省龙山城址以往考古工作的新突破,小麦遗存在河南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小麦在我国的出现和传播路线以及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人地关系演变,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南水北调工程对保护龙山文化有着积极地影响3.2.4 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博爱聂村唐墓博物馆的建设聂村基地位于焦作市博爱县阳庙镇聂村周围,1989年被博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从墓区的村东部分由西南向东北斜穿而过,干渠占压墓区面积3万平方米2006年7月10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南水北调工程途径的聂村墓区的河道占压部分,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共发掘唐(13座)、宋(2座)、明清(7座)墓葬盟座,灰坑10个,古道路2条,出土一批唐三彩器、瓷器、铜器、纪年墓志等70多件珍贵文物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估计还将有一定数量的唐代古墓被发现鉴于焦作唐墓发现不多的实际情况,可复原这里发现的部分具有典型特征的墓葬,适时、适地建立唐代古墓博物馆,并对出土文物加以复制,形成观赏性较强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南水北调工程对聂村唐墓博物馆的建设产生了积极地影响4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将对焦作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产生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4.1 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在焦作市干渠建设投资110亿元,移民投资约71亿元,水资源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约12亿元,加上渠首电站投资,静态投资超过200亿元,投资数额巨大,这将对焦作市GDP的增长及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1.1 干渠等投资直接拉动GDP增长率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干渠投资、水源地建设、污水处理等约140亿元该部分投资多为固定资产投资根据2000年价格水平、前5年焦作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729.6亿元,平均年增长13.1%),并利用焦作市前5年来各指标之间的变动关系、各指标自身的变动规律,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焦作市经济的其他主要因素推断,并按照5年的建设期进行初步计算,近期投资平均每年拉动焦作市GDP增长率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中线二期工程,工程投资数额将进一步扩大,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会进一步提高此外,工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通过乘数作用进一步放大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相应增加工程建设设备和建筑材料等产品的需求,并进一步刺激相关上游产业和关联产品的发展经验表明,投资会有40%转化为消费,因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扩大内需有双重拉动作用4.1.2 移民生产开发投入将直接拉动GDP增长 水库移民生产开发投入主要包括:农村移民补偿费中的征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农副业加工设施补偿费以及小型农田设施补助费等;矿企业复建补偿费中的新址征地,厂房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基础设施补偿等;专业项目复建补偿中具体用以生产开发的水利、电力及交通等专业设施的复建费用。

这不仅能为移民创造和确立可持续的、有进展的就业和收入基础,更应将移民工作视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机遇同时,移民生产开发投入也将直接拉动GDP的增长通过做现金流程,采用现值法和水库移民生产开发产出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水库移民生产开发投入将平均每年拉动焦作市GDP增长率提高0.2个百分点左右4.1.3 工程投资将为焦作提供可观的税收收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干渠建设投资110亿元,将形成3.63亿元的营业税收入(营业税率3.3%)和约5.45亿元的所得税收入(所得税率33%);移民工程投资71亿元中约有45%的用于基本建设资金,这样也将形成约4.55亿元的营业税收收入;水源地建设和污水处理投资12亿元的投资中,也将形成0.5亿元的税收收入综合上面几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投资将直接为焦作市提供11亿元左右的税收收入4.1.4 工程实施促进经济增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受水地区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受水地区经济的普遍增长焦作市被河南省规划为豫北南经济区,经济发展极具优势和潜力。

区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煤炭等能源资源和铁矿、有色金属、石墨等矿产资源同时,该地区是铁路、公路的枢纽之—,综合运输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但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随着中部掘起战略的实施,水资源的需求规模将迅速扩大实施中线调水工程将为生产力布局创造先行条件,为该地区吸引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发矿产资源和城市建设等创造条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推动地区经济增长4.2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的合理配置4.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促进焦作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是在中国经济和社会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国内外经济环境也将发生新的变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上马不仅给焦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也给焦作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水源地建设将导致产业受限这些重大的新情况势必对焦作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一是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工程建设必将对焦作的建材加工业、水泥化工业、冶金业、建筑业等有极大的拉动作用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使焦作经济发展摆脱缺水的束缚,为更多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

例如,可使原有企业扩大规模,并通过改组提高效益,加速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可使输水沿线地区,特别是干渠沿线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促进新的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四是有利于争取新上一大批生态和环保项目优先启动,发展高效无污染或低污染产业五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带动水权、水价等方面的推进和改革.这从基础条件上、体制上、机制上都将促进水利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促进节水工业、节水农业的发展4.2.2 有利于改善受水地区投资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焦作将成为“路口、水口、煤口(晋煤、陕煤外运交叉口)、电口(三峡水电、豫陕晋煤电基地)”,加之焦作市知名度的提高,将有效地改善焦作的投资环境,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将大大增强,有利于资源效率的提高和资源合理配置格局的形成事实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给焦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焦作的工程本身涉及面广、历时长、影响深远,施工过程中也必将引起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广泛的流动和组合,这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提高4.3 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就业压力增大是焦作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原因在于:第一,劳动力将继续快速增长,目前焦作1065万人(2003年数),“九五”、“十五”期间,平均增长5‰;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使失业人员继续增加;第三,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将使农业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焦作农村人口庞大,人均耕地少,农业耕作方式传统,将使农业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剧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有助于焦作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就业压力的缓解第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期间,巨额的投资将吸纳数量可观的劳动力就业第二,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以后.吸纳就业的因素还会增多例如.大旅游业的发展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具有开发价值的土地的开发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因水资源供给增加而能够扩大生产规模的产业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因水资源供给增加而成长起来的新产业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等另外,还应看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成,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有些部门的就业规模将扩大,如旅游业、商业等,而有些部门的就业规模将缩小,如某些采矿业因水源地建设要求,将会加大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技术进步的推进,将使这一产业的就业规模缩小据有关部门统计,焦作工业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关、停、转、迁的企业达624家,导致下岗工人23700人5 南水北调工程对焦作道路交通的影响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邻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地处东西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豫晋的交界处,京广、焦支、焦新、焦太、侯月五条铁路穿过,107、207国道及7条跨省公路与周边地区相连。

焦作中心城建成区内路网总长度185km,现已形成“四纵六横”的网格式布局模式南水北调城区段从焦作市区中部穿越而过,必将对城市南北交通联系造成重大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影响,研究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建设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实现渠首水源地焦作交通事业及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非常重要5.1 焦作市交通现状5.1.1 焦作市区整体交通现状焦作中心城建成“四纵六横”路网模式,其中塔南路是连接南北向新老城区的最繁忙的主干道之一,建设路是焦作市目前东西向货运、客运与过境交通的主干道,目前该路段的过境交通已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焦作中心城建成区内次干道、支路较散乱孤立,与主干道关系不明确,且部分道路路况较差,影响交通横贯中心老城区的新月铁路及焦作北站的存在,使焦作老城区的南北向次干道很难贯通,形成断头路和卡脖子路此外,一些棚户区、建筑密集区以及一些大企业与城市干道联系的道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道路密度不足南北向主次干道密度过稀,导致城市交通分布不均,大量交通集中在塔南路、民主路、东环路等少数几条干道上,从而使南北向交通显得拥挤,图5-1为焦作市区现状图图5-1 焦作市区现状图5.1.2 焦作市南水北调工程段交通现状南水北调焦作段位于焦作市区城市空间由北向南拓展的衔接过渡区段,是焦作市未来城区的中心位置。

项目段内南北向主要道路有西环路、塔南路、焦东路、东环路等;东西向道路主要有站前路、人民路、丰收路等主干道,此外还有站南路、新安路、南通路、沁阳路灯次干道作为补充区域内焦新铁路东西向穿城而过,对城区道路交通体系,特别是城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隔1)城市的交通流主要是南北向,铁路的存在割裂了城区南北向的路网及交通联系2)支路系统不完善道路等级偏低,同时受到铁路及火车站的影响,路网系统不甚合理3)铁路南侧城中村地区的改造投入较少,是支路数量少,宽度窄,路面质量较差,容易造成交通堵塞4)交通设施较少,缺乏必要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地等5.2 南水北调的建设对焦作公路交通的不利影响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引入,320米的水利设施及景观绿带从现状城区的中心区域东西向穿过对城市空间南北向的割裂必将带来城市交通上的诸多问题:(1)南水北调对道路交通体系的整合影响用地及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对道路交通体系的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与城市土地使用和土地开发强度紧密结合对城市南北向的交通联系造成不畅,需采用跨渠道路桥梁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南北向道路的跨渠需求,由此对城市道路平、纵线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南北向跨渠桥梁道路纵向曲线的变化,对城市本地区东西向道路与南北向道路的衔接方式需要提出新的要求。

城市集中公共空间对城市公共交通及步行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南水北调渠道与城市道路及焦新铁路的相互关系问题跨渠交通与渠水水质保护问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带来修建其工程的大吨位的车辆碾压城市道路由于铁路、山门河阻隔,施工道路局部未能贯通,大吨位工程车辆必须借用城市道路通行,致使城区道路多处严重损毁解放路与总干渠交叉处路面凹凸不平,铁路道口轨面下沉,解放路东段混凝土路面支离破碎,山门河桥面钢筋裸露,已成危桥建设路东段、文昌路北段、待九路南段、银河路及人民路部分地段损毁严重,城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给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不便,给工程施工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潜在隐患5.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焦作公路交通的有利影响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及两侧绿化景观带的建设,焦作市道路交通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满足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为区段内各种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建立与本地区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快速通畅的道路网络1)东环路东侧道路的改善现状东环路以东至中原大道间无规划路网,其用地内交通条件较为复杂:南水北调输水渠道自西向东横穿地块;焦新铁路线东西向穿越的同时与南水北调输水渠道相交;瓮涧河由北至南流经地块。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东环路东侧路网将增设加强南北向联系的城市干道,地块内将补充支路系统尽量减少铁路及南水北调输水渠道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规划相对完整的道路网,使规划区内各个地块拥有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便利城市新区的发展(图5-2)图5-2 东环路规划思路图(2)民主路A区道路的改善民主路作为通往火车站的主干路,为与火车站周围的友谊路、车站东路衔接顺畅,将友谊路、车站东路分别规划成为单行道跨越南水北调运河后,民主南路立即左右分离上下行车流分别沿与运河平行的方向通行,然后分别装箱友谊路、车站东路与站南路的交叉口,与站南路平交民主路桥左右分离出桥面车道内测边缘圆曲线半径均取65m,而转向站南路的两个圆曲线半径均取54m东侧桥面采用1.43%的坡度下放,而西侧采用1.11%的坡度下放这样在站南路就产生了两个平面交叉口,对车流交通组织来说,只需在交叉口进行渠化,并配以合理的信号达到良好的效果(图5-3)车辆与道路的连贯性,桥的线性平顺、美观,与火车站周围景观较为协调对站前路交通流的干扰较。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