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B.CuO+HSO=CuSO+HO2 4 4 2D・ Fe+2HCl=FeCl +H t22)C・石灰水 D・锌A. CO+2NaOH=NaCO+HO2 2 3 2C.KOH+HNO=KNO+HO2、下列物质能3 与盐3酸发2生中和反应的是(A・硝酸银 B・氧化铜 3、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水和稀盐酸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4、 一定有水生成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中和反应 C.氧化反应D.分解反应5、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服用Al(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稀硫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3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 能使稀盐酸的酸性减弱的物质一定是碱D.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NaOH7、 实验室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下 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对没有看到现象的可能原因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B. 换另外的指示剂重新做实验C.挪用他人的实验结果D.重新取药品,再进行一次实验8、 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里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正确的是A.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后又变成红色B・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后又变成蓝色C・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 D.溶液的碱性越来越强9、 把熟石灰加入酸性土壤中的主要目的是( )A.中和土壤的酸性 B.作为土壤的肥料C・杀死微生物 D.增加土壤中钙离子的数量10、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V化钡溶液11、 把pH=2和pH=11的溶液混合,所得到的溶液的pH的范围不可能为( )A・1B・3 C・9 D・1012、 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为改良 土壤应选择的物质是( )A.氯化钾 B.烧碱 C.硝酸铵 D.熟石灰13、 向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分别滴人紫色石蕊溶液,甲中紫色石蕊变蓝,乙 中紫色石蕊变红,丙中仍为紫色,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14、 向pH等于12的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溶液pH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C.盐酸的质里仗B・盐酸的质站仗PH127127pH127 -D・° 盐醴的质量仪15、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 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 (横坐标)之间 的关系的正确图像是( )16、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 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 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稀解液”淸有酣猷试 液的慕悄水17、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 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18、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反应前后 反应前后,反应前后,A.B.C.D.Na+和Cl-的数目不变H+和0H-的数目不变 H0的数目不变219、 “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 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 ,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 ,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 水吹气时,可观察到 现象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20、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总结了 NaOH的四条化学性 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 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色2) 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 图丄 [1)22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 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 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 ~2mL,滴入广2滴无色酚 酞溶液,振荡无色酚酞溶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溶液呈(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粒子符号)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 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 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2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 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振荡后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2) 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 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 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3) 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 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A・■: - C.盐酸的体积/ mL01019.5202053040pH1312117321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23、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图所示是氢氧 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
2) A中溶液 色, 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 色3) 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其目的是 24、 图表示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请回(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中和反应2)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5、油脂可以溶于碱性溶液中,人的头皮会分泌一些油脂,所以一段时间要清洗 一次,而弱酸性环境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所以清洗后一般还涂上护发剂,据此 回答:(1)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 洗发剂的pH应 7(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下同),而护发剂的pH应 7,若某同学家中只有洗发剂而无护发剂,他洗完头发后,想达到护发的目的,则可以向清水中加适量的 3) 洗发剂和护发剂不能混合,原因是—26、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中(1 )此反应操作是向 溶液中滴 Prt加另一种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 试 、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 7 \ . (2)实验结束后发现 \ 容器壁温度升高,证明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 .验证中和反应过程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 ° 加入溶液的质量吗? ,理由是 27、 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 中大量自由移动的0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实验1】用酚酞溶液(1) 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 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 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 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 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实验2】用卩只试纸(2) 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 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前,必须进行 的预处理.【小结】(3) 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填方法)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28、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 S0与NaOH溶液混合 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 的设计、实施和评价① 方案一:测定稀H S0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20°C)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0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结论:稀HSO与N?oH2 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② 方案二:观察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结论:稀HSO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4③ 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 ④ 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SO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 S0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2 4次29、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填“氢中,⑵ 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理由是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为色。
30、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 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 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 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 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 数31、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 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 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 图(见右图)1)碳酸钙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 g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当盐酸和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规 范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