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和小伙伴 教案 北师大版

tia****g9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7页
文档ID:153887960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和小伙伴 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1/7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和小伙伴 教案 北师大版1、学会友好相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收集名人小时候与同伴相处的故事,以及与人相处的名言集锦  2.到图书馆、上网查找关于与人相处方式的资料  3.与父母交流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困惑,请他们给予帮助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与同伴相处的烦恼  2.学生秋游活动中的录像片段〖本课题教学目标〗  1.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体验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  2.学会与同学正确相处,懂得以诚相待的道理  3.能够处理同学之间的简单矛盾,学会彼此谅解〖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3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激发情感内需  第二课时  贴近生活,学会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  互动参与,体验友谊之趣〖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2.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需要,引出主题  教师播放师生同去秋游焦山时的录像,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与同学一起秋游的乐趣在哪里。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可以看美景、吃好东西、可以不做作业、可以与同学做游戏、与同学拍照片……)  * 你与同伴之间一起游玩,有没有感动人的事?* 在游玩中有没有与同学闹过别扭,为了什么事情闹别扭的?* 这些别扭使愉快的秋游有些扫兴,看来友好相处很重要  (二)真情流露,体验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  1.欣赏照片  师:有没有与同学在学习活动或游玩时拍下的照片?快拿出来,在小组内欣赏,请你给小组同学做个介绍  2.召开故事会  师: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不过,今天的故事会有个特殊要求,每位同学不仅要讲一个故事,最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美好友谊带来的快乐  (1)先听教师讲一个自己小时候与小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故事  (2)学生小组内轮流讲  (3)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三)引导学生树立互相尊重和愿意与伙伴相处的意识  师:刚才每位同学都回忆了自己与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事,老师都被有的故事感动了,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你们欢迎吗?(学生表示欢迎)  师:同学们,你们欢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与你交朋友吗?咱们班谁的朋友最多?朋友多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总结)俗话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了,多快乐。

只要你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四)课外作业  1.搜集与小伙伴相处中的烦恼,这些烦恼自己解决了多少?没有解决的矛盾打算怎么办?  2.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可以去问父母、爷爷、奶奶,可以去图书馆摘抄,可以去网上查一查,可以与同学一起商量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小结,让他们选择学习方法收集答案,提醒他们及时做好记录、归类   第二课时 做人要诚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伙伴之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  2.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和怎样处理矛盾一)课外调查  课外鼓励学生通过询问家长、老师和小伙伴,浏览网络、翻阅图书等方式寻求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们克服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主动与人交往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信心,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又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归纳、整理、掌握材料二)倾诉烦恼,交流解决方法  1.说出你的烦恼,大家一起想办法  师:同学们与小伙伴相处,有时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与小伙伴闹别扭时都很烦恼我们一起通过课余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好的方法吗?   师:先说有什么别扭的事,再将自己最好的办法在小组里向同学进行介绍,请他们进行评议,你的方法是否可行。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到学生中间观察指导,适时给予帮助  2.真情对对碰  师:(教师引导学生)你们交流的办法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大家在全班范围里交流一下  (各个小组内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解决方法最好的案例与大家交流有的小组采用表演的形式,如两人抢着喝饮水机里的水,结果把水泼了满地,也弄湿了衣服,两人应该互相谦让;有的小组摆事实讲解方法,如××同学借书给我看,可是我把书弄破了几页借书给我看的同学很生气,不理我,我应该主动向她赔礼道歉,请求她原谅,也告诉大家,提醒自己,要爱护别人的东西……学生之间虽然矛盾多、别扭多,但在自我解决、自我剖析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与人相处不能只想自己,要想到别人;与人相处要以诚相待,学会谅解;与人相处不能欺负人,要尊重别人……)  师:现在你想对那些与你闹过矛盾的同学说些什么吗?请你去跟他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学生自由活动,自主解决与伙伴相处时的问题既可以检验他们想到的方法是否可行,又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学会彼此谅解  3.教师讲一讲名人高士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认识你》  故事梗概:高士其小时候是个学习非常认真的孩子有一天上课时,他正在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同桌拿出一个折好的青蛙给他看。

高士其像没看见一样,仍然专心听讲下课了,他的同桌很生气,责怪高士其为什么不理他,高士其说:“上课时,我不认识你下课时,咱们还是好朋友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与小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得出结论:下课时,可以一同玩耍,上课时不能影响学习  4.师生交流名人关于交友的名言  例如: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苏霍姆林斯基  无论谁,只要说一句谎话,他就失去了纯洁的心 ――贝多芬  (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名言,向全班同学推荐,并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三)付诸行动,考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设置问题情境  ××同学很调皮,特别爱欺负人有一次,他无缘无故地打了你……请问:你该怎么办呢?  出示答案仅供参考:(1)告诉老师;(2)告诉家长;(3)以牙还牙,跟他对打;(4)打不起,躲得起  师:以上答案你选哪一个?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2.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办  3.学生交流想法  生:第三种方法不行,不能与他对打,与他对打,就跟他一起犯错误了  生:第二种方法还可以,让老师找他,或者让家长吓唬吓唬他。

  生:第四种方法也不行,你老躲他,他会以为你胆小,下次还会欺负你  师:现在,这件事老师和家长都不帮你们解决,请你们自己解决  4.小组再讨论,出主意,想办法  生:我要与他先讲道理,你打我,我并不怕你你的行为不像一个小学生你要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以诚相待,相信他会改正  生:我会动员小组同学一起跟他讲打人犯法的道理  生:开一次团结友爱、与人友好相处的班会,让大家来教育他  (教师此时重点“扮演”好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不急于肯定、否定,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体验同学之间的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一)小竞赛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小竞赛,比一比谁对班里同学最熟悉谁在一分钟内所说的班上同学的姓名最多,谁就获胜学生争先恐后)  (二)开展游戏活动,加深了解  1.做“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待学生填好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学生猜猜他写的是谁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太熟悉了,都能一下子猜出是谁  师: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请你们猜猜我说的这个人是班上哪位学生。

  师:这是一个缺点很多的孩子学生一下子猜出是调皮大王×××同学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疏远他,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你们会帮助他吗?  (学生表示会,有的学生说我愿意与×××交朋友,帮他改正缺点×××特别激动,坐得笔直  (三)实话实说,吐露心声  师:班上有这么多同学,你最想对哪位同学说说心里话你可以对他提希望、表达祝福,也可以指出他的不足,鼓励他改正;也请他说一说听了这些话的想法  (学生互吐心声,场面亲切、感人  师:你想为班上的哪位同学做些什么?(有的学生想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补课;有的想要帮助班上家境困难的同学;有的学生想送一本书给××同学读,让亲密的友谊伴他成长,让友谊永存  师:请制作一张心语卡送给他吧  让学生把心语卡珍藏在自己的成长资料袋中附送:2019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长大了教案 北师大版(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实施过程(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四)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