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两课时)[共9页]

gfy****yf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4KB
约7页
文档ID:155331474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两课时)[共9页]_第1页
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两课时)【备课资料包】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 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 36 大峰之一,海拔 1810 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 室外有石,像醉汉斜卧, 名“仙人把洞门” 天都峰虽高不及黄山 的 主 峰 莲 花峰,但其险峻程度则绝非莲花峰可比,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人们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古时候,天都峰无路可登,能够登上天都峰者寥寥,唐代释岛云,慕东国僧掷钵神异,来游黄山,成为有记载的登天都峰第一人他曾在绝壁上留下《 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 12 个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4.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1 / 6【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 VCD、图片、文字介绍等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 勇攀高峰, 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 “爬天都峰” 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 / 6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 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暑假里, 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 11 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 ,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 ;“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2、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作业超市1.抄写生字词2.感情朗读课文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3 / 6困难的过程2.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理解、讨论的基础上懂得: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配合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教学流程】一、温习引入1.生朗读课文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 教师评断, 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 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3.自由读文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4.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5.读读议议,释疑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A.讨论句意: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4 / 6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 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 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的精神B.指导朗读: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C.出示第 4 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A.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第 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B.课文中用“奋力” “一会儿,, 一会儿” “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C.引读第 7 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D、指导朗读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三、分角色朗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四、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 讨论:“汲取” 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 “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五、提示综合性学习5 / 6最近你们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下来了吗?记了哪一些, 和同学交流交流, 要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还要注意及时地整理自己记录的材料六、作业超市1、抄写课文第 2 自然段2、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七、板书设计点题 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1)峰的高与陡 让人发颤爬峰之前 充满自信爬天都(2-5 ) 与爷爷对话 下定决心互相鼓励峰奋力向峰顶爬去 战胜困难一会儿攀着铁链 登山艰难爬上天都峰 一会儿手脚并用(6-7 ) 终于爬到了峰顶“我”与老爷爷相互道谢爬上峰顶 汲取力量(8-10 ) 爸爸赞扬这一老一小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人6 / 6知识改变命运。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