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解析)和应试作文(合集 4)专题:识记文学常识1.【九年级 3 月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充满人生哲理的名言出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B.《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戏剧,剧本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讲,它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句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今年 3 月 21 日是春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即写这个时段的生活场景春分跟清明、谷雨、端午、夏至一样,是农历 24 节气之一答案】D【解析】【详解】D 说法不正确端午”是传统节日不是“农历 24 节气之一”2.【九年级毕业升学模拟】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讽刺小说——吴敬梓——明代B.《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谢婉莹C.《蝉》——法布尔——昆虫学家——英国D.《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司马光——史学家【答案】B【解析】【详解】B 文学常识搭配正确其它几项改为:A《儒林外史》——讽刺小说——吴敬梓——清代。
C《蝉》——法布尔——昆虫学家——法国D《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史学家3.【九年级下学科素养测试】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A.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C.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D.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答案】D【解析】【详解】D“《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不是小说4.【中考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B.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C.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D.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人讳称的了解与辨析能力仔细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A 项表述错误,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5.【中考模拟】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杨修之死》塑造了一个嫉才妒能的曹操形象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是一篇规范的立论文D.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以书信形式劝慰、激励儿子不惧孤独,勇攀艺术高峰答案】C【解析】【详解】C 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6.【初三模拟一】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我们学过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就节选自此书B.《海底两万里》中的康赛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C.《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名篇,本文被称为“秋思之祖”D.《狼》节选自清代作家蒲松龄的文言长篇讽刺小说《聊斋志异》答案】D【解析】【详解】D.《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7.【九年级 3 月考】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B.“我在母亲怀里一句中,“在”是介词C.“面部表情”是偏正短语,“身陷囹圄”是主谓短语D.“在恼怒痛苦之时,走近它是很危险的”一句的主语部分是“走近它”答案】B【解析】【详解】B 判断与分析中错误我在母亲怀里”一句中,“在”是动词注意“在”在这里处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上,不是介词我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中的“在”才是介词点睛】关于词性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介词: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8.【九年级中考一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耶斋志异》《偶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古时住宅旁常裁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太傅”是官名答案】A【解析】【详解】A 项错误,“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9.【九下 3 月联考】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一句的宾语部分是“很多鱼”。
B.“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是因果关系复句C.“几个”是数量词;“曾经”是副词D.“走过去”和“得到了证明”都是动宾短语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D.“走过去”是动补短语;“得到了证明”是动宾短语故答案为 D10.【九年级 3 月联考】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谦敬词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如:对别人称比自己年龄大的家人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等B.下个月就是清明了,小明说这次清明节假期,要回家扫墓、祭祖、放风筝、踏青等C.小明十五岁生日的那天,爷爷对小明说:“在古代,男子十五岁的时候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所以也称之为束发古代男子到十八岁的时候,就要行冠礼D.小明的妹妹是属猪的,2019 年是农历己亥年,也就是她的本命年答案】C【解析】【详解】C“古代男子到十八岁的时候,就要行冠礼”说法不正确行冠礼”又叫“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11.【九年级 3 月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黄香温席”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以不情的纶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而且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C.《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一方面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着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有着剥削者的意识,她想控制样子,成为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D.《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答案】A【解析】【详解】A 说法不正确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文中没有着重分析“黄香温席”的故事我的爷爷我的爷爷虽然年事已高,可是他却从来不过“安静”的晚年生活,一天到晚待在自己的小菜地,自得其乐爷爷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也从来不让我们铺张浪费娓娓道来开头,饶有趣味,引出下文爷爷在自己家的楼后开垦了一块小菜地,(补入必要的环境描写为宜,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爷爷常与那片菜地为伴简单叙述,过渡,为使文章段落格式清晰,下文要另起一段捉小虫子,除除草,种他的菜。
那片地经常受到阳光的照顾,所以菜长的也非常快爷爷早上 4 点多起床,与奶奶去菜地,(补入必要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爷爷的辛劳为宜一忙就是一小上午,虽然有些辛苦,但是乐在其中因此,我总是劝爷爷不要再种菜了,这样会把身体累坏的,可爷爷说,老一辈人都是从辛苦中走过来的,而且外面的菜贵又不健康,哪敢自己种的菜吃着放心每到周六、周日我们总是去看望爷爷,而我们也总是满载而归——一大篮子的绿色蔬菜有一次,我们又满载而归,刚到家爷爷就打对妈妈说:“你们到家我就放心了,篮子里有个小包,那是给他孙子买文具的钱语言描写,人物身份化,值得借鉴!)我们把篮子打开一看,有香菜、豆角、茄子……根都被剪掉了,妈妈从菜篮底拿出钱,我们都沉默了一篮菜一片心,一篮菜一份情那不是一篮菜,而是一篮爱心,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爷爷!(抒情,升华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