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

飞****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33.61KB
约10页
文档ID:78493489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1/10

滑轮及滑轮组综合练习题(含答案)1 .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2 .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 .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 .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1 .图1中A是—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 (选填 土”、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 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米2 .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 牛,卒^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 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 牛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 G时,拉力 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 F/ F (选填法”、F=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2”或之”)O若用斜图e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 =G, F2=Go6 .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 No7 .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 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OM=5kg ,那么 M2应等于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kg。

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1、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 F甲<F乙、<F丙5、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B、 F甲〉F乙〉F丙C F甲〉F乙、=F丙D F甲 = F乙、>F丙400N,动滑轮重力为 50N,定滑轮重力为 40N,人的重力为 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A. 218NC . 210N236NG : G为:()6、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A、1:2 ;B、1:1 ;C、2:1 ;D 3:1.7、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A.A方向拉力最小;B.B方向拉力最小;C.C方向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2.使用滑轮组可以(A.省力又省距离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要使()A. 40 牛,20 牛C. 40 牛,40 牛向右匀速滑动,拉力 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B. 20 牛,40牛D. 20 牛,20牛4 .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图g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A. 600 牛 B. 300 牛 C. 200 牛5 .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 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 A,待放手后)D. 100牛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A.物体B将沉到杯底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F3Fi12N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6.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A F1>F2>F3 B 、F1VF2VF3C 、F2>F1>F3D 、F2VF1VF37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D . 12N, 12NA. 8NI, 8N B.12N, 8N C . 8NI,70N,不计绳重和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A . 90N B . 50N C . 270N D . 30N9如图所示,G=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 G重()A. 2N B . 18N C . 28N D . 20NG和G,那么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与G的关系是()A. G=GB . G=2G C . G=1G D .无法判断2答案:1. X 2。

V 3.4 4 5 5.,二 1.动上 26 4 2.4 22 40 3.4N 4.1/2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 1.D 2.C 3.A 4.C 5.B 6.D 7.B 8.D9.B 10.B 四略 五 20N1 .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800N的物体 A,当他所用的拉力 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5%B.动滑轮的重力为 200NC.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 1000JD.拉力的功率为200W2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 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 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 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 伸长,(g=10N/kg),则A.前、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后一次绳端拉力做的功为1380JC.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 40ND.前一次绳端拉力的功率是144W3 .如图所示物体 A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动滑轮的拉力为F,在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的功为400 J 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 720 JC.拉力F的功率为20W D.拉力F的大小为90N4 .小林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一次用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刀1,第二次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2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刀2;第三次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恒定的阻力是10N,此时机械效率是刀3不计绳和轮之间的摩擦)则A.刀2>刀1>打3 B.刀1<刀2二刀3 C.刀1=刀2二刀3 D.以上说法都不对5 .如图所示,使用一个重力为G1的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物;不计绳的重力和滑轮上各处的摩擦,这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改用重力为 G2的轻质材料的新动滑轮后,再回来提升这个重物,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提升到85%则新动滑轮的重力是原来动滑轮的重力的倍6 .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拉细绳的力F大小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上升的距离也相等,绳重及摩擦不计,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甲的有用功为 W甲,机械效率为Y]甲,拉力的功率为 P甲;乙的有用功为 W乙,机械效率为Y]乙,拉 力的功率为P乙。

比较甲、乙两个装置可知A.P甲〉P乙 B.P甲<P乙 C.W甲<W乙“甲〈”乙 D. W甲二W乙刀甲〈刀乙7 .如图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 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 B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 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假设在拉 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1: F2=8 .小军利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如图 10所示,第一次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军对地面的压力为 Fi;第二次提升时,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匀速提升,小军对地面的压力为 F2, Fi: F2=1:4,已知小军的质量为 70kg,提升的物体质量为 9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军对绳子的拉力与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第二次浸没在液体中匀速提升时,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大小是 N9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 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刀甲、Y]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甲<F乙 B. F甲〉F乙 C. ”甲〈/乙 D.刀甲二刀乙10 .工人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矿井中的物体 A和物体B先后匀速提升上来动滑轮重 50N, 物体A和物体B所受重力之比为2: 1,提升物体 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5% 若用此 滑轮组提升物体 B时,在10s内物体B上升5m,则提升物体 B时,拉力的功率为 _ W11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 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 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N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 9N D拉力F每秒钟做功为1.8J12 .如图所示,重 4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 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物体 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 0.2倍,物体 A在2s内前进了 0.2m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拉力 F的功率等于 —Wo13 .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则下列叙述正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确的是A.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1W B.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 A是运动的C.物体A前进1m,重力做功200 J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5N14 .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用力F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 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10W,物体A重150N,则A.拉力F的大小为40N B.拉力F做的功为6JC.物体A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100N D.绳端的移动速度为 0.3m/s15 .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F为2NB.水平桌面对物体 A的摩擦力为6NC.在1s内拉力F做功12 J D.在1s内拉力F的功率为4W16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A重1000N,物体B重600N,此时物体 B恰 好能匀速下降;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 F拉动物体A在5s内匀速向左移动1m,若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为300N ,拉力 F的功率为 60W B.拉力 F为600N,拉力 F的功率为 120WC.物体A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600N D.绳子拉力对物体 B所做的功为600J17 .如图所示装置,物体 B所受重力为Gb,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 右匀速运动。

小明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物体B以速度v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若将物体B换成物体C后,小明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 物体A,使物体C以4v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时,拉力的功率是1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体积相同的重物A、Bo已知A和B的密度之比为1: 3,甲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甲,且G甲:Ga=1: 3;乙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乙且G乙:Gb=1: 2若使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物体A、B匀速提升高度为 hA、hB,且hA=2hB(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之比和两滑轮组的总功率之比分别为()A打甲:刀乙=3 : 4 B打甲:刀乙=9: 8 C P甲:P乙=4: 3 D P甲:P乙=16: 2719 .用滑轮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如果每个滑轮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都相等,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刀1:刀2及在绳端所用的拉力Fi: F2分别是(不计轴处摩擦及滑轮架的重)A.2 : 3 9: 8 B.3: 2 9: 8 C.1 : 1 3: 2 D3: 2 1: 120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提起重力Gi=G2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h,若所用拉力Fi=F2,已知甲的机械效率 50%,则(不计绳重及摩擦)A.乙的机械效率 75%B.乙的机械效率 80%C.拉力Fi做的功与拉力F2做的功之比3: 2D.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3: 121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 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力Fi做功的功率大B.甲滑轮组的额外功较大C.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22 .一个质量为65kg的工人,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一堆水泥砖。

若动滑轮重50N装水泥砖的托板重200N,每块水泥砖重 100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工人匀速提升水泥砖时,此装 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 __%(g取10N/kg)23 .一个质量为 70 kg的工人,用图 5所示的装置(包括滑轮组及装石板的托板)提升石板已知托板重 200N,每块石板重 100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在 4s内匀速提升10块石板升高2m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该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石板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取g =10N/kg)♦ ♦A.该工人提升10块石板升高2m做的额外功一定是 500JB.该工人在4s内提升10块石板升高2m的有用功率一定是 500WC.此装置动滑轮的质量是5 kgD.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82.1% (结果保留1位小数)24 .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一堆相同的金属块若动滑轮重50N,装金属块的托板重 100N,每块金属块重 100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工人匀速提升金属块 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 %g取10N/kg ,结果保留整数)25 .如图所示,每个滑轮均重 12N,用滑轮组拉着重 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 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 8m,拉力F所做的功为1280 J。

若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 摩擦,则A.拉力F的大小为60N B.滑轮组对物体 A所做的功为1184JC.拉力F的功率为3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2.5%26 .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 300N的物体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物体 A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70N,拉力F的功率为P1=80W,在10s内拉力F做的功为 W1;若将滑轮组绳端的拉力换为F2,在拉力F2的作用下物体 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2的功率为P2 ,在10s内拉力F2做的功为 W2 忽略滑轮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40N , W1=800 J B. F2=35N , W2=140JC.P2=160W, W=1600 J D.W 1=700 J, W2=700 J27 .如图所示,体重为 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 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 直线上,)。

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A.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B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400NC.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250N 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 0.01m/s28 .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密度为p b,受重力为10N ,动滑轮受重力为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在水中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刀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移动10s,拉力做功为2.5 J若撤去水平拉力B刚好在水中匀速下降(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正确的是A.F=5N B.F=10N C.刀=90% D. p b=10X 103kg/m31N,不计F拉A物F,物体29 .用滑轮组将密度为 2.8 X103kg/m3,质量为56kg金属块完全在水中匀速提升 0.5 m, 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 F,动滑轮中120N,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及摩擦, g取10N/k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拉力F的有用功是 280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A.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平衡力C.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200N30 .图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 升高了 0.2m。

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 0.4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C.天花板对滑轮组的拉力为10N D.滑轮组对物体 A做功的功率为1.6W31 .如图所示,在拉力 F的作用下,重 80N的 物块A正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则A.2s内,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0.4mB.拉力F的大小为40NC.2s内,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6 J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32.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i的作用下,拉着重 300N的物体A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 A匀速运动是受的阻力为56N ,拉力Fi的功率为Pi若滑轮组在拉力 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 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拉力F2的功率为P2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A. Fi=168N Pi=225W B. F2=210N P2=35W C. Fi=3 F2 Pi= P2 D. Fi= F2 Pi=3 P233.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i的作用下,拉着重 60N的物体 A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Fi=150N,物体A运动的速度为0.6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的阻力为fi,拉力Fi的功率为Pi 0当滑轮组在拉力 F2的作用下,拉着物 体A以速度V2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为f2 ,拉力F2的功率为P2 , P2=3 Pi。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2=30NB.P2=90W C.F i=3F2D.f i=f23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1.4X104N的货物A,货物A的体积为0.2m3 ,当货物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货物 A在2s内匀速升高1m,绳端C处拉力F的功率P=7.5KW (忽略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当货物A完全出水后,在空气中被匀速提升时,滑 轮的机械效率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5 .右图是用来提起货物的简单机械组合装置,已知BO=2AO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当吊起重为1000N的货物是,拉力 F与货物重G之比为 答案: 1.BD 2.B 3.AC 4.A 5. 9/17 6.A 7. 1:5 8. 600 9.B 10. 62.5 11.BD12. 0.8 13.ABD 14.C 15.ABC 16.B 17. 7.5G BV 18.BD 19.B 20.ACD21.ABC 22. 80 23.D 24. 89 25. BC 26.AC 27.ACD 28.BCD 29..CD30.AB31.D32.BD 33.BD34. 14/17 35. 5 : 8。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