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记录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核能的计算方法谈话内容⑴根据AE=Amc2计算,计算时Am的单位是“kg” , c的单位是“m/s” , AE 的单位是“J”2) 根据AE=AmX931.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1 u)相当于931.5 MeV,所以计算时Am的单位是“u” , AE的单位是“MeV”3) 根据核子比结合能来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比结合能X核子 数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及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谈话内容1、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分子数)、温度、体积2、 分子力随间距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3、 分子势能随间距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气体压强的计算谈话内容1、 研究对象的选择:应用气体实验定律时,等式两边针对同一研究对 象(封闭的气体);如果告诉活塞质量,题目可能要以活塞为对象,同时要 考虑大气压作用在活塞上的力2、 如果有同种液柱,利用连通器原理(同一高度压强相等)搞清两侧 封闭气体压强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桥梁3、 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变质 量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題然后利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求解。
谈话记录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力的平衡的计算谈话内容1、 平行四边形法:适用于三个力 作用下的平衡问题2、 三角形法:适用于三个力 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平行四边形取一半即三角形法(1)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勾股定理2)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3、 正交分解法:适用于三个以上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4、 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圆周有关在三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受力分析谈话内容1.搞清各力的方向接触面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接触面;电场力正电 何受力方向跟电场线相冋,负电何受力方向电场线方向相反;安培力方 向垂直于B和I决定的平面2 •受力分析顺序:首先是重力,其次是接触力(先弹力后摩擦力),最后 其它力(注意方向)3.分析完后,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进行下一步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光电效应的有关计算谈话内容1 •首先记住4个规律:(1) 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④大于这个极限频 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⑤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 大而⑥增大3)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随入射光的增强而增 大。
2.四个公式:民=川% hv=叽Uce=Ek C = Va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理想变压器的计算方法谈话内容1、 理想变压器规律:(1)功率关系:P=P P决定P (2)电压关系:U/U=n/n1 2 2 1 12 12 ⑶ 电流关系:I/I=N/N12 2 12、 纯电阻电路功率和电阻的关系:P=l2r=U2/r=UI3、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RJU+R2 R、=l/R+1/RJ串 并 1 2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谈话内容两类题型(1)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F=ma F=F-mg=O f=AF利用这三个公式 X y N N先求出a;再利用运动学规律解决所求的问题1.平均速度V平=s/1(定义 式) 2.推论Vt2-Vo2 = 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 =V =t/2 平(Vt+Vo)/2 4.末速度 Vt=Vo+at5 位移 s=V t=Vot+1/2at2平6.实验用推论As = aT2 {A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先利用运动学规律求出a,再利用Fx=maF =F -mg=0 f=AF求解受力情况y N N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谈话内容第一步:找圆心第二步:画轨迹第三步:求半径常用的规律:F 向=彳 洛=mV2/r=m 3 2r=mr(2 n /T)2 = qVB; r = mV/qB;T = 2nm/qB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谈话内容1. 电势与电势差:U =巾-巾,U =W /q = - A E /qAB A B AB AB AB2. 电场力做功:W =qU =Eqd{WAB :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AB ABU :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 AB场强方向的距离(m)}3. 电势能:E=q© {E :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 q:电量(C),©A:A点的A A A电势(V)}4. 电势能的变化AE =E-E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AB B A5.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AE =-W =-qUAB AB AB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谈话内容1. 动量:p = mv {p:动量(kg/s), m:质量(kg), 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 冲量:I=Ft {I:冲量(N・s), F:恒力(N), 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 动量定理:I=Ap或Ft = mvt-mvo { A p:动量变化Ap = mvt-mvo,是矢量式}4. 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 = p''也可以是m v+mv=mv'+mv'1 1 2 2 1 1 2 25. 弹性碰撞:Ap = o;AEk = O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 非弹性碰撞Ap = O; O〈AE〈AE {AEK:损失的动能,E :损失的最大动能}K Km Km7•完全非弹性碰撞△ p = 0;AE = AE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K Km学生姓名班级时间谈话主题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谈话内容1.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 E = n△①/At (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 :感应线圈 匝数,A①/At:磁通量的变化率}2) E = 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3) Em = nBS3(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 E = BL23/2 (导体一端固定以3旋转切割) {3:角速度(rad/s), V:速度(m/s)}2. 磁通量©=BS {①:磁通量(Wb),B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