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二、脑血管病的病因二、脑血管病的病因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五、五、“九五九五”攻关课题总结攻关课题总结六、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开发六、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开发2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高血压脑出血(一)颈动脉系统2、继发于梗死的出血(二)椎-基底动脉系统3、肿瘤性出血二、脑卒中4、血液病引起(一)蛛网膜下腔出血5、淀粉样脑血管病1、动脉瘤破裂引起6、动脉炎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7、药物引起(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8、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3)感染性动脉瘤9、其他2、血管畸形10、原因未明3、颅内异常血管网症(三)脑梗死4、其他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5、原因未明2、脑栓塞(二)脑出血(1)心源性3(2)动脉源性(三)感染性动脉瘤(3)其他(四)外伤性假动脉瘤3、腔隙性梗死(五)其他4、出血性梗死七、颅内血管畸形5、无症状性梗死(一)脑动静脉畸形6、其他(二)海绵状血管瘤7、原因不明(三)静脉性血管畸形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四)Galen静脉瘤四、脑血管性痴呆(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五、高血压脑病(六)毛细血管扩张症六、颅内动脉瘤(七)毛细血管瘤(一)先天性动脉瘤(八)脑-面血管瘤病(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九)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4(十)其他(二)颅内异常血管网症八、脑动脉炎(三)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一)感染性动脉炎(四)淀粉样血管病(二)大动脉炎(主动弓综合征)(五)动脉壁夹层病变(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六)其他(四)结节性多动脉炎十、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五)颞动脉炎(一)海绵窦血栓形成(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七)其他(三)直窦血栓形成九、其他动脉疾病(四)横窦血栓形成(一)脑动脉盗血综合征(五)其他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梗死时间梗死时间病理改变病理改变CTMRI06小时小时细胞毒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一般无改变一般无改变3030分钟后呈现分钟后呈现T T1 1、T T2 2延长延长624小时小时脑水肿,脑细胞坏死脑水肿,脑细胞坏死少数出现低密度区少数出现低密度区无强化无强化明显长明显长T T1 1、T T2 2信号信号17天天逐渐加重的脑水肿细逐渐加重的脑水肿细胞坏死,中性白细胞胞坏死,中性白细胞增多增多明显的低密度灶,明显的低密度灶,有占位效应,可疑有占位效应,可疑强化强化明显长明显长T T1 1、T T2 2信号占信号占位效应位效应7 14天天中心性坏死,周围血中心性坏死,周围血管新生,血管新生,血-脑屏障通脑屏障通透性最大透性最大低密度区边缘渐清低密度区边缘渐清楚,占位效应消退。
楚,占位效应消退脑回状强化脑回状强化T T1 1、T T2 2信号稳定或更信号稳定或更延长延长1421天天水肿消退毛细血管增水肿消退毛细血管增生,侧支循环形成生,侧支循环形成可出现模糊效应可出现模糊效应长长T T1 1、T T2 2信号信号21逐渐恢复或形成囊性逐渐恢复或形成囊性脑软化脑软化低密度边清或形成低密度边清或形成中囊,脑回状强化中囊,脑回状强化长长T T1 1、T T2 2信号信号24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252627282930313233五、五、“九五九五”攻关课题总结攻关课题总结34 35 36 373839404142*卒中前:对高危患者预防性神经保护卒中前:对高危患者预防性神经保护卒中后的处理:卒中后的处理:(1)卒中后几分钟、几小时)卒中后几分钟、几小时(2)卒中后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卒中后几分钟、几小时、几天(3)卒中后几天、几周、几个月)卒中后几天、几周、几个月(4)后遗症期与治疗)后遗症期与治疗43急性再灌注治疗:急性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静脉联合溶栓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机械性再灌注方法机械性再灌注方法44神经保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鸡尾酒疗法,针对缺血瀑布的不同方面,鸡尾酒疗法,针对缺血瀑布的不同方面,在卒中后不同时间点使用。
在卒中后不同时间点使用抗坏死药物抗坏死药物抗细胞粘附抗细胞粘附抗炎药物抗炎药物溶栓神经保护治疗溶栓神经保护治疗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体温,使用退热药或低温疗法严格控制体温,使用退热药或低温疗法45恢复期治疗:针对功能障碍恢复期治疗:针对功能障碍步态训步态训练及上肢功能恢复练及上肢功能恢复药物治疗康复药物治疗康复生长因子康复生长因子康复干细胞治疗康复干细胞治疗康复基因治疗基因治疗46避免有害药物避免有害药物卒中二级预防,包括抗血栓治疗卒中二级预防,包括抗血栓治疗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