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四章第二节浮力及其应用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6.01KB
约11页
文档ID:159016459
第十四章第二节浮力及其应用_第1页
1/11

第二节 浮力及其应用【基础演练】1.(2013·东营)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解析 AB.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乙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则A正确,B错误;CD.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则CD错误.答案 A2.(2012·威海)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解析 因为木棍漂浮,所以F浮=G,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因为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所以ρ丙<ρ乙<ρ甲.答案 C3.(2013·常州)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解析 因为浮标始终漂浮,并且浮标重力不变,故浮力等于重力,并且浮力不变;又因为海水密度减小,由F浮=ρgV排可知,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则露出海面体积变小.答案 D4.(2012·安顺)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料在t=20 s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重力是1 400 N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 ND.石料完全浸没水后钢绳的拉力为900 N解析 A.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第20 s开始浸入水中.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前20 s,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拉力为1 400 N.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第20~30 s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由公式F浮=ρ液gV排知,浮力不断增大.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石料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钢绳的拉力不变,始终为900 N.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C5.(2012·成都)2010年11月10日,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海鸥300”(如图)首飞成功.关于该飞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它排开水的重力大于自身重力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飞行时,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地面取得联系的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解析 A.因为飞机漂浮在水面,所以F浮=G,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所以G排=G,即它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A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B不符合题意.C.飞机飞行时,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地面取得联系的,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D.因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而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仍具有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 C【能力提升】6.(2012·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解析 因为小船漂浮,所以F浮=G排=G船,即:放入小船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船的重力所以两鱼缸的总重相同,因为G=mg,所以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相同.答案 C7.(2012·杭州)小吴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解析 (1)对铝块受力分析可知: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铝、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和浮力F浮,由平衡条件得:G铝=F+F浮,F=G铝-F浮,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秤的示数F逐渐减小.(2)对台秤受力分析可知:受烧杯及水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由平衡条件得:台秤的支持力即台秤的示数F支=G+F压,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台秤的示数F逐渐变大.答案 C8.(2012·福州)透明玻璃杯中装有三种液体和四个实心固体,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的密度如下表所示.其中固体C和液体2分别是 (  )实验物品密度ρ(kg/cm3)壹元硬币7.2橡皮1.3塑料0.9泡沫0.1蜂蜜2.0水1.0菜油0.8A.塑料、水 B.塑料、菜油C.橡皮、水 D.橡皮、蜂蜜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蜂蜜的密度最大、菜油的密度最小,所以1是菜油、3是蜂蜜,2是水;(2)因为泡沫的密度小于菜油的密度,在菜油里会上浮,所以A是泡沫;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上浮,将漂浮在水面,所以B是塑料;硬币的密度大于蜂蜜的密度,将沉在最下部,故D是硬币;橡皮的密度小于蜂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漂浮在蜂蜜面上、下沉到水底,所以C是橡皮.答案 C9.(2013·岳阳)如图,自制潜艇模型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模型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0.2 N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N.解析 因为潜艇模型下沉过程中,所处的深度越来越大,由p=ρgh可知,潜艇受到的压强越来越大;因为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当模型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0.2 N时,浮力等于0.2 N.答案 增大 0.210.(2012·淮安)小明将重为3 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若剪断图乙中的细线,石块将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解析 (1)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F′=3 N-2 N=1 N;(2)由甲图和乙图可知,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3 N-1.8 N=1.2 N,F浮≠F浮′,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可见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若剪断图中的细线时,受到的重力3 N大于受到的浮力1.2 N,所以石块会下沉.答案 1 密度 下沉【拓展应用】11.(2012·重庆)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G物(N)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水ρ水=1.0 g/cm3121.55021.01.010030.51.5150酒精ρ酒精=0.8 g/cm3421.60.45051.20.810060.81.2150(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__N.(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原理.(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 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 N,他就在0.5 N处对应标上1.0 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 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2 N-1.5 N=0.5 N.(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所受的浮力变大;故可得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结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m排g=ρ液V排g=1.0×103 kg/m3×50×10-6 m3×10 N/kg=0.5 N,因F浮=G排=0.5 N,所以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偶然性,使实验得出的实验规律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5)根据F浮=ρgV排可知,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与本身的体积相等,所以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浮=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5 N-0.5 N=1 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0.5 N=ρ水gV排,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F浮酒=ρ酒gV排,由以上两式可得:F浮酒=0.8 N,此时应标在弹簧测力计的1.5 N-0.8 N=0.7 N处.答案 (1)2 0.5 (2)大 1、4或者2、5或者3、6 (3)0.5 阿基米德 (4)A (5)小 0.712.(2012·凉山州)2012年5月15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已顺利完成第六次海试任务回归军港.该舰长302 m,宽70.5 m,排水量为67 500 t,求(1)满载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多大?(g=10 N/kg)(2)某次训练时,通过舰载雷达搜寻目标,雷达发出电磁波后,经2×10-3 s收到回波,则目标距航母的距离是多少km?解析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航母受到的浮力;(2)利用公式s=vt,算出电磁波从雷达发出到返回的总路程s,再将s除以2即为目标到雷达的距离.答案 (1)F浮=G排=m排g=67 500×103 kg×10 N/kg=6.75×108 N,(2)电磁波从雷达发出到返回总路程:s=vt=3×108 m/s×2×10-3 s=6×105 m=600 km,则此目标距雷达为s′= s=×600 km=300 km.13.(2013·郴州)把一块重为G=3.4 N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把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9 N,g取10 N/kg.求:(1)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矿石的体积;(3)矿石的密度.解析 (1)∵G=3.4 N,F示=2.9 N,∴F浮=G-F示=3.4 N-2.9 N=0.5 N,(2)∵F浮=ρ水V排g,∴V石=V排===5×10-5m3,(3)矿石块的质量:m===0.34 kg,矿石的密度为:ρ===6.8×103 kg/m3.答案 (1)矿石受到的浮力为0.5 N;(2)矿石的体积为5×10-5 m3;(3)矿石的密度为6.8×103 kg/m3.14.(2013·苏州)如图是国产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飞机升空是利用__________(二力平衡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_____.解析 飞机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机翼下方的气压大于上方的气压,便形成向上的升力,即飞机升力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获得的.航母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飞机飞离航母后,自重减小,所以航母所受浮力减小.答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减小15.(2013·扬州)如图,将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就制成了“浮沉子”.制作时,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浮沉子”的原理: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由此可知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应向下放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使小瓶子的重心偏上,当手捏大瓶时,进入浮沉子里的水少,它的重力增加不多,不足够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答案 下 手捏大瓶时,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